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

文档序号:1066714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该方法是在河谷坡地的顶部、中部与下部实施不同的生态植被恢复措施,营建水保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生态环境,实现河谷坡地的固土保水。目的是通过开展伊犁河河谷新垦区山前坡地水土流失典型区域综合防护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结合实验研究成果与经验,研发适宜本区域的水土保持关键技术并集成,有效推动伊犁河谷水土开发顺利实施,满足水土开发背景下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需求,进而服务整个伊犁河谷农业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伊犁河谷山前坡地坡度2%?5%,土层厚度20?100cm的砂质薄层土,低植被覆盖,易发土壤侵蚀的坡地春秋草场。
【专利说明】
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干旱区水土保持造林方法,具体涉及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的造林及营林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新疆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类型多,主要以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面积为88.54万km2,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省区。降雨时空分布、大风灾害频繁是诱发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伊犁河流域地形地貌多变,河系密布,山沟水系相当发育。众多小流域均发源于天山,流经山前低山丘陵与坡地后注入伊犁河,各个小水系多具有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比降大的特征。加之大多数山前坡地与水系两岸普遍分布着湿陷性黄土与松散的第四纪沉积物,极易发生水力土壤侵蚀,致使水土流失,灾害往往殃及大河灌区,伊犁河谷也因此成为新疆水力侵蚀问题集中凸显的地区之一。伊犁河谷山前洪积扇和丘陵地带的坡地多为低植被覆盖春秋草场,几乎没有天然林木覆盖,长期超载放牧导致地表植被退化,是区内土壤侵蚀的高敏感区域。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伴随全球升温,河谷山前春秋草场退化加剧,而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内土壤侵蚀的敏感性,水土保持需求强烈
[0003]伊犁河谷水土流失的重点治理区主要在前山丘陵带与山前坡地。这里地形起伏变化大、坡陡,松散的残坡积碎肩物和湿陷性黄土覆盖层,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客观条件。特别是临近河谷人工绿洲的山前坡地区域,处于人工绿洲与春秋草场的交错带,人为活动扰动剧烈。近十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伊犁河谷水土资源开始大面积连片开发,新开发土地多集中于该区域的山前冲、洪积扇的扇缘部位的坡地,这些区域海拔600-1000m,相对高差500m,地形坡降较大,一般都在1.5%-3.0 %,甚至更大,高于土壤侵蚀易发生的1%坡降阈值。同时,伊犁河谷山前坡地的有效土壤层较薄,土层厚度在20-100cm之间,以下为砂砾石层。在这种地质地貌和土壤条件下,在新开发土地过程中,如缺乏有效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与合理科学水土保持技术支撑,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在此背景下,开展伊犁河谷新新垦山前坡地水土流失典型区域综合防护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经验,研发适宜本区域的水土保持关键技术并集成,对有效推动整个伊犁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0004]针对伊犁河谷山前坡地的坡度大、土壤侵蚀敏感性高、低植被覆盖及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在水土开发人为扰动下易发土壤侵蚀的特征,通过筛选适宜水土保持物种,在易发土壤侵蚀的坡地营建水土保持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区域微生态环境,固土保水,实现伊犁河谷山前冲、洪积扇的扇缘部位,海拔600-1000m,地形坡降大,坡度大于2.0%的新垦砂质薄层土坡地区域植被覆盖的增加与土壤侵蚀的防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该方法是在河谷坡地的顶部、中部与下部实施不同的生态植被恢复措施,营建水保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生态环境,实现河谷坡地的固土保水。目的是通过开展伊犁河河谷新垦区山前坡地水土流失典型区域综合防护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结合实验研究成果与经验,研发适宜本区域的水土保持关键技术并集成,有效推动伊犁河谷水土开发顺利实施,满足水土开发背景下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需求,进而服务整个伊犁河谷农业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伊犁河谷山前坡地坡度2%-5%,土层厚度20-100cm的砂质薄层土,低植被覆盖,易发土壤侵蚀的坡地春秋草场。解决了伊犁河谷山前坡地坡度大、砂质土层薄、水土连片开发下易发土壤侵蚀的问题。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按以下列步骤进行:
[0007]a、在伊犁河谷坡地上部地形平缓、覆盖黄土、集中连片的区域,于每年秋季10月下旬采用人工撒播或飞播优质牧草草种草木犀或木地肤,对于播种后的片区,在播种后2-3年内进彳丁封禁;
[0008]b、选取坡度2-5%的坡地中部,每隔20-50m距离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截水沟,沟宽40cm,沟深40cm,在截水沟内按株距Im栽植耐旱的灌木带锦鸡儿或绣线菊,以隔行的模式在截水沟内以Im株距栽种乔木林带白榆,乔木与灌木带状交错配置;
[0009]c、待乔木林带白榆株龄2龄后,对白榆造林带进行间伐,调整密度至株距1.5-2m,同时对白榆利用金钱榆按常规方法进行嫁接,之后逐渐对乔木林带进行间疏,直至乔木林带株距调整至3m;
[0010]d、在坡地的底部,每隔50m距离栽植3-4排乔木林带榆树,株行间距IXlm,行间交错配置,在幼林期,增加地表覆盖,2龄后,对I X Im造林地进行间伐,调整密度I X 2m,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金钱榆嫁接,定植2年后,对I X 2m嫁接金钱榆林地进行间疏移植,调整密度至2X 2m,在林地间与林带间撒播草木犀或木地肤草种,形成林草配置模式;
[0011]e、坡面截水沟及林带间,以2 X 2m间距营建鱼鳞坑,鱼鳞坑直径40cm、深30cm,防止春季积雪融水与下级突发暴雨引发的水土流失,通过逐级拦蓄,实现坡地水土保持。
[00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效果:
[0013]I)本发明针对干旱区降水超过250mm的河谷新垦坡地坡度大、土壤贫瘠、易发生水土流失这一特征,根据坡度和土层厚度的差异,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造林和营林模式,从而减轻水土流失,达到固土保水的作用。
[0014]2)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特点是根据不同坡地部位的地形特点进行相应的水保措施,坡面顶部撒播牧草增加盖度,中部结合截水沟与林、灌综合配置营建水土保持林,坡面底部构建林草措施形成水土保持植物篱,这种模式既达到了保持水土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并有助于提升坡地春秋草场载畜能力,最终实现坡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a、在伊犁河谷丘陵坡地上部地形平缓、覆盖黄土、集中连片的荒坡区域,于每年秋季10月下旬采用人工撒播牧草草种草木犀,改良现有天然草场,以增加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对于播种后的片区,在播种后2年内进行封禁,以保证牧草的生长发育,改善山前坡地坡顶生境,减少坡面产流,提升保水固土能力;
[0017]b、选取坡度2%的坡地中部,每隔20m距离(坡面陡,距离短;坡面缓,距离长)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截水沟,沟宽40cm,沟深40cm,在截水沟内按株距Im栽植耐旱的灌木带锦鸡儿,以隔行的模式在截水沟内以Im株距栽种乔木林带白榆,乔木白榆与灌木带锦鸡儿交错配置;
[0018]C、待乔木林带白榆株龄2龄后,对白榆造林带进行间伐,调整密度至株距2m,同时对白榆利用金钱榆按常规方法进行嫁接,一方面增加林地通风透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增强树体的光合能力,扩大根幅,增强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同时,榆树嫁接金钱榆,作为园林苗木,提高水保林后期的经济效益,之后逐渐对乔木林带进行间疏,间疏的金钱榆作为园林树种出售,直至乔木林带白榆株距调整至3m;
[0019]d、在坡地的底部,每隔30m距离栽植3-4排乔木林带榆树作为水土保持植物篱,营建水土保持林时株行间距IX lm,行间交错配置,在幼林期,增加地表覆盖,2龄以后,对I XIm造林地进行间伐,调整密度I X 2m,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金钱榆嫁接,定植2年后,对I X 2m嫁接金钱榆林地进行间疏移植,调整密度至2X2m,使榆树林的密度达到合理,能够充分利用谷底水土资源,提高土壤固持保水能力,在林地间与林带间撒播草木犀草种,形成林草配置模式,改善沟底地表覆盖与保水保土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载畜能力;
[0020]e、坡面截水沟及林带间,以2 X 2m间距营建鱼鳞坑,鱼鳞坑规格直径40cm、深30cm,防止春季积雪融水与下级突发暴雨引发的水土流失,通过逐级拦蓄,实现坡地水土保持。
[0021]实施例2:
[0022]a、在伊犁河谷坡地上部地形平缓、覆盖黄土、集中连片的区域,于每年秋季10月下旬采用飞播优质牧草草种木地肤,改良现有天然草场,以增加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对于播种后的片区,在播种后3年内进行封禁,以保证牧草的生长发育,改善山前坡地坡顶生境,减少坡面产流,提升保水固土能力;
[0023]b、选取坡度3%的坡地中部,每隔30m距离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截水沟,沟宽40cm,沟深40cm,在截水沟内按株距Im栽植耐旱的灌木带绣线菊,以隔行的模式在截水沟内以Im株距栽种乔木林带白榆,乔木白榆与灌木带绣线菊交错配置;
[0024]C、待乔木林带白榆株龄2龄后,对白榆造林带进行间伐,调整密度至株距1.5m,同时对白榆利用金钱榆按常规方法进行嫁接,一方面增加林地通风透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增强树体的光合能力,扩大根幅,增强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同时,榆树嫁接金钱榆,作为园林苗木,提高水保林后期的经济效益,之后逐渐对乔木林带进行间疏,间疏的金钱榆作为园林树种出售,直至乔木林带白榆株距调整至3m;
[0025]d、在坡地的底部,每隔50m距离栽植3-4排乔木林带榆树,作为水土保持植物篱,株行间距I X Im,行间交错配置,在幼林期,增加地表覆盖,2龄后,对I X Im造林地进行间伐,调整密度I X 2m,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金钱榆嫁接,定植2年后,对I X 2m嫁接金钱榆林地进行间疏移植,调整密度至2 X 2m,使榆树林的密度达到合理,能够充分利用谷底水土资源,提高土壤固持保水能力,在林地间与林带间撒播木地肤草种,形成林草配置模式,改善沟底地表覆盖与保水保土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载畜能力;
[0026]e、坡面截水沟及林带间,以2 X 2m间距营建鱼鳞坑,鱼鳞坑直径40cm、深30cm,防止春季积雪融水与下级突发暴雨引发的水土流失,通过逐级拦蓄,实现坡地水土保持。
[0027]实施例3
[0028]a、在伊犁河谷坡地上部地形平缓、覆盖黄土、集中连片的区域,于每年秋季10月下旬采用人工撒播优质牧草草种木地肤,改良现有山前坡地春秋草场的草质,增加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对于播种后的片区,在播种后3年内进行封禁,以保证牧草的生长发育,改善山前坡地坡顶生境,减少坡面产流,提升保水固土能力;
[0029]b、选取坡度5%的坡地中部,每隔50m距离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截水沟,沟宽40cm,沟深40cm,在截水沟内按株距Im栽植耐旱的灌木带锦鸡儿,以隔行的模式在截水沟内以Im株距栽种乔木林带白榆,乔木白榆与灌木带锦鸡J L交错配置;
[0030]C、待乔木林带白榆株龄2龄后,对白榆造林带进行间伐,调整密度至株距2m,同时对白榆利用金钱榆按常规方法进行嫁接,一方面增加林地通风透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增强树体的光合能力,扩大根幅,增强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同时,榆树嫁接金钱榆,作为园林苗木,提高水保林后期的经济效益,之后逐渐对乔木林带进行间疏,间疏的金钱榆作为园林树种出售,直至乔木林带白榆株距调整至3m;
[0031]d、在坡地的底部,每隔50m距离栽植3-4排乔木林带榆树,营建水土保持林时株行间距I X Im,行间交错配置,在幼林期,增加地表覆盖,2龄后,对I X Im造林地进行间伐,调整密度I X 2m,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金钱榆嫁接,定植2年后,对I X 2m嫁接金钱榆林地进行间疏移植,调整密度至2 X 2m,使榆树林的密度达到合理,能够充分利用谷底水土资源,提高土壤固持保水能力,在林地间与林带间撒播木地肤草种,形成林草配置模式,改善沟底地表覆盖与保水保土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载畜能力;
[0032]e、坡面截水沟及林带间,以2X2m间距营建鱼鳞坑,鱼鳞坑直径40cm、深30cm,防止春季积雪融水与下级突发暴雨引发的水土流失,通过逐级拦蓄,实现坡地水土保持。
【主权项】
1.一种伊犁河谷砂质薄层土坡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伊犁河谷坡地上部地形平缓、覆盖黄土、集中连片的区域,于每年秋季10月下旬采用人工撒播或飞播优质牧草草种草木犀或木地肤,对于播种后的片区,在播种后2-3年内进行封禁; b、选取坡度2-5%的坡地中部,每隔20-50m距离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截水沟,沟宽40cm,沟深40cm,在截水沟内按株距Im栽植耐旱的灌木带锦鸡儿或绣线菊,以隔行的模式在截水沟内以Im株距栽种乔木林带白榆,乔木与灌木带状交错配置; C、待乔木林带白榆株龄2龄后,对白榆造林带进行间伐,调整密度至株距1.5-2m,同时对白榆利用金钱榆按常规方法进行嫁接,之后逐渐对乔木林带进行间疏,直至乔木林带株距调整至3m; d、在坡地的底部,每隔50m距离栽植3-4排乔木林带榆树,株行间距IXlm,行间交错配置,在幼林期,增加地表覆盖,2龄后,对I X Im造林地进行间伐,调整密度I X2m,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金钱榆嫁接,定植2年后,对I X 2m嫁接金钱榆林地进行间疏移植,调整密度至2 X 2m,在林地间与林带间撒播草木犀或木地肤草种,形成林草配置模式; e、坡面截水沟及林带间,以2X2m间距营建鱼鳞坑,鱼鳞坑直径40cm、深30cm,防止春季积雪融水与下级突发暴雨引发的水土流失,通过逐级拦蓄,实现坡地水土保持。
【文档编号】A01G1/00GK106034895SQ20161036596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8日
【发明人】陈亚宁, 邓海军, 李卫红, 朱成刚, 李建贵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