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

文档序号:1062916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大螟发黑的卵块接到抽丝期?籽粒形成期的带有苞叶和花丝的嫩玉米穗上,8?10后更换一次新鲜的玉米穗直至幼虫化蛹。化蛹时,往饲养盒内放一些成团的卷纸为化蛹提供场所,成虫羽化后,放在置有分蘖期水稻苗的产卵笼内产卵,将带有叶鞘的卵取出并用10%的甲醛消毒后,放在有脱脂棉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保湿,直至卵块发育变黑。本发明通过使用抽丝?籽粒形成期的嫩玉米穗饲养大螟,显著提高了初孵幼虫的存活率、发育速率、蛹重和成虫繁殖力,适于大螟标准试虫的规模化饲养,为获得充足的、高品质虫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专利说明】
_种利用嫩玉米穗词养大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的饲养大螟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也 是茭白、荸荠和甘蔗等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杂交稻面积的推广, 以及大量高毒化学农药的误用和滥用,大螟在局部地区危害逐年加重,给当前的水稻生产 造成严重威胁(傅强,黄世文,2005.水稻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北京:金盾出版社;黄 诚华,姚洪渭,叶恭银,蒋学辉,胡萃,程家安,2005.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 的敏感性研究.农药学学报,7(4) :323-328)。为有效控制大螟种群数量的上升,研制开发新 型化学和生物农药势在必行。此外,为改变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现状,转基因抗虫水稻 的应用成为防治螟虫的一种新策略。因此,新型化学和生物农药制剂的筛选及标准化测定、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抗虫性测定及抗性机制研究均需要大批量、发育一致的大螟幼虫供试。 目前,大螟的饲养主要依靠水稻苗和茭白等天然寄主,由于水稻苗生长周期长,难于大量获 得,故生产成本较高。而茭白在饲养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试虫极易感染病原菌,故茭白饲 养也难于扩大种群。大螟的人工饲料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卵孵化率和初孵幼 虫存活率偏低、连续多代饲养成虫产卵量显著下降等问题(Chatterji SM,Sharma GC, Siddiqui KH,Panwar VPS,Young WR.1969.Laboratory rearing of the pink stem borer,Sesamia inferens Walker, on artificial diets . Indian J.Ent.31:75-77; Qureshi Z A,Anwar M,Ashraf M,Chatha N U,Arif M D.1972.Rearing,biology and sterilization of the pink rice borer,Sesamia inferensffalker.pp.348. in Sing,P. (Ed·), Artificial diets for insects,mites,and spider .IFI/Plenum,New York, Washington,London;Siddiqui K H,Sarup P,Matwaha K K.1983.Formulation of artificial diets for mass rearing of the pink borer,Sesamia inferensffalker,in the laboratory .J.Entomol. Res .7 ( 2):154-160;Senthilkumar P and Siddiqui.1993.Compounding artificial diets for rearing of the pink stem borer,Sesamia inferensffalker · J.Entomol .Res · 17(2): 81-90;刘卓荣,傅强· 2007 ·大螟 天然庇护所及人工饲料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硕士论文;韩超,彭于发,韩兰 芝等.大螟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应用昆虫学报,2012,1 (12): 281-285 .),故仍难以实 现大螟的规模化饲养。根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的研发经验,要想解决大螟的饲养难题,还要 从适宜大螟生长发育的天然离体植物着手。由于水稻生长周期长,且需要强光照,因此水稻 离体植株难于获得,且成本太高。为此,需要从水稻以外的其他易于获取、或在市场上购买 到、且被大螟喜欢取食的植物中寻找,在此基础上,发展大螟的离体植株饲养技术。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大螟饲养方法,从而实现标准 试虫的规模化、高品质饲养。
[0004]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为将大螟卵块接到离体的未成熟的嫩玉米穗 上饲养直至老熟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后,在置有分蘖期水稻苗的产卵笼里产卵。
[0005] 所述玉米穗为抽丝期-籽粒形成期的带苞叶和花丝的未成熟玉米穗,且为新鲜离 体玉米材料。
[0006] 所述大螟卵块为已发黑的即将孵化的卵块。
[0007]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选择玉米穗:选择玉米生长季节播种后60-70天左右的玉米穗供试,在供试的 嫩玉米穗中央位置,在玉米苞叶上切一个小口;
[0009] (2)幼虫期:将带有大螟卵的稻茎放到嫩玉米穗的切口处,并用镊子将其置入玉米 苞叶深处,然后将玉米穗带有切口的一侧朝下放置,置于饲养盒内;接完卵后,将饲养盒的 上方盖上透气黑布,将饲养盒置于有下光源的养虫架上饲养,饲养8-10天后,幼虫发育到3-4龄;更换新鲜玉米穗,处理同步骤(1),将幼虫置于切口内继续饲养6-7天后,老熟幼虫开始 化蛹;
[0010] (3)蛹期:老熟幼虫化蛹后,将蛹挑出,鉴定雌、雄,并将其分别置于不同的饲养盒 内待其羽化;
[0011] (4)成虫期:将同一天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并置于放有水稻苗的产卵笼里产卵, 同时饲以10 %的蜂蜜水补充营养,每隔2-3天收集一次卵。
[0012] 所述步骤(1)中在供试的玉米穗中央位置,用壁纸刀在玉米苞叶上切一个3-4cm的 小口。
[0013] 所述步骤(2)中幼虫长至3-4龄,更换新鲜玉米穗。
[0014] 所述步骤(2)中每个玉米穗接卵50粒;8-10天后,每个更换的新鲜玉米穗接虫15-20头。
[0015] 所述饲养盒的尺寸大约为30cmX 15cmX 10cm,每盒放置4-5个玉米穗,大螟产卵所 用的水稻苗为茎杆粗壮的分蘖期水稻苗。
[0016] 所述步骤(2)和(4)中,大螟幼虫饲养所需的环境条件为:27土 1°C,光周期16L:8D, RH 60-70%;大螟成虫饲养和产卵所需的环境条件为27±1°C,光周期16L:8D,RH80-85%。
[0017] 所述步骤⑷后还包括收集卵的步骤,其方法为产卵后,将带有卵的叶鞘取下,用 剪刀剪去没有卵的稻茎部分,只留下覆盖有卵的稻茎,然后将带卵的稻茎一同浸入甲醛溶 液中消毒,然后用清水进行漂洗,漂洗完毕后,将带卵稻茎置于铺有湿脱脂棉和滤纸的玻璃 培养皿中进行保湿并待其发育变黑,变黑的卵块用于下一代的饲养。
[0018] 所述大螟卵块消毒的方法为:将带卵的稻茎一同浸入10%的甲醛溶液中消毒20分 钟,然后用清水漂洗15-20分钟,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本申请采用了一种离体植株饲养大螟的方法,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由于其水分 含量较低,且有玉米苞叶的保护,被大螟取食后,不易腐烂、变质,减少了病原菌的污染,从 初孵幼虫至化蛹,只需换一次饲料即可,省工、省时。初孵幼虫存活率高,解决了其他饲养方 式中存在的幼虫存活率偏低的技术难题。此外,嫩玉米穗发育时间短,需要的光照少,从播 种到使用,只需2个月左右,就可大量获取。嫩玉米穗耐储藏,4°C下保存一个月仍可用于大 螟饲养。因此,可在生长季节大量储存嫩玉米穗,以便满足冬季的需求。由此可见,利用嫩玉 米穗饲养大螟不仅突破了盆栽水稻难于常年继代饲养的窘境,而且弥补了人工饲料带来的 幼虫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偏低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大螟标准试虫的长期、大量供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1、用嫩玉米穗大量饲养大螟的方法
[0023]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4] 1)玉米穗的选择:选择抽丝-籽粒形成期的新鲜玉米穗,即玉米生长季节播种后 60-70d左右的玉米穗,带苞叶和花丝。在供试嫩玉米穗的中央位置,用壁纸刀在玉米苞叶上 切大约3-4cm的小口。
[0025] 2)幼虫期:大螟卵块变黑后,将带有卵(50粒左右)的稻茎放到嫩玉米穗的切口处, 并用镊子将其置入玉米苞叶内,然后将玉米穗带有切口的一侧朝下放置,置于饲养盒内 (30cmX 15cmX 10cm),每盒可放置4-5个玉米穗,即每盒大约接200-250粒卵。接完卵后,将 饲养盒的上方盖上透气黑布(防幼虫逃逸),将饲养盒置于有下光源的养虫架上,饲养温度 保持在27 ± 1°C,光周期 16L: 8D,RH 60-70%。
[0026]在上述环境条件下保持8-10天后,幼虫大约长到3-4龄,这时大部分玉米穗已被取 食成碎渣并腐烂,需及时更换新鲜玉米穗。同样,在供试嫩玉米穗的中央位置,用壁纸刀在 玉米苞叶上切大约3-4cm的小口。将需要转移的幼虫用镊子放置到玉米穗切口处,每穗接虫 15-20头,每盒可放置4-5个玉米穗,即每盒大约接虫60-100头(视玉米穗大小而定)。接完虫 后,同样在保鲜盒上方要盖上透气黑布,然后将饲养盒置于上述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大 约6-7天后,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0027] 3)化蛹期:化蛹时,往饲养盒内放置成团的卷纸,以便为老熟幼虫提供更多的化蛹 场所;老熟幼虫化蛹后,将蛹挑出,鉴定雌、雄,并将其分别置于不同的饲养盒内待其羽化。
[0028] 4)成虫期:将同一天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置于放有茎杆粗壮的分蘖期水稻苗上 产卵,并饲以10%的蜂蜜水,每隔2-3天收集一次卵。成虫的饲养条件保持在27±1°C,光周 期 16L:8D,RH 80-85%。
[0029] 5)卵期:产卵后,将带有卵的叶鞘取下,用剪刀剪去没有卵的稻茎部分,只留下覆 盖有卵的稻茎,然后将带卵的稻茎一同浸入1 〇 %的甲醛溶液中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进 行漂洗,漂洗完毕后,将带卵稻茎置于铺有湿滤纸的玻璃培养皿(直径9cm)中进行保湿并待 其发育变黑,变黑的卵块用于下一代的饲养。
[0030] 实施例2、嫩玉米穗、鲜茭白和甜玉米饲养大螟的效果比较
[0031] 2.1试验材料与方法:
[0032] 2.1.1供试虫源
[0033]供试大螟采集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岗集农业综合实验基地的水稻田里,采集虫态 为幼虫,在室内用茭白饲养至化蛹,成虫羽化后转移至移栽有分蘖期水稻苗的产卵笼中产 卵。产卵后将卵消毒并保湿,放在养虫架上,待卵发育变黑后供试。幼虫的饲养条件为:27± 1°C,光周期16L: 8D,RH 60-70%,成虫交配产卵的相对湿度RH应保持在80-85%,温度及光 照条件同上。
[0034] 2.1.2供试离体植株
[0035] 嫩玉米幼穗:常规玉米品种郑单958,在河北廊坊试验基地种植,播种60-70天后, 玉米幼穗处于抽丝-籽粒形成期时,取玉米幼穗供试。
[0036] 鲜茭白:从附近的农贸市场上购买鲜茭白供试,为了防止鲜茭白上的保鲜剂或喷 洒的杀虫剂对试虫造成影响,一般在买来后,先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再用清水冲洗2-3 次,晾干后备用。
[0037]甜玉米:从附近的农贸市场上购买甜玉米用于试,同茭白一样,一般在买来后,先 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再用清水冲洗2-3次,晾干后备用。
[0038] 2.1.2测试方法
[0039] 本研究共设3个处理:嫩玉米穗、鲜茭白和甜玉米。不同处理上各虫态历期调查和 各虫态存活率调查试验同时分开进行。
[0040] 各虫态存活率和蛹重调查:在每个供试的嫩玉米穗、鲜茭白和甜玉米的中央位置 分别用壁纸刀切一个小口,然后将有切口的、新鲜嫩玉米穗、茭白和甜玉米分别放置在各自 的铺有干滤纸的饲养盒内。大螟卵块发育变黑后,用镊子将带卵的稻茎分别接到嫩玉米穗、 鲜茭白和甜玉米上的切口深处,然后将有切口的一面放置在饲养盒的下面(防止切口处变 干),接完卵后,盖上透气黑布,置于养虫架上。每处理接发黑的卵粒约100粒,3次重复。根据 幼虫的取食情况,及时更换新鲜饲料,并记录幼虫的存活及发育情况。待幼虫化蛹后,统计 化蛹率。每处理随机取3日龄蛹30头(雌、雄蛹各15头),用于蛹重测定。成虫羽化后,统计羽 化率,并将当天羽化的成虫进行配对,每处理配15~20对成虫,单对置于移栽有分蘖期水稻 苗的产卵笼中产卵,并饲以10%的蜂蜜水,每天检查成虫的产卵量并更换新鲜的水稻苗,直 至成虫全部死亡,计算成虫的单雌产卵量。本研究中,为更好的明确玉米穗的饲养效果,笔 者又从水稻田采集了一些野生型大螟蛹,称重,并比较其与玉米穗上大螟蛹重的差异;同时 又将野生型大螟蛹羽化后的成虫进行配对产卵,统计其单雌产卵量,并将其与玉米穗上大 螟的单雌产卵量进行比较,以期明确玉米穗的饲养效果。
[0041] 各虫态历期调查:将直径5cm的塑料培养皿底部铺上干滤纸,将供试的嫩玉米穗、 鲜茭白和甜玉米切成小块,放在各自的小培养皿中。随机取30头大螟初孵幼虫(孵化后6~ 8h),用小毛笔分别将其接在相应的天然寄主上,每皿1头,每处理分别接30皿,每天记载试 虫的发育龄期,并及时更换新鲜饲料,统计各虫态发育历期。
[0042] 2.2数据处理
[0043]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利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 显著性比较。
[0044] 2.3结果与分析
[0045]大螟的存活情况:由表1可知,大螟在三种离体植株上的存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初孵幼虫在嫩玉米穗上的存活率约为89.3%,显著高于鲜茭白(79.3% )和甜玉米 (37.3%)。进入高龄幼虫期后,大螟在嫩玉米穗上的存活率(95.5%)仍显著高于鲜茭白 (57.3% )和甜玉米(37.3% )。玉米穗上有85.7%的老熟幼虫进入预蛹期,化蛹率达77.1 %, 羽化率达66.3%;而鲜茭白和甜玉米处理上分别只有44.4%和14%的个体进入预蛹期,但 最后均没有成功化蛹。可见,嫩玉米穗能显著提高大螟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
[0046]大螟的发育情况:由表2可知,取食嫩玉米穗的大螟幼虫的发育历期为16.6d,其发 育速率显著高于鲜茭白(历期:19.5d)和甜玉米(历期:22.6d)。大螟在嫩玉米穗上完成一个 世代的发育需要36.2d,
[0047]表1大螟在三种离体植株上的存活情况 [0048]
[0049] 注:同一行数据后有相同字母,表示经Duncan ' s检验后,二者差异不显著(Duncan ' s test,Ρ
[0050] 彡0.05)。"-"表示该项未获得数据,同下表2和3。
[00511表2大螟在三种离体植株上的发育历期
[0052]
[0053]大螟的蛹重和产卵量:取食嫩玉米穗的大螟蛹重为165.9mg,与鲜茭白处理 (158.9mg)差异不显著,但低于野生型大螟蛹(219. lmg),但野生型和嫩玉米穗上大螟雄蛹 的重量没有显著差异。野生型大螟的单雌产卵量虽然高于嫩玉米穗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 著。以上数据说明,嫩玉米穗基本能满足大螟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0054] 表3大螟在三种离体植株上的蛹重和产卵量
[0055]
[0056] 由此可见,离体的嫩玉米穗适宜大螟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其不但提高了初孵 幼虫的存活率,还加快了其世代发育速率,且玉米穗还能为大螟的世代发育提供足够的营 养物质;同时,玉米生长周期短、所需的光照少,玉米穗易于获取,且低温条件下能长期保 存。可见,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省工、省时,成本低。因此,抽丝-籽粒形成期的玉米穗可做 为大螟大量、高品质饲养的一种适宜的天然饲料,且饲养效果显著优于天然寄主茭白。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为将大螟卵块接到离体的未成熟的嫩玉米穗上 饲养直至老熟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后,在置有分蘖期水稻苗的产卵笼里产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玉米穗为抽丝期-籽粒形成期的带苞叶和花丝的未 成熟玉米穗,且为新鲜离体玉米材料。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大螟卵块为已发黑的即将孵化的卵块。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择玉米穗:选择玉米生长季节播种后60-70天左右的玉米穗供试,在供试的嫩玉 米穗中央位置,在玉米苞叶上切一个小口; (2) 幼虫期:将带有大螟卵的稻茎放到嫩玉米穗的切口处,并将其置入玉米苞叶深处, 然后将玉米穗带有切口的一侧朝下放置,置于饲养盒内;接完卵后,将饲养盒的上方盖上透 气黑布,将饲养盒置于有下光源的养虫架上饲养,饲养8-10天后,幼虫发育到3-4龄;更换新 鲜玉米穗,处理同步骤(1),将幼虫置于切口内继续饲养6-7天后,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3) 蛹期:老熟幼虫化蛹后,将蛹挑出,鉴定雌、雄,并将其分别置于不同的饲养盒内待 其羽化; (4) 成虫期:将同一天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并置于放有水稻苗的产卵笼里产卵,同时 饲以10%的蜂蜜水补充营养,每隔2-3天收集一次卵。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在供试的玉米穗中央位置,用壁纸刀在 玉米苞叶上切一个3-4cm的小口。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每个玉米穗接卵50粒;8-10天后,每个更 换的新鲜玉米穗接虫15-20头。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饲养盒的尺寸大约为30cm X 15cm X 10cm,每盒放置 4-5个玉米穗,大螟产卵所用的水稻苗为茎杆粗壮的分蘖期水稻苗。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和(4)中,大螟幼虫饲养所需的环境条件 为:27 ± 1°C,光周期16L: 8D,RH 60-70% ;大螟成虫饲养和产卵所需的环境条件为27 ± 1°C, 光周期16L:8D,RH 80-85%。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4)后还包括收集卵的步骤,其方法为产卵后, 将带有卵的叶鞘取下,用剪刀剪去没有卵的稻茎部分,只留下覆盖有卵的稻茎,然后将带卵 的稻茎一同浸入甲醛溶液中消毒,然后用清水进行漂洗,漂洗完毕后,将带卵稻茎置于铺有 湿脱脂棉和滤纸的玻璃培养皿中进行保湿并待其发育变黑,变黑的卵块用于下一代的饲 养。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大螟卵块消毒的方法为将带卵的稻茎一同浸入 10%的甲醛溶液中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15-20分钟,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文档编号】A23K10/30GK105994169SQ20161037309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发明人】韩兰芝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