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883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
【背景技术】
[0002]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是保护珍稀濒危鱼类种群延续及补充经济鱼类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补偿水电开发造成鱼类资源衰退的一种有效措施。在鱼类增殖放流中,亲鱼培育是鱼类繁殖的关键,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亲鱼是鱼类人工繁殖的物质基础。
[0003]现有的养殖池内的养殖用水均为静水不适于急流性鱼类的养殖;而且由于结构所限,现有的养殖池内的水也难以形成流动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水易形成流态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所述养殖池体内设有呈闭环形的储水槽。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储水槽中设有造流栗。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造流栗至少为两组,且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沿储水槽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造流栗。
[0008]进一步的是,该养殖池还包括与造流栗电连接的控制系统。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养殖池体包括池壁和中间湿地,所述储水槽为池壁与中间湿地之间所围成的区域。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养殖池体俯视呈正八边形,所述养殖池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的出水口的朝向与出水口所对应的池壁边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水管包括竖直设置在养殖池体内的出水管段,所述出水口为至少两个沿出水管段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出水管段上的穿孔。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设有卵石层,所述卵石层的上表面呈漏斗形。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间湿地包括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和黏土层,所述黏土层上种植有耐水性植物。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养殖池体内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闸阀,排水管的排水进口与黏土层的上表面齐平,排水管的排水出口由养殖池体的底部穿出。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水槽呈闭环形结构,利于造流,使得养殖池体内的养殖水易于形成循环流动的流态水,进而利于急流性鱼类的养殖。造流栗可进行造流,使养殖水流动;多个均匀布置的造流栗利于提高造流的效果。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造流栗的输出功率,进而控制养殖水的流速,以适于不同急流性鱼类的养殖。中间湿地不仅利于鱼类的栖息,而且可以净化养殖水的水体质量。进水口的朝向与池壁边相同,利于在形成环流的基础上形成局部湍流,更好的模拟天然生境局部乱流;多个穿孔组成的进水口利于提高形成湍流的效果。卵石层的上表面呈漏斗形,利于养殖池体内的残饵粪便向中间湿地集中。排水管的排水进口与黏土层的上表面齐平,利于保证养殖水的水位高度;闸阀利于排水控制。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17]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出水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养殖池体1、池壁11、储水槽12、造流栗121、中间湿地13、石英砂层131、黏土层132、耐水性植物133、卵石层14、进水管15、出水管段151、穿孔152、排水管16、排水进口 161、闸阀162。
[0020]图中I中的箭头方向为出水管段上其中一竖排穿孔的朝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I,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呈闭环形的储水槽12。其中,储水槽12为鱼类的生存空间,用于存储养殖水;闭环形的储水槽12为首尾连接在一起环形,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O字形或D字形的储水槽12,通常储水槽12为圆环形。因为储水槽12呈闭环形结构,养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储水槽12内设置水栗驱使养殖水循环流动,养殖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采用驱动装置驱动的桨叶来驱使养殖水循环流动,使得养殖池体I内的养殖水形成流态水,进而利于急流性鱼类的养殖。
[0022]具体的,所述养殖池体I包括池壁11和中间湿地13,所述储水槽12为池壁11与中间湿地13之间所围成的区域。池壁11可做成钢筋混泥土结构,或者由玻璃钢整体成型。所述养殖池体I俯视呈正八边形,当然八边以上的正多边形亦可;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上的出水口的朝向与出水口所对应的池壁11边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水口的朝向设置,利于在形成环流的基础上形成局部湍流,更好的模拟天然生境局部乱流,仿生效果更好,利于鱼类养殖;优选的,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进水管15包括竖直设置在养殖池体I内的出水管段151,所述出水口为至少两个沿出水管段15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出水管段151上的穿孔152;多个穿孔152组成的进水口利于提高形成湍流的效果。所述养殖池体I的底部设有卵石层14,所述卵石层14的上表面呈漏斗形;卵石层14的上表面呈漏斗形,利于养殖池体I内的残饵粪便向中间湿地13集中;一般选用直径为4?8mm的卵石铺设卵石层14,通常卵石层14的铺设厚度为200_,其表面的坡度为3%。
[0023]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湿地13包括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131和黏土层132,所述黏土层132上种植有耐水性植物133。石英砂层131通常采用粒径为2?4mm的石英砂铺设300mm厚,黏土层132的厚度通常为200mm,耐水性植物133优选为水竹。中间湿地13不仅利于鱼类的栖息,而且通过耐水性植物133吸收残饵粪便,可以净化养殖水体的质量。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上设有闸阀162,排水管16的排水进口 161与黏土层132的上表面齐平,排水管16的排水出口由养殖池体I的底部穿出。排水管16的排水进口 161与黏土层132的上表面齐平,利于保证养殖水的水位高度;闸阀162利于排水控制。
[0025]为了使得养殖池体I内的水流形成流态水,再如图1所示,所述储水槽12中设有造流栗121。优选的,所述造流栗121至少为两组,且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沿储水槽1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造流栗121。通常造流栗121为四组,每组包括四个沿储水槽1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造流栗121,且任意相邻两组造流栗121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设置利于提高造流的效果,也提高了养殖水的流速上限,利于各种急流性鱼类的养殖。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该养殖池还包括与造流栗121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造流栗121的输出功率,以控制其造流的流速;一般,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造流栗121将储水槽12内的养殖水造流至流速为0.3?0.5m/s。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储水槽12内的水流速检测计、控制器以及变频器,水流速检测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变频器与造流栗121电连接在一起;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造流栗121的输出功率,进而控制养殖水的流速,以适于不同急流性鱼类的养殖,提高了该养殖池的实用性,且更利于养殖工作人员对造流栗121的控制操作。养殖水流速为0.3?0.5m/s,特别适于黑斑原铫的养殖。
【主权项】
1.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呈闭环形的储水槽(12);所述储水槽(12)中设有造流栗(1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流栗(121)至少为两组,且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沿储水槽(1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造流栗(1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造流栗(121)电连接的控制系统。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体(I)包括池壁(11)和中间湿地(13),所述储水槽(12)为池壁(11)与中间湿地(13)之间所围成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体(I)俯视呈正八边形,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上的出水口的朝向与出水口所对应的池壁(11)边的长度方向一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包括竖直设置在养殖池体(I)内的出水管段(151),所述出水口为至少两个沿出水管段(15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出水管段(151)上的穿孔(152)。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体(I)的底部设有卵石层(14),所述卵石层(14)的上表面呈漏斗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湿地(13)包括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131)和黏土层(132),所述黏土层(132)上种植有耐水性植物(I 33)。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体(I)内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上设有闸阀(162),排水管(16)的排水进口( 161)与黏土层(132)的上表面齐平,排水管(16)的排水出口由养殖池体(I)的底部穿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水易形成流态的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该用于养殖急流性鱼类的仿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所述养殖池体内设有呈闭环形的储水槽。储水槽呈闭环形结构,利于造流,使得养殖池体内的养殖水易于形成循环流动的流态水,进而利于急流性鱼类的养殖。
【IPC分类】A01K63/00, A01K63/04
【公开号】CN205180087
【申请号】CN201520945543
【发明人】查磊, 孙大东, 郎建, 张湘隆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