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莱菔子脱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300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莱菔子脱壳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菔子脱壳设备。



背景技术: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其具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长期食用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可用于制作莱菔子油等制品。在莱菔子油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莱菔子脱壳,现有的脱壳设备多用于花生等作物的脱壳,而莱菔子的外壳紧密包覆内部果实,与花生等作物的组织结构相去甚远,无法将现有花生脱壳设备用于莱菔子的脱壳。因此,提供一种莱菔子脱壳的专用设备,以期提高莱菔子的脱壳能力和脱壳效果,提高脱壳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莱菔子脱壳的专用设备,以期提高莱菔子的脱壳能力和脱壳效果,提高脱壳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莱菔子脱壳设备,该设备包括料斗、传送带、风机、加热仓、脱壳器、振动筛和收料槽;其中,料斗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待脱壳的莱菔子的料仓;传送带位于料斗的出料口下方;风机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旁侧,且位于所述料斗的下游;加热仓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末端,其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加热仓的进料口;脱壳器的进料口与所述加热仓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脱壳器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辊压筒,所述外壳的两端内壁均开设有导轨,所述辊压筒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内,并在第一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在所述辊压筒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脱壳器还包括与所述辊压筒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部件,所述第二动力部件驱动所述辊压筒在往复运动的同时绕自身中轴线自转;振动筛的进料口与所述脱壳器的出料口相连通,且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向下倾斜设置;收料槽与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相连通。

在工作过程中,待脱壳的莱菔子储存在料仓内,料仓底部设有闸门,该闸门根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闸门开启,内部的莱菔子落到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向下游运送,直至进入加热仓,且在进入加热仓之前通过风机的吹动,将空壳吹走,避免空壳进入加热仓,减小加热仓和脱壳器的工作负荷;在加热仓内停留预设时间,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至预设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向总控单元发出指令,总控单元控制加热仓的出料口开启,经过加热的莱菔子进入到脱壳器内;在脱壳器内,辊压筒在第二动力部件的作用下滚动、并同时在第一动力部件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从而碾压莱菔子实现脱壳,经脱壳的莱菔子和脱下的外壳经出料口进入振动筛,振动筛的振动将质量较大的莱菔子输送至收料槽,而将质量较小的壳留在其上,实现分离。

这样,该莱菔子脱壳的专用设备,在脱壳之前通过风机作用实现空壳分离,能够降低后续工序的负荷,节约能源;同时,在进行脱壳之前先进行加热,令果肉与果壳分离嵌开,在进行后续碾压分离时,更容易实现分离,从而提高了莱菔子的脱壳能力和脱壳效果,提高了脱壳率。

进一步地,所述辊压筒包括第一辊压筒和与所述第一辊压筒平行设置的第二辊压筒;两辊压筒在径向方向往复运动时,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压筒与所述第二辊压筒处于最近位置时,两辊压筒的间距为5mm-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压筒与所述第二辊压筒处于最远位置时,所述第一辊压筒与靠近其一侧的壳壁间距、所述第二辊压筒与靠近其一侧的壳壁间距均为5mm-20mm。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仓的出料口与所述脱壳器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外罩设有隔热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脱壳器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筛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莱菔子脱壳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莱菔子脱壳设备中脱壳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斗

2-传送带

3-风机

4-加热仓 41-加热装置 42-温度传感器

5-脱壳器 51-外壳 52-辊压筒 53-导轨 54-第一动力部件

55-第二动力部件

6-振动筛

7-收料槽

8-第一螺旋输送机

9-第二螺旋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莱菔子脱壳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莱菔子脱壳设备中脱壳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莱菔子脱壳设备包括料斗1、传送带2、风机3、加热仓4、脱壳器5、振动筛6和收料槽7;其中,料斗1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待脱壳的莱菔子的料仓;传送带2位于料斗1的出料口下方;风机3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的旁侧,且位于所述料斗1的下游;加热仓4位于所述传送带2的传输末端,其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1和温度传感器42,所述传送带2穿过所述加热仓4的进料口;脱壳器5的进料口与所述加热仓4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脱壳器5包括外壳51和设于所述外壳51内的辊压筒52,所述外壳51的两端内壁均开设有导轨53,所述辊压筒52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53内,并在第一动力部件54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53在所述辊压筒52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脱壳器5还包括与所述辊压筒52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部件55,所述第二动力部件55驱动所述辊压筒52在往复运动的同时绕自身中轴线自转;振动筛6的进料口与所述脱壳器5的出料口相连通,且所述振动筛6的出料口向下倾斜设置;收料槽7与所述振动筛6的出料口相连通。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控制出料量,在料斗1的出料口上可设置闸门和计量器,根据计量器测量到的物料通过量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

在工作过程中,待脱壳的莱菔子储存在料仓内,料仓底部设有闸门,该闸门根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闸门开启,内部的莱菔子落到传送带2上,并随传送带2向下游运送,直至进入加热仓4,且在进入加热仓4之前通过风机3的吹动,将空壳吹走,避免空壳进入加热仓4,减小加热仓4和脱壳器5的工作负荷;在加热仓4内停留预设时间,通过加热装置41加热至预设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向总控单元发出指令,总控单元控制加热仓4的出料口开启,经过加热的莱菔子进入到脱壳器5内;在脱壳器5内,辊压筒52在第二动力部件55的作用下滚动、并同时在第一动力部件54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从而碾压莱菔子实现脱壳,经脱壳的莱菔子和脱下的外壳51经出料口进入振动筛6,振动筛6的振动将质量较大的莱菔子输送至收料槽7,而将质量较小的壳留在其上,实现分离。

这样,该莱菔子脱壳的专用设备,在脱壳之前通过风机3作用实现空壳分离,能够降低后续工序的负荷,节约能源;同时,在进行脱壳之前先进行加热,令果肉与果壳分离嵌开,在进行后续碾压分离时,更容易实现分离,从而提高了莱菔子的脱壳能力和脱壳效果,提高了脱壳率。

为了提高碾压脱壳的效率,辊压筒52包括第一辊压筒和与所述第一辊压筒平行设置的第二辊压筒;两辊压筒52在径向方向往复运动时,相互靠近或远离。理论上,辊压筒52也不局限于设置两个,可以在平行的方向上设置多组辊压筒52,各辊压筒52互相独立转动,并在径向运动时互相靠近或远离。上述第二动力部件55可以为电机,各辊压筒52之间可以共用同一电机,并通过传动件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上述第一动力部件54也可以为微型电缸,各辊压筒52分别通过独立的微型电缸驱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辊压筒与所述第二辊压筒处于最近位置时,两辊压筒52的间距为5mm-20mm,第一辊压筒与所述第二辊压筒处于最远位置时,所述第一辊压筒与靠近其一侧的壳壁间距、所述第二辊压筒与靠近其一侧的壳壁间距均为5mm-20mm,从而保证莱菔子得到充分的碾压,提高脱壳效率。

上述加热仓4的出料口与所述脱壳器5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8相连通,且第一螺旋输送机8外罩设有隔热盖板,以便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脱壳器5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筛6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9相连通,以提高相邻工位之间的传输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