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82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选料、杀青、二次揉捻、二次烘炒、做形等工序,但在这个制作工艺中由于在高温和高氧含量的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机械揉捻及烘炒,导致了茶叶的型、色、味和营养成份的破坏,在热水冲泡时茶叶的颜色、香气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外型美观也受到影响,而且名茶“碧螺春”在做形时使用的双锅曲毫机只能生产出条形的绿茶。

另外,经过分拣后的茶叶在没有经过清洗的情况下,茶叶的清洁卫生状况难以得到保证。一般的茶叶没有经过灭酶处理,这样不利于茶叶的贮存,不利于保证茶叶的质量。由于所有操作均在高氧含量环境下进行,绿茶中的有益化学成分丢失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均在高氧含量环境下进行,绿茶中的有益化学成分丢失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绿茶制作方法,包括:

选料、洗涤以及灭酶、杀青、二次揉捻、烘干、做形等工序,所述烘干为:第一次烘干是在第一次揉捻后利用杀青机杀青后的余热操作,温度在110-120度适当投叶,下机后快速吹风摊晾;第二次烘干是在第二揉捻后,用烘干机大风量烘干,温度在130-150度,边烘边翻;上述两次的烘干过程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进行;将所述茶叶在双锅曲毫机上做形,温度在75-85度,每锅投叶为3公斤;所述低氧或无氧条件的环境是通过利用除氧后的空气置换、取代 空气。

本发明制作的绿茶外型卷曲如螺,色泽翠绿,颗粒圆紧,稍显白毫,香气纯正,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完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绿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茶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选料、洗涤以及灭酶、杀青、二次揉捻、烘干、做形等工序,所述烘干为:第一次烘干是在第一次揉捻后利用杀青机杀青后的余热操作,温度在110-120度适当投叶,下机后快速吹风摊晾;第二次烘干是在第二揉捻后,用烘干机大风量烘干,温度在130-150度,边烘边翻;上述两次的烘干过程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进行;将所述茶叶在双锅曲毫机上做形,温度在75-85度,每锅投叶为3公斤;所述低氧或无氧条件的环境是通过利用除氧后的空气置换、取代空气。

其中,所述无氧或低氧环境是通过燃烧或氧化反应的方法去除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得到的,除氧空气需经过干燥剂干燥。

本发明制作的绿茶外型卷曲如螺,色泽翠绿,颗粒圆紧,稍显白毫,香气纯正,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完整。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 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绿茶制作方法,选料、洗涤以及灭酶、杀青、二次揉捻、烘干、做形等工序。本发明制作的绿茶外型卷曲如螺,色泽翠绿,颗粒圆紧,稍显白毫,香气纯正,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完整。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硒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07.28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