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9437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包括瓶体,在瓶体的顶部设有瓶盖,在瓶盖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在瓶体内设有带螺口的棉棒卡槽,棉棒卡槽的螺口与瓶盖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对应,棉棒卡槽连接在瓶盖上,在棉棒卡槽的底部连接有棉棒,在棉棒的底端连接有积水囊;瓶体的侧壁设有散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瓶体内设置特制结构的食物源供给结构,这样的结构既能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防止昆虫外逃、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强,造价低廉,方便携带,可避免雨水的冲刷,适用于蚜茧蜂野外采集。另外,室内饲养简便,操作方法简单,制作和饲养成本低。
【专利说明】
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蚜茧蜂种类都是蚜虫的体内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已应用于防治一些重要的蚊虫。蚊苗蜂JjOAic/ parasiies是蚊苗蜂科Aphidiidae昆虫的统称,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蚊苗蜂体小型,均是寄生于蚊虫的体内寄生蜂。全世界有400余种,分布广,以古北界和东洋界较多,中国的自然地理位置纵跨两界,因此中国是蚜茧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100余种。重要的种类有烟蚜茧蜂為Mic/it/sgifuensis^^t^^M-Diaeretiella rape、麦虫牙苗蜂plagiator等。
[0003]目前在生产上已有蚜茧蜂成功应用于防治危害严重的蚜虫,这使其成为生物防治领域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野外采集、长期持续繁殖蚜茧蜂种群用于科研实验尤为重要,目前,蚜茧蜂野外采集装置空间狭小,容易致死,持续繁殖蚜茧蜂种群的装置较粗放,不便于相关实验的开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它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饲养效果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包括瓶体,在瓶体的顶部设有瓶盖,在瓶盖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在瓶体内设有带螺口的棉棒卡槽,棉棒卡槽的螺口与瓶盖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对应,棉棒卡槽连接在瓶盖上,在棉棒卡槽的底部连接有棉棒,在棉棒的底端连接有积水囊,瓶体的侧壁设有散气孔。
[0006]所述的散气孔的孔径为l_2mm。
[0007]所述的棉棒的底端连接有积水囊。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瓶体内设置特制结构的食物源供给结构,这样的结构既能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防止昆虫外逃、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强,造价低廉,方便携带,可避免雨水的冲刷,适用于蚜茧蜂野外采集。另夕卜,室内饲养简便,操作方法简单,制作和饲养成本低。该食物源供给结构能保障瓶内干燥,便于蚜茧蜂的生长与活动,适用于科研人员野外采集蚜茧蜂及室内饲养和相关实验的开展,具有良好的转化前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食物源供给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包括瓶体I,在瓶体I的顶部设有瓶盖2,在瓶盖2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在瓶体I内设有带螺口的棉棒卡槽4,棉棒卡槽4的螺口与瓶盖2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对应,棉棒卡槽4连接在瓶盖2上,在棉棒卡槽4的底部连接有棉棒5,瓶体I的侧壁设有散气孔3,散气孔3的孔径为1-2mm。
[0013]本实施例中,瓶体I可采用高透明PS塑料制作,棉棒5选用PP棒或天然棉花,积水囊6选用高密海绵,防止食物原液滴入瓶底。
[0014]饲养烟蚜茧蜂时,将棉棒5浸蘸25%的砂糖水作为食物源喂食;饲养菜蚜茧蜂时,将棉棒浸蘸25%的蜂蜜水作为食物源喂食。棉棒5干瘪时取出,再浸蘸,循环利用。
【主权项】
1.一种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包括瓶体(I),其特征在于:在瓶体(I)的顶部设有瓶盖(2 ),在瓶盖(2)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在瓶体(I)内设有带螺口的棉棒卡槽(4),棉棒卡槽(4)的螺口与瓶盖(2 )的内侧中部设有螺帽口对应,棉棒卡槽(4)连接在瓶盖(2 )上,在棉棒卡槽(4)的底部连接有棉棒(5 ),在棉棒(5 )的底端连接有积水囊(6 );瓶体(I)的侧壁设有散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气孔(3)的孔径为I_2mm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蚜茧蜂简易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棉棒(5)的底端连接有积水囊(6)。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5671284SQ201620552037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1日 公开号201620552037.X, CN 201620552037, CN 205671284 U, CN 205671284U, CN-U-205671284, CN201620552037, CN201620552037.X, CN205671284 U, CN205671284U
【发明人】陈文龙, 杨毓银, 田必文, 金祥, 蒋承耿, 邓强, 王华成, 喻会平, 郑登峰, 刘琼, 宋光龙, 肖德波, 杨颜
【申请人】贵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