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958发布日期:2019-05-11 00:2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产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卷烟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问题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烟草生产商均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危害更低的烟草制品,低温加热不燃烧烟制品作为烟草消费的新形式,逐步受到市场的欢迎,正日益被大多数国家的卷烟消费者接受。

例如,公开号为CN106376975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空腔,具有空腔壳体以及由空腔壳体形成的空腔容置空间,空腔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加热介质,空腔顶部设有滤棉;密封盖,设于所述空腔底部以对所述空腔底部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形成有穿设部;空气导流器,设置于密封盖的下方,具有导流槽以及导流孔,导流孔与穿设部对应设置;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底盖以及加热陶瓷片,加热器底盖设置于空气导流器的下方,加热陶瓷片固定于加热器底盖且穿过导流孔并刺穿穿设部以穿设入空腔容置空间。

公开号为CN103974640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有一种气雾产生装置,这种气雾产生装置构造成接收气雾形成基体,并且构造成使用内部加热器和外部加热器两者而加热气雾形成基体,该内部加热器定位在基体内,该外部加热器定位在基体外。内部和外部加热器两者的使用允许每个加热器在比当单独使用内部或外部加热器时可能要求的低的温度下操作。通过在比内部加热器低的温度下操作外部加热器,可将基体加热成具有比较均匀的温度分布,同时装置的外部温度可保持到可接受的低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气雾产生装置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松脱机构上的气雾形成基体,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上,所述内壳用于放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还包括泄沫通道,其可使所述内壳内的碎屑流出。

可选地,所述泄沫通道包括斜孔,所述斜孔能够引导位于所述内壳内的碎屑经所述斜孔流出。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泄沫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斜孔连通,所述斜孔能够引导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碎屑经所述斜孔流出。

可选地,所述加热体用于插入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内,所述第三通孔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

可选地,沿轴向,所述斜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锐角为30°至60°。

可选地,还包括松脱机构,所述松脱机构能够使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和所述加热体产生相对运动。

可选地,所述内壳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连接,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和所述加热体能够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均与所述加热体接触。

可选地,所述松脱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内壳上的按压机构,所述外壳能够沿周向运动,并将所述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以驱动所述按压机构向所述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所述轴向与所述加热体的插入方向一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相对于所述加热体具有第一轴向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相对于所述加热体具有第二轴向位置,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和所述第二轴向位置相同。

可选地,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内壳能够随所述外壳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和所述内壳的外周面,其中之一设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另一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外壳具有面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第一端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具有面向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凸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由交替设置的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形成,所述第二端部由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形成,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一凹部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气雾产生装置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壳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按压机构设于所述内壳的内腔,沿所述轴向,所述按压机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比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内壳的轴向一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用于向所述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凸部,所述凸部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并朝向所述外壳的内壁外凸。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部之间的部分设有弯曲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部之间的部分呈条状。

可选地,所述凸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

可选地,沿径向,所述凸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凸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内壳具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二端插设于所述凹部。

可选地,所述凹部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凸部的背面为凹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面向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的部分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面向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的部分设有凸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内壳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壳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通孔暴露所述加热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至少为两个,且沿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部;内衬,所述内衬沿周向环绕设于所述外壳本体部的内周面。

可选地,沿轴向,所述外壳本体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相比于所述第一环形件更靠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环形件的表面凹凸不平。

可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本体部,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内壳与所述本体部或所述加热体可周向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本体部设置有具有容纳部的固定座,所述加热体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在周向上的运动。

可选地,沿轴向,所述固定座包括所述容纳部和第四通孔;所述加热体沿所述容纳部至所述第四通孔的方向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固定座安装于电路控制板,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轴向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容纳部之间,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在所述轴向上的运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不是圆形。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至所述第四通孔的方向,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容纳部具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安装于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横截面不是圆形,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的横截面不是圆形。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至所述第四通孔的方向,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部,所述第二部分安装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不是圆形,或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通孔的横截面不是圆形。

可选地,还包括导线,所述加热体的安装部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贯穿孔。

可选地,所述加热体的安装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加热体的外周面相贴合,且所述安装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加热体具有径向间隔。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所述电路控制板。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轴向延伸,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电路控制板,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和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以可拆卸地方式和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面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部分设有分别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延伸部面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部分设有分别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之间;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所限定的夹持空间能够容纳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面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部分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安装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沿径向相对设置;第二延伸部具有插入端,所述插入端沿所述轴向插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之间,且所述插入端在所述轴向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内壳的底座沿轴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泄沫通道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固定座与内壳的底座间的轴向间隔和斜孔,所述斜孔能够引导位于所述内壳内的碎屑经所述斜孔流出。

可选地,所述泄沫通道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斜孔连通,所述斜孔能够引导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碎屑经所述斜孔流出。

可选地,所述加热体用于插入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内,所述第三通孔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本体部设置有具有容纳部的固定座,所述加热体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在周向上的运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内壳的底座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固定座面向所述底座的部分具有相对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固定座的部分倾斜设置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周面分别和所述加热体的外周面相贴合,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面和所述加热体具有所述径向间隔。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装置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用于加热放置在气雾产生装置上的气雾形成基体。其中,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套设于内壳上,内壳用于放置气雾形成基体;还包括泄沫通道,其可使内壳内的碎屑流出,这样方便清洁。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松脱机构中旋转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松脱机构的侧视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松脱机构的侧视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松脱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加热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加热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固定座的立体图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固定座的立体图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加热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安装部的立体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安装部的立体图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限位部的立体图一;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中限位部的立体图二;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加热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雾产生装置1的松脱机构10,气雾产生装置1设有加热体23,加热体23用于插入放置在松脱机构10上的气雾形成基体(图未示出)内,松脱机构10能够使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产生相对运动。其中,松脱机构10包括:旋转部101,旋转部101包括外壳14和内壳11,外壳14套设于内壳11上,内壳11用于放置气雾形成基体;内壳11上设有按压机构30,外壳14能够沿周向(图1和图3中Z方向所示)运动,并将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图1和图3中X方向所示)运动以驱动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图1中Y方向所示)压紧力,轴向与加热体23的插入方向一致。另外,内壳1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与气雾产生装置1连接,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能够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气雾形成基体均与加热体23接触。

用户抽吸时,将气雾形成基体放置于内壳11的内腔11a内,加热体23插入气雾形成基体内。此时,气雾形成基体与加热体23接触,控制加热体23加热气雾形成基体产生气雾供用户抽吸。用户完成抽吸时,在拔出气雾形成基体之前,控制外壳14沿周向运动,外壳14周向运动时会将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那么外壳14轴向运动会驱动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在径向压紧力的作用下,一方面,内壳11会随外壳14做周向运动,内壳11能够由第一位置沿周向相对气雾产生装置1转动切换至第二位置;另一方面,气雾形成基体的外包装可以随内壳11沿周向旋转并带动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气雾形成基体不易和外包装分离,防止气雾形成基体的外包装随内壳11沿周向同步旋转的同时,气雾形成基体不同步旋转。气雾形成基体随内壳11沿周向同步旋转足够距离后,也即气雾形成基体相对加热体23在周向运动足够距离后,再沿轴向将气雾形成基体从加热体23上拔出时,加热体23上面残留的气雾形成基体量会更少,更利于用户对气雾产生装置1的清洁。

综上,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由粘连变为松脱,用户可以轻松从加热体23上拔出气雾形成基体,使用方便,也便于用户对气雾产生装置1的清洁。同时,由于加热体23和气雾形成基体是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在轴向无相对运动,因此,在拔出气雾形成基体的过程中,加热体23在轴向无运动,保持了加热体23和气雾产生装置1连接的稳定性,延长了加热体2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壳11由第一位置沿周向(图3中Z方向所示)相对气雾产生装置1转动切换至第二位置,内壳11可以是沿周向顺时针(图2中B方向所示)旋转,或者逆时针(图2中A方向所示)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交替进行。在内壳11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与加热体23接触并保持连接,且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可在周向(图3中Z方向所示)上产生相对运动。

在第一位置,气雾形成基体相对于加热体23具有第一轴向位置,在第二位置,气雾形成基体相对于加热体23具有第二轴向位置,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相同。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气雾形成基体均与加热体23接触,且在轴向无相对运动。优选地,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与加热体23无相对地轴向运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不相同,内壳相对气雾产生装置转动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均与加热体接触,二者不仅发生周向运动,还会产生轴向运动;只要在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能够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且气雾形成基体均与加热体接触即可。

此外,本实施例中,内壳11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内壳11沿周向旋转,加热体23保持静止;在其它实施例中,加热体沿周向旋转,内壳保持静止,只要在第二位置时,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即可。其中,当加热体23沿周向旋转时,加热体23可以是随所在气雾产生装置1同步旋转,也可以是加热体23旋转,加热体23所在的气雾产生装置1保持静止。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形成基体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经加热体23加热后产生气雾供用户抽吸即可。加热体23加热气雾形成基体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能够被加热但不燃烧。例如,本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体是固体气雾形成基体,含有烟草成分,气雾形成基体由外包装(例如铝箔层)包裹。

此外,加热体2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加热体23呈柱状,横截面呈圆形。在其它实施例中,加热体23的横截面可以呈四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随着加热体23的横截面的边数越多,加热体23和气雾形成基体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加热体23和气雾形成基体更易松脱,当将气雾形成基体从加热体23上拔出时,加热体23上面残留的气雾形成基体量会越少,更利于用户对气雾产生装置1的清洁。

加热体23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制,只要能够通电后发热以加热气雾形成基体产生气雾即可。例如,本实施例中,加热体23的材质包括陶瓷。

另外,本实施例中,内壳11沿周向从第一位置同步旋转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内壳11能够随外壳14沿周向同步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也可以不随内壳同步旋转,只要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在周向能够产生相对运动即可。也可以是,外壳周向旋转的过程中,至少有内壳随外壳同步周向旋转的过程。其中,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受到径向压紧力。

参考图5,外壳14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块141,凸块141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外壳14的内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三个凸块141;参考图3,内壳11的外周面沿轴向(图3中X方向所示)延伸的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内壳1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三个第一凹槽111。参考图2,凸块141设于第一凹槽111,从而,内壳11沿周向从第一位置同步旋转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内壳11能够随外壳14沿周向同步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外壳的内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内壳的外周面设有凸块,凸块设于第一凹槽。

其中,本实施例中,凸块141沿轴向延伸。但凸块的延伸方向不做限制,只要凸块设于第一凹槽后,内壳能够随外壳沿周向同步旋转。此外,内壳和外壳之间的配合形式不限于凸块和第一凹槽的配合形式,还可以是其它配合形式,只要使得内壳能够随外壳沿周向同步旋转即可。

具体而言,参考图6和图7,沿轴向,外壳14具有面向气雾产生装置1的第一端部;参考图3和图4,气雾产生装置1具有面向外壳14的第二端部,优选的,第一端部的形状和第二端部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沿周向,第一端部由交替设置的第一凸部143和第一凹部144形成,第二端部由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21和第二凹部22形成,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的形状相匹配。

结合图1所示,由于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的形状相匹配,沿轴向(图1中X方向所示),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贴合,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贴合。第一凸部143的最高点和第二凹部22的最低点相配合,第二凸部21的最高点和第一凹部144的最低点相配合,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在轴向无间隙,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在轴向无间隙。

用户抽吸时,将气雾形成基体放置于内壳11的内腔11a内,加热体23插入气雾形成基体内,此时,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贴合,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贴合。用户完成抽吸时,在拔出气雾形成基体之前,控制外壳14沿周向运动,第一凸部143和第一凹部144在周向运动,这个过程中,第一凸部143的最高点和第二凹部22的最低点相分离,第二凸部21的最高点和第一凹部144的最低点相分离,第一凸部143和第一凹部144沿着第二凸部21和第二凹部22的表面运动,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在轴向产生间隙,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在轴向产生间隙。从而,外壳14的周向运动会转化为轴向运动。

第一凸部143由第二凹部22的最低点运动至第二凸部21的最高点的过程中,外壳14会沿远离第二端部的方向做轴向运动,第一凸部143由第二凸部21的最高点运动至第二凹部22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外壳14会沿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做轴向运动。相当于,外壳14做周向运动,会转化为外壳14上下往复的轴向运动。待第一凸部143重新和第二凹部22贴合,第二凸部21重新和第一凹部144贴合,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在轴向无间隙,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在轴向无间隙时,外壳14不做轴向运动。继续转动外壳14,外壳14继续做往复的轴向运动,这一过程利于气雾形成基体充分承受按压机构30所施加的径向压紧力,便于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能够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凸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凹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凹部相配合。例如,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凸部,第二端部包括第二凹部,第一端部的第一凸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凹部形状相匹配,相互配合。此外,第一端部除了第一凸部之外的部分为平面部,第二端部除了第二凹部之外的部分为平面部,第一端部的平面部和第二端部的平面部相匹配,相互配合。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采用这样的配合形式,也能够实现外壳沿周向运动,并将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凸部143和第二凹部22的配合,以及第二凸部21和第一凹部144的配合,实现了外壳14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周向运动转换为轴向运动即可。例如,其它实施例中,外壳和气雾产生装置螺纹连接。相当于,外壳和气雾产生装置其中之一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另一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从而外壳和气雾产生装置螺纹连接,通过旋拧外壳,也可以实现将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

或者,其它实施例中,内壳的外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沟槽,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凸部,凸部设于螺旋沟槽,且能够在螺旋沟槽内滑动。外壳做周向运动,凸部会在螺旋沟槽内滑动,继而转化为轴向运动。

继续参考图3,内壳1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内壳11的内腔11a连通的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沿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第一通孔1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第一通孔。参考图8,其中,按压机构30设于内壳11的内腔11a,沿轴向(图8中X方向所示),按压机构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相比于第二端32更靠近内壳11的轴向一端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1与内壳11固定连接,第二端32与内壳11活动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端与内壳活动连接,第二端与内壳固定连接。或者,第一端与内壳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内壳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的部分用于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具有凸部33,凸部33伸出第一通孔12并朝向外壳14的内壁外凸。

当外壳14做轴向运动时,外壳14的内壁会挤压凸部33,由于第一端31与内壳11固定连接,第二端32与内壳11活动连接,凸部33被挤压后会驱动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的部分沿径向朝向气雾形成基体运动,以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此外,若气雾形成基体在被抽吸后,未操作按压机构30,直接拔出吸烟制品时,由于吸烟制品的气雾形成基体与外包装的摩擦力小于气雾形成基体与加热体的粘接力,导致气雾形成基体与吸烟制品的外包装分离,并粘接在加热体23上;此时,可通过挤压凸部33,以驱动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的部分沿径向朝向气雾形成基体运动,以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以粉碎气雾形成基体,便于气雾形成基体与加热体23分离,实现对加热体23的清洁。

其中,外壳14的内壁可以是内径上大下小的结构,初始状态下,凸部33与外壳14内壁的内径较大的部分接触,当外壳14做轴向运动时,凸部33与外壳14内壁的内径较小的部分接触,从而外壳14的内壁会挤压凸部33。外壳14的内壁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外壳14做轴向运动时,外壳14的内壁能够挤压凸部33,以使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即可。

继续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1和凸部33之间的部分设有弯曲部35,弯曲部35设有至少一个弯曲段,本实施例中弯曲部35设有三个弯曲段。由于凸部33被外壳14的内壁挤压后,按压机构30会沿径向产生弹性形变。设置弯曲部35后,弯曲部35的弯曲结构可以分散按压机构30产生的弹性位移,使得弯曲部35自身的形变较小,延长了按压机构30的使用寿命。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呈条状,即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没有弯曲。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设有上述弯曲部,第一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呈条状,即第一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没有弯曲。或者,第一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设有上述弯曲部,同时,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设有上述弯曲部。或者,第一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呈条状,即第一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没有弯曲,以及,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呈条状,即第二端和凸部之间的部分没有弯曲。

本实施例中,凸部33与外壳14的内壁相抵,外壳14轴向运动后,凸部33迅速受到挤压,以使气雾形成基体快速受到径向压紧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凸部与外壳的内壁不相抵。此外,凸部33与外壳14的内壁相抵后,沿径向,凸部33与外壳14的内壁之间存在弹性力。外壳14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发生轴向运动,在外壳14受到外力,例如用户驱动外壳14周向运动时,外壳14才发生轴向运动,相当于,弹性力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可防止外壳14沿轴向相对内壳11脱落。此外,弹性力还有助于周向旋转时,外壳14与内壳11的保持,即外壳14和内壳11能够沿周向稳定地旋转。

在其它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凸部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可以不存在弹性力。同时,凸部33与外壳14的内壁之间存在弹性力,也利于外壳14轴向运动后,挤压凸部33,继而使得按压机构30更好地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继续参考图5,外壳14的内壁设有第二凹槽142,凸部33设于第二凹槽142。这样,可以进一步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另外,设置第二凹槽142后,外壳14周向运动时会向凸部33施加作用力,凸部33会有周向运动趋势,从而带动内壳11做周向运动。在径向压紧力的作用下,气雾形成基体和内壳11同步周向运动,并与加热体23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利于加热体23和气雾形成基体在周向分离,上面残留的气雾形成基体量会更少,更利于用户对气雾产生装置1的清洁。

其中,第二凹槽142的内壁可以是内径上大下小的结构,初始状态下,凸部33与第二凹槽142内壁的内径较大的部分接触,当外壳14做轴向运动时,凸部33与第二凹槽142的内径较小的部分接触,从而第二凹槽142会挤压凸部33。第二凹槽142的内壁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外壳14做轴向运动时,第二凹槽142能够挤压凸部33,以使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即可。

此外,设置第二凹槽142后,可以不设置凸块141和第一凹槽111,外壳14和内壳11也能够同步旋转。例如,凸部33设于第二凹槽142后,外壳14轴向运动过程中,凸部33不会从第二凹槽142脱离,且第二凹槽142能够带动凸部33周向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同时设置凸块和第一凹槽。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内壳11具有底座40,底座40上设有凹部43,第二端32插设于凹部43。优选的,凹部43沿轴向贯穿底座40。第二端32插设于凹部43后,在外壳14挤压凸部33的过程中,第二端32不会从凹部43脱离,这样保证按压机构30一定的自由度,利于外壳14轴向运动驱动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继续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凸部33的背面为凹面34,凹面34的设计利于凸部33被外壳14挤压,以使按压机构30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此外,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面向气雾形成基体的部分为平面。具体可以是,凹面34和第二端32之间面向气雾形成基体的部分为平面。平面的设计,可以使得按压机构30与气雾形成基体的接触面积大,所承受的径向压紧力大。

本实施例中,沿周向间隔设有三个按压机构3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按压机构。在增大接触面积后,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按压机构30,又可以使得气雾形成基体的受力均匀,利于气雾形成基体随内壳11同步周向运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面向气雾形成基体的部分设有凸起(图未示出)。凸起可以起到夹紧气雾形成基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内壳1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内壳11的内腔11a连通的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沿轴向延伸,第二通孔13暴露加热体23。第二通孔13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3至少为两个,且沿周向间隔设置。设置第二通孔13后,待取出气雾形成基体后,便于毛刷(图未示出)通过第二通孔13清洁加热体23。

本实施例中,外壳14与内壳11为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加热体23清洁时,将外壳14沿轴向相对内壳11运动,向外壳14施加的作用力能够突破凸部33与外壳14之间的弹性力,以使外壳14与内壳11相分离。将外壳14拆卸下来后,第二通孔13被暴露,从而可以通过毛刷(图未示出)清洁加热体23。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松脱机构10还包括泄沫通道,其可使内壳11内的碎屑流出。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泄沫通道包括斜孔42,斜孔42能够引导位于内壳内的碎屑经斜孔42流出。

具体而言,参考图3和图4并结合图8所示,泄沫通道包括位于底座40上的第三通孔41,斜孔42与第三通孔41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1环绕加热体23设置,第三通孔41和加热体23具有径向间隔。底座40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三通孔41连通的斜孔42,斜孔42能够引导位于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经斜孔42流出。若碎屑落入第三通孔41内,不设置斜孔42,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难以清洁。设置斜孔42后,如图8中虚线箭头所示的轨迹,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会顺着斜孔42流出,方便清洁。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1设于底座40的其它部分,不是环绕加热体设置,但与斜孔连通。

继续参考图8,沿轴向,斜孔4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44和第二表面45,第一表面44为底座40面向后述的固定座25的表面,第二表面为后述的固定座25面向底座40的表面。可以理解为,固定座25的上表面、底座40的下表面44形成斜孔42的泄沫通道,泄沫通道和第三通孔41连通。也即,斜孔42的泄沫通道由固定座25和底座40共同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斜孔的泄沫通道由底座形成,即,斜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于底座上。

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1位于第一表面44所在的平面,第二表面45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表面44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本实施例中,锐角为30°至60°,包括30°和60°,还可以是43.5°。在此角度范围内,更利于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从斜孔42流出。

此外,继续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外壳14包括外壳本体部和内衬14b,其中,内衬14b沿周向环绕设于外壳本体部的内周面。另外,结合图6和图7所示,外壳本体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件14a和第二环形件14c,第二环形件14c相比于第一环形件14a更靠近气雾产生装置。即,本实施例中,外壳14由第一环形件14a、第二环形件14c及内衬14b共同形成,这样便于分别加工,再将第一环形件14a、第二环形件14c及内衬14b组装形成外壳14。第一环形件14a、第二环形件14c及内衬14b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粘接、卡扣、热熔、焊接等,只要能够将三者固定到一起形成外壳即可。

其中,上述外壳14的内壁即内衬14b的内壁,上述外壳14的内壁上的结构即为内衬14b的结构;即,内衬14b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42和凸块141。第二环形件14c具有上述第一端部。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件14c的表面凹凸不平,增大了第二环形件14c的表面摩擦力,利于用户握持第二环形件14c以使外壳14做周向旋转运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是一体成型。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包括:加热体23;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松脱机构10,加热体用于加热放置在气雾产生装置1上的气雾形成基体。本实施例中,加热体23用于插入放置在松脱机构10上的气雾形成基体内。还包括本体部20,加热体23设于本体部20,内壳11与本体部20可周向旋转连接,或者,内壳11与加热体23可周向旋转连接。这样设计后,内壳11沿周向旋转,加热体23保持静止;或者,加热体23沿周向旋转,本体部20不随加热体23同步旋转,内壳11保持静止,都可以实现气雾形成基体和加热体23在周向(图1中Z方向所示)产生相对运动。

参考图9和图10,气雾产生装置1的本体部20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座25,其中,本体部20设置有具有容纳部252的固定座25,加热体23的安装部27安装于容纳部252,容纳部252用于限制安装部27在周向上的运动。具体而言,参考图11和图12,沿轴向(图11中X方向所示),固定座25包括容纳部252和第四通孔253;加热体23设于安装部27。本实施例中,加热体23沿容纳部252至第四通孔253的方向(图12中C方向所示)穿过第四通孔253,安装部27安装于容纳部252,容纳部252用于限制安装部27在周向上的运动;固定座25安装于电路控制板24,加热体23与电路控制板24电连接。

需说明的是,加热体23的安装方向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安装于容纳部252,容纳部252能够限制安装部27在周向上的运动即可。此外,固定座25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限制安装部27在周向上的运动即可。

这样设置后,便于装配,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批量生产,加热组件完成组装后整体作为装配件,不会发生零件混乱,不匹配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加热体23的安装部27的内周面和加热体23的外周面相贴合,且安装部27的内周面和加热体23具有径向间隔。

此外,参考图10,加热组件还包括限位部26,限位部26沿轴向(图10中X方向所示)安装于固定座25,安装部27位于限位部26和容纳部252之间,限位部26用于限制安装部27在轴向上的运动。安装部27被轴向限位和周向限位后,加热体23在轴向和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加热体23安装方便且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27和容纳部252的横截面不是圆形,从而在安装部27设于容纳部252的容纳腔254内后,安装部27的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具体而言,参考图11、图13和图14,安装部27和容纳部252的横截面均呈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7和容纳部252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长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容纳部252具有正方形的容纳腔254,安装部27设于容纳部252的容纳腔254内后,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

具体说来,容纳部252至第四通孔253的方向(图12中C方向所示),安装部27包括第一部分271和第二部分272,第一部分271安装于容纳部252的容纳腔254,第二部分272安装于第四通孔253,第二部分272的外周面和第四通孔253的内周面相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71和容纳部的横截面252不是圆形,其中,第一部分271和容纳部252的容纳腔254的横截面均呈多边形,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71和容纳部252的容纳腔254的横截面均呈四边形;第二部分272和第四通孔25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或者,第二部分272和第四通孔253的横截面不是圆形。这样设置后,安装部27设于容纳部252内后,安装部27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也即加热体23的周向运动受到限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纳部至第四通孔的方向,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容纳部具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安装于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安装于第四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横截面不是圆形,例如均呈多边形,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或者,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横截面不是圆形。这样设置后,安装部设于容纳部内后,安装部周向的运动也受到限制,也即加热体的周向运动受到限制。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还包括导线,安装部27设有供导线穿过的贯穿孔28。本实施例中,导线还包括:第一正极导线231,第一正极导线231一端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另一端和加热体23内的电阻元件(图未示出)连接;第一负极导线233,第一负极导线233一端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另一端和加热体23内的电阻元件连接;第二正极导线232,第二正极导线232一端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另一端和加热体23内的温度检测元件连接;第二负极导线234,第二负极导线234一端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另一端和加热体23内的温度检测元件连接。这样设置后,加热组件的加热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是分开设置的,便于分别控制,相互的干扰小,加热和温度控制更精确。

参考图14和图15,安装部27设有分别供第一正极导线231、第一负极导线233、第二正极导线232及第二负极导线234穿过的贯穿孔28。安装部27具有通孔273,通孔273环绕加热体23设置。具体而言,通孔273沿轴向贯穿安装部27的第一部分271和第二部分272。第一部分271的内周面和第二部分272的内周面分别和加热体23的外周面相贴合,其中,第一部分271的内周面和加热体23具有径向间隔。设置径向间隔29后,加热体23和安装部27的接触面积减小,隔热性能良好。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5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电路控制板24。例如固定座25通过螺栓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方便拆卸。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固定座25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51,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51设于容纳部252背向第四通孔253的部分,第一延伸部251沿轴向(图11中X方向所示)延伸。参考图16和图17,限位部26包括第二延伸部261,第二延伸部261沿轴向延伸。参考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沿径向(图9和图10中Y方向所示),电路控制板24位于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二延伸部261之间,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二延伸部261分别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相当于,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二延伸部261夹持电路控制板24,连接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二延伸部261分别以可拆卸地方式和电路控制板24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第一延伸部251面向电路控制板24的部分设有分别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夹持部257和第二夹持部256,沿径向(图11中Y方向所示),第一夹持部257和第二夹持部256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参考图16和图17,第二延伸部261面向电路控制板24的部分设有分别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沿径向(图16中Y方向所示),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参考图18,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位于第一夹持部257和第二夹持部256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之间。

参考图18,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57和第三夹持部262相贴合,第二夹持部256和第四夹持部263相贴合,使得固定座25和限位部26连接稳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57、第二夹持部256、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所限定的夹持空间能够容纳安装部27。同时,参考图16,第二延伸部261面向电路控制板24的部分设有限位件264,限位件264沿轴向延伸,且与安装部27相抵。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64沿轴向与加热体23相抵,限制加热体23的轴向运动。另外,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64分别平行于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且位于第三夹持部262和第四夹持部263之间。从而,设置夹持空间和限位件264后,安装部27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继而加热体23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安装方便。

需说明的是,限位件、第一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可以是其它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如下要求: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限定的夹持空间能够容纳安装部,限位件能够限制安装部的轴向运动,继而限制加热体的轴向运动。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固定座25还包括第三延伸部255,本实施例中,第三延伸部255设于容纳部252背向第四通孔253的部分,第三延伸部255沿轴向延伸,第三延伸部255和第一延伸部251沿径向(图12中Y方向所示)相对设置。参考图16和图17,第二延伸部261具有插入端265,结合图10所示,插入端265沿轴向插设于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三延伸部255之间,且插入端265在轴向与第三延伸部255相贴合。这样设置,保证了固定座25和限位部26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插入端265具有抵挡部265a,插入端265沿轴向插设于第一延伸部251和第三延伸部255之间,插入端265的抵挡部265a在轴向与第三延伸部255相贴合。这样设置,保证了固定座25和限位部26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1还包括泄沫通道,其可使内壳11内的碎屑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部20和内壳11的底座40沿轴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本体部20的固定座25和内壳11的底座40沿轴向(图8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

具体而言,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泄沫通道还包括位于本体部20的固定座25与内壳11的底座40间的轴向间隔。另外,底座40环绕固定座25设置,底座40能够环绕固定座25做周向运动。

其中,泄沫通道还包括斜孔42,斜孔42能够引导位于内壳11内的碎屑经斜孔42流出。底座40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三通孔41连通的斜孔42,第三通孔41环绕加热体23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1设于底座40的其它部分,不是环绕加热体设置,但与斜孔连通。

设置斜孔42后,如图8中虚线箭头所示的轨迹,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会流入固定座25和底座40之间的轴向间隔,最终顺着斜孔42流出,方便清洁。

参考图8至图10及图12,本体部20设置有具有容纳部252的固定座25,加热体23的安装部27安装于容纳部252,容纳部252用于限制安装部27在周向上的运动,固定座25和松脱机构10的底座40沿轴向间隔设置。沿轴向,固定座25面向底座40的部分具有相对松脱机构10面向固定座25的部分(图中所示为第一表面44)倾斜设置的表面(图中所示为第二表面45)。即,固定座25的上表面、底座40的下表面44、第三通孔41及斜孔42形成泄沫通道。也即,泄沫通道由固定座25和底座40共同形成。

第二表面45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表面44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本实施例中,锐角为30°至60°,包括30°和60°,还可以是43.5°。在此角度范围内,更利于第三通孔41内的碎屑从斜孔42流出。需说明的是,松脱机构10的底座40可转动地与本体部20连接后,底座40与固定座25具有径向间距,以在外壳14驱动内壳11做周向运动,底座40在环绕固定座25做周向运动时不会与固定座25产生摩擦,延长了使用气雾产生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底座40与固定座25的径向间距尽可能小,最好是贴合但不受力的状态,以防止碎屑落入底座40与固定座25的径向间隙内。

在其它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的内壳的内周面能够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气雾形成基体放置在内壳内后,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随内壳同步周向旋转。例如,在内壳的内周面设置凸部,凸部能够夹持气雾形成基体,以向气雾形成基体施加径向压紧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