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061886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通过调节种植时期,并采取大桶栽培和防风放倒的管理方法,解决蕉类生产中不能抵抗强风的问题,促进蕉类生产发展。
【专利说明】
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上,应用于蕉类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香蕉、粉蕉等蕉类作物属热带水果。但由于植株的生理特点,蕉类的假茎无法抵抗强风,每当有季节性的强台风天气,会折断叶片,甚至整株折倒,即使采取拉绑等防风措施,保住假茎,叶片被风吹坏后,产量也大减,而目前没有更好的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严重制约了蕉类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实现蕉类栽培的稳产高产,本发明提供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通过应用该方法能实现蕉类生产较高的产量。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实施步骤如下:
[0005](I)适时种植。针对每年6至9月份台风多发的特点,选择蕉类小苗在这一时期种植。
[0006](2)配制基肥。根据大田土壤肥力和香蕉生长养份需求状况,将田土、有机肥和适量复合肥混配成营养土。
[0007](3)桶栽假植。选用大桶盛装营养土后,按蕉类大田种植规格摆放再种植。
[0008](4)防风处理。当天气预报有台风等大风天气到来时,及时将蕉类带桶放倒于地面,有条件的可盖上薄膜减少风害。
(5)及时定植。当强风季节过后,除去大桶将蕉苗定植在地上,接常规方法管理。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法,解决强风天气对蕉类生产的影响,促进蕉类生产发展。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2]图中1.蕉苗,2.营养土,3.大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发明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它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4](I)适时种植。每年的6至9月份在台风多发季节开始种植蕉类;
[0015](2)配制基肥。根据大田土壤肥力和香蕉生长养份需求状况,将田土、有机肥和适量复合肥混配成营养土;
[0016](3)桶栽假植。选用大桶盛装营养土后,按蕉类大田种植规格摆放再种植;
[0017](4)防风处理。当天气预报有台风等大风天气到来时,及时将蕉类带桶放倒于地面,有条件的可盖上薄膜减少风害;
[0018](5)及时定植。当强风季节过后,除去大桶将蕉苗定植在地上,接常规方法管理。
[0019]在步骤(I)中,蕉类苗株高在1.5米以下为宜;
[0020]在步骤(2)中,每亩可以施用2000-3000公斤有机肥;
[0021]在步骤(2)中,每亩施用复合肥(16-16-16)20?30公斤;
[0022]在步骤(3)中,桶口直径50?60厘米,桶深度60厘米。
【主权项】
1.一种蕉类防风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它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适时种植。每年的6至9月份在台风多发季节开始种植蕉类; (2)配制基肥。根据大田土壤肥力和香蕉生长养份需求状况,将田土、有机肥和适量复合肥混配成营养土; (3)桶栽假植。选用大桶盛装营养土后,按蕉类大田种植规格摆放再种植; (4)防风处理。当天气预报有台风等大风天气到来时,及时将蕉类带桶放倒于地面,有条件的可盖上薄膜减少风害; (5)及时定植。当强风季节过后,除去大桶将蕉苗定植在地上,接常规方法管理。 在步骤(I)中,蕉类苗株高在1.5米以下为宜; 在步骤(2)中,每亩可以施用2000?3000公斤有机肥; 在步骤(2)中,每亩施用复合肥(16-16-16)20?30公斤; 在步骤⑶中,桶口直径50?60厘米,桶深度60厘米。
【文档编号】A01G1/00GK105981547SQ201510087777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发明人】郑德剑
【申请人】郑德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