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40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销售的自动开收伞具,通常是利用一拉索连接于设在中棒内的子弹头,而另一端经过数滚轮的环绕,再连接在伞活动巢的位置,由于该设计及拉索的限制,故只能应用于三折式自动伞的结构,另外,其必须装设两个以上的滚轮,并以拉索的环绕,因此在制造上很麻烦,而且还容易出现故障,有待于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自动开收伞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可增加其拉伸长度,而且还减少拉索的长度,从而减少故障或损坏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主要是利用一组可移动的内套管装设于中棒内部的固定套筒中,藉其连接于子弹头及拉索之间,增加其拉伸的长度,而可使用于四折伞的自动开收结构,由于减少拉索的长度,可减少其故障或损坏机率。
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压缩伞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开伞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收伞后的剖视示意图。
(1)为伞中棒、(11)为第一伞管、(12)为第二伞管、(13)为第三伞管、(14)为第四伞管、(15)为上巢、(16)为控制挡卡、(17)为滚轮、(2)为活动巢、(21)为小滚轮、(3)为固定套管、(31)为第一内套管、(32)为第二内套管、(33)为第三内套管、(34)为子弹头、(35)为拉索、(4)为伞骨架、(5)为弹簧。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伞中棒(1)、第一伞管(11)、第二伞管(12)、第三伞管(13)及第四伞管(14),其中在上部设有上巢(15),在中棒(1)的内部设有一固定套管(3),其上端连设于上巢(15)的下部,其内部设有一内套管组,包括有第一内套管(31)、第二内套管(32)及第三内套管(33),子弹头(34)结合于第三内套管(33)的下端,而拉索(35)则连接于第三内套管(33)的上部,其另端向上延伸,绕经上巢(15)内的滚轮(17),再向外延伸,然后再绕过活动巢(2)一侧的小滚轮(21),而连接在上巢(15)的侧部。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当开伞后,利用内套管组的总长伸展,乃可适用于四折自动伞结构;另当操作控制挡卡(16)时,也可在弹簧(5)的作用下完成自动收伞,使伞骨架(4)回收;在中棒内藉可滑动的内套管组乃能达到四折自动伞的开放,且可减少因拉索的限制及所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它是由中棒(1)、活动巢(2)、固定套管(3)、伞骨架(4)及弹簧(5)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中棒(1)内部设有一固定套管(3),在固定套管(3)内设有一可移动的套管组,该套管组由上而下相套合的第一内套管(31)、第二内套管(32)、第三内套管(33),其中第三内套管(33)的下端结合以子弹头(34),而拉索(36)则连接于第三内套管(33)的上部,其另一端向上延伸绕经上巢(15)内的滚轮(17),再向外延伸,然后再绕过活动巢(2)一侧的小滚轮(21),而连接在上巢(15)的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四折自动伞的内套管,主要是利用一组可移动的内套管装设于中棒(1)内部的固定套筒(3)中,藉其连接于子弹头(34)及拉索(35)之间,增加其拉伸的长度,而可使用于四折伞的自动开收,且因减少拉索的长度,可减少其故障及损坏。
文档编号A45B25/00GK2416784SQ002058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4日
发明者郭世鑫 申请人:郭世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