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口防护结构、供电主机和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0977发布日期:2022-05-26 13: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口防护结构、供电主机和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口防护结构、供电主机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发生装置一般由雾化器和供电主机组成,供电主机主要是为雾化器生成气溶胶提供电能。现有的供电主机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常采用可充电的电池作为供电电源。而这种供电主机的电池在充电时,需要用到供电主机自带的接口组件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来完成充电,但是现有的接口组件的插口都是外露设置,导致接口组件容易进水或进尘,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接口组件的插口采用外露设置,对产品的使用形成安全隐患。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充电口防护结构,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5.该充电口防护结构包括壳体、伸缩接口组件、传动组件和滑盖,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接口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伸出和缩入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所述滑盖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伸缩接口组件的带动下向所述滑盖传递动力,以使所述滑盖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6.当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在外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壳体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滑盖移动,以打开所述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当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在外力所用下缩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滑盖移动,以遮盖所述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
7.进一步的,充电口防护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以及分别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件本体两端的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移动端与所述伸缩接口组件连接;
8.当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在外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壳体时,所述移动端能够对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施加推力,以将所述伸缩接口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弹出所述壳体外;当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在外力作用下缩入所述壳体内部时,所述移动端能够对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施加推力,以将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推入所述壳体内。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本体包括螺旋部、固定力臂和施力力臂,所述固定力臂、所述施力力臂分别连接在所述螺旋部的两端,所述固定力臂远离所述螺旋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施力力臂远离所述螺旋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端连接;
10.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处于缩入状态时,所述固定力臂和所述施力力臂为交叉设置;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固定力臂和所述施力力臂解除交叉状态。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端与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活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包括滑块和充电接口,所述滑块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滑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能够伸出和缩入所述壳体,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绕所述齿轮的中心轴转动,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所述滑盖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
1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
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底盖,所述外壳和底盖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传动组件、所述滑盖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伸缩接口组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底盖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相对应的伸出口,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带有插口的一端能够从所述伸出口伸出和缩入所述容纳腔,所述滑盖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所述底盖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伸出口。
16.进一步的,所述滑盖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底盖连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伸出口的外周,当所述伸出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滑盖贴合连接。
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主机,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8.该供电主机包括供电组件和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充电口防护结构,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充电口防护结构的伸缩接口组件电连接。
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20.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上述方案所述的供电主机,所述雾化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防护结构通过设置伸缩接口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以使伸缩接口组件能够能够用户的使用需求伸出壳体或缩入壳体,设置传动组件分别与伸缩接口组件和滑盖连接,使滑盖与伸缩接口组件之间实现联动。在不需要用到伸缩接口组件时,伸缩接口组件能够缩入到壳体的内部,并带动滑盖自动对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进行遮盖,以避免水、油、灰尘等杂质进入到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中,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安全。当需要使用伸缩接口组件时,伸缩接口组件在伸出壳体的过程中,带动滑盖移开以露出伸缩接口组件的插口,使伸缩接口组件可以伸出于壳体外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采用可以伸缩于壳体内部的伸缩接口组件与现有技术中插口齐平于壳体外侧面的接口组件相比,本技术的伸缩接口组件伸出壳体后,伸缩接口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壳体,从而可以直接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不需要另外再连接其他连接线(如usb线),使充电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剖视图,图示为伸缩接口组件处于缩入壳体内部的状态;
25.图2是图1所示充电口防护结构的伸缩接口组件处于伸出壳体和缩入壳体之间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26.图3是图1所示充电口防护结构的伸缩接口组件伸出壳体后的状态示意图;
27.图4是图1所示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弹性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示为伸缩接口组件处于缩入壳体内部的状态时,弹性件的状态示意图;
28.图5是图1所示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弹性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示为缩接口组件处于伸出壳体和缩入壳体之间的中间状态时,弹性件的状态示意图;
29.图6是图1所示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弹性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示为伸缩接口组件处于伸出壳体的状态时,弹性件的状态示意图;
30.图7是本技术提供第二个实施例所述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3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00、壳体;110、外壳;120、底盖;121、伸出口;200、伸缩接口组件;210、滑块;220、充电接口;300、传动组件;310、齿轮;320、转轴;400、滑盖;500、弹性件;510、弹性件本体;511、螺旋部;512、固定力臂;513、施力力臂;520、固定端;530、移动端;600、密封件;700、第一凸起;800、第二凸起;900、电池套;1000、雾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口防护结构,参阅图1至图6,图1至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该充电口防护结构包括壳体100、伸缩接口组件200、传动组件300和滑盖400,伸缩接口组件200活动连接在壳体100的内部,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伸出和缩入壳体100;传动组件300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传动组件300分别与伸缩接口组件200、滑盖400连接,传动组件300用于在伸缩接口组件200的带动下向滑盖400传
递动力,以使所述滑盖400相对所述壳体100移动。
37.其中,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伸出壳体100时,传动组件300能够带动滑盖400移动,以打开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所用下缩入壳体100的内部时,传动组件300能够带动滑盖400移动,以遮盖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
38.可以理解的,该充电口防护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9.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伸出壳体100,以及在外力作用下缩入壳体100的内部。当用户需要使用伸缩插口组件时,可以对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外力,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向伸出壳体100的方向移动时,伸缩接口组件200带动传动组件300运动,再由传动组件300向滑盖400传递动力,使滑盖400能够相对壳体100移动,滑盖400移动后露出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以便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伸出于壳体100外,使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通过插口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当用户不需要使用伸缩插口组件时,也可以对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反向的外力,使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向缩入壳体100内部的方向移动(即反方向移动)。同时,伸缩接口组件200带动传动组件300做反向运动,滑盖400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下相对壳体100沿反方向移动,伸缩接口组件200缩入壳体100的内部后,滑盖400也移动到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对应位置上,以遮挡住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
4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充电口防护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防护结构通过设置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00移动,以使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伸出壳体100和缩入壳体100,设置传动组件300分别与伸缩接口组件200和滑盖400连接,使滑盖40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之间实现联动。在不需要用到伸缩接口组件200时,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缩入到壳体100的内部,并带动滑盖400对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进行遮盖,以避免水、油、灰尘等杂质进入到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中,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安全。当需要使用伸缩接口组件200时,伸缩接口组件200在伸出壳体100的过程中,带动滑盖400移开以露出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使伸缩接口组件200可以伸出于壳体100外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采用可以伸缩于壳体100内部的伸缩接口组件200与现有技术中插口齐平于壳体100外侧面的接口组件相比,本技术的伸缩接口组件200伸出壳体100后,伸缩接口组件200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壳体100,从而可以直接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不需要另外再连接其他连接线(如usb线),使充电操作更加方便。
42.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6,充电接口220防护结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510以及分别连接在弹性件本体510两端的固定端520和移动端530,固定端520与壳体100连接,移动端53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连接。
43.参阅图2-3和图5-6,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伸出于壳体100时,移动端530能够对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外的推力,以将所述伸缩接口组件弹出所述壳体外;参阅图1-2和图4-5,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缩入壳体100内部时,移动端530能够对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内部的推力,以将所述伸缩接口组件推入所述壳体内。
44.具体的,弹性件本体510上的移动端530在伸缩接口组件200移动带动下,与伸缩接口组件200一同相对壳体100移动,而弹性件本体510上的固定端520与壳体100连接,固定端
520在壳体100中的位置不变,从而使弹性件本体510的两端形成相对移动,让弹性件本体510能够在外力驱动伸缩接口组件200的同时发生形变,当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到达临界点后,弹性件本体510会通过移动端530向伸缩接口组件200释放与到达形变临界点前相反的能量,使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临界点前、后分别受到两种不同方向的推力。
45.可以理解的,在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分别伸出和缩入壳体100的两个过程中,弹性件本体510均发生形变,且形变和产生推力的过程如下:在伸缩接口组件200伸出壳体100的过程中,在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到达临界点之前,弹性件本体510会通过移动端530对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内的推力,避免伸缩接口组件200被误触而弹出,此时移动端530继续朝伸出壳体外的方向移动,在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到达临界点后,弹性件本体510会通过移动端530向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外的推力;在伸缩接口组件200缩入壳体100内的过程中,在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到达临界点之前,弹性件本体510会通过移动端530向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外的推力,避免伸缩接口组件200容易缩入壳体,影响与外部供电设备的插接,此时移动端530继续朝缩入壳体内的方向移动,当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到达临界点后,弹性件本体510会通过移动端530向伸缩接口组件200施加朝向壳体100内的推力。
46.可以理解的,弹性件本体510由于本身具有一定形变量,故弹性件本体510的形变临界点是可以改变移动端对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施力方向。使伸缩接口组件200在伸出和缩入壳体100的过程中,均能够受到弹性件500所提供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助推力,能够实现伸缩接口组件200的半自动弹出以及半自动推入,使伸缩接口组件200的取出和收纳更加省力、方便,也使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伸出地更加完全。
47.本实施例中,弹性件本体510包括螺旋部511、固定力臂512和施力力臂513,固定力臂512、所述施力力臂513分别连接在螺旋部511的两端,固定力臂512远离螺旋部511的一端与固定端520连接,施力力臂513远离螺旋部511的一端与移动端530连接。
48.伸缩接口组件200处于缩入状态时,固定力臂512和施力力臂为交叉设置;伸缩接口组件200处于伸出状态时,固定力臂512和施力力臂解除交叉状态。
49.本实施例中,弹性件的自由角度小于180
°
。弹性件为扭簧,弹性件在无荷载时,固定力臂512和施力力臂513的夹角小于180
°
。其中,固定力臂512和固定端520形成与壳体100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施力力臂513和移动端530形成与伸缩接口组件200连接的第二连接端,而螺旋部511形成自由端。即螺旋部511除了与固定力臂512和施力力臂513连接外,不与其他零部件连接,从而使位于施力力臂513远离移动端530的一端的螺旋部511也会随移动端530的移动为产生一定的位移。
50.具体的,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向伸出壳体100的方向移动时,施力力臂先是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变形,对伸缩接口组件200在伸出壳体100的方向上的移动产生阻尼,施力力臂通过压缩变形储存能量,直至移动端530继续沿伸出壳体100的方向移动,使施力力臂到达形变临界点后,施力力臂对伸缩接口组件200释放伸出壳体100的方向的能量,施力力臂的形变得以还原,施力力臂与固定力臂512之间形成小于180
°
的夹角。
51.当伸缩接口组件200在外力作用下向缩入壳体100的方向移动时,施力力臂先是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变形,对伸缩接口组件200在缩入壳体100内的方向上的移动产生阻尼,
施力力臂通过压缩形变储存能量,直至移动端530继续沿缩入壳体100内的方向移动,使施力力臂到达形变临界点后,施力力臂对伸缩接口组件200释放缩入壳体100内的方向的能量,施力力臂的形变得以还原,施力力臂与固定力臂512形成交叉设置。
5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施力力臂的移动和压缩形变,再释放能量,使伸缩接口组件200在伸出壳体100和缩入壳体100的初始阶段均受到阻尼,避免伸缩接口组件200因误触而进行伸缩移动。当伸缩接口组件200所受到的外力克服了阻尼作用后,施力力臂就能为伸缩接口组件200的移动提供助推力。
53.本实施例中,固定端52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移动端53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活动连接。具体的,固定端52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移动端53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转动连接。
54.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第一凸起700,第一凸起7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固定端520套设在第一凸起700的外侧,并与第一凸起700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固定端520能够绕第一凸起700的中心轴相对第一凸起700转动,而固定端520在壳体100内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55.本实施例中,伸缩接口组件200的外侧设有圆柱形的第二凸起800,第二凸起80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固定连接,移动端530套设在第二凸起800的外侧,并与第二凸起800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移动端530能够绕第二凸起800的中心轴相对第二凸起800转动,且移动端530能够随伸缩接口组件200的移动,而与固定端520产生相对位移。
56.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接口组件200包括滑块210和充电接口220,滑块21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滑块210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壳体100的外侧,滑块21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00移动,充电接口220与滑块210固定连接,充电接口220在滑块210的带动下能够伸出和缩入壳体100,充电接口220与传动组件300连接。
57.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20是usb接口。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接口220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与外部供电设备形成电连接的接口结构。
58.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滑块210施加推力以将充电接口220推出壳体100或将充电接口220推入到壳体100内。
59.本实施例中,弹性件本体510的移动端530与充电接口220连接。传动组件300与充电接口220连接。
60.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0包括齿轮310,齿轮31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齿轮310能够在壳体100内绕齿轮310的中心轴转动,伸缩接口组件200、滑盖400分别与齿轮310啮合。
61.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0包括转轴320,转轴320固定在壳体100的内部,转轴320与齿轮310连接,齿轮310能够绕转轴320转动。
62.本实施例中,齿轮310通过转轴320在壳体100的内部相对壳体100转动,伸缩接口组件200与齿轮310啮合,使齿轮310在伸缩接口组件200移动时,也随之转动,齿轮310在转动过程中,使与齿轮310啮合的滑盖400在齿轮310的带动下也产生位移,从而实现伸缩接口组件200和滑盖400的联动。本实施例中,齿轮310与伸缩接口组件200中的充电接口220外侧的啮合,且滑盖40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伸缩接口组件200的移动方向。
63.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接口220远离齿轮的31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100内壁相配合的卡接结构(图中未示出)。当充电接口220回缩至卡接结构与壳体100内壁相互卡接配
合的位置时,通过卡接结构与壳体内壁的配合,能够将充电接口220锁定在壳体100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接口220在壳体100内部时的稳定性,防止充电接口220因误触而被推出至壳体100外;当充电接口220伸出至卡接结构与壳体100内壁相互卡接配合的位置时,通过卡接结构与壳体内壁的配合,能够将充电接口200锁定在壳体100外,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接口220伸出壳体时的稳定性,使充电接口能够更加稳定地与外部的供电设备连接,充电接口不容易发生回缩。
64.参阅图7,图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外壳110和底盖120,外壳110和底盖120配合形成容纳腔,传动组件300、滑盖400均设置在容纳腔内,伸缩接口组件200与外壳110活动连接,底盖120开设有与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相对应的伸出口121,伸缩接口组件200带有插口的一端能够从伸出口121伸出和缩入容纳腔,滑盖400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底盖120移动,以打开和关闭伸出口121。
65.具体的,伸缩接口组件200经过伸出口121实现伸缩,滑盖400通过打开和关闭伸出口121,以实现对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进行遮盖。当滑盖400从伸出口121的位置上移开,伸出口121被打开,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从容纳腔中伸出;伸缩接口组件200缩入容纳腔内时,滑盖400同时移动到伸出口121的位置上,以遮蔽伸出口121,此时伸出口121被关闭,伸缩接口组件200的插口被收纳在密闭的容纳腔中。
66.本实施例中,滑盖4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底盖120连接有密封件600,密封件600设置在伸出口121的外周,当伸出口121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件600与滑盖400贴合连接。
67.具体的,在伸出口121的外周设置密封件600,使伸出口121被滑盖400遮挡而处于关闭状态时,底盖120能够通过密封件600与滑盖400形成紧密连接,避免水分从伸出口121进入到底盖120和滑盖400之间的连接间隙中,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
68.基于上述的充电口防护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主机,参阅图1至图6,该供电主机包括供电组件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口防护结构,供电组件与充电口防护结构的伸缩接口组件200电连接。
69.具体的,供电组件包括电源和充电电路板,电源与充电电路板连接,伸缩接口组件200与充电电路板连接。具体的,充电接口220与充电电路板连接。
70.本实施例中,电源为充电电池。壳体100的内部设有电池套900,电池套9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充电电池安装在电池套900内,弹性件的固定端520与电池套900连接。
71.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700固定连接在电池套900上。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700还可以固定连接在壳体100内部的其他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的零部件上,只要能够实现固定端520连接在第一凸起700上后,固定端520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即可。
72.基于上述的供电主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参阅图8,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10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供电主机,雾化器1000安装在壳体100上,且与供电组件电连接。
73.可以理解的,供电组件为雾化器1000提供生成气溶胶所需要的电能,伸缩接口组件200能够为供电组件的充电提供便利。
74.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
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