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679发布日期:2018-08-17 18:08阅读:21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烟草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烟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与传统香烟相比,加热不燃烧的烟草制品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吸烟方式而受到烟草厂商的重视。加热不燃烧的烟草制品其核心是香烟加热器,通过香烟加热器将香烟加热到150℃~400℃,以将香烟中的诸如烟香、烟碱包括尼古丁等成分释放出来,而焦油和烟雾不会释放出来。现有的香烟加热器主要包括:供电盒、安装于供电盒内部的电源组件和控制组件、插置于供电盒上对应的插接通道内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供香烟插入的加热腔以及用于对插入的香烟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管需与电源组件电导通从而为加热组件提供电力,香烟插入加热管后,加热组件通电而对香烟进行加热。通常地,是在加热管上适当位置设有两根并排设置的导电针,而供电盒的插接通道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两片同样并排呈线性排列的导电弹片,加热管插置于供电盒上的插接通道内时,导电弹片与导电针对应抵接而实现电连接。这种导电针、导电弹片分别并排线性排列设置的导电连接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对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有朝向要求,当插入方向错误,将无法实现电导通,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必须要先确定好朝向后再插入,操作上相对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香烟加热器,能有效实现加热管和电源组件的电导通且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香烟加热器,包括供电盒、组装于供电盒内部的电源组件以及插置于供电盒内对应开设的插接通道中的加热管,所述插接通道一端在供电盒表面形成插入口,插接通道的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内端端面上相距预定距离并排凸出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所述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设置有中部导电区以及环绕所述中部导电区设置且与中部导电区电绝缘的导电圆环,所述导电圆环以所述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所述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时与所述插接通道共中轴线,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分别对应抵接中部导电区和导电圆环,且加热管绕中轴线旋转时,第一电极柱在中部导电区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中部导电区内,而第二电极柱在导电圆环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导电圆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于插接通道内端端面中心点处,所述中部导电区为包含所述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中心点在内的导电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于偏离插接通道内端端面中心点的位置处,所述中部导电区为以所述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中心点为圆心的圆环区。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通道的内端端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电极柱,且两根所述第一电极柱位于以插接通道内端端面中心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通道的内端端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电极柱,且两根所述第二电极柱位于以插接通道内端端面中心点为圆心的第二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内凹形成凹坑,所述中部导电区和导电圆环均设置于凹坑的坑底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供电盒的插接通道内端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在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对应设置有中部导电区和导电圆环,所述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时与所述插接通道共中轴线,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均抵接于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且加热管绕中轴线旋转时,第一电极柱在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中部导电区内,而第二电极柱在加热管的插入端端面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导电圆环内。由此,在将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内时,无需特别注意加热管的插入端的朝向,均能有效地实现电导通,简化了操作,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香烟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之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香烟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香烟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管插入插接通道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香烟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分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香烟加热器,包括供电盒1、组装于供电盒1内部的电源组件(图未示出)以及插置于供电盒1内对应开设的插接通道10中的加热管2。

所述插接通道10一端在供电盒1表面形成插入口100,插接通道10的与所述插入口100相对的内端端面上相距预定距离并排凸出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柱30和第二电极柱32。在相应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柱30和第二电极柱32可分别对应连接至电源组件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设置有中部导电区22以及环绕所述中部导电区21设置且与中部导电区22电绝缘的导电圆环24,所述导电圆环24以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所述加热管2插入插接通道10时与所述插接通道10共中轴线,第一电极柱30对应抵接于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上的中部导电区22,第二电极柱32则对应抵接于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上的导电圆环24,且加热管2绕中轴线旋转时,第一电极柱30在中部导电区22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中部导电区22内,而第二电极柱32在导电圆环24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导电圆环2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供电盒1的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柱30和第二电极柱32,在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对应设置有中部导电区22和导电圆环24与加热管2上的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加热管2插入插接通道10时与所述插接通道10共中轴线,第一电极柱30和第二电极柱32分别对应抵接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上的中部导电区22和导电圆环24,且加热管2绕中轴线旋转时,第一电极柱30在中部导电区22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中部导电区22内,而第二电极柱32在导电圆环24的抵接点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导电圆环24内。由此,在将加热管2插入插接通道10内时,无需特别注意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的朝向,均能有效地实现电导通,而中部导电区简化了操作,方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柱30设置于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处,所述中部导电区22为包含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中心点在内的导电区。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电极柱30设置于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处,则所述中部导电区22对应包含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中心点在内,由此,将加热管2插入插接通道10内时,第一电极柱30即可准确地抵接中部导电区实现电导通,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柱30设置于偏离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的位置处,所述中部导电区22为以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的中心点为圆心的圆环区。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电极柱30设置于偏离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的位置处,而所述中部导电区22对应设计为以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的中心点为圆心的圆环,由此,将加热管2插入插接通道10内时,第一电极柱30仍能即可准确地抵接中部导电区实现电导通,加热管2绕中轴线旋转时仍能保持抵接导通。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插接通道10的内端端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电极柱30,且两根所述第一电极柱30位于以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周上。通过设置两根位于同一圆周(第一圆周)上的第一电极柱30,可以在不同位置抵接于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的端面上,能更好地保障电导通连接的平稳性。优选地,两根第一电极柱30可相对于第一圆周的圆心对称设置,可使加热管2受力平衡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插接通道10的内端端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电极柱32,且两根所述第二电极柱32位于以插接通道10内端端面中心点为圆心的第二圆周上。通过设置两根位于同一圆周(第二圆周)上的第二电极柱32,可以在不同位置抵接于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的端面上,能更好地保障电导通连接的平稳性。优选地,两根第二电极柱32可相对于第二圆周的圆心对称设置,可使加热管2受力平衡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2的插入端20端面内凹形成凹坑21,所述中部导电区22和导电圆环24均设置于凹坑21的坑底面上。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中部导电区22和导电圆环24直接位于外表面而容易磨损的缺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