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573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百合科植物,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高氨基酸的营养食品,是世界上十大名菜之首,被誉为“蔬菜之王”,富含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中国《神农本经》称之位“上品之上”,《本草纲目》记载“可解渚肉(即肿瘤)之毒”。我国在种茶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唐、陆羽《茶经》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可见饮茶是从神农氏时期开始的。芦笋茶是承启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现代科学相结合而研制的,芦笋茶的制造工艺技术是利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独特的制造工艺,可是在芦笋 收购期间,有很多1.0以下的细芦笋不予收购,作废料就扔掉了,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提高了芦笋原料的利用率,解决了芦笋浪费的问题,生产出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环保饮品芦笋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笋尖采收、摊放
采收1.0以下的细芦笋,清洗,切顶尖头,色泽均匀且无病虫害和变质,挑选后及时摊晾4飞小时,失去部分水分,原料萎缩后再杀青;
②杀青
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鲜料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0(Tl2(rC,杀青时间1(T15分钟,每锅投放25 30kg ;
③揉捻
用45型电动揉捻机进行揉捻,每包放料7 8kg,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5 10分钟,揉捻过程中要翻拌f 2次;
④烘干
采用热风炉烘干的方法进行烘干,分初烘、摊凉,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2 3kg原料,温度80°C,每隔3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时间为2(T25分钟,初烘结束后摊凉,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55飞(TC,每笼放初烘料I. 5kg,烘至足干,即含水量为6%以下,用手捻成粉末状即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采收回来的细芦笋顶尖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心炒制而成,充分保留了芦笋的各种营养与保健成分,清香浓郁,茶色青绿,口感异香,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防止血管疾病,降低血压血脂,排毒利尿,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效果,是任何传统茶叶所不能比拟的,实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健康饮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笋尖采收、摊放
采收1.0以下的细芦笋,清洗,切顶尖头,色泽均匀且无病虫害和变质,挑选后及时摊晾5小时,失去部分水分,原料萎缩后再杀青;
②杀青
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鲜料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10°C,杀青时间12分钟,每锅投放30kg ;
③揉捻
用45型电动揉捻机进行揉捻,每包放料8kg,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8分钟,揉捻过程中要翻拌2次;
④烘干
采用热风炉烘干的方法进行烘干,分初烘、摊凉,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3kg原料,温度80°C,每隔3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时间为22分钟,初烘结束后摊凉,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60°C,每笼放初烘料I. 5kg,烘至足干,即含水量为6%以下,用手捻成粉末状即可。芦笋茶的各种指标如下
(I)感官指标
外观黄褐色芦笋尖,无病虫害,无霉斑。滋味与气味具有芦笋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杂质无外来杂质。(2)理化指标水分小于或等于6. 0%,总灰度小于或等于8. 0%。(3)卫生指标污染物限量符合GB2762的规定;
农药残留量符合GB2763的规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笋尖采收、摊放 采收I. O以下的细芦笋,清洗,切顶尖头,色泽均匀且无病虫害和变质,挑选后及时摊晾4飞小时,失去部分水分,原料萎缩后再杀青; ②杀青 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鲜料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0(Tl2(rC,杀青时间1(T15分钟,每锅投放25 30kg ; ③揉捻 用45型电动揉捻机进行揉捻,每包放料7 8kg,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5 10分钟,揉捻过程中要翻拌f 2次; ④烘干 采用热风炉烘干的方法进行烘干,分初烘、摊凉,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2 3kg原料,温度80°C,每隔3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时间为2(T25分钟,初烘结束后摊凉,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55飞(TC,每笼放初烘料I. 5kg,烘至足干,即含水量为6%以下,用手捻成粉末状即可。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顶尖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为将采收回来的细芦笋顶尖为原料,经过摊放、杀青、揉捻和烘干步骤制成成品。本发明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心炒制而成,充分保留了芦笋的各种营养与保健成分,清香浓郁,茶色青绿,口感异香,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防止血管疾病,降低血压血脂,排毒利尿,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效果,是任何传统茶叶所不能比拟的,实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健康饮品。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742707SQ2012102627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樊青林, 王娟子 申请人:樊青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