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66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特指系一种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管,一般是采用普通玻璃试管,用棉花或橡皮塞将其开口密封并经灭菌后制成,这种微生物培养管,虽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其一个试管内仅能培养一种微生物,因而功能单一,且接种时,要将管口的密封塞拔出来,然后进行接种,因此,微生物易被污染,水份易于蒸发,给使用和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污染、抗水份蒸发能力强的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在一园形套管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圆孔,在套管内均布有若干间距与套管外壁上圆孔间距相等的密封塞,密封塞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并与外接推拉手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图;附图2为附
图1的A-A剖视图。
参见附
图1、2,本实用新型由外套管1,密封塞2,连接管3,手柄4组成,所述包套管1为一圆形通管,在其外壁上设有2-7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圆形孔5,密封塞2通过连接管3相连而成一整体且均布在套管1内,连接管3是一横截面呈C形的圆弧管,手柄4也通过连接管3与密封塞2相连而成为一整体。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向外拉手柄4,使连接管3,密封塞2沿套管1内壁滑动,当滑动至连接管3与套管1外壁上的圆孔5位置相对应时,即可通过圆孔5向连接管3内注入微生物培养基或进行标本接种,连接管3亦就是微生物培养室,当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推动手柄4,连接管3,密封塞2则沿导管内壁向反方向滑动,使密封塞2与套管1外壁上的圆孔5位置相对应从而使连接管3与外界呈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多室结构并配以密封塞密封,因而,具有负载力高,抗污染、抗水份蒸发能力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适于使用在医院、科研单位培养微生物。
权利要求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包括外套管1,密封塞2,连接管3,手柄4,所述包套管1为一圆形通管,在其外壁上设有2-7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圆形孔5,其特征在于密封塞2通过连接管3相连而成一整体且均布在套管1内,连接管3是一横截面呈C形的圆弧管,手柄4也通过连接管3与密封塞2相连而成为一整体。
专利摘要组合式多室微生物培养管,是在一圆形套管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圆孔,在套管内均布有若干间距与套管外壁上圆孔间距相等的密封塞,密封塞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并与外接推拉手柄相连从而在套管中形成多个与外界呈密封状态的微生物培养室,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抗污染、抗水分蒸发能力弱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功能多、抗污染、抗水分蒸发能力强,适于使用在医院、科研单位培养微生物。
文档编号C12M1/24GK2167095SQ9323458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0日
发明者朱志春 申请人:朱志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