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核开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3803阅读:3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核开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核开口机,具体地说是通过大电机带动传送带做移动,两小电机带动两挤压轮转动,挤压传送带上的杏核管,从而挤压杏核管内杏核,达到杏核开口的目的,属于农产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杏仁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杏仁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维生素e、优质蛋白、膳食纤维,还含有钙、镁、锌、铁等矿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夏季食用,不但可以美容养颜,还有减肥功效。杏仁在杏核内,杏核很坚硬,很难进行开核取出杏仁,人们通常是采用人工锤击的办法来破核取仁,但是生产效率低并且成品合格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核开口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杏核开口机,是由传送带、杏核管、挤压轮、支架、小电机、卷轴、大电机、杏核管槽、挤压轮轴和支架下台组成的,其特征在于:传送带一端在支架台面上,一端在支架台面下,传送带靠卷轴实现转向和移动,传送带上有杏核管槽,杏核管竖向放置在杏核管槽上,两挤压轮在传送带两侧对称分布,支架有支架下台,挤压轮轴与挤压轮同心轴配合,小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小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挤压轮轴转动,从而使挤压轮转动,大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大电机靠带传动带动卷轴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的转向和移动,杏核管槽在传送带上均匀分布。

所述的杏核管为软塑料材料,受挤压后变形,无挤压时回复原来状态。

所述的杏核管直径为1.5cm,高度为10cm。

所述的杏核管槽深度为0.5cm,直径和杏核管直径相同。

所述的挤压轮轴靠联轴器固定在支架下台内,实现挤压轮轴与挤压轮的固定。

所述的挤压轮内圆有条形凹槽,挤压轮轴上有条形凸起,保证挤压轮轴转动能带动挤压轮转动。

所述的两挤压轮轮面最近距离略小于杏核管直径。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该装置通过大电机带动卷轴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转向和移动,小电机带动挤压轮轴转动,从而使挤压轮转动,两挤压轮同一方向转动从而挤压传送带上的杏核管,杏核管盛装杏核,杏核受到挤压,达到杏核完美开口而不伤害内部杏仁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附图3为杏核管的放大图,附图4为传送带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杏核管,3、挤压轮,4、支架,5、小电机,6、卷轴,7、大电机,11、杏核管槽,31、挤压轮轴,41、支架下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杏核开口机,是由传送带1、杏核管2、挤压轮3、支架4、小电机5、卷轴6、大电机7、杏核管槽11、挤压轮轴31和支架下台41组成的,传送带1一端在支架4台面上,一端在支架4台面下,传送带1靠卷轴6实现转向和移动,传送带1上有杏核管槽11,杏核管2竖向放置在杏核管槽11上,两挤压轮3在传送带1两侧对称分布,支架4有支架下台41,挤压轮轴31与挤压轮3同心轴配合,小电机5固定在支架4上,小电机5通过带传动带动挤压轮轴31转动,从而使挤压轮3转动,大电机7固定在支架4上,大电机7靠带传动带动卷轴6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1的转向和移动,杏核管槽11在传送带1上均匀分布。

所述的杏核管2为软塑料材料,受挤压后变形,无挤压时回复原来状态。

所述的杏核管2直径为1.5cm,高度为10cm。

所述的杏核管槽11深度为0.5cm,直径和杏核管2直径相同。

所述的挤压轮轴31靠联轴器固定在支架下台41内,实现挤压轮轴31与挤压轮3的固定。

所述的挤压轮3内圆有条形凹槽,挤压轮轴31上有条形凸起,保证挤压轮轴31转动能带动挤压轮3转动。

所述的两挤压轮3轮面最近距离略小于杏核管2直径。

该装置在工作时,杏核平放进杏核管2,杏核管2竖向放置在杏核管槽11上,开动大电机7,带动卷轴6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1移动,开动两个小电机5,带动挤压轮轴31转动,从而带动挤压轮3转动,当杏核管2移动至两挤压轮3面的最小距离时,杏核管2受挤压变形,杏核受挤压,达到杏核开口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杏核开口机,属于农产品加工设备领域。是由传送带、杏核管、挤压轮、支架、小电机、卷轴、大电机、杏核管槽、挤压轮轴和支架下台组成的,传送带一端在支架台面上,一端在支架台面下,传送带靠卷轴实现转向和移动,传送带上有杏核管槽,杏核管竖向放置在杏核管槽上,两挤压轮在传送带两侧对称分布,支架有支架下台,挤压轮轴与挤压轮同心轴配合,小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挤压轮轴转动,从而使挤压轮转动,大电机靠带传动带动卷轴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的转向和移动,杏核管槽在传送带上均匀分布。该装置通过大电机带动传送带做移动,两小电机带动两挤压轮转动,挤压传送带上的杏核管,从而挤压杏核管内杏核,达到杏核开口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段培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正扬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