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834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在扶手上端的离合器总成,在扶手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通过传动带与发动机总成相连,在减速器总成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所述的减速器总成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入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并与传动带相连。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采用了更加简单的传动路线,因此整车的重心低,降低了整车功率,操纵方式简单直接,价格也很便宜。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微耕机是根据我国广大丘陵、山区,地块小、高差大、又无机耕道的国情,而专门为果园、菜地、丘陵坡地和小块(水、旱田)作业而设计的。它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以整体式变速齿轮箱或皮带离合器作为传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微耕机主要用于水田、旱田耕整、田园管理、设施农业等耕耘作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这样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的大棚,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以及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近年来,由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对蔬菜特别是换季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温室大棚种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微耕机对蔬菜大棚的适应性相对不足,现有的微耕机在设计时大多是针对平坦宽阔的地带,虽然其具有动力充足的优点,但是存在体积较大、操纵复杂的问题,而且其功率较大、能耗过高的缺点对于棚室来说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微耕机体积较大、能耗过高,不适应大棚种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使用方便的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扶手上端的离合器总成,在扶手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通过传动带与发动机总成相连,在减速器总成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所述的减速器总成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入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并与传动带相连,在所述输入轴上套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套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传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套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在第二传动轴上还套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套在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三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所述第六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套在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出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连接;在所述输入轴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一毡圈油封,在输出轴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之间设有第二毡圈油封;在第一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在第一挡油环与第三齿轮之间的第一传动轴上套有第一套筒,在第一传动轴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在第二挡油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一传动轴上套有第二套筒,在第二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在第三挡油环与第四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轴上套有第三套筒,在第二传动轴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在第四挡油环与第五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轴上套有第四套筒,在第三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和第五套筒,在第三传动轴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和第六套筒,所述第五套筒位于第五挡油环和第六齿轮之间,所述第六套筒位于第六挡油环和第六齿轮之间,在所述输出轴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和第八挡油环;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包括旋耕机构主轴,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连接体,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前端固定有轴头,所述轴头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上套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固定有轴承端盖,在所述旋耕主轴上安装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右旋耕刀,在第一右旋耕刀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左旋耕刀、第二左旋耕刀和第三左旋耕刀,在第三左旋耕刀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二右旋耕刀、第三右旋耕刀和第四右旋耕刀,在第四右旋耕刀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左旋耕刀,在第四左旋耕刀的左侧安装有第五左旋耕刀,所述第一右旋耕刀与第一左旋耕刀垂直,第二左旋耕刀与第三左旋耕刀呈60°交叉,第二右旋耕刀和第三右旋耕刀垂直,第三右旋耕刀与第四右旋耕刀呈30°交叉,第四右旋耕刀与第四左旋耕刀呈80°交叉,第四左旋耕刀和第五左旋耕刀垂直;在所述限深装置总成上安装有深度红外报警器,所述深度红外报警器的输出与传感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出与发动机总成的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包括信号输入端Ul,所述信号输入端Ul与电阻Rl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放大器Al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放大器Al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8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容C2相连后再连接到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U2。
[0005]本发明中,采用了三级传动的减速器结构,它相对于普通减速器而言增设了减速传动的次数,这样不仅可以较快的实现减速传动,而且每级减速过程中的磨损更小,效率更高,同时还有利于减小噪音,设备运行时也更加平顺,而且在每级传动过程中都安装有挡油环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密封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设备在长时间内可靠的工作。在本发明中,还采用了独特的旋耕刀安装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旋耕刀的安装排列方式是经过了多次试验并且结合棚室内的耕作植物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它采用了多个交叉和垂直的结构,并且角度不一,看似杂乱,实则有着良好的切割效率,能够解决在切割过程中杂草缠绕的问题,并且相互间不但不干扰,反而相互借力,实现快速高效耕作。
[0006]优化地,在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在第二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第三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三调整垫片,第四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四调整垫片,第五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五调整垫片;所述的第一调整垫片、第二调整垫片和第三调整垫片的厚度相等,第四调整垫片和第五调整垫片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调整垫片的厚度为第四调整垫片厚度的1/3。这里采用了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的设计,目的是应对每级传动时不同的反作用力,保障传动轴的平稳性,由于每级传动轴的长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通过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能够实现最佳的减震效果。
[0007]优化地,在所述机壳的侧面还安装有窥视孔盖,在所述窥视孔盖上安装有通气器。本发明中通过安装窥视孔盖可以观察减速器总成内的油液的情况,而通气器的作用则是将废气排出,避免造成机壳内部气压过高。
[0008]优化地,在所述机壳上还安装有油标尺,所述油标尺与输出轴正对。这里的油标尺可以检测油液的位置,方便添加油液。
[0009]优化地,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安装有刀座,所述的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均安装在对应的刀座上。通过所述刀座可以方便的安装和固定刀片,同时也更加稳固,特别是在维护和更换是很好操作。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 1、体积小,重量轻:本发明的微耕机传动机构缩小了整体的体积,更加适应大棚的种植环境,使用更加轻便,而且重量减轻,更加省力。
[0012]2、由于本发明的传动机构采用了更加简单的传动路线,因此整车的重心低,而且重心集中在旋耕轴上,这样就提高了耕作质量,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0013]3、降低了整车功率,操纵方式简单直接,而且基本上所有零部件都是常用件,价格便宜,达到了经济实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中减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7]图4为本发明中传感器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5为本发明中旋耕刀具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不,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扶手I上端的离合器总成2,在扶手I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3,所述减速器总成3通过传动带4与发动机总成5相连,在减速器总成3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6,在减速器总成3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7。这里的离合器总成2、发动机总成5和限深装置总成7可以采用现有的机械结构,本发明的创新在于,所述的减速器总成3包括机壳8,在所述机壳8内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输入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入轴9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所述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并与传动带4相连,在所述输入轴9上套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套在第一传动轴13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6套在第二传动轴17上,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在第二传动轴17上还套有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套在第三传动轴21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所述第六齿轮20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套在输出轴24上,所述输出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出轴24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所述输出轴24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6连接;在所述输入轴9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之间还设有第一租圈油封26,在输出轴24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之间设有第二租圈油封27 ;在第一传动轴13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28,在第一挡油环28与第三齿轮15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一套筒29,在第一传动轴13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30,在第二挡油环30与第二齿轮12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二套筒31,在第二传动轴17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32,在第三挡油环32与第四齿轮16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三套筒33,在第二传动轴17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34,在第四挡油环34与第五齿轮19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四套筒35,在第三传动轴21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36和第五套筒37,在第三传动轴21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套筒39,所述第五套筒37位于第五挡油环36和第六齿轮20之间,所述第六套筒39位于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齿轮20之间,在所述输出轴24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40和第八挡油环41;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6包括旋耕机构主轴42,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24的连接体43,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前端固定有轴头44,所述轴头44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45,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5上套有轴承座46,所述轴承座46的外侧固定有轴承端盖47,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42上安装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右旋耕刀48,在第一右旋耕刀48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左旋耕刀49、第二左旋耕刀50和第三左旋耕刀51,在第三左旋耕刀51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二右旋耕刀52、第三右旋耕刀53和第四右旋耕刀54,在第四右旋耕刀54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左旋耕刀55,在第四左旋耕刀55的左侧安装有第五左旋耕刀56,所述第一右旋耕刀48与第一左旋耕刀49垂直,第二左旋耕刀50与第三左旋耕刀51呈60°交叉,第二右旋耕刀52和第三右旋耕刀53垂直,第三右旋耕刀53与第四右旋耕刀54呈30°交叉,第四右旋耕刀54与第四左旋耕刀55呈80°交叉,第四左旋耕刀55和第五左旋耕刀56垂直;在所述限深装置总成7上安装有深度红外报警器57,所述深度红外报警器57的输出与传感器控制器58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的输出与发动机总成5的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包括信号输入端Ul,所述信号输入端Ul与电阻Rl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放大器Al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放大器Al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8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容C2相连后再连接到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U2。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的工作原理为:当深度红外报警器57检测到接近地面时,发出信号并经Ul端输入,检测信号由三极管Ql和电阻R2组成的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入到放大器Al进行初级放大,这里二极管D2和二极管Dl的作用是抑制反向电流,保护电路的工作稳定性;经过初级放大的信号再输入到放大器A2,放大器A2对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处理,本发明中采用了两次放大信号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信号的转换太快而导致不稳定的情况,同时,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将反馈信号输入到放大器Al,这样可以起到调整放大器功率的目的,做到动态的调节,这里二极管D3和电容C2以及电阻Rll同样是起到抑制反向电流的作用,经过放大器A2 二次放大的信号最后经U2端输出。
[0021]参见图2、图3和图5,在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59,在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60,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三调整垫片61,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四调整垫片62,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五调整垫片63;所述的第一调整垫片59、第二调整垫片60和第三调整垫片61的厚度相等,第四调整垫片62和第五调整垫片63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调整垫片59的厚度为第四调整垫片62厚度的1/3。在所述机壳8的侧面还安装有窥视孔盖64,在所述窥视孔盖64上安装有通气器65 ο在所述机壳8上还安装有油标尺66,所述油标尺66与输出轴24正对。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42安装有刀座67,所述的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均安装在对应的刀座67上。
[002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
【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扶手(I)上端的离合器总成(2),在扶手(I)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3),所述减速器总成(3)通过传动带(4)与发动机总成(5)相连,在减速器总成(3)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6),在减速器总成(3)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7);所述的减速器总成(3)包括机壳(8),在所述机壳(8)内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输入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入轴(9)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所述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并与传动带(4)相连,在所述输入轴(9)上套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套在第一传动轴(13)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6)套在第二传动轴(17)上,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在第二传动轴(17)上还套有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套在第三传动轴(21)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所述第六齿轮(20)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套在输出轴(24)上,所述输出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出轴(24)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所述输出轴(24)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6)连接;在所述输入轴(9)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之间还设有第一毡圈油封(26),在输出轴(24)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之间设有第二毡圈油封(27);在第一传动轴(13)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28),在第一挡油环(28)与第三齿轮(15)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一套筒(29),在第一传动轴(13)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30),在第二挡油环(30)与第二齿轮(12)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二套筒(31),在第二传动轴(17)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32),在第三挡油环(32)与第四齿轮(16)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三套筒(33),在第二传动轴(17)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34),在第四挡油环(34)与第五齿轮(19)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四套筒(35),在第三传动轴(21)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36)和第五套筒(37),在第三传动轴(21)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套筒(39),所述第五套筒(37)位于第五挡油环(36)和第六齿轮(20)之间,所述第六套筒(39)位于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齿轮(20)之间,在所述输出轴(24)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40)和第八挡油环(41);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6)包括旋耕机构主轴(42),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24)的连接体(43),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前端固定有轴头(44),所述轴头(44)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45),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5)上套有轴承座(46),所述轴承座(46)的外侧固定有轴承端盖(47),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42)上安装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右旋耕刀(48),在第一右旋耕刀(48)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左旋耕刀(49)、第二左旋耕刀(50)和第三左旋耕刀(51),在第三左旋耕刀(51)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二右旋耕刀(52)、第三右旋耕刀(53)和第四右旋耕刀(54),在第四右旋耕刀(54)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左旋耕刀(55),在第四左旋耕刀(55)的左侧安装有第五左旋耕刀(56),所述第一右旋耕刀(48)与第一左旋耕刀(49)垂直,第二左旋耕刀(50)与第三左旋耕刀(51)呈60°交叉,第二右旋耕刀(52)和第三右旋耕刀(53)垂直,第三右旋耕刀(53)与第四右旋耕刀(54)呈30°交叉,第四右旋耕刀(54)与第四左旋耕刀(55)呈80°交叉,第四左旋耕刀(55)和第五左旋耕刀(56)垂直;在所述限深装置总成(7)上安装有深度红外报警器(57),所述深度红外报警器(57)的输出与传感器控制器(58)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的输出与发动机总成(5)的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包括信号输入端Ul,所述信号输入端Ul与电阻Rl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放大器Al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放大器Al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8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容C2相连后再连接到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U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59),在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60),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三调整垫片(61),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四调整垫片(62),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与机壳(8)之间设有第五调整垫片(63);所述的第一调整垫片(59)、第二调整垫片(60)和第三调整垫片(61)的厚度相等,第四调整垫片(62)和第五调整垫片(63)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调整垫片(59)的厚度为第四调整垫片(62)厚度的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8)的侧面还安装有窥视孔盖(64),在所述窥视孔盖(64)上安装有通气器(6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8)上还安装有油标尺(66),所述油标尺(66)与输出轴(24)正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42)安装有刀座(67),所述的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均安装在对应的刀座(67)上。
【文档编号】A01B33/08GK105993223SQ20161037867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徐涛
【申请人】徐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