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杯件、雾化组件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9220发布日期:2021-12-01 12: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油杯件、雾化组件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杯件、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油杯组件采用塑胶件与硅胶件结合的密封结构,且密封结构通过注塑工艺包覆于塑胶件和雾化加热元件,使密封结构能够用于密封并支撑雾化加热元件,同时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使油杯组件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于油杯组件需要定期更换,如油杯组件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更换下来的油杯组件丢弃,无法重复使用,使油杯组件的环保性较差;此外,油杯组件在运输使用之前,需增加设置隔膜来分隔烟油和雾化加热元件,且隔膜容易意外破裂,使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油杯件、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油杯件,包括:
6.油杯本体,所述油杯本体形成有相连通的储油腔和开口槽;
7.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位于所述储油腔内,且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所述固定管形成有与所述开口槽连通的出气孔;
8.油封座,所述油封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封座主体和插接导通部,所述封座主体位于所述储油腔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的内周壁,且所述封座主体套设于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所述插接导通部用于在使用时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所述封座主体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过气孔;
9.当所述插接导通部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时,所述储油腔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的导油口连通,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部分位于所述开口槽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与所述油杯本体一体成型。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座为硅胶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导通部包括插接导通部主体和插接板;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与所述封座主体连接,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孔和插接密封孔,所述插接板位于所述容纳孔内并与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连接;所述容纳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密封孔的横截面的面积;
13.当所述插接导通部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时,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板,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容纳孔和所述插接密封孔,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壁存在间隙,且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弹性抵接于所述插接密封孔的内壁。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和所述插接密封孔均为圆形孔,所述容纳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密封孔的直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的邻近所述封座主体的端部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封座主体开设有与所述过气孔连通的阶梯孔,所述定位台阶位于所述阶梯孔内并与所述封座主体连接。
16.一种雾化组件,包括插接导油加热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杯件,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部分位于所述开口槽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导通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包括安装座、尖刺插管和加热件;
18.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开口槽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孔、过油槽、雾化槽和进气孔,所述尖刺插管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过油槽与所述雾化槽连通,所述雾化槽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过气孔连通;
19.所述导油口形成于所述尖刺插管,所述导油口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过油槽连通;所述尖刺插管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导通部;
20.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雾化槽内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雾化烟油。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座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与所述过气孔连通,所述尖刺插管通过所述插接凹槽与所述插接导通部插接,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插接凹槽连通,所述安装座设有插接凸缘,所述插接凸缘扣入所述插接凹槽内并与所述油封座弹性抵接,所述安装孔、所述过油槽和所述雾化槽均开设于所述插接凸缘处。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部分位于所述雾化槽内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中心管部分与所述封座主体连接,所述中心管分别与所述过气孔和所述雾化槽连通。
23.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组件。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技术的油杯件,固定管位于储油腔内,且固定管的一端与油杯本体连接,固定管的另一端与封座主体套接,由于封座主体位于储油腔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的内周壁,使封座主体密封设置于储油腔内,插接导通部与封座主体一体成型,且用于在使用时与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使储油腔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导出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通过过气孔和出气孔流出;在使用之前,封座主体密封设置于储油腔内,且插接导油加热件未与插接导通部插接,使烟油密封于储油腔内,无需增加隔膜即可进行密封,密封难度较低,以免烟油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避免在使用之前如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油或烟油变质的情形,解决了传统的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
26.2、本技术的油杯件,插接导油加热件与油封座的插接导通部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与插接导通部插接时,使储油腔内的烟油导出于储油腔内进行雾化;对于雾化组件,当油杯件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可以拔出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导油加热件可与更换后的油杯件插接继续使用,如此丢弃的油杯件仅仅是储油部件,大大简化了储油部件的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油杯组件的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述的油杯件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雾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雾化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1.图4为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油杯件的油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插接导油加热件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6.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杯件包括油杯本体、固定管以及油封座,所述油杯本体形成有相连通的储油腔和开口槽;所述固定管位于所述储油腔内,且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所述固定管形成有与所述开口槽连通的出气孔;所述油封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封座主体和插接导通部,所述封座主体位于所述储油腔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的内周壁,且所述封座主体套设于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所述插接导通部用于在使用时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所述封座主体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过气孔;当所述插接导通部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时,所述储油腔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的导油口连通,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部分位于所述开口槽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连接。
37.上述的油杯件,固定管位于储油腔内,且固定管的一端与油杯本体连接,固定管的另一端与封座主体套接,由于封座主体位于储油腔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的内周壁,使封座主体密封设置于储油腔内,插接导通部与封座主体一体成型,且用于在使用时与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使储油腔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导出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
气体,雾化气体通过过气孔和出气孔流出;在使用之前,封座主体密封设置于储油腔内,且插接导油加热件未与插接导通部插接,使烟油密封于储油腔内,无需增加隔膜即可进行密封,密封难度较低,以免烟油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避免在使用之前如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油或烟油变质的情形,解决了传统的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本技术的油杯件,插接导油加热件与油封座的插接导通部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与插接导通部插接时,使储油腔内的烟油导出于储油腔内进行雾化;对于雾化组件,当油杯件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可以拔出插接导油加热件,插接导油加热件可与更换后的油杯件插接继续使用,如此丢弃的油杯件仅仅是储油部件,大大简化了储油部件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油杯组件的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述的油杯件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38.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10包括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油杯件200用于存储烟油,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接时,油杯件200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导出并加热成雾化气体。在运输时,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并未插接,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可以各自进行包装运输,油杯件200也无需加装其他辅助密封元件即可进行运输。在使用时,将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接即可,方便快捷。
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杯件200包括油杯本体210、固定管220以及油封座230。所述油杯本体210形成有相连通的储油腔212和开口槽214,所述固定管220位于所述储油腔212内,且所述固定管220的一端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连接,所述固定管220形成有与所述开口槽214连通的出气孔222。所述油封座230包括一体成型的封座主体230a和插接导通部230b,所述封座主体230a位于所述储油腔212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且所述封座主体230a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20的另一端,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用于在使用时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
4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封座主体230a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222连通的过气孔232。当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时,所述储油腔212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的导油口110连通,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部分位于所述开口槽214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连接。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对储油腔212内的烟油进行导出并加热,以对烟油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拔连接于封座主体230a,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可拆卸连接于封座主体230a。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用于导出并加热雾化烟油,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不仅具有导出烟油的功能,而且具有加热雾化烟油的功能。雾化气体依次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
41.上述的油杯件200及雾化组件10,固定管220位于储油腔212内,且固定管220的一端与油杯本体210连接,固定管220的另一端与封座主体230a套接,由于封座主体230a位于储油腔212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使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插接导通部230b与封座主体230a一体成型,且用于在使用时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使储油腔212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导出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在使用之前,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且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未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使烟油密封于储油腔212内,无需增加隔膜即可进行密封,密封难度较低,以免烟油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避免在使用之前如运输过
程中出现漏油或烟油变质的情形,解决了传统的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本技术的油杯件2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封座230的插接导通部230b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时,使储油腔212内的烟油导出于储油腔212内进行雾化;对于雾化组件10,当油杯件200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可以拔出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可与更换后的油杯件200插接继续使用,如此丢弃的油杯件200仅仅是储油部件,大大简化了储油部件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油杯组件的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述的油杯件200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4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同轴心开设,即过气孔232的轴心线与出气孔222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使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直接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管220位于过气孔232内并与封座主体230a连接,使封座主体230a套设于固定管220上,同时使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同轴心开设,进而使封座主体230a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还可以非同轴心开设,即过气孔232的轴心线与出气孔222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使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间接连通,使固定管220与封座主体230a的连接处与过气孔232的开设位置错开。
43.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内形成有雾化槽102,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用于引导烟油至雾化槽102内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雾化气体。雾化槽102通过过气孔232与出气孔222连通,使雾化气体依次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
44.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220与所述油杯本体210一体成型,使所述固定管220与所述油杯本体210牢固连接,同时减少了油杯件200的元件数目,使油杯件200的结构较紧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220与所述油杯本体210一体注塑成型,使油杯件200的制造成型难度较低,同时降低了油杯件200的制作成本。具体地,所述固定管220和所述油杯本体210均为塑料材质,使油杯件200的质量较轻,同时提高了油杯件200的材质的环保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220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还可以各自成型,并通过胶接或焊接连接于一体。
45.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座230为硅胶座,使封座主体230a更好地弹性抵接于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同时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于插接导通部230b并与插接导通部230b紧密连接,以免插接导通部230b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处漏油的问题,进而使插接导通部230b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处较好地封油。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座230不仅限于为硅胶座,还可以是环保橡胶座。
46.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包括插接导通部主体233和插接板235,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与所述封座主体230a连接。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孔233a和插接密封孔233b,所述插接板235位于所述容纳孔233a内并与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连接。所述容纳孔233a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的横截面的面积。同时参见图2,当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时,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板235,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分别穿设于所述容纳孔233a和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所述容纳孔233a的内壁存在间隙,且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弹性抵接于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的内壁,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并贯穿插接板235时,即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顶开插接板235时,插接板235上用于穿设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产生的碎料存储或储藏于容纳孔233a内,避
免了碎料容易堵塞导油口110的问题,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位于插接密封孔233b内并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紧密配合连接,实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紧配封油,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之间的连接处存在漏油的问题。
47.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导通部主体233和插接板235一体成型,使插接板235位于所述容纳孔233a内并与所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可靠连接,同时使插接导通部230b的结构较紧凑。
48.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233a和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均为圆形孔,所述容纳孔233a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的直径,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贯穿穿设插接板235产生的碎料更好地存储或储藏于容纳孔233a内,以更好地避免碎料容易堵塞导油口110的问题,同时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位于插接密封孔233b内并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更好地紧密配合连接,实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紧配封油,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之间的连接处存在漏油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密封孔233b配合的部位的直径大于插接密封孔233b的直径,且小于容纳孔233a的直径,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快速通过容纳孔233a插入到插接密封孔233b内,同时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紧配合插接于插接密封孔233b,起到较好的封油效果。
49.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220的邻近所述封座主体230a的端部形成有定位台阶224,所述封座主体230a开设有与所述过气孔232连通的阶梯孔231a,所述定位台阶224位于所述阶梯孔231a内并与所述封座主体230a连接,由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于插接导通部230b的过程中对封座主体230a产生的推力与定位台阶224对封座主体230a的阻挡力相反,使封座主体230a较好地定位连接于固定管220,同时能够防止封座主体230a在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于插接导通部230b的过程中相对于油杯本体210移位而影响封油的问题,使封座主体230a在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于插接导通部230b的过程中始终定位密封于油杯本体210。
50.如图2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包括安装座120、尖刺插管130和加热件140。所述安装座120位于所述开口槽214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连接,如图5所示,雾化槽102开设于所述安装座120。所述安装座120还开设有安装孔122、过油槽124和进气孔126,所述尖刺插管130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122内并与所述安装座120连接,使尖刺插管130安装固定于安装座120上。所述安装孔122通过所述过油槽124与所述雾化槽102连通,所述雾化槽102分别与所述进气孔126和所述过气孔232连通,使过气孔232通过雾化槽102与外围的空气气流连通。所述导油口110形成于所述尖刺插管130,所述导油口110通过所述安装孔122与所述过油槽124连通。所述尖刺插管130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所述加热件140位于所述雾化槽102内并与所述安装座120连接,所述加热件140用于加热雾化烟油,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51.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尖刺插管130分别穿设于所述容纳孔233a和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所述尖刺插管130与所述容纳孔233a的内壁存在间隙,且所述尖刺插管130弹性抵接于所述插接密封孔233b的内壁。当尖刺插管130插接并贯穿插接板235时,即当尖刺插管130顶开插接板235时,插接板235上用于穿设尖刺插管130产生的碎料存储或储
藏于容纳孔233a内,即插接板235避开尖刺插管130插接贯穿所产生的碎料存储或储藏于容纳孔233a内,避免了碎料容易堵塞导油口110的问题,使尖刺插管130位于插接密封孔233b内并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紧密配合连接,实现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与尖刺插管130紧配封油,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尖刺插管130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之间的连接处存在漏油的问题。
52.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油封座230为硅胶座,即油封座230的整体结构为硅胶材质,使油封座230具有较好地弹性,进而使油封座230较好地弹性密封连接于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如此提高了油封座230与油杯本体210连接的密封性能。
53.如图2至图4所示,然而,由于硅胶材质的油封座230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使尖刺插管130插入刺破油封座230所受的阻力较大且较费劲。为解决尖刺插管130插入刺破油封座230所受的阻力较大且较费劲的问题,进一步地,尖刺插管130的背离安装座120的端部设有刺刃部131,在尖刺插管130插接于插接导通部230b的插接板235时,刺刃部131首先与插接导通部230b的插接板235接触,刺刃部131能够刺开插接导通部230b的插接板235,使刺刃部131在切开并顶开插接板235,使尖刺插管130快速插入刺破油封座230,解决了尖刺插管130插入刺破油封座230所受的阻力较大且较费劲的问题。
54.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刺刃部131为刺刃斜边,刺刃斜边所在的倾斜面与刺刃部131的的轴向延伸方向之间存在倾斜夹角,使刺刃部131能够快速刺破插接导通部230b,进一步地减小了尖刺插管130插入刺破油封座230所受的阻力。进一步地,倾斜夹角为10度~60度,使刺刃部131能够较好地刺破插接导通部230b。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夹角为12度。
55.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板235为硅胶板,插接板235的两侧面均为平整面,插接板235与插接导通部主体233一体成型,尖刺插管130的背离安装座120的端部设有刺刃部131,刺刃部131为刺刃斜边,刺刃斜边所在的倾斜面与刺刃部131的的轴向延伸方向之间存在倾斜夹角,如此无需在插接板235表面开设破裂导引槽,尖刺插管130能够可靠地刺破插接板235,同时使插接板235具有较好的反复插拔性。
56.如图2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10还包括中心管300,所述中心管300部分位于所述雾化槽102内并与所述安装座120连接,所述中心管300部分与所述封座主体230a连接,所述中心管300分别与所述过气孔232和所述雾化槽102连通,使过气孔232通过中心管300与雾化槽1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3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油孔310,过油槽124通过过油孔310与雾化槽102连通,使烟油依次通过尖刺插管130、过油槽124和过油孔310,并在雾化槽102内进行加热雾化。
57.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封座主体230a开设有与过气孔232连通的定位槽237,定位槽237的直径大于过气孔232的直径,中心管300部分位于定位槽237内并与封座主体230a连接,使中心管300与过气孔232连通,同时使中心管300与封座主体230a紧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300的一端位于定位槽237内并与封座主体230a弹性连接,中心管300的另一端位于雾化槽102内并与安装座120连接。为使中心管300与安装座120紧密连接,进一步地,安装座120和中心管300一体注塑成型,使安装座120与中心管300紧密连接,同时使安装座120与中心管300紧固连接。由于定位槽237的直径大于过气孔232的直径,定位槽237与过气孔232连通形成阶梯孔231a结构,使中心管300与定位槽237内壁的配合连接处的端部与过气孔232更好地连通。
58.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加热件140位于中心管300内并与中心管300连接,且加热件140与过油孔310对应设置,使加热件140在雾化槽102内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140位于中心管300内并与中心管300牢固连接,使通过过油孔310的烟油首先与加热件140接触加热雾化,同时能够防止烟油通过中心管300泄漏的情形。
59.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加热件140为导电发热陶瓷件,使烟油能够渗入加热件140内,且加热件140在通电时产生热量以加热烟油,使加热件140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烟油的雾化分子,雾化分子与空气气流的气体分子混合形成雾化气体,同时使导电发热陶瓷件在烟油时更加环保和健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件140开设有过流孔142,过流孔142与出气孔222连通,使空气气流通过过流孔142的过程中与雾化分子混合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直接通过过流孔142流出。为使空气气流与雾化分子更好地混合,同时使雾化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加热件140延伸至定位槽237的邻近过气孔232的内壁上,使空气气流与雾化分子更好地混合,同时使雾化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
60.如图2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孔126与过流孔142连通,使安装座120外围的空气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孔126进入过流孔142内,实现安装座120的进气。在本实施例中,雾化槽102的内壁凸设有支撑台102a,进气孔126贯穿开设于支撑台102a,过气孔232与过流孔142对应连通设置,支撑台102a支撑并抵接于加热件140,使加热件140更好地固定于中心管300的内壁上,同时使外围的空气气流能够可靠地进入雾化槽102内并通过过流孔142。
61.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加热件140包括陶瓷件主体140a、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陶瓷件主体140a位于雾化槽102内并与中心管300连接,陶瓷件主体140a的侧壁与过油孔310对应设置,使烟油通过过油孔310渗入陶瓷件主体140a内部。陶瓷件主体140a的邻近支撑台102a的端部分别与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连接,过流孔142位于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之间,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均与陶瓷件主体140a电连接,使陶瓷件主体140a导电发热,进而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为使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均能够较好地通过雾化槽102与安装座120外围的电源电连接,进一步地,安装座120开设有第一穿设孔125和第二穿设孔127,第一穿设孔125和第二穿设孔127均与雾化槽102连通,正极导引线140b穿设于第一穿设孔125,负极导引线140c穿设于第二穿设孔127,使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均能够较好地通过雾化槽102与安装座120外围的电源电连接,同时能够避免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相互触碰而出现短路的问题。
62.如图2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座230邻近所述安装座120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凹槽238,所述插接凹槽238与所述过气孔232连通,所述尖刺插管130通过所述插接凹槽238与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所述安装孔122与所述插接凹槽238连通,所述安装座120设有插接凸缘125,所述插接凸缘125扣入所述插接凹槽238内并与所述油封座230弹性抵接,使插接凸缘125密封连接于油封座230。所述安装孔122、所述过油槽124和所述雾化槽102均开设于所述插接凸缘125处,使所述安装孔122、所述过油槽124和所述雾化槽102的加工难度均较低,使烟油在从储油腔212流入雾化槽102内进行加热雾化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油封座230与安装座120之间的连接处漏油的问题,进而使油封座230与安装座120之间的连接处可靠地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凹槽238通过定位槽237与所述过气孔
232连通。中心管300位于雾化槽102内并与插接凸缘125连接。
63.如图2至图4所示,为使油槽通过安装孔122与雾化槽102连通,同时防止烟油从油封座230与安装座120的连接处漏油的情形,进一步地,所述过油槽124与所述插接凹槽238连通,油封座230邻近过油槽124的一侧凸设有楔形凸块236,楔形凸块236插入过油槽124连通于插接凹槽238的槽口处,使过油槽124、安装孔122及雾化槽102的加工难度较低,同时使安装孔122通过过油槽124与雾化槽102连通,同时防止烟油从油封座230与安装座120的连接处漏油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楔形凸块236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安装孔122和定位槽237的开口处,且楔形凸块236的两侧分别与尖刺插管130的侧壁和中心管300的侧壁弹性抵接,楔形凸块236与过油槽124过盈配合,使楔形凸块236插入过油槽124时分别紧密抵接于过油槽124内壁、尖刺插管130的侧壁和中心管300的侧壁,进而可以更好地防止烟油从油封座230与安装座120的连接处漏油的情形。进一步地,楔形凸块236在插入过油槽124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斜面236a,使楔形凸块236能够快速插入过油槽124内。
6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组件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包括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油杯件200用于存储烟油,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接时,油杯件200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导出并加热成雾化气体。在运输时,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并未插接,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和油杯件200可以各自进行包装运输,油杯件200也无需加装其他辅助密封元件即可进行运输。在使用时,将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杯件200插接即可,方便快捷。
65.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杯件200包括油杯本体210、固定管220以及油封座230。所述油杯本体210形成有相连通的储油腔212和开口槽214,所述固定管220位于所述储油腔212内,且所述固定管220的一端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连接,所述固定管220形成有与所述开口槽214连通的出气孔222。所述油封座230包括一体成型的封座主体230a和插接导通部230b,所述封座主体230a位于所述储油腔212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且所述封座主体230a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20的另一端,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用于在使用时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
66.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封座主体230a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222连通的过气孔232。当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时,所述储油腔212与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的导油口110连通,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部分位于所述开口槽214内并与所述油杯本体210连接。所述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并贯穿所述插接导通部230b,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对储油腔212内的烟油进行导出并加热,以对烟油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拔连接于封座主体230a,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可拆卸连接于封座主体230a。插接导油加热件100用于导出并加热雾化烟油,使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不仅具有导出烟油的功能,而且具有加热雾化烟油的功能。雾化气体依次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
67.上述的雾化器,固定管220位于储油腔212内,且固定管220的一端与油杯本体210连接,固定管220的另一端与封座主体230a套接,由于封座主体230a位于储油腔212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使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插接导通部230b与封座主体230a一体成型,且用于在使用时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使储油腔
212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导出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在使用之前,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且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未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使烟油密封于储油腔212内,无需增加隔膜即可进行密封,密封难度较低,以免烟油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避免在使用之前如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油或烟油变质的情形,解决了传统的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本技术的油杯件2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封座230的插接导通部230b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时,使储油腔212内的烟油导出于储油腔212内进行雾化;对于雾化组件10,当油杯件200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可以拔出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可与更换后的油杯件200插接继续使用,如此丢弃的油杯件200仅仅是储油部件,大大简化了储油部件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油杯组件的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述的油杯件200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68.为使陶瓷件主体140a导电加热雾化烟油,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电池杆,电池杆分别与正极导引线140b和负极导引线140c电连接,以使陶瓷件主体140a导电加热雾化烟油。进一步地,电池杆与油杯本体210可拆卸连接,以便对油杯件200进行定期更换。
6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70.1、本技术的油杯件200,固定管220位于储油腔212内,且固定管220的一端与油杯本体210连接,固定管220的另一端与封座主体230a套接,由于封座主体230a位于储油腔212内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油杯本体210的内周壁,使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插接导通部230b与封座主体230a一体成型,且用于在使用时与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使储油腔212内的烟油通过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导出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通过过气孔232和出气孔222流出;在使用之前,封座主体230a密封设置于储油腔212内,且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未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使烟油密封于储油腔212内,无需增加隔膜即可进行密封,密封难度较低,以免烟油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避免在使用之前如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油或烟油变质的情形,解决了传统的油杯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存在漏油的情形;
71.2、本技术的油杯件2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油封座230的插接导通部230b插拔连接;当插接导油加热件100与插接导通部230b插接时,使储油腔212内的烟油导出于储油腔212内进行雾化;对于雾化组件10,当油杯件200内的烟油使用完毕时,可以拔出插接导油加热件100,插接导油加热件100可与更换后的油杯件200插接继续使用,如此丢弃的油杯件200仅仅是储油部件,大大简化了储油部件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油杯组件的密封结构和雾化加热元件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述的油杯件200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7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