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生培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870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生培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寒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建设、矿山开采和城市建设等工程中形成的裸露边坡、地面的植被恢复工程,也可用于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工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植生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矿山开采和城市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西部高寒区广泛展开,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该类地区气候严寒、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植物生长期短,加之土壤贫瘠、植物立地条件差,生态工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现有的生态工程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存在植物成活率低、植被覆盖度达不到要求和生态修复工程造价较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新型的植物种植装置,以满足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生培育装置,能够满足高寒地区工程建设后造成的裸露地表的生态环境恢复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生培育装置,包括基础包和筒形的养分环,养分环内设有改良土壤棒,改良土壤棒通过多个隔离板与养分环相连;使用时,将养分环置于基础包上。
[0005]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中的养分环在植物生长初期具有防止雨水冲刷、减少风蚀、保温和保墒作用,降解后则成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质材料;改良土壤棒和隔离板的作用是为不同的草种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如种子萌发所需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种子埋藏深度和养分条件等。基础包主要是为植物生长后期提供水分和养分,保证后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成活率,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够满足裸露地表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08]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09]图4是图1所示植生培育装置中改良土壤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养分环,2.改良土壤棒,3.隔离板,4.基础包,5.填充物,6.外环,7.加强层,8.内环,9.改良土壤棒本体,10.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一种实施例,包括基础包4和筒形的养分环I,养分环I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环8和外环6,内环8位于外环6内,内环8与外环6之间设有加强层7,内环8和外环6通过加强层7相连接,内环8和外环6的底端面相平齐,外环6的顶面位置高于内环8的顶面位置,外环6顶面和内环8顶面采用圆弧连接,形成碗形结构;养分环I的内壁上,即内环8内壁上均布有多条凹槽,养分环I内设有结构如图4所示的改良土壤棒2,改良土壤棒2包括桶形的改良土壤棒本体9,改良土壤棒本体9的外侧壁上均布有数量与内环8内壁上的凹槽数量相同的条形槽10,一条条形槽10与一个凹槽相对构成安装机构,一个该安装机构内安装有一块隔离板3,隔离板3的一侧卡入凹槽内,隔离板3的另一端卡入条形槽内,多块隔离板3将养分环I内孔分成多个空间;隔离板3顶面位置高于改良土壤棒2顶面位置,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为I?3cm。
[0013]加强层7采用无纺布或超吸水纤维叠加而成,起到加强和保墒等作用,一方面提高养分环I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保墒。
[0014]养分环I可以是任何形状的筒体。养分环I可以采用可自然降解的土壤、草炭土、木纤维(纸浆)、无纺布和土壤粘合剂混合压制而成;也可以采用可自然降解的土壤、草炭土、木纤维(纸浆)、超吸水纤维和土壤粘合剂混合压制而成。
[0015]改良土壤棒2为桶状的储料棒,采用可降解的木肩压制而成。
[0016]隔离板3采用可自然降解的木肩材料、天然纤维、无纺布或超吸水纤维等压制而成。
[0017]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各部件均是可自然降解、在植物生长初期提供保水保墒作用,降解后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是选用土壤、植物纤维、有机质、无纺布等材料混合压制而成,故称为培育装置。
[0018]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既可以用于种植草本植物,也可以用于种植乔灌木植物。用于种植草本植物的植生培育装置中养分环I和隔板3的尺寸大于用于种植乔灌木植物的植生培育装置中养分环I和隔板3的尺寸,具体为:
[0019]米用播种的方式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时:养分环I的外径为20?50cm、壁厚为3?5cm,外环6的高度为15?20cm,内环8的最大高度比外环6的高度低2?4cm。
[0020]采用移植苗木的方式种植乔灌木时:养分环I的外径为10?40cm、壁厚为2?5cm,外环6的高度为15?30cm,内环8的最大高度比外环6的高度低2?4cm。
[0021 ]使用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修复裸露地表生态时:
[0022]生态修复工程一般于春季或秋季实施,工程开工后,首先分别加工制作植生培育装置的各个部件。根据拟进行生态修复区域的立地条件选择确定该生态工程所使用的植物物种,根据不同的物种制作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种子基质(包括不同的土壤含水率)。
[0023]若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取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制成的基质袋,并将粉碎后的秸杆、保水剂和复合肥混合而成的填充物5装入基质袋内,缝合基质袋,得到基础包4;将基础包4平铺于地表,将改良土壤棒2通过隔离板3与养分环I连接后,放置于基础包4上,并进行连接,形成植生培育装置;在目标区域挖穴,然后将该植生培育装置放入目标穴内,使外环6的顶面高出地表I?2cm;将保水剂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填入改良土壤棒2的内孔中;根据相邻隔离板3之间种植区域内种植的具体物种,配制相应的种子基质,然后,将不同的种子基质填入不同的种植区域内,再在相应的种植区域内播种相应物种的种子,种子基质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包括种子埋藏深度、种子所需养分、土壤含水率等),种植区域内填入的种子基质层的高度与内环8内壁的高度一致。
[0024]若采用移植苗木的方式种植乔灌木:取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制成的基质袋,并将粉碎后的秸杆、保水剂和复合肥混合而成的填充物5装入基质袋内,缝合基质袋,得到基础包4;将基础包4平铺于地表,将改良土壤棒2通过隔离板3与养分环I连接后,放置于基础包4上,并进行连接,形成植生培育装置;同时,根据立地条件选定适宜的乔灌木物种,并选择离修复场地较近的苗圃场。将移植的苗木或扦插的枝条放入植生培育装置相邻隔离板3之间的种植区域内,并在种植区域内加入由腐殖土和有机肥组成的土壤基质,压实土壤基质,防止苗木或枝条在运输过程摇晃,造成损伤,并浇一定量的水进行养护。然后可直接用于现场修复工作。
[0025]植物生长过程中,养分环I可通过外环6和内环8之间的高度差收集降水,为植物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植物生长初期,养分环I具有防止坡面雨水冲刷、防止风蚀、保温和保墒的作用,降解后则成为改良边坡土壤的有机质。在降水充足的条件下,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基础包4内,保水剂可将多余的水分储存起来,并对秸杆起到腐殖作用,为植物后期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和养分,根据植物根系的向水性和向肥性,有利用植物根系向深处生长,增强了土壤的稳定性,并且能够营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对后期土壤改良和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0026]因为初期植生基质较松散,易受风蚀。所以,隔离板3的高度高于改良土壤棒2的高度,隔离板3可以起到防风蚀的作用,减少高寒区种子基质层受风蚀的危害。
[0027]本实用新型植生培育装置为种植的草本、移植或扦插的乔木、灌木植物提供生长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不同草种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具有节水保墒和保温的作用,能为后期乔灌木的越冬提供御寒措施,保证其生长的稳定性。可有效提高高寒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营造稳定植物群落,满足高寒地区工程建设后造成的裸露地表的生态环境恢复需求。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运输时对乔、灌木根系和树皮的损伤。
[0028]该植生培育装置强调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造价低廉、可降解、无污染,是一种永久性生态修复措施,预期生态效益显著、景观效果较好,可有效解决采用圬工结构进行生态修复时植被生长情况差和圬工结构破坏对景观的影响。
【主权项】
1.一种植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包(4)和筒形的养分环(I),养分环(I)内设有改良土壤棒(2),改良土壤棒(2)通过多个隔离板(3)与养分环(I)相连;使用时,将养分环(I)置于基础包(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分环(I)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环(8)和外环(6),内环(8)位于外环(6)内,内环(8)与外环(6)之间设有加强层(7),内环(8)和外环(6)通过加强层(7)相连接,内环(8)和外环(6)的底端面相平齐,外环(6)的顶面位置高于内环(8)的顶面位置,外环(6)顶面和内环(8)顶面采用圆弧连接,形成碗形结构;内环(8)通过隔离板(3)与改良土壤棒(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8)的内壁上均布有多条凹槽,改良土壤棒(2)包括桶形的改良土壤棒本体(9),改良土壤棒本体(9)的外侧壁上均布有数量与内环(8)内壁上的凹槽数量相同的条形槽(10),一条条形槽(10)与一个凹槽相对构成安装机构,一个该安装机构内安装有一块隔离板(3),隔离板(3)的一侧卡入凹槽内,隔离板(3)的另一端卡入条形槽内,多块隔离板(3)将养分环(I)内孔分成多个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顶面位置高于改良土壤棒(2)顶面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顶面位置与改良土壤棒(2 )顶面位置之间的高度差为I?3 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生培育装置,包括基础包和筒形的养分环,养分环内设有土壤改良棒,土壤改良棒通过多个隔离板与养分环相连;使用时,将养分环置于基础包上。该植生培育装置可用于工程建设地等形成的大量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保证高寒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营造稳定的边坡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效果良好,满足高寒地区工程建设后造成的裸露地表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
【IPC分类】A01G13/02, A01G29/00, A01G9/02, A01G9/10
【公开号】CN205179880
【申请号】CN201520959927
【发明人】薛春晓, 蒋富强, 叶世斌, 龚建辉, 刘锟, 孔令伟, 周璐, 曾永红, 李凯崇, 石龙, 李井元, 吴沛沛
【申请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