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和调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4710阅读:1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和调制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和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晒红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较长,分布范围较广。晒红烟既是生产混合型卷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也是新型烟草制品的主要原料。晒红烟晒制后多呈深褐色或褐色,一般含糖量较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较高,烟味浓,劲头大;主要用于口含烟、斗烟、水烟和混合型卷烟,也作为雪茄芯叶、束叶和鼻烟、嚼烟的原料。按照晒制设施和方式,晒红烟的调制方式可分为折晒、索晒、捂晒和架晒等。其中,索晒方式较为常见。通常,在7~8月份烟叶成熟期,烟区随时可见露天晒烟、或者简单的放在房檐下晾晒或在屋里挂晾,这种调制方式不具备调温、调湿、防暴晒和防水份散失过快的措施,特别是秋季空气湿度低、阳光暴烈的年份,容易造成变黄期烟叶水分散失过快和晒青现象,导致晾晒烟质量变劣。另外,变黄期(上架的烟叶首要先晾3天左右)一旦遇上降雨天气,就需要及时向室内搬运烟叶,在天气晴好时又要搬出烟叶,这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包括地窖或山洞,所述地窖或山洞具有排气口;在所述地窖或山洞中设置堆捂架1,所述堆捂架由立杆2与横杆3通过支撑结构4或连接结构5搭架而成,所述横杆3与横杆3之间设置有晒制台6,所述堆捂架1下方设置有支撑腿7。

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设施,设置有地窖或山洞。本发明的地窖是指利用土的热惰性而建成的,在地下挖掘而成或天然形成的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本发明的山洞是指自然形成或经过人工开采的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本发明对地窖或山洞的形状和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地,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为长方体,更优选地,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的长8.0米~12米,宽3.0米~6米,高2.5~3.5米;最优选地,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高于地面50厘米~80厘米。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还包括排潮装置或加湿装置、和/或温度调节装置,使得所述地窖或山洞湿度保持在65%~80%湿度范围,温度保持在15℃~20℃。

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中,所述堆捂架(1)的形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高度为2.0~3.0米。更优选地,所述堆捂架可使用竹竿或木棍作为立杆2或横杆3,并根据情况选择三通接头作为支撑结构4、或仅使用尼龙绳或铆钉作为支撑结构4固定,还可以在相邻的横杆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结构5)起支持稳定作用。立杆、横杆或连接杆的材料没有特别地限制,可就地选择竹竿或木材,或者选择定制中空钢管或铝杆等。

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中,所述晒制台(6)为塑料薄膜;优选地,所述塑料薄膜上面还铺设有稻草。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晒红烟的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包括挖建地窖或山洞,以及搭建堆捂架;

2)将烟叶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堆捂架上进行堆黄;

3)步骤2)获得的变红晒干的烟叶进行调制。

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为如上面所述的调制设施,包括上述地窖或山洞,以及上述堆捂架。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烟叶堆黄的条件为每捆50~80片烟叶进行捆绑成捆,然后叶尖向上、叶柄向下,平整堆砌在烟架上,在恒温恒湿(温度:18℃~20℃;湿度:65%~80%)的环境条件下堆放3天。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在进行所述步骤3)的调制之前还包括露天晾晒的过程,优选地,所述露天晾晒的时间为3小时。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步骤3)在地窖或山洞内的烟架上,铺设塑料薄膜,薄膜上面再铺稻草,然后再将变红晒干的烟叶堆码在上面,让烟叶在近乎恒温恒湿(温度:15℃~20℃;湿度:60%~75%)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堆好后覆盖稻草,再用木板压在烟堆上。

本发明的调制设施及调制方法至少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调制设施可利用当地地形环境选择适当地窖或山洞,或者人工开挖,建设简便;堆捂架可因地选材,搭建无需特别复杂工艺,易于推广建设;

2)本发明的调制方法与传统的露天晒烟、或者简单的放在房檐下晾晒或在屋里挂晾的调制方法相比:

时间大大减少:

新型调制方法的调制用工时间(不需要操作的时间和堆放发酵期不计)较短,大概5~7天;而当地原有调制方式受降雨、阴天影响较大,大概需要6~10天。

避免阴雨天气的影响:

新型调制方法的变黄前期在山洞里面堆捂变黄,不受阴雨天气影响;而当地原有调制方式受降雨、阴天影响较大。

调制用工节约:

新型调制方法的调制用工(堆放发酵期不计)较少,大概5个工/亩;而当地原有调制方式的变黄阶段遇降雨、阴天,需要搬运烟叶或用塑料薄膜遮掩避雨,用工增加1~4个工/亩,调制用工大概需要6~9天。按照每个工100元计算,新型调制方法可节约成本100~400元/亩。

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

新型调制方法与当地原有调制方式相比,烟叶浮青或死青现象明显减少;烟叶颜色、油分、香味、水分均匀一致;色泽更加鲜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中的堆捂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堆捂架;2立杆;3横杆;4支撑结构;5连接结构;6晒制台;7支撑腿;8烟叶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包括地窖或山洞,所述地窖或山洞具有排气口;在所述地窖或山洞中设置堆捂架1,所述堆捂架由立杆2与横杆3通过支撑结构4或连接结构5搭架而成,所述横杆3与横杆3之间设置有晒制台6,所述堆捂架1下方设置有支撑腿7。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窖或山洞的长8.0米~12米,宽3.0米~6米,高2.5~3.5米;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高于地面50厘米~80厘米。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地窖或山洞还包括排潮装置或加湿装置、和/或温度调节装置,使得所述地窖或山洞湿度保持在65%~80%湿度范围,温度保持在15℃~2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中,所述堆捂架(1)的形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高度为2.0~3.0米。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晒制台(6)为塑料薄膜;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薄膜上面还铺设有稻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晒红烟的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晒红烟的调制设施,包括挖建地窖或山洞,以及搭建堆捂架;

2)将烟叶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堆捂架上进行堆黄;

3)步骤2)获得的堆黄的烟叶进行调制。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晒红烟的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烟叶堆捂

在空闲地开挖地窖或山洞,规格为:长8.0m,宽3.0m,高2.5m;地窖或山洞均需要留排气口,并配置排潮装置。在地窖或山洞里用竹竿或木棍扎成架子(见图1),视烟叶长短制作两层或三层。从田间采收的成熟烟叶,按照每捆50~80片烟叶进行捆绑成捆,然后叶尖向上、叶柄向下,平整堆砌在烟架上,尽量让烟捆与烟捆得间距小些,以利保温保湿,促进烟叶变黄。近乎恒温恒湿(温度:15℃~20℃;湿度:65%~80%)的环境条件下,烟叶内大分子化学物质开始分解,烟叶逐步变黄。经过3~4天时间的堆放,烟叶变黄程度基本可以达到8~9成黄。

2晒制阶段

1)在晒制阶段的变黄后期和定色期,视天气而定,若是天气晴朗,可以将堆黄后的烟叶先进行大约3个小时的露天晾晒,加速蒸发烟叶剩余的水分,提升烟叶的温度。露晒结束后,就把烟叶移进大棚内,上架晒制。此后,棚内的烟叶通过大棚日夜温度、湿度的转换,出现一个温、湿度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循环,棚内的烟叶晒制时间大大缩短。此外,大棚晒制因为本身具备的调制功能,减少了人工晒制操作,减少了烟农的劳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2)变红阶段:当烟叶主脉晒干时,开始让烟叶适当吃露。当叶片变红、叶肉基本晒干,开始具有吸露返潮能力时,选择晴天夜间拉开烟绳距离吸露,次日继续晾晒,如此反复2~3次即可。

3堆码阶段

堆码阶段是将晾晒好的烟叶进行初步发醉处理,使油分、香味、颜色、水分均匀一致,提高烟叶品质;通过堆码后的烟叶,易保管,不易发生霉烂变质。堆码的具体方法是:地窖或山洞内的烟架上,铺设塑料薄膜,薄膜上面再铺稻草,然后再将变红晒干的烟叶堆码在上面,让烟叶在近乎恒温恒湿(温度:15℃~20℃;湿度:60%~75%)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堆码时,烟尖相压,烟拐(或柄)各向两边,堆放时烟堆不易过高,一般以0.8~1.0米高为宜。堆好后覆盖稻草,再用木板压在烟堆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晒红烟的调制设施为如上面所述的调制设施,包括上述地窖或山洞,以及上述堆捂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烟叶堆黄的条件为每捆50-80片烟叶进行捆绑成捆,然后叶尖向上、叶柄向下,平整堆砌在烟架上,在恒温恒湿(温度:18℃~20℃;湿度:65%~80%)的环境条件下堆放3天。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在进行所述步骤3)的调制之前还包括露天晾晒的过程,优选地,所述露天晾晒的时间为3小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晒红烟的调制方法中,所述步骤3)调制的方法为将变红晒干的烟叶移进所述调制设施的堆捂架上,保持恒温恒湿(温度:18℃~20℃;湿度:65%~80%)堆码2.5天;最优选地,在堆码时,所述烟叶堆的烟尖相压,烟拐或烟柄各向两边,堆放时烟堆高0.8米。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应理解以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晒红烟的新调制方法与传统方法调整烟叶对比

1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山东省沂水县高庄镇五台村。试验品种:沂水绺子。试验时间:2016年8月2日。

2试验设计

试验设一个处理(本发明的新调制方法),一个对照(当地传统调制方式)。

处理方法:1)烟叶堆捂

在空闲地开挖地窖或山洞,规格为:长8.0m,宽3.0m,高2.5m;地窖或山洞均需要留排气口,并配置排潮装置。在地窖或山洞里用竹竿或木棍扎成架子,视烟叶长短制作三层。从田间采收的成熟烟叶,按照每捆50~80片烟叶进行捆绑成捆,然后叶尖向上、叶柄向下,平整堆砌在烟架上,尽量让烟捆与烟捆得间距小些,以利保温保湿,促进烟叶变黄。近乎恒温恒湿(温度:15℃~20℃;湿度:65%~80%)的环境条件下,烟叶逐步变黄。经过3~4天时间的堆放,烟叶变黄程度基本可以达到8~9成黄。

2)晒制阶段

1)变黄定色期:在晒制阶段,选择晴朗天气,将堆黄后的烟叶先进行大约3个小时的露天晾晒,加速蒸发烟叶剩余的水分,提升烟叶的温度。露天晒结束后,就把烟叶移进大棚内,作竖立成堆摆放。烟叶通过大棚日夜温度、湿度的转换,出现一个温度、湿度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循环。烟叶经历变黄期、定色期,在棚内晒制时间5~7天。2)变红阶段:当烟叶主脉晒干后,让烟叶适当吃露。当叶片变红、叶肉基本晒干,开始具有吸露返潮能力时,选择晴天夜间拉开烟绳距离吸露,次日继续晾晒,如此反复2~3次即可。

3)堆码阶段

堆码阶段是将晾晒好的烟叶进行初步发醉处理,使油分、香味、颜色、水分均匀一致,提高烟叶品质;通过堆码后的烟叶,易保管,不易发生霉烂变质。堆码的具体方法是:地窖或山洞内的烟架上,铺设塑料薄膜,薄膜上面再铺稻草,然后再将变红晒干的烟叶堆码在上面,让烟叶在近乎恒温恒湿(温度:15℃~20℃;湿度:65%~75%)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堆码时,烟尖相压,烟拐(或柄)各向两边,堆放时烟堆不易过高,一般以0.8~1.0米高为宜。堆好后覆盖稻草,再用木板压在烟堆上。发酵期间要勤检查,若垛内温度达人体温度,即应翻垛,一般经10~15天后可以分级、包装。

传统方法:

1)采收:根据晒烟由上到下成熟的特征,分2~3次采收。2)编烟:把两片烟叶背对背安顺序编在绳扣中,使叶柄露出绳3厘米左右。3)变黄期:把上完架的烟绳以15~20个为一组并拢,烟绳距保持在3厘米左右。变黄初期在烟绳上面盖上帘子等覆盖物遮阳,避免叶片烫伤。变黄过程中必须打开烟绳2~3次,进行通风透气。待到上部叶变黄60~70%、中部叶变黄70~80%、下部叶变黄40~50%时,逐渐拉开烟绳距离晾晒。4)变红期:在烟叶变黄的基础上,逐渐变成红色,根据烟叶变红程度逐渐扩大绳距晾晒。要经常查架并轻推勤摇,避免叶片粘连。5)干筋期:前期拉大绳距暴晒,后期缩小绳距提高晒架利用率,直到烟叶主脉一折即断为止。6)夜间吃露:让烟叶适当吃露。当叶片变红、叶肉基本晒干,开始具有吸露返潮能力时,选择晴天夜间拉开烟绳距离吸露,次日继续晾晒,如此反复2~3次即可。7)下架堆放:烟叶晒好后,放入室内堆垛发酵。烟垛要离地面30厘米,离墙10厘米。堆积时要做到叶尖在里、叶柄朝外,垛高1.3~1.5米,然后覆盖塑料、麻袋片等物密封。发酵期间要勤检查,若垛内温度达人体温度,即应翻垛,一般经10~15天后可以分级、包装。

3新调制方式和当地调制方式比较

3.1调制时间比较

新型调制方法的调制时间(堆放发酵期不计)较短,大概8~11天;而当地原有调制方式受降雨、阴天影响较大,至少需要20~30天。

3.2调制用工比较

新型调制方法的调制用工(堆放发酵期不计)较少,大概5个工/亩;而当地原有调制方式的变黄阶段遇降雨、阴天,需要搬运烟叶或用塑料薄膜遮掩避雨,用工增加1~4个工/亩,调制用工大概需要6~9个工/亩。按照每个工100元计算,新型调制方法可节约成本100~400元/亩。

3.3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新型调制方法与当地原有调制方式相比,烟叶浮青或死青现象明显减少;烟叶颜色、油分、香味、水分均匀一致;色泽更加鲜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