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899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园艺苗木工具,具体为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属于园林施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此处键入【背景技术】描述段落。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肥料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世界,肥料的发展趋势为高浓度化与液体化,提高肥料浓度可以降低肥料的储存、包装、运输、和管理费用,所以世界上的农业发达国家都在不断提高肥料的浓度,液体肥料就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肥料,而液体肥料在我国也逐渐得到应用,但传统的液体肥料的使用大部分都是通过灌溉系统和人工喷洒使用,还有的为用高压水枪注射到地下,前面两种方法利用率低下,后一种方法成本较高,喷嘴易被泥土堵塞,而且需要较大压强,加压设备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包括固定把手、圆形管、橡胶管、操作把手、开关、铁丝、输液管、弹簧、转轴、喷嘴、破土铲、桶体、加压气筒、背带、桶盖、单向阀门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管一侧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圆形管通过转轴与操作把手相连,所述圆形管底端为半锥形,所述半锥形一侧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也与破土铲相连接,在所述圆形管内部,所述弹簧一端与圆形管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破土铲上,所述破土铲通过铁丝与操作把手相连,所述圆形管内部横穿固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安装橡胶管,另一端安装有喷嘴,所述橡胶管另一端与桶体连接,所述开关贯穿输液管与圆形管并一端安装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杆与操作把手连接,所述桶体上部安装有桶盖,所述桶体侧壁安装有加压气筒,所述加压气筒通过单向阀门与桶体相连通,所述桶体外侧安装有背带。
[0005]优选的,所述圆形管底端设置有破土铲,并且可绕转轴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破土铲与圆形管内壁通过弹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破土铲与开关都与操作把手间接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底端设置有喷嘴。
[0009]优选的,所述桶体旁边设置有加压气筒并与之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桶体上设置并安装有背带。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设计合理,圆形管底部设置有破土铲,使得能够容易深入地下,而且能够保护喷嘴不受泥土的影响,不会堵塞,而且绕转轴转动让破土铲打开关闭十分方便,破土铲与圆形管内壁通过弹簧连接使得破土铲在喷洒完液体肥料后能够自动收回,破土铲与开关都与操作把手间接相连接让操作更加简便,打开破土铲与打开喷洒肥料的开关只需扣动操作把手即可,加压气筒与喷嘴结合让肥料呈雾化,喷洒均匀,桶体上安装有背带,让施肥者可以方便携带装有肥料的桶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结构不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破土铲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固定把手,2、圆形管,3、橡胶管,4、操作把手,5、开关,6、铁丝,7、输液管,8、弹簧,9、转轴,10、喷嘴,11、破土铲,12、桶体,13、加压气筒,14、背带,15、桶盖,16、单向阀门和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4,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包括固定把手1、圆形管2、橡胶管3、操作把手4、开关5、铁丝6、输液管7、弹簧8、转轴9、喷嘴10、破土铲11、桶体12、加压气筒13、背带14、桶盖15、单向阀门16和连接杆17,所述圆形管2 —侧固定有固定把手1,所述圆形管2通过转轴9与操作把手4相连,所述圆形管2底端为半锥形,所述半锥形一侧固定有转轴9,破土铲11绕转轴9转动让破土铲11打开关闭十分方便,所述转轴9也与破土铲11相连接,使得设备能够容易深入地下,接近植物根部,而且能够保护喷嘴10不受泥土的影响,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在所述圆形管2内部,所述弹簧8—端与圆形管2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破土铲11上,破土铲11与圆形管2内壁通过弹簧8连接使得破土铲11在喷洒完液体肥料后能够自动收回,方便操作,削弱劳动强度,所述破土铲11通过铁丝6与操作把手4相连,所述圆形管2内部横穿固定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 —端安装橡胶管3,另一端安装有喷嘴10,所述橡胶管3另一端与桶体12连接,所述开关5贯穿输液管7与圆形管2并一端安装有转轴9,转轴9通过连接杆17与操作把手4连接,破土铲11与开关5都与操作把手4间接相连接让操作更加简便,打开破土铲11与打开喷洒肥料的开关5只需扣动操作把手4即可,所述桶体12上部安装有桶盖15,所述桶体12侧壁安装有加压气筒13,加压气筒13与喷嘴10结合让肥料呈雾化,喷洒均匀,让肥料利用率大大升高,所述加压气筒13通过单向阀门16与桶体12相连通,所述桶体12外侧安装有背带14。通过背带14可以让施肥者把装有肥料的桶体12背在身上,携带简便。
[0019]工作过程:当使用所述展示装置时,首先,打开桶盖,将所需要使用的肥料装进桶体内部,拧紧桶盖,通过背带将盛有肥料的桶背在身上,一手持着固定把手,一手通过加压气筒对桶体适当加压,将破土铲对准所要施肥的离植物根部适当的距离处,并将破土铲插入地下适当的距离,然后将操作把手向上扣动,此时开关将同时打开,加压气筒继续加压,当喷洒完适当的肥料后,松开操作把手,把破土铲拔出,再对下一个目标作物施肥。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包括固定把手(1)、圆形管(2)、橡胶管(3)、操作把手(4)、开关(5)、铁丝(6)、输液管(7)、弹簧(8)、转轴(9)、喷嘴(10)、破土铲(11)、桶体(12)、加压气筒(13)、背带(14)、桶盖(15)、单向阀门(16)和连接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管(2)—侧固定有固定把手(1),所述圆形管(2)通过转轴(9)与操作把手(4)相连,所述圆形管(2)底端为半锥形,所述半锥形一侧固定有转轴(9),所述转轴(9)也与破土伊^(11)相连接,在所述圆形管(2)内部,所述弹簧(8)—端与圆形管(2)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破土铲(11)上,所述破土铲(11)通过铁丝(6 )与操作把手(4 )相连,所述圆形管(2 )内部横穿固定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 —端安装橡胶管(3),另一端安装有喷嘴(10),所述橡胶管(3)另一端与桶体(12)连接,所述开关(5)贯穿输液管(7)与圆形管(2)并一端安装有转轴(9 ),转轴(9 )通过连接杆(17 )与操作把手(4)连接,所述桶体(12 )上部安装有桶盖(15),所述桶体(12)侧壁安装有加压气筒(13),所述加压气筒(13)通过单向阀门(16)与桶体(12)相连通,所述桶体(12)外侧安装有背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管(2 )底端设置有破土铲(11),并且可绕转轴(9 )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土铲(11)与圆形管(2)内壁通过弹簧(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土铲(11)与开关(5)都与操作把手(4 )间接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7)底端设置有喷嘴(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2)旁边设置有加压气筒(13)并与之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2)上设置并安装有背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园艺苗木液体施肥工具,包括固定把手、圆形管、橡胶管、操作把手、开关、铁丝、输液管、弹簧、转轴、喷嘴、破土铲、桶体、加压气筒、背带、桶盖、单向阀门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圆形管底部有破土铲,使得能够容易深入地下,能够保护喷嘴不受泥土的影响,不会堵塞,绕转轴转动让破土铲打开关闭十分方便,破土铲与圆形管内壁通过弹簧连接让破土铲在喷洒完液体肥料后能够自动收回,破土铲与开关都与操作把手间接相连接让打开破土铲与打开喷洒肥料的开关只需扣动操作把手即可,加压气筒与喷嘴结合让肥料呈雾化,喷洒均匀,桶体上有背带,携带肥料十分方便。
【IPC分类】A01C15-02
【公开号】CN204518437
【申请号】CN201520231860
【发明人】王国勇
【申请人】王国勇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