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00719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除草组合物以水稻小麻谷的稻糠加工物为载体,并含有丁草胺、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助剂,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比为:稻糠加工物98.357~99.485%,丁草胺0.199~0.590%,烷基萘磺酸盐0.149~0.492%,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0.149~0.492%,丙酮0.003~0.010%,二甲苯0.010~0.039%,丙三醇0.002~0.010%,土温?80:0.003~0.010%。该除草组合物具有安全、高效防治水稻田杂草的特点,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丁草胺、二甲苯等有害化学品的田间使用量。
【专利说明】
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农药技术领域。具体 为:将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的稻壳通过粉碎、发酵、减压烘干等程序加工后,以此作为 载体与丁草胺以及润湿剂、分散剂等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获得的一种可用于防治水稻田 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农药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现代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化学 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最新统计表明,我国每年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约32万吨,挽回 约1/3的粮食产量。然而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严重污染环境,并威胁生态安全和食品安 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1]。首先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抗性、残留和再猖獗问题日 益突出而越来越被关注。其次,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农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 多数化学农药对人和动物有害,大量接触以及误食后会造成急性中毒和死亡。据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安全措施,每年有200万人农药中 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慢性中毒者,其数量之多无法统计 [2]。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0003]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55.9%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生产国,稻谷常年的种植面积约3400万hm 2。稻田杂草尤其是稗 草,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稻田杂草通过 与水稻竞争资源(如养分、阳光和水)和空间,改变水稻田的微生态环境以及增加稻田病虫 害的发生等,常造成了水稻产量损失达40%以上。如Olofsdotter研究显示,当稻田稗草的 发生密度为1株/m 2时,可导致水稻将减产11.6 %[4];而夏汉炎等研究也表明,直播稻田在不 防除的情况下,产量损失高达70%~80%,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减少,每穗粒数降低,空瘡率 增加,千粒重下降 [5]。因此,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是保证粮食稳产、增产解决世界 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0004] 现代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化学农药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危害。目前生产中大量使用 控制稻田杂草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丁草胺、丙草胺和苄嘧磺隆等为主的芽前土壤处理除草 剂和以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类复配剂、氰氟草酯和双草醚等为主的苗后茎叶处理除草 剂 [6]。其中丁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 吸收,也可通过根吸收,抑制敏感植物的蛋白质合成使杂草幼株肿大、畸形、色深绿,最终导 致枯死。丁草胺对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的单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长期以来被大 量使用。1999年我国水田除草剂丁草胺的使用量超过5000吨 [7]。然而,丁草胺长期大量给土 壤微生物、水生生物以及食品安全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丁草 胺不仅对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对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的致突变性。如Wang等通过研究 发现,丁草胺可使老鼠气管上皮组织细胞的姐妹染色体发生互换 [8]。
[0005]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通过释放次生代谢物质影响临近生物(如田间微生物和杂草 等)生长发育的化学生态学现象[9]。由于没有向生态系统中引入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因此植 物化感作用不会带来诸如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成为环境友好型控制草害应用的新途径。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稻田杂草,将降低或取代现有农业生产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保护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之一 [1()]。
[0006] 水稻稻壳是稻米加工的副产物,部分含有化感物质稻壳酮。以稻壳为原料,开展相 关抑草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发了水稻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稻糠还田 既安全环保,起到肥药双重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人工除草,是有机稻米生产 田理想的除草实用技术。稻田施入稻糠作为生产有机稻米的一项除草技术,具有较好的市 场前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日本率先将稻糠作为一项稻田除草新技术应用于水稻栽培中, 诸多研究表明,当稻糠施用量达到2000Kg/hm 2时,可有效控制水稻田多种杂草,并具有较好 的效果[11~]。我国学者也对稻糠的除草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如张磊等研究表明,当稻糠 使用量为300g/m 2时,前期可有效控制各类稻田杂草,但持效期不及化学除草剂[13]。
[0007] 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表明,稻糠在一定量的前提下可用来控制稻田杂草。然而,目前 该项技术仍存在田间用量过大,防效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 题,以及化学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控制农田杂草带来的诸多不便,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的 具有一定抑草作用小麻谷稻壳,通过将其粉碎、发酵、减压烘干等程序加工后,以此作为载 体与丁草胺以及润湿剂、分散剂等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获得的一种可用于防治水稻田杂 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
[0008] 参考文献:
[0009] [l]Cheng Η H.Pesticides in the soil enviroment:Processes,impacts,and modeling.Published by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Madison,ffiseonsin, USA,1990,7-50.
[0010] [2]张福山.植物保护在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福建农业大学.(博士论 文),2007.
[0011] [3]姜亮,郭龙彪,钱前.水稻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和利用.中国稻米.2000,(3):8- 11.
[0012] [4]01ofsdotter M.,Rebulanan M.,Madrid A.,ffang D L.,Navarez D.,01k D C.ffhy phenolic acid are unlikely primary allelochemicals in rice?J Chem Ecol.,2002,28(1):229-242
[0013] [5]夏汉炎,张夕林.水稻直播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特点及其综合治理.安黴农学通 报,2006,12(7):149-153·
[0014] [6]屠豫钦.我国农药科学之发展[J].植物保护,2007,33(5):22-26.
[0015] [7]中国农药信息网.http://www.chinapesticide.gov.cn
[0016] [8]ffang T C,Lee T C,Lin Μ E.Induction of sister-chromatid exchanges by Pesticides in primary rat tracheal epithelial cells and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Genetic Toxicology,1987,188(4):311-321.
[0017] [9]Dilday R H,Yan ff G,Moldenhauer K A K,Gravois K A.Allelopathy activity in rice for controlling major aquatic weeds.In:01ofsdotter M.Allelopathy in Rice.ManilaPhilippines:IRRI,1998:7-26
[0018] [10]孔垂华,徐涛,胡飞等.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诱导机制.生态学报, 2000,20(5):849-854
[0019] [11]宋庆乃,蒲淑英,于佩锋.稻糠稻作,农业生产的一大飞跃一日本水田除草和 水稻施肥的新动向(一).中国稻米,2002,( 1): 40-41.
[0020] [12]宋庆乃,蒲淑英,于佩锋.稻糠稻作,农业生产的一大飞跃一日本水田除草和 水稻施肥的新动向(二)[J].中国稻米,2002,(2): 40-42.
[0021] [ 13]张磊,王玉峰,陈雪丽,等.绿色替代技术一稻糠除草技术的研究.黑龙江农业 科学,2010,(12):72-74.

【发明内容】

[0022]为解决化学除草剂丁草胺及其助剂二甲苯长期大量使用所带来的污染环境和危 害人类健康,以及现有利用稻糠控制稻田杂草存在的田间用量过大、运输成本过高、防效不 稳定等诸多问题。
[0023]本发明利用稻糠的抑制杂草特性,将除草活性较强的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 壳通过粉碎、发酵、减压烘干等程序加工后与除草剂丁草胺、农药助剂等按一定质量比例混 合,获得的一种可用于防治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相对于目 前大量使用的除草剂丁草胺乳油,其对水稻田的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不仅更加安全、高 效,而且还显著降低农药(丁草胺)和各种农药助剂(二甲苯等)的田间施用量。
[002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5]筛选获得具有较强抑草活性的小麻谷稻壳,通过对其粉碎、发酵、减压烘干等程序 加工后按一定质量配比与除草剂丁草胺混合,获得一种可用于防治水稻田多种一年生杂草 的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不仅提高了除草剂丁草胺的药效和安全性,并显著降低了农药(丁 草胺)和各种农药助剂(二甲苯等)的田间施用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26] 1. 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草组合物以稻 糠加工物为载体,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
[0027] 稻糠加工物:98.357~99.485 %,丁草胺:0.199~0.590 %,烷基萘磺酸盐:0.149 ~0.492%,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0.149~0.492%,丙酮:0.003~0.010%,二甲苯: 0.010~0.039%,丙三醇:0.002~0.010%,土温一80:0.003~0.010%。
[0028] 2.技术方案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载体为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糠经粉碎、发 酵和减压蒸干后的加工产物。
[0029] 3.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0] 3.1按技术方案1所述的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比备料;
[0031] 3.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稻糠加工物为小麻谷稻糠加工物,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小麻谷的稻糠粉碎后过100目 筛,取筛下物l〇Kg放入反应罐a中,后加入2L无菌水,然后加入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枯草 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g、芽孢数彡200亿个/克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 10g和有效活菌数多 100亿个/克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l〇g,搅拌均匀后在25°C条件的恒温箱中发酵48h,后在50°C条件下减压蒸干后粉碎,所得粉 碎物即为稻糠加工物。
[0032] 3.3在反应罐b中分别加入丁草胺、丙酮、二甲苯和土温-80,在常温条件下以10~ 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药物液体;
[0033] 3.4将步骤3.2得到的稻糠加工物与步骤3.3得到的药物液体混合,再加入烷基萘 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丙三醇,具体为:在常温条件下将装有稻糠加工物的反应 罐a按60~80转/分钟旋转,后依次将反应罐b中的药物液体,以及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 酸甲醛缩合物和丙三醇通过安装在反应罐a顶端的喷雾装置加入反应罐a中,混合均匀后所 得的产物即为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
[0034]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突出优点:
[0035] 1.减少了化学除草剂丁草胺的田间使用量。田间试验表明,化学除草剂丁草胺在 用量为2025.0g ai/hm2时,对水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 在300Kg/hm2时(其丁草胺含量为1103.1~1770.45g ai/hm2),对稻田杂草的综合控制效果 与除草剂丁草胺的田间杂草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减少了 12.57~45.52%丁草胺田间用量 (详见实施例5)。
[0036] 2.减少了稻糠的田间使用量,提高了其稻田控草效果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利用稻 糠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田间施用量通常为2000Kg/hm2,且防效不稳定。而本发明除草组合 物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稻糠田间用量为150~300Kg/hm2,不仅显著降低了稻糠的田间施用 量,也提高了其控草的稳定性(详见【背景技术】和实施例5)。
[0037] 3.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田间使用量。目前市面销售的丁草胺类除草剂主要为各种含 量的丁草胺乳油,其主要成分除含有除草剂丁草胺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二甲苯、丙酮等有 机溶剂。如市面常用的60%丁草胺乳油,其防控水稻田杂草的推荐用量为150g/亩,其所含 的各种有机溶剂、助剂如丙酮和二甲苯等使用量为60g/亩。而本发明除草组合物丙酮和二 甲苯等有机溶剂使用量仅为2.6~9.8g/亩。显著降低了有机溶剂的单位面积使用量,减少 环境污染(详见除草组合物质量配比)。
[0038] 4.对水稻更加安全。丁草胺乳油控制稻田杂草需控制水层深度为3cm,水层过浅, 不利于丁草胺药效的发挥,过深(在水层深度为5cm)则易淹造成药害。而本发明的除草组合 物不仅降低了化学农药(丁草胺)和各种助剂(二甲苯等)的田间施用量,对水稻更加安全, 田间试验表明,施药后即使水层深度为5cm,对水稻安全(详见实施例5)。
[0039] 下面通过具体比较例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做详细说明, 所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通过具体的比较例、实施例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做详细 说明。各实施例无特殊说明的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也均为市售。
[0041] 实施例1不同水稻品种的稻糠抑草能力评价
[0042] 1.1供试材料
[0043]供试水稻稻糠材料包含了粳稻、籼稻、杂交水稻和云南地方稻4大类共30种,各材 料具体为:粳稻品种(云梗26、玉梗11、云粳优19号、云粳优10号、云粳优15号、云光101、楚梗 28、云梗19、楚梗31、云光109、云梗39、凤稻23);籼稻品种(云光17、云两优144、云优948、云 超7号、宜优673);杂交水稻品种(滇杂33、滇杂31、两优1586、滇杂35、两优2161、两优2111、 滇杂40、滇杂37、滇杂36、滇杂41、、滇杂46、榆杂33)和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上述水稻 材料均为生产上常见且被长期种植,所有水稻材料均购于昆明市种子市场。
[0044] 1.2试验方法
[0045]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对供试水稻材料稻糠的化感抑草活性进行评价。各水稻材料稻 糠的抑草能力生物测定均按以下方法操作:用高速粉碎机分别将上述水稻材料的稻糠粉碎 并过100目筛。取每种粉碎过筛的稻糠 5g置于三角瓶中,后加入100mL无菌水并搅拌均匀,25 °C恒温箱中浸泡24h后用超声波萃取仪震动萃取20分钟,后经双层滤纸过滤后备用。在直径 9cm的培养皿中垫定性滤纸,后每皿撒入经挑选的稗草种子30粒。分别将前期收集的稻糠滤 液摇匀后每培养皿加入10mL,空白对照加入10mL无菌水。封口后在光照强度10 OOOlx、温度 (28 ± 0.5) °C、光照时间12h/d的人工气候箱中恒温培养,7d后取出稗草并用吸水纸吸干植 株上黏附的水分,测量稗草的株高和根长。
[0046] 1.3计算方法:
[0047]抑制率(% )=([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 -处理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 (cm)] X 100/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
[0048] 所有数据采用DPS v 9.01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对供试材料的抑草作用进行检验,并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抑制率进行多重比 较,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
[0049] 表1不同材料稻糠水提物对稗草生长的影响
[0050]
[0051] 注:表中小写字母表示同列抑制率数据在5%水平的显著性比较,字母相同表示差 异不显著,反之,则显著。
[0052]由表1可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0种水稻材料的稻糠有20种水提液对稗草的生长 表现为促进作用,仅有10种水稻品种的稻糠对稗草表现为生长抑制。在所有对稗草生长表 现为抑制作用的稻糠品种中,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糠水提液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最 强,其5%水提液对稗草根长和芽长的平均抑制率达到17.86%,显著强于其他水稻品种。因 此,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糠的抑草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0053]实施例2加工方法对小麻谷稻糠抑草能力的影响
[0054]实施例1研究表明,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糠水提液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 显著大于其它品种,其5%水提液在室内条件下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为17.86%。现有研究表 明,水稻稻壳中所含的稻壳酮是稻壳发挥抑草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然而,水稻稻壳富含纤 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等物质,难以降解,其所含的稻壳酮也因此难以释放,影响稻壳的抑 制杂草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稻糠不同加工方法进行比较,探索其对稻壳抑草能力的影响。
[0055] 2.1供试材料
[0056]小麻谷稻壳,项目组采集并加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数多200亿个/克)、地衣芽孢 杆菌(芽孢数多200亿个/克)和乳酸菌(有效活菌数多100亿个/克),均购于市场。
[0057] 2.2试验方法
[0058] 2.2.1试验处理
[0059]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麻谷稻糠抑制能力的影响,具体为: [0060]处理A: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壳抑草能力生物测定;
[00611处理B: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壳粉碎后过100目筛,其抑草能力测定;
[0062]处理C: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壳粉碎后发酵24h,其抑草能力测定。具体为: 将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的稻糠粉碎后过100目筛,取筛下物lKg加入200mL无菌水,然后 加入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2g、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地衣芽孢杆菌lg和有 效活菌数多100亿个/克乳酸菌lg,搅拌均匀后在25°C条件的恒温箱中发酵48h,后在50°C条 件下减压蒸干并粉碎,测定其抑草能力;
[0063]处理D:将地方水稻小麻谷稻壳粉碎后发酵48h测定其抑草能力。稻糠处理方式与 处理C相同。
[0064]处理E:将地方水稻小麻谷稻壳粉碎后发酵72h测定其抑草能力。稻糠处理方式与 处理C相同。
[0065] 2.2.2不同处理抑草能力生物测定
[0066]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稗草生长的影响。具体为:在面积 为0.02m2的塑料盆10cmX 20cmX 7.5cm(长X宽X高)装入1 Kg烘干敲碎的水稻土,后使每个 塑料盆土壤完全润湿。稗草种子浸种12h后于28°C催芽12h至露白,挑选发芽一致的种子均 匀播入塑料盒中,每盒50粒并覆盖约2mm土层。1天后沿塑料盆壁向每个盆中缓慢加水至水 层深度为lcm,后分别向每盆撒施0.158、0.3(^、0.458、0.60和0.758各处理(折合田间施用 量分别为:75Kg/hm 2、150Kg/hm2、225Kg/hm2、300Kg/hm2和375Kg/hm 2),空白对照不施,每处理 重复4次。处理完成后,将塑料盆放在25±8°C的日光温室中培养。试验期间,每天加水1次, 使水层保持恒定。处理后l〇d,统计每盆稗草的数量,并随机选取10株稗草将其连根拔出,用 吸水纸吸干植株上黏附的水分,测量稗草的株高和根长。
[0067] 1.3计算方法:
[0068]抑制率(%) =([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处理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 (cm)] X 100/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
[0069] 所有数据采用DPS v9.01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对不同处理的供试材料的抑草效应进行检验,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 较,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
[0070] 表2不同加工处理的稻糠对稗草抑制能力评价
[0071]
[0072] 注:同列数据字母相同表示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反之则显著。
[007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麻谷稻糠的抑草能力具有明显影响。相同使用 剂量条件下,各处理对稗草的抑制能力表现为:处理E>处理D>处理C>处理B>处理A。其 处理A对稗草的抑制能力最弱,处理E对稗草的抑制能力最强,但与处理D无明显差异(表2)。 上述研究也显示,小麻谷稻糠加工发酵48~72h后其对稗草的抑制能力显著增强,但不同处 理对除草剂丁草胺的增效作用尚不明确。
[0074]实施例3稻糠对丁草胺增效作用最佳配比研究
[0075] 丁草胺对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的单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现代农业广泛 采用其防治水稻田杂草。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丁草胺均为乳油,其载体为二甲苯和多种 其它有机溶剂。除草剂和各种有机溶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 响引起了人们广泛担忧。实施例2研究表明,水稻小麻谷的稻糠粉碎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48~72h后减压低温蒸干,其对稗草的抑草能力显著提高。 本研究设想以水稻小麻谷稻糠的发酵产物作为丁草胺的载体,探索其对丁草胺的增效作 用。
[0076] 3.1试验材料:小麻谷稻壳、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数多200亿个/克)、地衣芽孢杆菌 (芽孢数多200亿个/克)和乳酸菌(有效活菌数多100亿个/克)与实施例2相同,除草剂丁草 胺购于农资市场。
[0077] 3.2试验方法:试验各处理(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和处理E)与实施例2的 2.2.1相同,按表4分别取一定量的丁草胺与各试验处理混合均匀后,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 的药粉备用。
[0078] 3.3不同处理抑草能力生物测定
[0079]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法测定不同加工处理对稗草生长的影响。具体方法同实施 例2的2.2.2,每处理重复4次。施药后放在25±8°C的日光温室中培养。试验期间,每天加水1 次,使水层深度保持不变。处理后l〇d,统计每盆稗草的数量,并随机选取10株稗草将其连根 拔出,用吸水纸吸干植株上黏附的水分,测量稗草的株高和根长。
[0080] 2.4计算方法:
[0081 ]实际抑制率E( % )=([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处理稗草株高和根长的 均值(cm)] X 100/对照稗草株高和根长的均值(cm)
[0082] 理论抑制率Eo( % ) =X+[Y( 100-X)/100]
[0083] 式中:X为除草剂的实际抑制率(% ) ;Y为稻糠的实际抑制率(% )。
[0084]将实际抑制率(E)与理论抑制率(Εο)进行比较,如果E与Εο相差±5%以内为相加作 用;E大于Eo 5 %为增效作用,而E小于E〇5 %则为拮抗作用。所有数据采用DPS v9.01版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 验。
[0085]表3稻糠不同加工处理方法与丁草胺混用的互作效应分析 [0086]
[0087] 注:表中小写字母表示同行各处理的E和Eo值在5%水平差异显著性比较,字母相 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则显著。
[0088]研究结果表明,稻糠不同加工方式和质量配比对除草剂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 中处理A和处理B各处理的E和Eo差异均不显著,也未见增效和拮抗作用。处理C在稻糠用量 为25Kg/亩,丁草胺用量为20g/亩;处理E在稻糠用量为20~25Kg/亩,丁草胺用量为10~ 20g/亩时,虽E和E〇差异显著,但差值均在5%内,未表型明显增效作用。而处理D在稻糠用量 为10~25Kg/亩,丁草胺用量为40~60g/亩时,E和E〇不仅差异显著,且增效明显,表现为增 效作用(表3)。上述结果显示,小麻谷稻糠粉碎发酵48h后其在用量为10~25Kg/亩,对用量 为40~60g/亩的丁草胺防治稗草增效显著。
[0089]实施例4以稻糠加工物为载体的除草组合物不同实施方式原料配比 [0090]表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的6个实施方式原料 配比配方,6个实施方式原料配比配方制成的各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均按如下方法制备:
[0091] (1)按表4实施方式原料配比配方质量百分比配比配方原料备料
[0092] (2)所述的稻糠加工物为将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的稻糠粉碎后过100目筛,取 筛下物10Kg放入反应罐a中,后加入2L无菌水,然后加入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 菌(Bacillus subtilis)20g、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 10g和有效活菌数多 100亿个/克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l〇g,搅拌均匀后在25°C条件的恒温箱中发酵48h,后在50°C条件下减压蒸干后粉碎,所得物 即为稻糠加工物;
[0093] (3)在反应罐b中分别加入丁草胺、丙酮、二甲苯和土温-80,在常温条件下以10~ 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药物液体;
[0094] (4)将步骤2得到的稻糠加工物与步骤3得到的药物液体混合,再加入烷基萘磺酸 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丙三醇。具体为:在常温条件下将装有稻糠加工物的反应罐a 按60~80转/分钟旋转,后依次将反应罐b中的药物液体,以及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甲 醛缩合物和丙三醇通过安装在反应罐a顶端的喷雾装置加入反应罐a中,混合均匀后所得的 产物即发明的新型除草组合物。
[0095] 表4 6个实施方式原料质量百分比配比配方
[0096]
[0097]
[0098]实施例5 6种实施方式的除草组合物田间药效与安全性评价
[0099]对表5列举的6个实施方式配比制成的除草组合物,在田间条件下评价其对移栽水 稻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0100] 5.1试验材料
[0101 ]供试药剂分别为表4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 和实施方式6,除草剂90 % 丁草胺EC为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各处理用量见表5。 [0102]表5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0103]
[0104] 5.2试验方法
[0105] 供试药剂及其田间用量见表5。水稻移栽当天,禾本科杂草出苗至2叶期前,采用撒 施法水面施用。将供试药剂拌沙土均匀撒施在1~3厘米水层覆盖的水稻行间。施药后逐渐 增加水层至2~5厘米,并覆盖7天以上,药后10天内只灌不排,避免水层淹没稻苗心叶。试验 的小区面积15m 2,划分采用田间隔埂的方式,用塑料膜包田埂,以防止小区间串水。两侧各 留20cm的排灌沟,单灌单排。每处理重复4次。于药后45d采用对角线取样,每小区随机调查4 个的样点(〇.25m 2/点),分别调查杂草的株数、分蘖和鲜重。分并于药后10天、30天和45天, 按照5级划分法调查其对水稻的安全性。
[0106] 药害5级分级标准:
[0107] 0级:植物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记为"」'
[0108] 1级:总叶片1 /4以下面积枯死;植物受轻微药害,可恢复,记为"+"
[0109] 2级:总叶片1/4~1/2面积枯死,植物受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记为 "++"
[0110] 3级:总叶片1/2~3/4面积枯死,植物受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记为"+++"
[0111] 4级:总叶片3/4以上面积或整株枯死,植物药害严重,难以恢复或植株死亡;记为 "++++"
[0112] 5.3计算方法:
[0113] 药效的计算方法按如下公式:杂草防效(% ) = (CK_PT)/CKX 100
[0114] 式中PT为处理,CK为对照。
[0115] 所有数据采用DPS v9.01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 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0116] 表6试验各处理药后45天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析(% )
[0117]
[0118] 注:空白对照为杂草株数或鲜重,表中大写字母表示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1%水平 显著比较,字母相同表示不显著,反之显著。
[0119] 表7试验各处理药后10天、30天和45天对水稻的安全性
[0120]
[0121]
[0122]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除草组合物的6种实施方式田间对移栽水稻田的稻田杂草均 有较强的防治效果,且彼此间控草效果差异不差异。其中实施方式1( 丁草胺用量118.03g ai/亩)的控草效果最好,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与化学除草剂90% 丁草胺EC(用量135g/亩) 对照差异不显著,但除草剂丁草胺的用量减少了 16.97g ai/亩;而实施方式6(丁草胺用量 39.79g ai/亩)的除草效果虽弱于其它处理方式,但对田间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 于60%,仍具有较好的控草效果,且相对于除草剂丁草胺的用量减少了 95.21g/亩(表6)。另 外,研究也显示,供试除草组合物6种配方对水稻安全,施用后10天、30天和45天未见其对水 稻产生药害,而除草剂90 % 丁草胺EC在田间用量为2250g/hm2时,药后10天其对供试水稻表 现为心叶发黄,药害等级2级药害,后逐渐好转,药后45天恢复正常,表明发明的除草组合物 对水稻安全性优于除草剂丁草胺(表7)。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草组合物以稻糠加 工物为载体,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的各原料组成: 稻糠加工物:98.357~99.485%,丁草胺:0.199~0.590%,烷基萘磺酸盐:0.149~ 0.492%,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0.149~0.492%,丙酮:0.003~0.010%,二甲苯:0.010 ~0.039%,丙三醇:0.002~0.010%,土温一80:0.003~0.01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载体为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小麻谷稻糠经粉碎、发酵 和减压蒸干后的加工产物。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3.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比备料; 3.2制备载体:将小麻谷的稻糠粉碎后过100目筛,取筛下物10Kg放入反应罐a中,后加 入2L无菌水,然后加入芽孢数多2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 1 lus subti 1 is)20g、芽 孢数^200亿个/克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lOg和有效活菌数^ 100亿 个/克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10g,搅拌均勾后在25°C条件的恒温箱中发酵 48h,后在50°C条件下减压蒸干后粉碎,所粉碎物即为稻糠加工物; 3.3制备药物液体:在反应罐b中分别加入丁草胺、丙酮、二甲苯和土温-80,在常温条件 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含丁草胺的药物液体; 3.4制备新型除草组合物:将步骤3.2得到的稻糠加工物与步骤3.3得到的药物液体混 合,再加入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丙三醇,具体为:在常温条件下将装有 稻糠加工物的反应罐a按60~80转/分钟旋转,后依次将反应罐b中的药物液体,以及烷基萘 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丙三醇通过安装在反应罐a顶端的喷雾装置加入反应罐a 中,混合均匀后所得的产物即为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
【文档编号】A01N25/32GK106070388SQ201610532201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8日
【发明人】徐高峰, 申时才, 张付斗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