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69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外-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红外-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连续的油条面坯成型对接装置。背景技术
油条作为我国传统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被接受度,但是目前国内油条 主要是地摊小贩生产,正规餐饮连锁店和大规模企业生产很少,部分企业实现了工业化生 产,但由于相关设备的限制仍未能保证油条品质的最优化。在油条的油炸加工过程中,油条会由于膨松剂的化学反应、产气,体积蓬松、变大, 而一直浮在油面上方。同时,为了使油条中的膨松剂充分发挥效果,油条中各个部分均勻受 热,与油脂充分接触,在油条的油炸过程中,又必须不时翻动油条,同时给予产气反应所需 的热量以及膨胀过程所需的低压空间,以达到最终的加工效果。但是现行的一些工业化油 炸设备中,还没有完全符合油条各项加工要求的产品,例如将油条一直压在油面下方熟化, 会出现油条中的膨松剂反应不充分、产气量不够、吸油率升高等问题,再例如传统油炸设备 均依靠热传导进行加热,所以为避免投料后油温下降过快,必须加大油槽的储油量,这必将 造成生产用油损耗多、产品吸油率增加等问题。远红外线加热是利用加热元件所发出来的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物体上,其热能以 电磁波的形式被物体分子均勻吸收,是一种以辐射为主的加热过程。远红外加热具有加热 速度快、热损失小、温度易控制、受热均勻性良好、热辐射效率高等特点。基于远红外线的特 性,国内外食品专家正在着力研究这一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目前,远红外技术被广泛 应用于果蔬、粮食、茶叶的脱水干燥;奶制品、豆制品等的防腐杀菌和香肠、猪排等肉制品 的烹饪和烘烤。另外在促进食品成熟、榨油、酿酒加工中也有所应用。Naret Meeso采用远 红外干燥技术对谷物的干燥进行研究,干燥效率明显提高,并建立了湿度与辐射强度的数 学模型。Yeu-Pyng Lin研究了远红外技术与冷冻干燥结合对马铃薯干燥特性的影响,远红 外辐射使马铃薯组织内水分子处于激活状态,引起振动使水分子脱附,缩短了干燥的时间, 提高了干燥的效率。P. Sheridan将远红外技术用于牛肉馅饼的加工,研究发现馅饼的中心 温度随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远红外线减少了肉饼表面的干燥和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 碳化,与其它加热方式相比节省能耗55%。远红外技术应用于油炸领域可以提高热效、节约 电能、防止油因过度加热而导致的过快老化和发黑的现象。传统油炸机一般采用电加热板、燃气或导热油对油脂进行加热,其机理均属于热 传导式加热,所以设备的缺陷同出一辙,诸如为保证热源稳定,油炸槽储量要求很大;为 保证较短的油炸时间,需要较高的加热温度;加热装置局部温度过高,加速油脂品质劣变, 能耗大;传统加热过程中,油温只能通过表面逐渐传导至中心,当中心温度达到要求时,表 面已经因为油炸时间过长而发硬、或者发焦,同时因为整个油炸时间过长,食品整体的水分 散失太多,油炸产品口感干燥没有润感;如果仅满足表面色泽,又很可能造成食品中心温度 过低而容易留下食物中毒的隐患。所以当今对油炸设备的需求已锁定在使食品中心温度 提升快,同时又保证好的色泽和水分,省油、能耗低。
3[0006]本技术首先保证产品在油面定时连续翻转油炸,运用物理化学和辐射化学的相关 理论,结合红外-远红外油炸技术使食品外部热传导与内部电磁波辐射共同作用,使食品 的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加速熟化,同时渗透进入食品中的油量也随之减少,节省运转费,提 高热效率,节约电能,最终赋予油条体系表皮松脆内部松软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连续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完全模仿手工操作过程的油条油炸设备。[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是提供一种红外-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主括机体、安装在所述 机体内的油槽、与所述油槽相连的储油箱系统和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其中,所述油槽呈 “船”型,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部,油槽上方设有由液压结构控制的槽盖,在所述油槽内设有 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和链式传送带,其中所述传送带绕装于“船头”、“船尾”的传动轮上,在 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用于夹带油条的挤压罗拉,所述链式传送带设于船体中部,绕装于前、 后传动轮上,所述链式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上的挤压罗拉的端头齿轮咬合;在链式传送带 中间设有红外加热管和/或远红外加热板,在“船体”侧面设有油面传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储油箱系统安装于机体的 下部,所述储油箱系统设有储油箱、油料循环装置、油料过滤装置和进出油控制阀,所述储 油箱安装于所述储油箱系统的下端,通过一个手柄操作的三通阀与油槽连接;所述油料循 环装置包括油料循环管、抽油泵及油料出口三通阀,所述油料循环管与抽油泵进、出口相连 接,所述进油管与储油箱连通,所述出油管通过三通阀与油槽连通,所述抽油泵安装于储油 箱上方油槽下方;所述油料过滤装置由负压圆孔单室抽滤器(金属材质)和三边封闭过滤 套(复合无纺布)制作而成,位于储油箱及抽油泵进油管间。所述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安装于机体的右下部。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在传送带上的挤压罗拉夹带油条随传送带循回作“公转”运 动,同时链式传送带带动挤压罗拉自身翻滚作“自传”运动,很好地模仿手工炸油条的操作 过程,炸出高品质油条。[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连续炸制油条,实现油条制作自动化,安全卫 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6是挤压罗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油料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中1、油槽;2、液压结构;3、槽盖;4、电机;5、传送带;6、传动轮;7、传动轮;8、 挤压罗拉;9、链式传送带;10、前传动轮;11、后传动轮;12、端头齿轮;13、红外加热管;14、 远红外加热板;15、油面传感器;16、储油箱;17、三通阀;18、抽油泵;19、油料出口三通阀; 20、进油管;21、出油管;22、油料过滤装置;23、排污阀;24、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25、针; 26、连杆手柄;27、控制手柄。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炸油条机,主要包括 油槽、储油箱系统和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三部分。其中,油槽1呈“船”型,安装于机体的上 部,油槽1上方设有由液压结构2控制的槽盖3,内设两条传送带,均由“船头”安装的电机 4驱动,一条传送带5绕装于“船头”、“船尾”的传动轮6、7上,其上安装有用于夹带油条的 挤压罗拉8 (见图6),另一条链式传送带9设于船体中部,绕装于前、后传动轮10、11上,两 轮间的传送带与第一条传送带上的挤压罗拉的端头齿轮12咬合;在链式传送带中间设有 一组红外加热管13和一组远红外加热板14,在“船体”侧面适当位置设有油面传感器15。所述储油箱系统,安装于机体的左下部,设有储油箱、油料循环装置、油料过滤装 置和进出油控制阀,储油箱16安装于所述储油箱系统的下端,通过一手柄操作的三通阀17 与油槽1连接;油料循环装置包括油料循环管、抽油泵18及油料出口三通阀19,所述油料 循环管与抽油泵18进、出口相连接,进油管20与储油箱16连通,出油管21通过三通阀19 与油槽1连通,抽油泵18安装于储油箱16上方油槽1下方;所述油料过滤装置22由负压 圆孔单室抽滤器(金属材质)和三边封闭过滤套(复合无纺布)制作而成,位于储油箱16 及抽油泵18进油管20间;在储油箱16右下侧设有排污阀23。所述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24安装于机体的右下部。作业时,向油槽1中注入食用油,油面浸过与链式传送带9咬合的挤压罗拉齿轮12 的中部,由油面传感器15感应控制。油条面胚固定于与挤压罗拉8连成一体的针25上,面 胚与挤压罗拉8之间留有炸熟油条伸展的预留间隙,油条面胚与挤压罗拉8—起随第一条 传送带5绕传动轮6前行作“公转”运动;当挤压罗拉齿轮12与链式传送带9咬合时,随着 传动轮10的运转,油条面胚与挤压罗拉8 一起绕挤压罗拉8中心缓慢旋转作“自传”运动, 油条面胚能自身翻滚,完全模仿手工炸油条的过程,直至油条面胚与挤压罗拉8随传送带5 绕行一周至油条炸熟。通过调节三通阀17上的连杆手柄26可有效控制油槽内食用油所处的状态,当连 杆手柄26掰至左边呈水平状态时,三通阀17关闭,处于油炸状态;当连杆手柄26逆时针掰 至竖直状态时,油槽1内油脂流向储油箱16,处于待过滤状态;当连杆手柄26再逆时针掰 至右边呈水平状态时,油槽1内油脂直接流向外置容器,处于排放状态。储油箱中的油通过油料循环、过滤系统可实现油脂的循环利用,当抽油泵18开 启时,与其连接的进油管20内瞬时形成负压,可自动将油料过滤装置吸至管口,对进入管 内的油脂进行过滤,通过控制出油管21上的三通阀19可以调节过滤后油脂的状态,当三通 阀19上的控制手柄27掰至水平状态时,经储油箱16过滤后的油脂泵回油槽1,处于过滤 状态;当控制手柄27逆时针掰至竖直状态时,经储油箱16过滤后的油脂泵到外置容器或遗
5弃,处于排放状态。运转费用对比表(单位万元) 注1.以上数据是与生产能力相同的电热式油炸机对比得出的数值2.能耗计算是按每天10小时,设备的实际运转率100%,1个月按30天计算出的 数据3.上表涉及到的炸制能力是按初温为_18°C、单重60g的油条排计算得出由此看出,红外线发热管+远红外线发热板,使整个热效率提高到50%以上,而一 般的传统油炸机的热效率低于35%,并且节约电能45%左右。并且,一般燃气式油炸机的 加热部分表面温度最高可达600°C至700°C,电加热器方式的表面温度也在350°C,而红外 线发热管表面温度低于230°C (油炸环境为170°C);因此,本设备不但能够防止油的过度 加热而导致油过快氧化和发黑,而且几乎不产生油烟,也不会加剧室内环境温度的升高。不同油炸方式对油条的色泽、弹性、中心温度、水分含量、含油量和失重率影响显 著。与普通油炸相比,远红外油炸的优势在于使油条内部受热均勻,温度波动显著减少;在 降低吸油率的同时,减少了油炸损失。因此,将远红外加热法应用于油炸油条的加工过程, 对提高油炸油条的品质和产率,降低运转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传统油炸工艺产品的吸油率高的缺陷,采用红外与远红外复合加热的新型 油炸机,加速了加热过程中油脂分子的运动,可以很好的保证油温均勻,防止表面和内部产 生较大的温度差,减少了表面油温过高而产生的油脂裂解。并且该油炸机具有自动清洗功 能,可以将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时通过过滤将其去处,保证油炸过程中油脂 的安全。此外红外和远红外复合电磁波可以一定程度的打破油炸过程中产品内部的传质传 热平衡,一部分热量通过电磁波传到内部,减少了产品水分散失和油脂吸收。
权利要求一种红外 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所述油条炸制机包括机体、安装在所述机体内的油槽、与所述油槽相连的储油箱系统和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呈“船”型,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部,油槽上方设有由液压结构控制的槽盖,在所述油槽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和链式传送带,其中所述传送带绕装于“船头”、“船尾”的传动轮上,在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用于夹带油条的挤压罗拉,所述链式传送带设于船体中部,绕装于前、后传动轮上,所述链式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上的挤压罗拉的端头齿轮咬合;在链式传送带中间设有红外加热管和/或远红外加热板,在“船体”侧面设有油面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_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系统 安装于机体的下部,所述储油箱系统设有储油箱、油料循环装置、油料过滤装置和进出油控 制阀,所述储油箱安装于所述储油箱系统的下端,通过一个手柄操作的三通阀与油槽连接; 所述油料循环装置包括油料循环管、抽油泵及油料出口三通阀,所述油料循环管与抽油泵 进、出口相连接,所述进油管与储油箱连通,所述出油管通过三通阀与油槽连通,所述抽油 泵安装于储油箱上方油槽下方;所述油料过滤装置由负压圆孔单室抽滤器和三边封闭过滤 套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远红外连续油条炸制机,所述油条炸制机包括机体、油槽、储油箱系统和控制箱操作集成系统,其中,所述油槽呈“船”型,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部,油槽上方设有由液压结构控制的槽盖,在所述油槽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和链式传送带,其中所述传送带绕装于“船头”、“船尾”的传动轮上,在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用于夹带油条的挤压罗拉,所述链式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上的挤压罗拉的端头齿轮咬合;在链式传送带中间设有红外加热管和/或远红外加热板,在“船体”侧面设有油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连续炸制油条,实现油条制作自动化,安全卫生。
文档编号A23L1/164GK201640365SQ201020154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
发明者张灏, 李子廷, 范大明, 赵建新, 陈卫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