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9173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集网。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浮游生物采集网的接收装置易被杂物堵塞,不易随时清理,不易携带,对采集造成不便的问题。该采集网包括浮游生物网、漏斗、钢圈、绳索、固定圈、伸缩杆和阀门杆,浮游生物网上口处设有钢圈,浮游生物网的下面设有漏斗,漏斗下部为收缩部,收缩部的腔室内水平设有挡片,挡片的中心设有中间孔,挡片下设有阀门杆,阀门杆水平穿过收缩部与挡片紧密接触,在距阀门杆一端13mm处设有通孔,通孔的方向与阀门杆垂直,阀门杆与收缩部可产生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随时清理堵住出水口的杂物且清洁程度高,采样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用于采集淡水浮游生物。
【专利说明】
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集网。
【背景技术】
[0002]浮游生物是悬浮在水体中的小型水生生物,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构成,彼此之间具有食物链关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水生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生态过程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0003]浮游生物采集网是一种采集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网具,适用于湖泊调查,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在使用时,需要通过一根长杆与采集网相连,从而使采集网到达所需采集区域(或深度)保证采集的正常进行。由于长杆在野外采集时不易携带,占地体积大,因此在采集时常使采样者造成不便。
[0004]另外,一般的浮游生物网由过滤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但在使用时接收装置常被浮萍类植物、树叶、泥沙和小的颗粒型石头等杂物堵住出水口,浪费采样时间,使样品采集产生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浮游生物采集网的接收装置易被杂物堵塞,不易随时清理,不易携带,对采集造成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
[0006]本实用新型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包括浮游生物网、漏斗、钢圈、绳索、固定圈、伸缩杆和阀门杆,浮游生物网上口处设有钢圈,伸缩杆通过绳索与浮游生物网上的钢圈相连,浮游生物网的下面设有漏斗,浮游生物网与漏斗通过固定圈连接,
[0007]所述漏斗的下部为收缩部,收缩部的腔室内水平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中心设有中间孔,所述挡片下设有阀门杆,所述阀门杆水平穿过收缩部与挡片紧密接触,将挡片的中间孔封闭,
[0008]所述阀门杆两端均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阀门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距阀门杆一端13mm处设有通孔,通孔的方向与阀门杆垂直,
[0009]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防滑手柄和螺纹旋钮,
[0010]所述阀门杆与收缩部滑动配合,阀门杆与收缩部的连接处位于收缩部上设有橡胶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为中空结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夹紧部,夹紧部上设有螺纹,夹紧部与螺纹旋钮通过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杆为圆柱体,阀门杆的直径与收缩部的中空部分的尺寸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高度为90mm,上端内径为25mm,下端收缩部的内径为20mm,挡片上中间孔的直径为5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杆长50mm,直径15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圈内直径15mm,夕卜直径16mm,厚度1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螺帽内直径16mm,外直径20mm。
[0017]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
[0018]当将阀门杆拉至阀门杆内出水通孔露出时,阀门杆将挡片上的中间孔封闭,即封闭漏斗,此时可进行浮游生物的收集,也可疏通阀门杆内出水通孔中的杂物(如图4)。当将阀门杆推至出水通孔处于收缩部中间,与挡片上的中间孔重合时,即释放漏斗中的采集样品(如图5)。可以拧下阀门杆一端或两端的螺帽,将阀门杆完全抽离收缩部,此时可以对漏斗内的杂物与阀门杆内出水通孔进行清理。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随时清理堵住出水口的杂物且清洁程度高,采样效率高,为进一步的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进行浮游生物收集时的收缩部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释放漏斗中采集样品时收缩部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包括浮游生物网1、漏斗2、钢圈3、绳索4、固定圈5、伸缩杆6和阀门杆7,浮游生物网I上口处设有钢圈3,伸缩杆6通过绳索4与浮游生物网I上的钢圈3相连,浮游生物网I的下面设有漏斗2,浮游生物网I与漏斗2通过固定圈5连接,
[0024]所述漏斗2的下部为收缩部2-1,收缩部2-1的腔室内水平设有挡片2-2,所述挡片2-2的中心设有中间孔2-3,所述挡片2-2下设有阀门杆7,所述阀门杆7水平穿过收缩部2-1与挡片2-2紧密接触,将挡片2-2的中间孔封闭,
[0025]所述阀门杆7两端均设有螺帽7-1,所述螺帽7-1与阀门杆7通过螺纹连接,在距阀门杆7—端13_处设有通孔8,通孔8的方向与阀门杆7垂直,
[0026]所述伸缩杆6包括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防滑手柄6-3和螺纹旋钮6-4,
[0027]所述阀门杆7与收缩部2-1滑动配合,阀门杆7与收缩部2-1的连接处位于收缩部2-1上设有橡胶圈。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二连接杆6-2为中空结构,第二连接杆6-2的一端设置夹紧部6-5,夹紧部6-5上设有螺纹,夹紧部6-5与螺纹旋钮6-4通过螺纹连接。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阀门杆7为圆柱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30]【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漏斗2的高度为90mm,上端内径为25mm,下端收缩部2-1内径为20mm,挡片2-2上中间孔2-3的直径为5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31]【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阀门杆
(7)长50mm,直径15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32]【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橡胶圈内直径15mm,外直径16mm,厚度I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33]【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螺帽(7-1)内直径16_,外直径2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主权项】
1.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该采集网包括浮游生物网(I)、漏斗(2)、钢圈(3)、绳索(4)、固定圈(5)、伸缩杆(6)和阀门杆(7),浮游生物网(I)上口处设有钢圈(3),伸缩杆(6)通过绳索(4)与浮游生物网(I)上的钢圈(3)相连,浮游生物网(I)的下面设有漏斗(2),浮游生物网(I)与漏斗(2)通过固定圈(5)连接, 所述漏斗(2)的下部为收缩部(2-1),收缩部(2-1)的腔室内水平设有挡片(2-2),所述挡片(2-2)的中心设有中间孔(2-3),所述挡片(2-2)下设有阀门杆(7),所述阀门杆(7)水平穿过收缩部(2-1)与挡片(2-2)紧密接触,将挡片(2-2)的中间孔封闭, 所述阀门杆(7)两端均设有螺帽(7-1),所述螺帽(7-1)与阀门杆(7)通过螺纹连接,在距阀门杆(7)—端13mm处设有通孔(8),通孔(8)的方向与阀门杆(7)垂直, 所述伸缩杆(6)包括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防滑手柄(6-3)和螺纹旋钮(6-4), 所述阀门杆(7)与收缩部(2-1)滑动配合,阀门杆(7)与收缩部(2-1)的连接处位于收缩部(2-1)上设有橡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2)为中空结构,第二连接杆(6-2)的一端设置夹紧部(6-5),夹紧部(6-5)上设有螺纹,夹紧部(6-5)与螺纹旋钮(6-4)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杆(7)为圆柱体,阀门杆(7)的直径与收缩部(2-1)的中空部分的尺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的高度为90mm,上端内径为25mm,下端收缩部(2_1)的内径为20mm,挡片(2_2)上中间孔(2-3)的直径为 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杆(7)长50mm,直径 15mm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内直径15mm,外直径16mm,厚度I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7-1)内直径16mm,外直径 20mm。
【文档编号】A01K74/00GK205670998SQ20162064148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公开号201620641485.7, CN 201620641485, CN 205670998 U, CN 205670998U, CN-U-205670998, CN201620641485, CN201620641485.7, CN205670998 U, CN205670998U
【发明人】李祎頔, 陈瑛, 张淼
【申请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