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83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水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包括植前准备、移苗、苗期管理、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挂果期管理、采摘期管理、植株处理,采用倒V形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根据黑番茄生长特性分阶段管理黑番茄种植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气雾式水培黑番茄产量高,不受土地限制;使用专用营养液,生产的黑番茄营养价值更高;气雾式水培,省水省电,节约成本,管理方便;气雾式水培营养液直接喷洒到植株根系上,且根系与空气直接接触,植株生长速度快;根据黑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性调整营养液的营养素比例,精细化管理。
【专利说明】
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水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喷雾栽培又称气雾培或喷雾培,它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而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表面,它是所有无土栽培技术中根系的水气矛盾解决得最好的一种形式,同时它也易于自动化控制和进行立体栽培,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它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但这种装置由于要不断循环供液,若出现断电较长时间(30min以上)或水栗故障,而不能及时循环就很容易出问题。
[0003]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气雾培系统(CN201310725113.3),属于气雾培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气雾培系统包括营养液配置单元、一级气雾培单元和二级气雾培单元;所述一级气雾培单元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上部的一级气雾培架体、喷液头A,所述二级气雾培单元包括二级气雾培架体、喷液头B和设置于二级气雾培架体下部的回液沟,所述营养液配置单元、一级气雾培单元、二级气雾培单元进行连通循环供液;本发明的气雾培系统的营养液进行单元间循环,提高了水培植物间的营养需求互补性,同时能够利用该气雾培系统进行水产养殖,提高生产的效率和附加生产价值,而增设的磁能水处理装置能够将水体进行活化,提高植物的培养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水产养殖鱼类的生长。
[0004]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气雾式智能箱体栽培装置(CN201120401194.8),现有无土栽培设备局限性大,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气雾式智能箱体栽培装置,包括一侧设有转门的箱体及设在箱体内的育苗架,其育苗架内设有种植盘及育苗光源,育苗架底部设有通过导液管与种植盘相连的回液池,育苗架顶部设有通风孔面板,其中,回液池内设有雾化器,该雾化器通过导雾管与设置在种植盘内的喷雾器相连,育苗架内设有与种植盘相对应的监控器,其回液池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器,雾化器、喷雾器、监控器及温度感应器由设置在箱体上的控制面板控制,育苗光源垂直设置在育苗架中部,并贯穿种植盘。适用范围广,不仅可种植蔬菜,还可种植花卉,培育苗木等,其育苗从种植到采收一体化完成。
[0005]黑番茄作为新引进的水果品种,在我国栽培面积不大,基本都是土培,尚未有水培黑番前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包括植前准备、移苗、苗期管理、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挂果期管理、采摘期管理、植株处理,采用倒V形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根据黑番茄生长特性分阶段管理黑番茄种植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0008]—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包括以下流程:
[0009]I,植前准备,主要包括:搭设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定植板上打孔,在孔洞出设置定植杯;铺设配水管道,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同侧的喷雾器之间的间距为40-50cm;
[0010]2,移苗,包括以下步骤:洗土,选择生长健壮的黑番茄植株,将其从培养基质中带根挖出,将其放入水中浸泡10_20h,用水将根上的泥土冲干净,先用大水冲,后改用水洗;修根,将一些错综交结的根剪去,保留60-70%的优质根系;消毒,将植株在加有杀菌剂和生根粉的水中浸泡l_2h;移苗,将晾干的植株移植到定植杯中,同行植株间距为40-50cm,一棵黑番前对应一个喷雾器,植株间的行距为50_60cm,移植后打开对应的喷雾器;
[0011]3,苗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磷肥、钾肥需求较少的特性,调低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EC值0.7-0.9,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2-0.3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12]4,生长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设置人形支架,根据黑番茄生成情况进行整枝、吊蔓、除叶、打杈;营养液管理,根据生长期期对氮肥、磷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磷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0.6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13]5,花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8_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根据开花情况,进行留果作业,保持一定的座果率,将多的摘除,保证单果质量;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磷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0.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14]6,挂果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20-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15]7,采摘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采摘管理,采摘时间选为晚上日落以后或早晨日出之前,采摘六七成熟的黑番茄;
[0016]8,植株处理,采摘结束,将黑番茄的整颗植物斩碎,配合其他植物秸杆发酵做青月巴,青肥提取液可加入到营养液中,残渣作为基质使用。
[0017]优选地,所述定植板为泡沫板。
[0018]优选地,所述种植架采用遮光处理,防止绿藻产生。
[0019]优选地,所述种植架上开有通风口。
[0020]优选地,所述种植架尾端设置有液池,液池收集残存营养液,检测残存营养液中营养素含量,补充营养素后重复利用。
[0021 ]优选地,所述配水管道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0022]优选地,所述营养液中调节pH值的添加物为硼酸或柠檬酸。
[0023]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1:1000。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气雾式水培黑番茄产量高,不受土地限制;使用专用营养液,生产的黑番茄营养价值更高;气雾式水培,省水省电,节约成本,管理方便;气雾式水培营养液直接喷洒到植株根系上,且根系与空气直接接触,植株生长速度快;根据黑番前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性调整营养液的营养素比例,精细化管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中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中,1-种植架,2-回流管,3-液池,4-定植板,5_配水管道,6_喷雾器,7_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包括植前准备、移苗、苗期管理、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挂果期管理、采摘期管理、植株处理,采用倒V形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根据黑番茄生长特性分阶段管理黑番茄种植期。
[002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0029]—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包括以下流程:
[0030]I,植前准备,主要包括:搭设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定植板上打孔,在孔洞出设置定植杯;铺设配水管道,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同侧的喷雾器之间的间距为40-50cm;
[0031]2,移苗,包括以下步骤:洗土,选择生长健壮的黑番茄植株,将其从培养基质中带根挖出,将其放入水中浸泡10_20h,用水将根上的泥土冲干净,先用大水冲,后改用水洗;修根,将一些错综交结的根剪去,保留60-70%的优质根系;消毒,将植株在加有杀菌剂和生根粉的水中浸泡l_2h;移苗,将晾干的植株移植到定植杯中,同行植株间距为40-50cm,一棵黑番前对应一个喷雾器,植株间的行距为50_60cm,移植后打开对应的喷雾器;
[0032]3,苗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磷肥、钾肥需求较少的特性,调低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EC值0.7-0.9,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2-0.3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33]4,生长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设置人形支架,根据黑番茄生成情况进行整枝、吊蔓、除叶、打杈;营养液管理,根据生长期期对氮肥、磷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磷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
0.6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34]5,花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8_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根据开花情况,进行留果作业,保持一定的座果率,将多的摘除,保证单果质量;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磷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
0.4-0.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35]6,挂果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20-30 V ;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0036]7,采摘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_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采摘管理,采摘时间选为晚上日落以后或早晨日出之前,采摘六七成熟的黑番茄;
[0037]8,植株处理,采摘结束,将黑番茄的整颗植物斩碎,配合其他植物秸杆发酵做青月巴,青肥提取液可加入到营养液中,残渣作为基质使用。
[0038]如附图1所示,种植架为到V型,有定植板和种植槽组成,定植板上设置有定植杯,在定植杯中种植植株,在种植架的顶部中心线上设置有配水管道,配水管道两侧设置有喷雾器,同侧的喷雾器之间是等距的,种植槽内残余的营养液通过回流管流到液池中,检测液池内营养液的营养素含量,补充后再次利用。
[003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1
[0041 ] 温室A,植株间距为40cm,行距为50cm,苗期,保持营养液pH值为6,EC值0.9,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3L/h;生产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7,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61/h;花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5,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L/h;挂果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7,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5L/h;采摘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7,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5L/h,平均亩产3345KG。
[0042]实施例2
[0043]温室B,植株间距为45cm,行距为55cm,苗期,保持营养液pH值为6,EC值0.9,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25L/h;生产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6,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
0.55L/h;花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5,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L/h;挂果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6,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L/h;采摘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6,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L/h,平均亩产3467KG。
[0044]实施例3
[0045]温室C,植株间距为50cm,行距为60cm,苗期,保持营养液pH值为6,EC值0.9,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2L/h;生产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5,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L/h;花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5,EC值1.4,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L/h;挂果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5,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L/h;采摘期,保持营养液pH值在6.3,EC值1.5,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L/h,平均亩产3410KG。
[004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流程: I,植前准备,主要包括:搭设种植架,在种植架两侧设置定植板,在定植板上打孔,在孔洞出设置定植杯;铺设配水管道,在种植架顶部中心线上设置配水管道,在配水管道下部等距设置喷雾器,同侧的喷雾器之间的间距为40-50cm; 2,移苗,包括以下步骤:洗土,选择生长健壮的黑番茄植株,将其从培养基质中带根挖出,将其放入水中浸泡10-20h,用水将根上的泥土冲干净,先用大水冲,后改用水洗;修根,将一些错综交结的根剪去,保留60-70%的优质根系;消毒,将植株在加有杀菌剂和生根粉的水中浸泡l_2h;移苗,将晾干的植株移植到定植杯中,同行植株间距为40-50cm,一棵黑番前对应一个喷雾器,植株间的行距为50_60cm,移植后打开对应的喷雾器; 3,苗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磷肥、钾肥需求较少的特性,调低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EC值0.7-0.9,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2-0.3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4,生长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设置人形支架,根据黑番茄生成情况进行整枝、吊蔓、除叶、打杈;营养液管理,根据生长期期对氮肥、磷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磷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5-0.61/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5,花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8-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则夜间封闭温室;植株管理,根据开花情况,进行留果作业,保持一定的座果率,将多的摘除,保证单果质量;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磷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0.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 6,挂果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20-3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根据苗期对氮肥、钾肥需求较多的特性,调高营养液中氮肥、钾肥的比例,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ft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定期检查喷雾器有无堵塞;7,采摘期管理,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15-20°C;光照管理,保持充足光照,外界光线不足时,可使用辅助光源;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营养液管理,保持营养液PH值在5.5-7.5,EC值1.4-1.7,保持配水管道内营养液循环流动,每颗植株的喷水量为0.45-0.55L/h;采摘管理,采摘时间选为晚上日落以后或早晨日出之前,采摘六七成熟的黑番茄; 8,植株处理,采摘结束,将黑番茄的整颗植物斩碎,配合其他植物秸杆发酵做青肥,青肥提取液可加入到营养液中,残渣作为基质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为泡沫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采用遮光处理,防止绿藻产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上开有 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尾端设置有液池,液池收集残存营养液,检测残存营养液中营养素含量,补充营养素后重复利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道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中调节pH值的添加物为硼酸或柠檬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式黑番茄水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1:1000。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5918091SQ20161032699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杨广群
【申请人】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