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780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主要养殖方式有:淡水池塘养殖、淡水大水面养殖、浅海养殖、海洋滩涂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五种。前四种面积占我国养殖总面积92.7%,产量占91.1%。目前淡水养殖模式上没有突破祖辈遗留下的养殖形式,有如下缺陷:
[0003]1、一直受困于天气、水源、人工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困扰;
[0004]2、池塘租金越来越贵,打捞成本不断攀高,养殖成本相对较高;
[0005]3、养殖靠经验,盲目进行增加水体肥度,往往造成整塘重大经济损失;
[0006]4、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0007]5、残饵、鱼粪便利用不充分,造成较大资源浪费;
[0008]6、养殖密度较低,土地利用率较低;
[0009]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由于需要设备先进,技术要求高,投资高等因素,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0010]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12.25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3461263A,名称为“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在长条形的养殖池塘内,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一道“T”字形的隔水墙,将养殖池塘分割为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滤食性鱼类养殖区,两区之间通过捕鱼闸门和进水闸门、集污管和曝气管连通,在吃食性鱼类养殖区靠近捕鱼闸门的一端池底上开设锥形的集污坑作为鱼类的吃食和排泄区。该发明将池塘中不同生态位的鱼类分开饲养,将吃食性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等集中并通过气提水流输入到滤食性鱼类养殖区,在滤食鱼类养殖区得到鱼类再食、净化、分解或被藻类吸收等,既保障了吃食鱼类养殖区的良好水质要求,有利于吃食鱼类生长,又将吃食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养殖了滤食性鱼类,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生态效果,减少了养殖污染。
[0011]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存在以下问题:
[0012]1、吃食性鱼养殖区的面积大于滤食性鱼养殖区的面积。由于养殖水体调节到水体有益藻菌、营养丰富的状态需要3到5天时间,而一般养殖密度和养殖情况下,对于已经调节好的养殖水体,水体营养消耗殆尽需要2到3天时间,而对比文件中两个区域面积的设置无法满足上述时间差的要求,且无法提供足够下次水体调节的水源。
[0013]2、将养殖区用隔水墙隔开了一部分,形成了 U型的养殖池。设置隔水墙是用于水体循环,但是养殖水体一直处于快速循环状态,造成水体浑浊,不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有益藻菌的繁殖。
[0014]3、将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成低于调控池的底部(集污坑),然后依靠集污机、集污井、输污管以及曝气管等被动方式将养殖池中的污物输送到调控池进行调控;上述设置较为复杂,实施较为困难,成本较高,且水体处于流动状态不易控制残饵等集中于集污口。【实用新型内容】
[001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养殖方式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多池养殖设施结构复杂、不合理,无法满足营养消耗时间差且无法提供下次水体调节水源,不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有益藻菌的繁殖,污物不易控制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使其结构简单,降低成本的同时,结构更加合理,满足营养消耗时间差的要求,提供充足的水体调节水源,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有益藻菌的繁殖,污物易于控制,整个系统易于实施,应用广泛。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调控池和抽水设备,所述调控池和所述养殖池由隔水侧壁隔开,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微孔增氧机;所述养殖池的最高水位高于所述调控池的最高水位;所述隔水侧壁的长度、所述养殖池的长度和所述调控池的长度相等;所述养殖池的宽度小于所述调控池的宽度;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有养殖池池底,所述调控池的底部设置有调控池池底,所述养殖池池底为向所述调控池池底倾斜的斜面,所述养殖池池底的最高点高于所述调控池池底;所述隔水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可开闭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养殖池池底的最高点;所述抽水设备设置在所述养殖池上,所述抽水设备上的抽水管伸入所述调控池的水体中,从所述调控池抽水至所述养殖池,形成水体循环回路。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水侧壁的长度、所述调控池的长度和所述养殖池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养殖池的宽度和所述调控池的宽度。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的宽度和所述调控池的宽度比为1.5-3m:2-6mo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池底的最低点与所述调控池池底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为0.1-0.2mο
[0021 ] 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池底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中点到所述养殖池最高水位的高度为养殖池水体高度,所述调控池池底到所述调控池最高水位的高度为调控池水体高度,所述养殖池水体高度与所述调控池水体高度的比为0.8-2m:0.7-1.5m。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污口为一排设置,等距分布在所述隔水侧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每个排污口都是宽度为10cm,长度为20cm的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上的边与所述养殖池池底最低点上的边齐平。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每相邻两个排污口之间的间距为10-20m。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池底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30度。
[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污口开闭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养殖池中。
[0026]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7]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以及现有技术中养殖设施的问题,采用特定的双池结构,分成养殖池和调控池,水体进行立体定期排污调控,底部排污,顶部抽水,结构合理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施,应用广泛。本实用新型养殖池面积小于调控池面积,能够很好满足营养消耗时间差,且能够为下一次水体调控提供足够的水源;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池池底为斜面,并采用可开闭的排污口以及抽水设备,能够定期进行水体循环,由底部排放污水、残饵等,无需单设额外的隔水墙,养殖水体不是一直处于循环状态,不会造成水体浑浊,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有益藻菌的繁殖,抽水设备抽水还能够增加水体溶氧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排污方式和结构使得残饵、粪便等污物易于集中和控制。
[0028]2、本实用新型有微孔增氧机提供氧气,不受天气影响;水资源不断进行调节,可循环使用,实现一池水养一塘鱼;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密度养殖,养殖面积相对降低,节约土地,土地利用率提高,且不需要打捞成本,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依靠高效的水体循环方式,水体指标具有可控性,更不会因为盲目增加水体肥度,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我调控技术,使已污染的水体再度恢复可使用养殖水体,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残饵、鱼粪便等有机物,为藻类、浮游动物等有益微生物所用,有益微生物又可以为养殖池中的鱼类吸收利用。
[0029]3、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的宽度小于所述调控池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的宽度和所述调控池的宽度比为1.5-3m:2-6m?上述宽度比考虑生产建设费用、生产品种、养殖效益等综合因素,较为合理,亦便于投饵、增氧和捕捞。
[0030]4、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池底的最低点与所述调控池池底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为0.1-0.2m。上述方案留出的距离以及参数的选择便于排污,防止排污口的堵塞。
[0031]5、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水体高度与所述调控池水体高度的比为
0.8-2m:0.7-1.5m。养殖池和调控池水位高度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上述设置便于快速提高水温,提尚调水效率。
[0032]6、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污口为一排设置,等距分布在所述隔水侧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每个排污口都是宽度为10cm,长度为20cm的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上的边与所述养殖池池底最低点上的边齐平。上述排污口的设置可有效将附近沉于底部的残饵、粪便等排出。
[0033]7、本实用新型所述每相邻两个排污口之间的间距为10-20m。上述排污口的间距设置便于多个排污口进行轮流排污,而且这样设置既避免了设置过于密集造成的成本上升,又能够防止设置过于稀疏造成的排污不均和不完全。
[0034]8、本实用新型所述养殖池池底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30度。上述倾斜角度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底部排污。
[0035]9、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污口开闭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侦测出养殖池的水位高度的变化造成的压力变化,由此自动控制排污口的开闭,保持两池的水位高度,控制排污的时机。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污口分布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剖视图);
[0039]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污口的长度方向上的边与养殖池池底最低点上的边齐平时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剖视图)。
[0040]附图标记:1为养殖池、2为调控池、3为抽水设备、4为隔水侧壁、5为养殖池池底、6为调控池池底、7为排污口、8为抽水管、9为压力传感器、10为微孔增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实施例1
[0042]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调控池2和抽水设备3,所述调控池2和所述养殖池I由隔水侧壁4隔开,所述养殖池I设置有微孔增氧机10 ;所述养殖池I的最高水位高于所述调控池2的最高水位;所述隔水侧壁4的长度、所述养殖池I的长度和所述调控池2的长度相等;所述养殖池I的宽度小于所述调控池2的宽度;所述养殖池I的底部设置有养殖池池底5,所述调控池2的底部设置有调控池池底6,所述养殖池池底5为向所述调控池池底6倾斜的斜面,所述养殖池池底5的最高点高于所述调控池池底6 ;所述隔水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可开闭的排污口 7,所述排污口 7的高度低于所述养殖池池底5的最高点;所述抽水设备3设置在所述养殖池I上,所述抽水设备3上的抽水管8伸入所述调控池2的水体中。
[004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殖设施的问题,采用特定的双池结构,分成养殖池I和调控池2,由隔水侧壁4隔开。水体进行立体循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