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882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
【背景技术】
[0002]烟丝拌合安全滚筒是制丝车间内最主要的工艺加工设备,主要起保证物料均匀松散及加香加料、增温增湿的均匀性作用,对香烟的口感及品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0003]日常生产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因两种状况而需要进入拌合滚筒内部,第一种是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换牌号的时候,人员必须要进入滚筒内部清扫附着在筒壁上的物料,防止本工序余留的烟丝混杂到下一个牌号当中,避免影响香烟的品质;第二种是拌合滚动需要进行维修或保养时,人员也经常需要进入滚筒内部进行维修保养作业。由于滚筒内壁光滑、内部设置有多个拌合用的耙钉,当人员进入到滚筒内部作业时,如滚筒意外启动,将会造成内部的作业人员伤亡。目前国内的制烟厂内并没有防止滚筒意外启动的设备或功能,各个烟厂主要采用管理加教育得措施对该风险项进行管控,通常将操作注意事项纳入安全操作规程中让职工学习并遵守。然而发明人发现仅通过管理和教育措施并未从本质上解决风险,一旦有新进人员或违章人员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他人误启动设备,将会出现极其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无论是给个人家庭还是制烟厂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一种具备防止意外启动的高安全性烟丝拌合安全滚筒亟待推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通过对现有制烟领域的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进行结构改进和优化,增设防止意外启动装置,提高生产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包括筒体、防护门和拌合主轴,筒体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钉,防护门设置在筒体外圆周面上,防护门与筒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拌合主轴设置在筒体两端且位于筒体的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在防护门开启侧边缘位置以及筒体与防护门开启侧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电磁锁,在防护门边缘设置有一限位开关,在所述筒体内设有红外开关;在第一回路中,所述电磁锁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控制线包并联后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自锁按钮、拌合主轴的主电路断电按钮串联,使主电路开关的开合同时控制电磁锁和拌合主轴的启闭,在第二回路中,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红外开关的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控制线包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串联接入第一回路中。
[0007]一种实施例是,所述电磁锁包括一导磁锁芯和缠绕在导磁锁芯上的线圈,线圈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开关电连接,导磁锁芯采用硅钢片。
[0008]优选地,所述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还包括一作业指示灯,限位开关的一对常闭触点在独立回路中通过第二继电器与作业指示灯电连接。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现有制烟领域的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进行结构改进和优化,增设了对人体的红外探测、电磁锁和限位开关的多重保险装置,可彻底杜绝人为误启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给一线操作和维修人员建立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极大地提升了制烟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原理图。
[0012]图中:1一筒体,11—转轴,12—耙钉,2—防护门,3—拌合主轴,4—电磁锁,41—硅钢片,42—线圈,5—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具体包括筒体1、防护门2、拌合主轴3和电磁锁4,其中,防护门2设置在筒体I的外圆周面上,防护门2与筒体I之间通过转轴11连接,拌合主轴3设置在筒体I的两端且位于筒体I的中心轴线上,筒体I内表面均布有多个耙钉12,电磁锁4设置在筒体I上与防护门2开启侧相对应的位置,电磁锁4具体包括一导磁率高的硅钢片41和缠绕在硅钢片上的线圈42,如图2,线圈JS与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关JO电连接,主电路开关JO与开启按钮K自锁,断开按钮D串联在主回路中,主电路开关的开合同时控制电磁锁4的启闭,当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关闭合时,电磁锁4的线圈42通电并将防护门2紧锁在筒体I上,当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关断开时,电磁锁4的线圈42失电打开,此时防护门2开启。
[0015]此外,防护门2上设置有一限位开关5,为了便于安装与维护,限位开关5设置在防护门2的内侧面,限位开关5与一设置在电气控制柜中的继电器Jl电连接,继电器Jl中有一对常开触点串联在拌合主轴3的主回路中,防护门2与筒体I的开与合连带限位开关5的断开与连通,进而控制拌合主轴3主电路的断开与连通,在筒体内设有可以探测有无人员的红外开关,所述红外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在限位开关回路中,一旦有人在筒体中,则红外常闭触点Hff断开,使得继电器Jl连带的主回路不能得电。
[0016]为了提醒筒体内有人作业,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还包括一作业指示灯Z,作业指示灯设置在电气控制柜的柜门上,限位开关5通过继电器J2与作业指示灯Z电连接,限位开关由于防护门打开而常闭触点闭合时,作业指示灯通电开启,可对现场人员起警示作用。
[0017]当操作人员需要进入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内进行作业时,首先必须将电气控制柜中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关断开,否则电磁锁4处于吸合状态,防护门2不能打开。当防护门2打开后,限位开关5断开,电磁阀失电,位于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中的常开触点复位,此时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路,即使合上主电路开关亦无法启动拌合主轴3,与此同时,安装在电气控制柜柜门上的作业指示灯亮起,向现场人员起警示作用。当操作人员在滚筒内部工作完毕后将防护门2关闭,限位开关5闭合,电磁阀得电,位于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中的常开触点闭合,作业指示灯熄灭,拌合主轴3的主电路开关接通后,电磁锁4得电将防护门2紧锁,至此,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0018]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包括筒体、防护门和拌合主轴,筒体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钉,防护门设置在筒体外圆周面上,防护门与筒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拌合主轴设置在筒体两端且位于筒体的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在防护门开启侧边缘位置以及筒体与防护门开启侧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电磁锁,在防护门边缘设置有一限位开关,在所述筒体内设有红外开关;在第一回路中,所述电磁锁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控制线包并联后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自锁按钮、拌合主轴的主电路断电按钮串联,使主电路开关的开合同时控制电磁锁和拌合主轴的启闭,在第二回路中,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红外开关的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控制线包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串联接入第一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包括一导磁锁芯和缠绕在导磁锁芯上的线圈,线圈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开关电连接,导磁锁芯采用硅钢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丝拌合安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还包括一作业指示灯,限位开关的一对常闭触点在独立回路中通过第二继电器与作业指示灯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设有电磁锁、红外开关和限位开关,电磁锁设置在筒体上与防护门相对应的位置,电磁锁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开关控制线包并联连接,主电路开关的开合控制电磁锁的启闭,防护门上设置有一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以及红外开关与中间继电器电连接,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串联于拌合主轴的主电路中,防护门与筒体的开合控制限位开关的断开与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制烟领域的烟丝拌合安全滚筒进行结构改进和优化,增设了红外开关、电磁锁和限位开关多重保险装置,可彻底杜绝人为误启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24B3/00
【公开号】CN204837960
【申请号】CN201520509973
【发明人】王爽果, 刘学超
【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