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185发布日期:2019-01-22 21:1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蛎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牡蛎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牡蛎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获取蚝油的常用方式是用蚝钩将鲜蚝凿孔然后开壳取蚝肉进行水煮得蚝汤,然后将蚝汤提炼浓缩得蚝油。采用这种方式及设备进行蚝油生产工序较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且对牡蛎本体损伤较大。

另外,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蚝油提炼设备常存在的问题是,当蚝汁量较大,含水量较多时,随着液体的加热蒸发,容器内的液体量逐渐减少,当容器内液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当前的加热装置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加热,使得蚝油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牡蛎加工系统,能够对牡蛎进行多功能加工,并提高蚝油提炼效果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牡蛎加工系统,包括若干第一箱体和若干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具有可开闭口或者可开闭面,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至少在其底面铺设有若干蒸汽管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蒸汽管道的进气口均延伸至所在的箱体外,所述第二箱体内的蒸汽管道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二箱体外,所述第一箱体内的蒸汽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还包括若干第一输液管道,所述第一输液管道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出液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清洗后的牡蛎通过可开闭口或者可开闭面直接放入箱体内,然后向箱体内的蒸汽管道通蒸汽,蒸汽通过出气口对牡蛎进行蒸汽加热蒸煮,在蒸汽加热蒸煮作用下牡蛎自行开壳并产生蚝汁,蚝汁下落并由第一输液管道输送至第二箱体内,再向第二箱体内的蒸汽管道通蒸汽对蚝汁进行提炼。本系统利用蒸汽加热蒸煮使牡蛎自动开壳并产生用于浓缩提炼蚝油的蚝汁,然后进行蚝汁提炼,无需再进行开壳取肉水煮等步骤,简化了蚝油生产工序,降低了蚝油生产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了蚝油生产效率;由于是利用蒸汽加热蒸煮牡蛎产出蚝汁,相对于水煮等方式,所产生的蚝汁中水的含量更少,也就更有利于通过蚝汁提炼蚝油;本系统通过蒸汽加热蒸煮使牡蛎自动开壳,相比于使用蚝钩等工具更加方便,既能够得到完整的牡蛎壳,便于对牡蛎壳进行进一步加工,又便于取得牡蛎肉,且相对于其他取肉方式,牡蛎肉完整度高;本系统使用蒸汽加热蒸煮牡蛎,能够对牡蛎进行高温灭菌,且不会使牡蛎肉的生鲜度和品质降低。本系统能够实现上述的多种功能,因而具有功能多样性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箱体内蒸汽管道上方设置有网筒,所述网筒两端封闭,侧面设置有可开闭口;所述网筒的两个端面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箱体侧面,所述旋转轴与其所穿过的第一箱体侧面之间配置有轴承,所述网筒轴线与所述第一箱体底面平行,所述第一箱体外设置有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可将牡蛎放入网筒中,然后通蒸汽加热蒸煮牡蛎,在加热蒸煮过程中网筒能够旋转,从而能够对网筒中牡蛎进行均匀蒸汽加热蒸煮,有利于提高蚝汁产出和牡蛎开壳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牡蛎灭菌效果。另外,网筒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既不影响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又能够防止一些杂质随蚝汁落下,从而有利于提高蚝汁纯度。另外,若将第一箱体侧面设计成可开闭也便于网筒的安装拆卸。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具有按键以及显示屏,所述第一箱体外的进气口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阀门。通过按键可以设定阀门开闭时间以及开闭程度,从而控制蒸汽量和加热蒸煮时间,提高本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还可以将控制器与旋转轴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既控制阀门也控制旋转轴驱动装置,从而提高本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箱体内的蒸汽管道上方设置有隔网。将牡蛎放置于隔网上,这样牡蛎与蒸汽管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更有利于蒸汽的喷射,提高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另外,隔网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既不影响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又能够防止一些杂质随蚝汁落下,从而有利于提高蚝汁纯度。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行走轮,便于转运第一箱体内的牡蛎,也便于调整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距离。

作为改进,与行走方向对应的第一箱体侧面可开闭,便于将牡蛎从第一箱体内倒出。

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二输液管道,所述第二输液管道用于将若干个第二箱体中的液体输送汇集至其中一个第二箱体内或者另外单独设置的一个第三箱体内,所述第三箱体至少在底面铺设蒸汽管道,且所述蒸汽管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三箱体外,第三箱体设置有出液口;每个进气口以及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上还设置有泵。第二箱体内对蚝汁进行蒸汽加热提炼,当第二箱体内的液体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即可以通过开启输液管道上的阀门和泵将各个第二箱体内剩余液体自动汇集到一个箱体内进行再次提炼。本技术方案采用初级提炼与再次提炼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提炼后的有效成分含量,同时两个提炼过程的转换也比较方便,从而提高蚝油提炼效果和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输液管道和/或第二输液管道设置有过滤装置,使得液体在沿输液管道运行时能够得到过滤,提高蚝油提炼质量。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第三箱体内一定高度处设置有与箱体底面平行的滤网,对加入箱体内的液体起到过滤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蚝油提炼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箱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从第一箱体侧面方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箱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箱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5,蒸汽管道;4/6,进气口;7,出气口;8,出液口;9,第一输液管道;10/19,阀门;11/20,泵;12,网筒; 13,旋转轴;14,隔网;15,行走轮;16,支撑腿;17,扶手;18,第二输液管道;21,第三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该牡蛎加工系统包括立方体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可以在侧面或者顶面设置可开闭口,也可以将侧面或者顶面设计成可开闭面,还可以将第一箱体1设计成上开口,即第一箱体1没有顶面。第一箱体1内底面上铺设有五条蒸汽管道3(图1的视角为从第一箱体1上方俯视),各条蒸汽管道3共用一个进气口4,也可以分别设置进气口4。蒸汽管道3的进气口4延伸至第一箱体1外,例如可以以穿过第一箱体1或者绕过第一箱体1上边沿(第一箱体1 上开口情况下)的方式延伸至第一箱体1外,第一箱体1内的蒸汽管道3上开设有若干向上的出气孔。各条蒸汽管道3在第一箱体1内具有一个独立端部,该端部也可以开口。另外还可以在第一箱体1内侧面铺设蒸汽管道,侧面的蒸汽管道的出气口方向与第一箱体1底面平行。

该牡蛎加工系统还包括三个用于盛装蚝汁的立方体第二箱体2。第二箱体2 内在底面铺设有蒸汽管道5,蒸汽管道5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均延伸至第二箱体2外,例如进气口6和出气口7可以采取穿过第二箱体2的方式延伸出第二箱体2外,而若是穿过第二箱体2的较低部位则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第二箱体2之间应设置密封装置;也可以在第二箱体2上开口的情况下进气口6或出气口7绕过第二箱体2上边沿延伸出箱体外,或者还可以采取其他合适方式。每个进气口6均设置有阀门。第二箱体2设置有出液口8。

第一输液管道9包括一条主管道与三条分管道,主管道与第一箱体1连通,三条分管道均与主管道连通,同时每条分管道分别连通一个第二箱体2。管道与各个箱体之间可以采用多种连通方式,例如管道的端口可以与其所连通的箱体一体成形,或者管道也可以穿入箱体内,还可以在箱体开口的情况下,管道绕过箱体的上边沿伸入箱体中,还可以在各个箱体单独设置突出的出液口,将管道与出液口连通(第二箱体2可直接使用出液口8,也可以另外设置与管道连通的出液口),还可以采取其他合适方式使得第一输液管道9能够起到连通和输送液体的作用。为了提高输送效果,主管道的进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一箱体1 流入主管道的管道口)应靠近用于第一箱体1底面。而分管道的出液管道口(即液体从分管道流入第二箱体2的管道口)可以离第二箱体2的底面高一些。

若将第一箱体1设置的高于第二箱体2,则液体可以依靠重力在第一输液管道9内流动。也可以为了便于液体在第一输液管道9内流动,在第一输液管道9 上设置有阀门10和泵11,例如可以设置在主管道上,而无需考虑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高度情况。

该牡蛎加工系统在工作时,将进气口4连通蒸汽发生装置,将清洗后的牡蛎通过可开闭口或者可开闭面或者从第一箱体1上方直接放入第一箱体1内,然后向第一箱体1内的蒸汽管道3通蒸汽,蒸汽通过出气口对牡蛎进行蒸汽喷射加热蒸煮。在蒸汽加热蒸煮作用下牡蛎自行开壳并产生蚝汁,蚝汁下落并由第一输液管道9输送至第二箱体2(若第一输液管道9设置有阀门10和泵11则将其开启)。

出气口可以设计的小一些,能够提高蒸汽喷射力度,且较小的出气口以及较大的蒸汽喷射力度有利于防止蚝汁进入蒸汽管道3内。为了提高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出气口也可以设计的密一些。

蚝汁被输送至第二箱体2后,通过进气口6向第二箱体2内蒸汽管道5通蒸汽,蒸汽从出气口7出蒸汽管道5,从而通过蒸汽对蚝汁进行加热提炼以制得蚝油。

提炼时第二箱体2的出液口8是封堵住的,当提炼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打开出液口8将提炼后的蚝油液体进行收集。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箱体1内铺设的蒸汽管道3不是多条,而是将一条蒸汽管道3设计成多个“U”型弯曲,该条蒸汽管道3上开设出气口,且在第一箱体1内具有一个独立端部,该端部可开口。其他内容同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箱体2内的蒸汽管道5也可以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式。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箱体1内蒸汽管道3上方设置有柱形网筒12。网筒12两端封闭,网筒12的侧面设置有可开闭口。网筒12的两个端面连接有旋转轴13,旋转轴 13的轴线与网筒12的轴线重合,两个旋转轴13向网筒12的两侧伸出并穿过第一箱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旋转轴13与其所穿过的第一箱体1侧面之间配置有轴承(若旋转轴13穿过的两个侧面是可开闭的,则在安装旋转轴13时需将旋转轴13将要穿过的两个侧面固定为关闭状态),通过轴承使得旋转轴13能够相对于第一箱体1侧面旋转。网筒12轴线与第一箱体1底面平行,网筒12与蒸汽管道3之间的距离以及旋转轴13穿过第一箱体1侧面的位置根据需要确定,如图4所示,图4的视角是第一箱体1的侧视方向。第一箱体1外设置有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等方式,并可以安装在第一箱体1外壁上,例如在旋转轴13伸出第一箱体1外的部分上以及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链轮并通过链条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13旋转,进而使网筒12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牡蛎不再直接与蒸汽管道3接触,而是放入网筒12中,然后通蒸汽加热蒸煮牡蛎,在加热蒸煮过程中通过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网筒12旋转,从而能够对网筒12中牡蛎进行均匀蒸汽加热蒸煮,有利于提高蚝汁产出和牡蛎开壳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牡蛎灭菌效果。另外,网筒12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既不影响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又能够防止牡蛎中夹杂的一些杂质随蚝汁落下,从而有利于提高蚝汁纯度。另外,第一箱体1的四个侧面中两个相对侧面用于安装旋转轴13,另两个侧面若设计成可开闭也便于网筒12的安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或第二或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第一箱体1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上具有按键以及显示屏,伸出第一箱体1外的进气口4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阀门。通过按键可以设定阀门开闭时间以及开闭程度,显示屏显示设定数据,从而自动控制蒸汽量和加热蒸煮时间。控制器还可以与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既控制阀门又控制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从而将阀门的开闭时间以及开闭程度与旋转轴驱动装置的转动时间以及转动快慢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箱体1 内的蒸汽管道3上方设置有与第一箱体1底面平行的隔网14,隔网14与蒸汽管道3的距离根据需要设置,如图5所示,图5的视角是第一箱体1的侧视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牡蛎放置于隔网14上,这样牡蛎与蒸汽管道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更有利于蒸汽的喷射,提高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另外,隔网14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既不影响蒸汽加热蒸煮效果,又能够防止一些杂质随蚝汁落下,从而有利于提高蚝汁纯度。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其是在第一或第二或第三或第四或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箱体1还安装有行走轮15,同时安装有支撑腿16以及用于推动行走轮15行走的扶手17,为此可以单独设置底盘安装行走轮15以及支撑腿16和扶手17,也可以将第一箱体1底面作为底盘,这些均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由于安装了行走轮15,因而可以方便的移动第一箱体 1,便于转运第一箱体1内的牡蛎,也便于调整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的距离。或者也可以在蒸汽加热蒸煮的时候将蚝汁先保存于第一箱体1内,然后通过行走将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之间的距离减小,再在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 之间连通第一输液管道9进行液体输送,从而可以缩短第一输液管道9的长度。通过本实施方式,该系统的使用灵活度更高,功能更加多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是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与行走方向对应的第一箱体1侧面可开闭,即以推动行走轮15前进方向为前时,第一箱体 1的前侧面是可开闭的,将前侧面打开便于将牡蛎从第一箱体1内倒出。

参考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三个第二箱体2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输液管道18,两条第二输液管道18用于将其中一个第二箱体2与另两个第二箱体2连通。例如可以将三个第二箱体2分别记为a箱体、b箱体和c箱体,则其中一条第二输液管道18连通a箱体和b箱体,另一条第二输液管道18连通b箱体和c箱体。此处举例和标记仅为说明箱体和管道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对技术方案的完全限定。

第二输液管道18的两端可以与其所连通的两个第二箱体2一体成形,或者第二输液管道18也可以穿过第二箱体2从而伸入后者中,还可以在第二箱体2 上开口的情况下,第二输液管道18绕过第二箱体2的上边沿伸入第二箱体2中,还可以采取其他合适方式使得第二输液管道18能够在箱体之间起到连通和输送液体的作用。为了提高输送效果,第二输液管道18的进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二箱体2流入第二输液管道18的管道口)应靠近用于输出液体的第二箱体2底面,而第二输液管道18的出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二输液管道18流入第二箱体2的管道口)可以离第二箱体2的底面高一些。每条第二输液管道18上均设置有阀门19,每条第二输液管道18上还设置有泵20。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当每个第二箱体2内的液体经过提炼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开启第二输液管道18上的阀门19和泵20,通过两条第二输液管道18将三个第二箱体2内的剩余液体汇集至一个箱体内进行再次提炼,再次提炼完毕后的蚝油液体通过第二箱体2设置的可开闭的出液口8进行收集(出液口8根据需要开闭)。本实施方式采用初级提炼与再次提炼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提炼后的有效成分含量,同时两个提炼过程的转换也比较方便,从而提高蚝油提炼效果和效率。

在第二输液管道18输送液体的同时,可以将输出液体的两个第二箱体2的进气口6的阀门19关闭,减少能源使用。

第一输液管道9和第二输液管道18还可以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以设置于管道口处,也可以设置于输液管道内。在液体输送过程中,过滤装置对液体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液体效果和蚝油提炼质量。

第二箱体2内一定高度处可以设置与箱体底面平行的滤网9,滤网9可以靠近底面,两个输出液体的第二箱体2的滤网9高于第二输液管道18的进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二箱体2流入第二输液管道18的管道口),输入液体的第二箱体2的滤网9低于第二输液管道18的出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二输液管道18 流入第二箱体2的管道口)。在提炼过程中以及液体进出第二箱体2的过程中滤网9能够起到过滤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蚝油提炼质量。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种实施方式,其与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增加了一个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与第二箱体2大小不同,蒸汽管道、进、出气口以及出液口的设置方式同第二箱体2,但是第三箱体 21的蒸汽管道的数量以及大小可以相应改变。相应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输液管道18变成三条,三条第二输液管道18分别连通第三箱体21和三个第二箱体 2中的一个,第二输液管道18与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21的连通方式以及其他内容同第八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三个第二箱体2中的提炼到一定程度的液体通过第二输液管道18汇集至另外设置的箱体,即第三箱体21内进行再次提炼。由于第二箱体2用于初级提炼,一开始加入的液体含水量较多,因而第二箱体2可以设计的大一些。而第三箱体21用于再次提炼,因而第三箱体21可以设计的小一些。

第三箱体21内也可以设置滤网,并且可以将滤网设计的低于第二输液管道 18的除液管道口(即液体从第二输液管道18流入第三箱体21的管道口)

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