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569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属农村粮食贮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背景技术】:
[0002]农村种粮大户每年在收获时,粮食数量大,而市场销售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需要对干燥后的粮食进行临时贮藏。由于量大,农村日常使用的贮藏箱、篓筐等用具难以满足贮藏需求,只能采取仓库设施贮藏。目前,多数种粮大户采用普通房间堆放形式来临时贮藏粮食,这种临时贮藏粮食的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防湿措施差,粮食容易吸湿受潮,会促使自行呼吸加强,导致粮食堆内部温度升高,影响粮食品质;二是密封性能低,受外界温湿度影响大,易使室内环境湿度上升,将催促霉菌滋生;三是易受老鼠等害虫危害,会消耗粮食,老鼠尿还会污染贮藏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它包括仓体、防湿面、分隔墙、进出门、顶盖,仓体为底面呈正方形的方形体砖砌仓结构,防湿面为沥青贴面,分隔墙为长方形矮墙面,进出门为长方形门面板,顶盖为“人”字状房顶式盖面,防湿面设置于仓体四侧内壁和地坪上面位置,分隔墙设置于仓体内侧底面靠右边位置且将仓体下部分隔成左边贮粮间和右边缓冲间,进出门设置于仓体右侧墙下部前后居中位置,顶盖设置于仓体上面位置。
[0006]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现有房屋改建而成,但必须牢固可靠,密闭性能好,能达到防鼠、防火的要求。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仓体,采用底面呈正方形的方形体仓结构设计,其目的在于:一是仓内空间利用率较高;二是贮粮作业比较方便。所述的防湿面,采用沥青贴面且设置于仓内四侧内壁及地坪上面,其目的在于:提高仓内防湿防腐能力,以防止外部高湿渗透。所述的分隔墙,设置的目的在于:将仓内下部分隔成左边贮粮间和右边缓冲间,以减小进出门开启时外界温湿度对贮粮堆的影响。所述的顶盖,采用“人”字状房顶式盖面设计,其目的在于:增强防漏能力。
[0008]本实用新型,粮食以散装形式堆放于仓体内侧左边贮粮间位置。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改建容易,防湿防潮性能好,害虫不易侵犯,一般能安全贮藏2-3个月。
【附图说明】
:
[0010]图1为房式仓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标记说明:仓体1,防湿面2,分隔墙3,进出门4,顶盖5,贮粮堆6。
[0011]图2为仓体俯视面示意图,其标记说明:仓体1,防湿面2,分隔墙3,进出门4,贮粮间7,缓冲间8。
【具体实施方式】
: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它包括仓体1、防湿面2、分隔墙3、进出门4、顶盖5,仓体1为底面呈正方形的方形体砖砌仓结构,防湿面2为沥青贴面,分隔墙3为长方形矮墙面,进出门4为长方形门面板,顶盖5为“人”字状房顶式盖面,防湿面2设置于仓体1四侧内壁和地坪上面位置,分隔墙3设置于仓体1内侧底面靠右边位置且将仓体1下部分隔成左边贮粮间7和右边缓冲间8,进出门4设置于仓体1右侧墙下部前后居中位置,顶盖5设置于仓体1上面位置。
【主权项】
1.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仓体、防湿面、分隔墙、进出门、顶盖,仓体为底面呈正方形的方形体砖砌仓结构,防湿面为沥青贴面,分隔墙为长方形矮墙面,进出门为长方形门面板,顶盖为“人”字状房顶式盖面,防湿面设置于仓体四侧内壁和地坪上面位置,分隔墙设置于仓体内侧底面靠右边位置且将仓体下部分隔成左边贮粮间和右边缓冲间,进出门设置于仓体右侧墙下部前后居中位置,顶盖设置于仓体上面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农村粮食贮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村种粮户临时贮粮的房式仓。它包括仓体、防湿面、分隔墙、进出门、顶盖,仓体为底面呈正方形的方形体砖砌仓结构,防湿面为沥青贴面,分隔墙为长方形矮墙面,进出门为长方形门面板,顶盖为“人”字状房顶式盖面,防湿面设置于仓体四侧内壁和地坪上面位置,分隔墙设置于仓体内侧底面靠右边位置且将仓体下部分隔成左边贮粮间和右边缓冲间,进出门设置于仓体右侧墙下部前后居中位置,顶盖设置于仓体上面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改建容易,防湿防潮性能好,害虫不易侵犯,一般能安全贮藏2-3个月。
【IPC分类】A01F25/14
【公开号】CN205005524
【申请号】CN201520688579
【发明人】陈美玉, 汪爱华
【申请人】富阳宏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