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制作工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686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制作工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生产单线批次生产酸奶,配料指标固定,标准化后不再有大的调整,(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发酵完之后很难再对产品的做调整,酸甜比单一固定,并且不能很快速的变换产品花样(果酱风味除外)。

餐饮终端在制作和销售各种类型的酸奶和口味的酸奶时,需要在餐饮终端内储备各类型的酸奶或者各类型酸奶的前段产物,以备销售需要,这样就会增加餐饮终端的成本和增加奶制品过期的几率,也占用了餐饮终端的储存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制作工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重量比:奶液80-100份,白砂糖0-15份,稀奶油0-5份,浓缩乳清蛋白0-5份,一次发酵菌种,二次发酵菌种,稳定增稠乳化剂0-0.5份,营养强化剂,谷氨酰胺转氨酶、乳糖酶、凝乳酶。

进一步地,一次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亚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格拉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多种按一定比例组合,乳酸菌总数1010~1011 CFU/g;二次发酵菌种为: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乳酸克鲁维酵母、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醋酸菌单种或多种按一定比例组合,乳酸菌总数1010~1011 CFU/g;稳定增稠乳化剂包括:琼脂、果胶、卡拉胶、槐豆胶、阿拉伯胶、变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其中一种或多种复配;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A、D、E,乳矿物盐,膳食纤维-菊粉,低聚糖等。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奶液80-100份经过滤、离心净乳后速冷至4℃以下暂贮,鲜奶35-45份经板换升温至40~55℃,真空混料浓缩乳清蛋白0-5份以及白砂糖0-15份,当混合液升温至70~80℃后,真空度500~1500Pa,循环5~25分钟,经板换冷却后打入配料罐;

(2)配料标准化:开启搅拌,将上步骤得到的奶液与物料液混合,循环降温至4℃~25℃,定容,搅拌5min,按照特定模块进行蛋白质、脂肪指标检测,配料罐温度为20℃以下;

(3)均质:预热到60~70℃,压力15~250bar;

(4)杀菌:85~95℃杀菌5分钟,经板冷导入发酵罐;

(5)发酵温度控制在42℃~44℃,发酵进行4小时后取样检测酸度,发酵终点为700T~900T,pH 4.5~pH 4.0,取样检测相应的理化指标。

进一步地,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循环15min,并降温至42℃~44℃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并泵入待装罐;

果汁、果酱添加:待装罐中无菌操作加入果酱,开启搅拌,频率为25~30Hz,搅拌5min后至物料混合均匀,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不降温直接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接种,加入二次发酵菌种,在15~40℃进行二次发酵;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

热处理:70℃~75℃,15秒,并泵入待装罐,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接种时,与一次发酵菌种一起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0.01%~0.03%、乳糖酶0~5000u/l,凝乳酶500~5000u/l。

进一步地,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5℃~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充气:PLC控制系统主泵的浮动率控制在+/–15%预设范围内,保证泵产能2500~5000 kg/h,气体流量表将根据浮动相应调整确保符合充气量要求,通过精确的流量控制在受控压力下同质化处理,对搅拌动作、系统压力、流速、液体和气体的比率以及温度等变量的最终控制,使产品质地均匀,质量恒定,最终控制充气率在10~130%,出口温度4℃,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0℃~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凝冻:供料压力大于0.2bar,回气温度-30℃~-35℃,空气压力6~10bar,浆料压力0.02~2bar,发酵乳温度≤10℃,冻结能力在3000 kg/h,膨化率85%~100%,成型出料,出料温度为-2℃~-9℃,并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0℃~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然后直接进行灌装。

进一步地,排乳清:发酵乳降温至10℃~25℃,适当压力0~5bar,60目膜过滤,然后进行灌装;

灌装:外包装与果酱以无菌操作送入灌装机,进行在线混合并灌装封口,每次灌装应在倒缸后6~4小时内4~25℃灌装完毕,灌装好的产品及时入库,按要求分区域堆放,过程中尽量减少弯管数量,缩短输送距离,对于泵的选择,灌装时温度的控制,尽量减少粘度损失;

冷却:将产品置于2~6℃的冷库中冷却,至少需在冷库后熟12小时才能出货,后熟的过程既能让产品的粘度在灌装过程中得到恢复,又能让产品后熟过程中特殊风味物质的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统一前面生产发酵基料,多样化生产不同形式的产品,方便在餐饮终端中销售,对应各种客户,不用储备过多种类的酸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重量比:奶液80-100份,白砂糖0-15份,稀奶油0-5份,浓缩乳清蛋白0-5份,一次发酵菌种,二次发酵菌种,稳定增稠乳化剂0-0.5份,营养强化剂,谷氨酰胺转氨酶、乳糖酶、凝乳酶。

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一次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亚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格拉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多种按一定比例组合,乳酸菌总数1010~1011 CFU/g;二次发酵菌种为: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乳酸克鲁维酵母、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醋酸菌单种或多种按一定比例组合,乳酸菌总数1010~1011 CFU/g;稳定增稠乳化剂包括:琼脂、果胶、卡拉胶、槐豆胶、阿拉伯胶、变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其中一种或多种复配;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A、D、E,乳矿物盐,膳食纤维-菊粉,低聚糖等。

一种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配方,奶液为生牛乳或全脂乳粉(15%~25%)与水冲泡。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奶液80-100份经过滤、离心净乳后速冷至4℃以下暂贮,鲜奶35-45份经板换升温至40~55℃,真空混料浓缩乳清蛋白0-5份以及白砂糖0-15份,当混合液升温至70~80℃后,真空度500~1500Pa,循环5~25分钟,经板换冷却后打入配料罐;

(2)配料标准化:开启搅拌,将上步骤得到的奶液与物料液混合,循环降温至4℃~25℃,定容,搅拌5min,按照特定模块(乳成分分析仪的标准模块曲线)进行蛋白质、脂肪指标检测,配料罐温度为20℃以下;

(3)均质:预热到60~70℃,压力15~250bar;

(4)杀菌:85~95℃杀菌5分钟,经板冷导入发酵罐;

(5)发酵温度控制在42℃~44℃,发酵进行4小时后取样检测酸度,发酵终点为700T~900T,pH 4.5~pH 4.0,取样检测相应的理化指标,粘度指标,≥1500cP(里泊)以上。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循环15min,并降温至42℃~44℃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并泵入待装罐;

果汁、果酱添加:待装罐中无菌操作加入果酱,开启搅拌,频率为25~30Hz,搅拌5min后至物料混合均匀,进行灌装。制得常规饮用型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不降温直接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接种,加入二次发酵菌种,在15~40℃进行二次发酵;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

热处理:70℃~75℃,15秒,并泵入待装罐,进行灌装。制得酸奶酒和酸奶醋。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接种时,与一次发酵菌种一起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0.01%~0.03%、乳糖酶0~5000u/l,凝乳酶500~5000u/l。制得酶处理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接种时,与一次发酵菌种一起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0.01%~0.03%。制得酶处理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接种时,与一次发酵菌种一起添加乳糖酶0~5000u/l。制得酶处理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接种时,与一次发酵菌种一起添加凝乳酶500~5000u/l。制得酶处理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5℃~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充气:PLC控制系统主泵的浮动率控制在+/–15%预设范围内,保证泵产能2500~5000kg/h,气体流量表将根据浮动相应调整确保符合充气量要求,通过精确的流量控制在受控压力下同质化处理,对搅拌动作、系统压力、流速、液体和气体的比率以及温度等变量的最终控制,使产品质地均匀,质量恒定,最终控制充气率在10~130%,出口温度4℃,进行灌装。制得充气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0℃~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凝冻:供料压力大于0.2bar,回气温度-30℃~-35℃,空气压力6~10bar,浆料压力0.02~2bar,发酵乳温度≤10℃,冻结能力在3000 kg/h,膨化率85%~100%,成型出料,出料温度为-2℃~-9℃,并进行灌装。制得冰淇淋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二次配料:鲜奶或水温度升至70℃~75℃,在线化稀奶油、干混均匀的糖、胶体、增稠乳化剂等物料,循环15min,并降温至10℃~25℃打入发酵罐,与发酵乳搅拌20分钟混匀;

二次均质:混合料在10~25摄氏度下,压力为0~150bar均质,然后直接进行灌装。制得涂抹型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排乳清:发酵乳降温至10℃~25℃,适当压力0~5bar,60目膜过滤,然后进行灌装;

灌装:外包装与果酱以无菌操作送入灌装机,进行在线混合并灌装封口,每次灌装应在倒缸后6~4小时内4~25℃灌装完毕,灌装好的产品及时入库,按要求分区域堆放,过程中尽量减少弯管数量,缩短输送距离,对于泵的选择,灌装时温度的控制,尽量减少粘度损失;

冷却:将产品置于2~6℃的冷库中冷却,至少需在冷库后熟12小时才能出货,后熟的过程既能让产品的粘度在灌装过程中得到恢复,又能让产品后熟过程中特殊风味物质的形成。制得浓缩酸奶。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奶液为生牛乳或全脂乳粉(15%~25%)与水冲泡。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使用复原乳:40~50℃热水75份-85份,真空混料全脂奶粉15份-25份,循环10分钟以上,并静置水合30分钟。复原乳35%~45%,真空混料浓缩乳清蛋白0-5份以及白砂糖0-15份,真空度500~1500Pa,循环5~25分钟,经板换冷却后打入配料罐;

(2)配料标准化:开启搅拌,将上步骤得到的奶液与物料液混合,循环降温至4℃~25℃,定容,搅拌5min,按照特定模块(乳成分分析仪的标准模块曲线)进行蛋白质、脂肪指标检测,配料罐温度为20℃以下;

(3)均质:预热到60~70℃,压力15~250bar;

(4)杀菌:85~95℃杀菌5分钟,经板冷导入发酵罐;

(5)发酵温度控制在42℃~44℃,发酵进行4小时后取样检测酸度,发酵终点为700T~900T,pH 4.5~pH 4.0,取样检测相应的理化指标,粘度指标,≥1500cP(里泊)以上。

一种制作高指标基料二次制备酸奶的生产方法,统一发酵基料的情况下,指标可以在接种发酵开始到发酵乳灌装前,这一阶段内进行二次加工:

进行二次配料(糖、胶体、增稠剂等),添加果汁果酱等,做常规风味发酵乳或发酵乳(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合理控制所需甜酸比(糖酸比);

发酵乳适当冷热处理后,接种二次发酵可以变成酸奶酒或酸奶醋;(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接种发酵过程中添加酶制剂;(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使用充气设备,变成充气的酸奶(慕斯类);(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使用凝冻设备,凝冻成酸奶冰淇淋;(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二次均质下变成可以涂抹的酱料或者饮用型酸奶;(乳蛋白≥2.3%,乳脂肪≥6%以上或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排乳清浓缩酸奶;(乳蛋白≥2.3%,乳脂肪≥2.5%以上);

这样可以在统一前面生产发酵基料,多样化生产不同形式的产品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