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谷物熟化成型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6491发布日期:2018-10-19 20:5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粉状谷物熟化成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玉米糁子经过浸泡一定时间后直接机制面条,面条熟化成型后或者悬挂晾晒,或者入水降温冷却,再经平铺晾干,然后定量包装;使用玉米面粉与淀粉、水混合,然后机制面条,再经过悬挂晾干至一定程度计量包装;使用玉米糁子制作面条的传统工艺,浸泡过后含水量没有标准,或多或少,导致最终产品形态不稳定,且效能差产量极低。悬挂晾晒的,干燥程度不均,产品含水率没有标准,影响产品在食用制备时性状不一,且需要长时间浸泡使面条回水软化;悬挂晾晒需要占用大面积场地、大量时间、人力,产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卫生条件难以掌控。入水降温冷却的方式,对于降温水要求较高,无法保障卫生安全。配方和工艺没有标准化,导致产品没有标准化,产品最终性状差,难以制备,烹饪繁琐程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粉状谷物熟化成型的设备,产品标准化,节省空间,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卫生安全,产品最终性状优良,易处理,可操作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机架1、电机2、搅拌机箱3、搅拌机4、新传动螺旋铜柱5、工作舱6、入料口7、出料道8、出料模具9、第二机架10、筛网11、异形挡板12、风仓13、风机14、第三机架15、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17、输送带18、控制台19、切断仓20、气缸21、自动切断器22、紫外线消毒灯23、受力滚轴24、上入料口25、输送架26、支脚27,所述第一机架1内部下端设置有电机2,第一机架1上表面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搅拌机箱3、工作舱6,搅拌机箱3内部设置有搅拌机4,搅拌机4搅拌端设置有新传动螺旋铜柱5,且新传动螺旋铜柱5设置在工作舱6内部,工作舱6上端设置有入料口7,工作舱6前端设置有出料道8,出料道8前端设置有出料模具9,第一机架1前方设置有第二机架10,第二机架10左右侧之间有筛网11,筛网11两侧设置各设置有异形挡板12,第二机架10内部左右侧之间设置有数个风仓13,风仓13上方设置有风机14,第二机架10前方设置有第三机架15,第三机架15前端左右侧之间设置有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17设置在第三机架15后端左右侧之间,副传动轴16与主传动轴17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8,第三机架15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台19,第三机架15中端左右侧之间设置有切断仓20,切断仓20上表面前端设置有气缸21,切断仓20内部前端设置有自动切断器22,自动切断器22与气缸21连接,切断仓20内部均匀设置有数个紫外线消毒灯23,第三机架15中后端设置有受力滚轴24,入料口7上方设置有上入料口25,上入料口25左右侧设置有输送架26,第二机架10、第三机架15下端均匀设置有数个支脚27。

所述风仓13数目为五个。

所述主传动轴17与第三机架15通过主动连接件172、主动支座171转动连接。

所述切断仓20左右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侧通风口201,切断仓20上表面均匀设置有数个上通风口202。

所述受力滚轴24与第三机架15通过受力支座241转动连接。

所述支脚27下方设置有移动件271。

所述电机2与搅拌机4通过皮带4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机架1与输送架26通过支撑架251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产品标准化,节省空间,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卫生安全,产品最终性状优良,易处理,可操作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新传动螺旋铜柱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模具9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机架1、电机2、搅拌机箱3、搅拌机4、新传动螺旋铜柱5、工作舱6、入料口7、出料道8、出料模具9、第二机架10、筛网11、异形挡板12、风仓13、风机14、第三机架15、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17、输送带18、控制台19、切断仓20、气缸21、自动切断器22、紫外线消毒灯23、受力滚轴24、上入料口25、输送架26、支脚27、皮带41、支撑架251、侧通风口201、上通风口202、受力支座241、主动连接件172、主动支座171、移动件27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机架1、电机2、搅拌机箱3、搅拌机4、新传动螺旋铜柱5、工作舱6、入料口7、出料道8、出料模具9、第二机架10、筛网11、异形挡板12、风仓13、风机14、第三机架15、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17、输送带18、控制台19、切断仓20、气缸21、自动切断器22、紫外线消毒灯23、受力滚轴24、上入料口25、输送架26、支脚27,所述第一机架1内部下端设置有电机2,第一机架1上表面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搅拌机箱3、工作舱6,搅拌机箱3内部设置有搅拌机4,搅拌机4搅拌端设置有新传动螺旋铜柱5,且新传动螺旋铜柱5设置在工作舱6内部,工作舱6上端设置有入料口7,工作舱6前端设置有出料道8,出料道8前端设置有出料模具9,第一机架1前方设置有第二机架10,第二机架10左右侧之间有筛网11,筛网11两侧设置各设置有异形挡板12,第二机架10内部左右侧之间设置有数个风仓13,风仓13上方设置有风机14,第二机架10前方设置有第三机架15,第三机架15前端左右侧之间设置有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17设置在第三机架15后端左右侧之间,副传动轴16与主传动轴17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8,第三机架15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台19,第三机架15中端左右侧之间设置有切断仓20,切断仓20上表面前端设置有气缸21,切断仓20内部前端设置有自动切断器22,自动切断器22与气缸21连接,切断仓20内部均匀设置有数个紫外线消毒灯23,第三机架15中后端设置有受力滚轴24,入料口7上方设置有上入料口25,上入料口25左右侧设置有输送架26,第二机架10、第三机架15下端均匀设置有数个支脚27。

所述风仓13数目为五个。

所述主传动轴17与第三机架15通过主动连接件172、主动支座171转动连接。

所述切断仓20左右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侧通风口201,切断仓20上表面均匀设置有数个上通风口202。

所述受力滚轴24与第三机架15通过受力支座241转动连接。

所述支脚27下方设置有移动件271。

所述电机2与搅拌机4通过皮带4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机架1与输送架26通过支撑架25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配料搅拌标准化:标准化配比原料面粉、饮用水和食盐,不同原料中水和盐占比在30%-35%之间,拌匀后面粉介于粉状和絮状之间。先将面粉倒入搅拌机,电机380V转速308开启搅拌后徐徐加入溶解了食盐的饮用水,避免加水过快导致面粉呈絮状,拌匀过程中面粉发热温度不得超过32℃。

注:标准化配比避免产品性状不一,利于后续工序数据标准化,面粉絮状一方面无法标准化机器进料量,一方面水分过大最终产品韧性达不到,煮制时会断节。面粉拌匀时温度过高会导致机制阶段产品产生气泡甚至受热过高部分碳化。

2、改造“年糕机”:使用市面上年糕机,改造的新传动螺旋铜柱,增加切面角度,从而增加进料量和传动过程中的挤压力,进而增加摩擦力提高工作舱温度,使单位时间内原料受热温度更高,设计了相应孔数310孔径1.5mm的出料模具,使出料量,产品直径,原料受热时间,熟化程度均达到标准化。

注:原料不同配比经过不同受热时间和不同温度会有极大差异,可能出现熟化程度不够产品没有韧性不耐煮易断,可能出现粘度过高出料不畅模具孔堵塞甚至产品碳化。

未经改造的“年糕机”制作面条无法达到高压高温,因此现有技术在原料中添加淀粉增加产品韧性。

3、设计“悬浮式快速降温系统”设备:使用5台转速为2800功率0.37千瓦的风机,设计了风仓收纳所有风力,再通过孔径为4.0mm的筛网均匀出风,异形挡板控制风向,尾部有输送带加自动切断器,输送带上设计了受力滚轴,面条自风仓前端进入,通过副传动轴、主传动轴和输送带行进至切断完成,过程中基本处于悬浮状态,每根面条基本受到同样风力降温。并且在切断仓加装紫外线消毒灯,产品经高温消毒后再二次消毒。

注:车间整体消毒无菌,并有换气系统和空调平衡车间内部温度湿度,产品经过固定的风力和降温行程,达到快速降温锁住水分,相比入水和晾晒方式既保证产品质量,又大大减少空间、时间、人力的使用。

4、采用“微真空加脱氧剂”:人工计量后产品采用微真空并放置脱氧剂方式包装,微真空是为了保留部分活动空间使脱氧剂能够作用到全部产品。然后进入速冻库冷冻保存。

注:市面上现有产品包装一般是真空包装,一方面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一方面真空包装对产品产生高压,产品含水率高的会粘合在一起,含水率低的会出现断节。

5、最终产品拆开包装即可使用,并且韧性高,耐煮不混汤,制成餐品后50分钟内不会泡发,性状稳定可制作任意形式餐品。

注:现有工艺制成品一般需4-8小时以上浸泡才可使用,且由于经过长时间浸泡,产品性状不稳定,可能出现断节,混汤,易泡发等现象,一般用于汤面等餐品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产品标准化,节省空间,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卫生安全,产品最终性状优良,易处理,可操作性高。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