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038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水族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族缸,包括主缸、过滤缸、支撑架和向整个水循环提供动力的循环水泵,主缸和过滤缸呈上下布置于缸架上、相互连通,过滤缸内设有若干由高往低依次布置的隔板,各级隔板将过滤缸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阶梯式过滤腔,循环水泵位于高度最低的过滤腔内,各级隔板的上部均设有增氧板;循环水泵将过来后的循环水泵入主缸内,主缸内的循环水流入最高过滤缸循环利用。循环水在流动过程中通过高度差和增氧板实现增氧。降低了水族缸的能耗,硝化细菌为有氧菌,培养载体为滤材,本发明在各级过滤缸内依次增氧,为细菌自身的繁殖提供便利的条件,细菌自身的繁殖即可达到生态平衡,无需定期向过滤缸内添加细菌,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
水族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族缸,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氧免除氧栗的水族缸。【背景技术】
[0002]水族缸又称为水族箱或水族槽,是为观赏用、专门饲养水生动植物的容器,是一个动物饲养区,通常至少有一面为透明的玻璃及高强度的塑料。水族箱内人工饲养着生活于水中的植物及动物,通常为鱼类,但亦可是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海洋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
[0003]而现有的水族缸大多采用循环水栗、增氧栗和冲洗栗三个栗体协同工作并配合过滤层来保证循环水的水质,工作时循环水栗将过滤后的循环水栗入主缸内,增氧栗持续工作向主缸内的循环水注氧,同时由于过滤池内的循环水含氧量不足,需要向过滤池内持续添加相应的细菌。当主缸内食物残渣或鱼类排泄物积累时,冲洗栗启动对主缸进行清理。所以现有的水族缸不仅结构复杂、故障点多,而且使用过程中需要三个栗协同作用,能耗较大,同时由于冲洗栗是间断性作业,主缸内经常存在食物残渣等垃圾、影响观赏性,另外由于需要持续添加细菌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完成自动增氧的水族缸。
[000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族缸,包括主缸、过滤缸、支撑架和向整个水循环提供动力的循环水栗,主缸和过滤缸呈上下布置于缸架上、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缸内设有若干由高往低依次布置的隔板,各级隔板将过滤缸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阶梯式过滤腔,循环水栗位于高度最低的过滤腔内,各级隔板的上部均设有增氧板;循环水栗将过来后的循环水栗入主缸内,主缸内的循环水流入最高过滤缸循环利用。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缸为长方体形缸体,所述隔板为矩形板,各级隔板沿过滤缸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增氧板为沿所述隔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矩形板,其长度与隔板的长度相等,增氧板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增速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缸中高度最高的过滤腔的顶部设有汇流板,所述主缸上出水管的出口位于汇流板的上方。
[0009]作为优选,所述汇流板为凹形板,其凹面朝向所述过滤缸,凹面上设有若干增速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缸为长方体形缸体,主缸的底面上固定有向上布置的上挡板、顶面上固定有向下布置的下挡板,上、下挡板均为高度小于主缸高度的矩形板,下挡板与主缸缸壁之间围成观赏腔,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形成循环水道,上挡板与主缸缸壁之间围成侧滤腔,下挡板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穿过侧滤腔的管道与所述循环水栗连通。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侧滤腔内设有防溢隔板,防溢隔板将侧滤腔沿所述主缸的长度方向分隔为侧滤通道和溢流通道。
[0012]作为优选,所述侧滤通道内沿高度方向自上往下依次布置有筛网、过滤层和增速板,增速板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过滤层底部滤料直径的小通孔,筛网的顶面低于所述防溢隔板的顶面,增速板的底面与所述侧滤腔的底面之间有间距。
[0013]作为优选,所述注水口有两个,关于所述上挡板宽度方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注水口输出的循环水的冲力相同,循环水经两个注水口喷出后形成朝向对侧缸壁运动的两道锥形波,两道锥形波运动至对侧缸壁之前互不干涉。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腔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
[0015]本发明通过高度不等的隔板将过滤缸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过滤腔,相邻两过滤腔之间的水位形成高度差,同时在隔板上设置了增氧板,循环水从较高的过滤腔经过增氧板后落入较低的过滤腔内,循环水下落过程中通过增氧板增加流速,将空气中的氧气打入循环水内实现增氧,可见通过本发明的运用无需配置增氧栗,降低了水族缸的能耗;另外水族缸内硝化细菌为有氧菌,其培养载体为过滤缸内的滤材,本发明在各级过滤缸内依次增氧使过滤缸内的循环水充满氧气,为细菌自身的繁殖提供便利的条件,通过细菌自身的繁殖即可达到生态平衡,无需定期向过滤缸内添加细菌,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6]进一步的,为了在保证增氧效果的同时实现自动清理主缸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在下挡板同一高度面上设置了两个注水口,两注水口关于下挡板宽度方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且两注水口与循环水栗出口之间的距离相等、路径相同、流量相等,保证两注水口出水的冲力相同,控制两注水口之间的间距,使两个注水口之间的间距比两注水口与主缸缸壁之间的间距和大2—3厘米,使循环水经两个注水口喷出后形成朝向对侧缸壁运动的两道锥形波,两道锥形波运动至对侧缸壁之前互不干涉,锥形波经对侧缸壁反射后形成平流层,平流层带动主缸内的垃圾共同向循环水道运动,实现垃圾的自动排出。
[0017]为了提高增氧效果,在过滤缸的入水腔的顶部设置了凹型的汇流板,并且在汇流板的凹面设置了若干增速孔,增加流速的同时使主缸内循环水向汇流板流入的速度大于汇流板输出循环水的速度,使汇流板上有一定的循环水推积,进一步加强循环水下冲的冲击力。[〇〇18]为了进一步提高增氧效果,在主缸侧滤通道的下部设置有增速板,增速板与主缸底面之间留有4到5厘米的间距,循环水通过增速板增加流速即增加向下的冲击力,从而实现向循环水内注入更多氧气的效果。[〇〇19]为了便于清理排出的垃圾,在侧滤通道的顶部设置了筛网。
[0020]为了防止由于侧滤通道堵塞而引发的水循环失效,甚至是循环水溢出缸体外的现象,在侧滤腔内设置了与上挡板垂直的防溢隔板,防溢隔板的高度介于上挡板的高度与主缸的高度之间,防溢隔板将侧滤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侧滤通道和溢流通道,侧滤通道出现堵塞时循环水可从溢流通道内进入过滤缸内。【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增氧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汇流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流向示意图。
[0026]图不序号:1 一缸架、2—主缸、3—过滤缸、4 一循环水栗、5—注水管、21—上挡板、22—下挡板、 23一观赏腔、24—循环水道、25—侧滤腔、26—注水口、27—防溢隔板、251—侧滤通道、 252一溢流通道、2521 —筛网、2522—过滤层、2523—增速板、31—隔板、32—增氧板、33—汇流板、34—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一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水族缸,包括缸架1、主缸2、过滤缸3和连通两缸体的管道以及向整个水循环提供动力的循环水栗4,缸架1上设有可开闭的门板,过滤缸3 位于缸架1内,打开门板即可观察过滤缸3,主缸2置于缸架1上。
[0028]其中主缸2为长方体形缸体,主缸2的底面上固定有上挡板21、顶面上固定有下挡板22,上、下挡板均为高度小于主缸2高度的矩形板,下挡板22与主缸2底面之间的间距介于 1到1.2厘米之间,上、下挡板之间的间距介于1到1.2厘米之间,下挡板22与主缸2的缸壁之间围成观赏腔23,下挡板22与上挡板21之间形成循环水道24,上挡板21与主缸2的缸壁之间围成侧滤腔25,下挡板22上设有两个与注水管5连通的注水口 26,两个注水口 26位于下挡板 22的同一高度面上,关于注水管5的轴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个注水口 26之间的间距比两注水口 26与主缸2缸壁之间的间距和大2—3厘米。两注水口 26与循环水栗4出口之间的距离相等、路径相同,循环水经两个注水口 26喷出后形成朝向对侧缸壁运动的两道锥形波,两道锥形波运动至对侧缸壁之前互不干涉。[〇〇29]侧滤腔25内设有与上挡板21垂直的防溢隔板27,防溢隔板27的高度介于上挡板21 的高度与主缸2的高度之间,防溢隔板27将侧滤腔25沿长度方向分隔为侧滤通道251和溢流通道252。其中侧滤通道252沿高度方向自上往下依次为筛网2521、过滤层2522和增速板 2523,增速板2523上设有若干小通孔,筛网2521的顶面低于防溢隔板27的顶面,增速板2521 的底面与侧滤腔25的底面之间有4至5厘米的间距。
[0030]过滤缸3为长方体形缸体,其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三块矩形的隔板31,各级隔板31高度不同,沿长度方向递减布置将过滤缸3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过滤腔,各过滤腔的底部均设有能够单独工作的排水口 34,各级隔板31靠近下级隔板31—侧的侧壁顶端均设有增氧板 32,上级隔板31上增氧板32的底面高于下级隔板31的顶面,相邻两过滤腔之间形成高度差。 增氧板32为沿隔板31长度方向布置的矩形板,其长度与隔板31的长度相等,增氧板32宽度方向中心面外侧的板体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增速孔。其中最高隔板31处的过滤腔为过滤缸3的入水腔,入水腔的顶部设有汇流板33,汇流板33为凹形板,其凹面朝向过滤缸 3,凹面上设有若干增速孔。
[0031]本实施例通过高度不等的隔板将过滤缸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过滤腔,相邻两过滤腔之间的水位形成高度差,同时在隔板上设置了增氧板,循环水从较高的过滤腔经过增氧板后落入较低的过滤腔内,循环水下落过程中通过增氧板增加流速,将空气中的氧气打入循环水内实现增氧,可见通过本发明的运用无需配置增氧栗,降低了水族缸的能耗;另外水族缸内硝化细菌为有氧菌,其培养载体为过滤缸内的滤材,本发明在各级过滤缸内依次增氧使过滤缸内的循环水充满氧气,为细菌自身的繁殖提供便利的条件,通过细菌自身的繁殖即可达到生态平衡,无需定期向过滤缸内添加细菌,降低了使用成本。
[0032]为了在实现增氧的同时实现自动清理主缸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在下挡板同一高度面上设置了两个注水口,两注水口关于下挡板长度方向中心面对称设置,且两注水口与循环水栗出口之间的距离相等、路径相同、流量相等,保证两注水口出水的冲力相同,控制两注水口之间的间距,使两个注水口之间的间距比两注水口与主缸缸壁之间的间距和大2—3 厘米,使循环水经两个注水口喷出后形成朝向对侧缸壁运动的两道锥形波,两道锥形波运动至对侧缸壁之前互不干涉,锥形波经对侧缸壁反射后形成平流层,平流层带动主缸内的垃圾共同向循环水道运动,实现垃圾的自动排出。
[0033]为了提高增氧效果,在过滤缸的入水腔的顶部设置了凹型的汇流板,并且在汇流板的凹面设置了若干增速孔,增加流速的同时使主缸内循环水向汇流板流入的速度大于汇流板输出循环水的速度,使汇流板上有一定的循环水推积,进一步加强循环水下冲的冲击力。[〇〇34]为了进一步提高增氧效果,在主缸侧滤通道的下部设置有增速板,增速板与主缸底面之间留有4到5厘米的间距,循环水通过增速板增加流速即增加向下的冲击力,从而实现向循环水内注入更多氧气的效果。[〇〇35]为了便于清理排出的垃圾,在侧滤通道的顶部设置了筛网。
[0036]为了防止由于侧滤通道堵塞而引发的水循环失效,甚至是循环水溢出缸体外的现象,在侧滤腔内设置了与下挡板垂直的防溢隔板,防溢隔板的高度介于下挡板的高度与主缸的高度之间,防溢隔板将侧滤腔分隔为侧滤通道和溢流通道,侧滤通道出现堵塞的情况时循环水从溢流通道内进入过滤缸内。
【主权项】
1.一种水族缸,包括主缸、过滤缸、支撑架和向整个水循环提供动力的循环水栗,主缸 和过滤缸呈上下布置于缸架上、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缸内设有若干由高往低依 次布置的隔板,各级隔板将过滤缸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阶梯式过滤腔,循环水栗位于高 度最低的过滤腔内,各级隔板的上部均设有增氧板;循环水栗将过来后的循环水栗入主缸 内,主缸内的循环水流入最高过滤缸循环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缸为长方体形缸体,所述隔板 为矩形板,各级隔板沿过滤缸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板为沿所述隔板长度方向布置 的矩形板,其长度与隔板的长度相等,增氧板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增速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缸中高度最高的过滤腔的顶部 设有汇流板,所述主缸上出水管的出口位于汇流板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为凹形板,其凹面朝向所述 过滤缸,凹面上设有若干增速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为长方体形缸体,主缸的底面 上固定有向上布置的上挡板、顶面上固定有向下布置的下挡板,上、下挡板均为高度小于主 缸高度的矩形板,下挡板与主缸缸壁之间围成观赏腔,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形成循环水道, 上挡板与主缸缸壁之间围成侧滤腔,下挡板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穿过侧滤腔的管道 与所述循环水栗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滤腔内设有防溢隔板,防溢隔板 将侧滤腔沿所述主缸的长度方向分隔为侧滤通道和溢流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滤通道内沿高度方向自上往下依 次布置有筛网、过滤层和增速板,增速板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过滤层底部滤料直径的小通 孔,筛网的顶面低于所述防溢隔板的顶面,增速板的底面与所述侧滤腔的底面之间有间距。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有两个,关于所述上挡板宽 度方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注水口输出的循环水的冲力相同,循环水经两个注水口喷出后 形成朝向对侧缸壁运动的两道锥形波,两道锥形波运动至对侧缸壁之前互不干涉。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5941293SQ201610552225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4日
【发明人】钟建平
【申请人】钟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