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体假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2398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体假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饵,尤其涉及一种软体假饵。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面上的假饵,尤其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假饵,由于其主要用来诱捕较小 的鱼类,因此鱼饵也相对较小,内部没有复杂的结构作为支撑,体积较小,因此平衡性不好, 在水中形态单一,不能根据水流的变化或者拉线的快慢产生不同的姿态来吸引鱼类注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体假饵。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假饵,包括头 部、中部和尾部,其特征在于:头部、中部和尾部为一体结构,头部〗而面的中心开设有鱼钩 孔;头部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为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 叶片对称设置;左螺旋叶片向头部的前方倾斜,右螺旋叶片向头部的后方倾斜;左螺旋叶片 和右螺旋叶片倾斜的角度为30~45°;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底面和中部之间分别设 置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
[0005] 中部的外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中部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纹路,中部被多 条纹路分割成多节;尾部为扁平的钩状。
[0006] 头部、中部和尾部的内部镶嵌有荧光颗粒。
[0007] 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三角形。
[0008] 本实用新型在水里会随着水流的转动带动螺旋叶片引起假饵的旋转,从而使假饵 的形态多变,吸引鱼类注意,螺旋叶片的设置也增加了假饵的平衡性;此外,在假饵内部设 置荧光粉,在水下会根据水的光线折射出不同的光线,大大提高了其诱捕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2] 图中:1、头部;2、中部;3、尾部;4、鱼钩孔;5、左螺旋叶片;6、右螺旋叶片;7、左连接 件;8、右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软体材料例如硅胶等材料制成,包括头部1、中 部2和尾部3,头部1、中部2和尾部3为一体结构,头部1纟而面的中O开设有鱼钩孔4;头部上设 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为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对 称设置;左螺旋叶片5向头部1的前方倾斜,右螺旋叶片6向头部1的后方倾斜;左螺旋叶片5 和右螺旋叶片6底面和中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左连接件7和右连接件8;这样当通过鱼钩孔4将 假饵固定在鱼钩上后,假饵放入水中后,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会随着水流方向的转 换进行转动,从而变换不同的姿态。更为优化地,将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倾斜的角度 为30~45°,这样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倾斜后旋转带动的水流更大,效果更好。
[0014]中部2的外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纹路,中部2被 多条纹路分割成多节;尾部3为扁平的钩状。
[0015]中部2的外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纹路,中部2被 多条纹路分割成多节,尾部3为扁平的钩状,鱼钩从鱼钩孔穿进,最终从尾部处穿出,隐蔽性 高。这种结构设计是为了提高假饵整体仿真的逼真度,也可以进一步起到增加假饵诱捕鱼 类的成功机率。
[0016] 头部1、中部2和尾部3的内部镶嵌有荧光颗粒,在水下会根据水的光线折射出不同 的光线,吸引鱼群的注意,提高诱捕的成功率。
[0017] 连接件起到了稳定螺旋叶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左连接件7和右连接件8均设计 为三角形,连接更稳固。
[0018] 本实用新型的鱼饵主要用于钓取翘嘴、鲶鱼、梭鱼、黑鱼,下面通过具体垂钓过程 中的一组数据来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优。
[0019] 该实验选取上述的四种鱼各30条(随意选取的体重均为1-8斤),把选取的鱼放于 100平米的鱼池内,实验时间为30分钟,对于四种鱼中的各30条鱼,测试安装有本实用新型 的鱼饵与未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普通鱼饵的鱼咬饵的数量,该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
[0020] 1、翘嘴实验:
[0021] 首先选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假饵进行实验,30只翘嘴有24只咬住了安装本实用 新型的假饵,咬饵数量占总数的24/30。
[0022] 其次选用普通假饵进行实验,30只翘嘴中咬饵的数量为19只,咬饵数量占总数的 19/30;
[0023] 2、鲶鱼实验:
[0024]首先选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假饵进行实验,30只鲶鱼有26只咬住了安装本实用 新型的假饵,咬饵数量占总数的26/30。
[0025]其次选用普通假饵进行实验,30只鲶鱼中咬饵的数量为17只,咬饵数量占总数的 17/30;
[0026] 3、梭鱼实验:
[0027]首先选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假饵进行实验,30只梭鱼有23只咬住了安装本实 用新型的假饵,咬饵数量占总数的23/30。
[0028] 其次选用普通假饵进行实验,30只梭鱼中咬饵的数量为16只,咬饵数量占总数的 16/30;
[0029] 4、黑鱼实验:
[0030]首先选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假饵进行实验,30只黑鱼有26只咬住了安装本实用 新型的假饵,咬饵数量占总数的26/30。
[0031]其次选用普通假饵进行实验,30只黑鱼中咬饵的数量为18只,咬饵数量占总数的 18/30〇
[0032]上述实验数据的列表如下:
【主权项】
1. 一种软体假饵,包括头部(1)、中部(2)和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中部 (2)和尾部(3)为一体结构,所述头部(1)端面的中心开设有鱼钩孔(4);所述头部(1)上设置 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为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 ),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 (6)对称设置;所述左螺旋叶片(5)向头部(1)的前方倾斜,右螺旋叶片(6)向头部(1)的后方 倾斜;所述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的底面和中部(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连接件(7) 和右连接件(8); 所述中部(2)的外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述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纹 路,中部(2)被多条纹路分割成多节;所述尾部(3)为扁平的钩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中部(2)和尾部(3)的内 部镶嵌有荧光颗粒。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6) 倾斜的角度为30~4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7)和右连接件(8)均为 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体假饵,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头部、中部和尾部为一体结构,头部端面的中心开设有鱼钩孔;头部上对称设置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向头部的前方倾斜,右螺旋叶片向头部的后方倾斜;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相对头部的另一面分别设置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中部从头部沿尾部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中部被表面均匀分布多条纹路分割成多节;尾部为扁平的钩状。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假饵的平衡性,在水里会随着水流的转动带动螺旋叶片引起假饵的旋转;此外,在假饵内部设置荧光粉,在水下会根据水的光线折射出不同的光线,大大提高了其诱捕的成功率。
【IPC分类】A01K85/12
【公开号】CN205213915
【申请号】CN201521041320
【发明人】张子亮
【申请人】威海市威恒渔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