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34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尤指其织带体为一体织结成型,不具有任何的缝结线,能具有较佳的抗拉性,故能使织带体在长期使用后,仍坚固耐用,不易断裂,且车缝时,只需于织带体的车缝部作一次车缝的动作即可,因而能降低制造及组装的成本,并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且增加产能;另外,织带体的缝结方向不干涉鞋体鞋面原有的功能,故能通用于任何材质的鞋体上,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图1所示,目前一般车缝在鞋体A上,供制成鞋眼11的鞋眼带体10,取若干等宽而长短不一的鞋眼带体10,将每鞋眼带体10的一端加以对折后,再于对折处底部车缝一缝结线11,即于对折处内形成一圈形封闭并可供鞋带穿绕的鞋眼12,而鞋眼带体10另一端即形成一固定段13,再将上述已车缝有鞋眼12的鞋眼带体10分别以鞋眼12处穿置过鞋体A两侧鞋面A1的穿孔A11,使鞋眼12分别露出鞋面A1边缘一适段,而后再将鞋眼带体10以固定段13周缘车缝一缝结线14,令鞋眼带体10缝结于鞋体A上,即完成鞋眼带体10的缝结。
如图2所示,取一等宽适长的平整带体20置于鞋体A鞋背A2中央处,而于平整带体20的下段周缘车缝一缝结线21后,再于其上段周缘加以车缝一缝结线22,而令中段处形成一圈形封闭并可供鞋带穿置的穿置段23,即完成平整带体20的缝结。
如上所述的习式结构,具有下列的缺点其一,车缝前,因车缝人员需预先取材并量取各带体的长度及正确车缝位置后,再分别予以缝结于鞋体A上,故此车缝的方式极为繁琐、耗时耗工,无法批量生产,且会增加制造及组装的成本,而无法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其二,此结构的鞋眼12是以一鞋眼带体10于一端加以对折后,再车缝一缝结线11而成,因而不具佳的抗拉性,当鞋带往上拉扯使用时,而易于短时间内使鞋眼12的缝结线11处有拉断的情况,进而失去穿绕束紧的功能;其三,鞋眼带体10因不具有弹性,当鞋眼带体10缝结于具弹性鞋面A1′的弹性鞋体A′上时(如图3所示),由于弹性鞋面A1′的弹性方向与鞋眼带体10的缝结方向皆为相同,因而会干涉弹性鞋面A1′的弹性方向,令弹性鞋面A1′失去原来具有的弹性(如图3双箭头虚线所示),故此结构的鞋眼带体10无法应用于具弹性鞋面A1′的弹性鞋体A′上,因而可知其通用范围较窄。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习式的缺失,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此结构的织带体因只需于车缝部作一次车缝的动作即能将织带体车缝于鞋体上,故此车缝的方式极为简易、迅速且省时省工,能降低制造及组装的成本,而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且增加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因织带体的穿置孔为一体织结成型,不具有任何的缝结线,因而能具较佳的抗拉性,且使织带体于长期使用后,仍坚固耐用,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当织带体缝结于具弹性鞋面的弹性鞋体上时,因织带体的缝结方向不予以干涉弹性鞋面原有的弹性功能,故不需另外制造不同的带体来配合使用,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该织带体系一体织结而成,于底面与顶面分别形成有一母带体及子带体,该母带体的两侧边形成有车缝部,而母带体与子带体间等距形成有若干可供鞋带穿绕的穿置孔。织带体的母带体宽度较大于子带体的宽度;织带体由母带体两侧边的车缝部,缝连于鞋体的鞋面边缘及鞋背中央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其一,由于织带体是一体织结而成,车缝人员只需作一次车缝的动作,即能将织带体车缝于鞋体上,故此车缝的方式极为简易、迅速且省时省工,因而能降低制造及组装的成本,并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批量生产。其二,由于织带体的穿置孔是一体织结成型,不具有任何的缝结线,能具较佳的抗拉性,故能使织带体于长期使用后,仍坚固耐用,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况。其三,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具弹性鞋面的弹性鞋体上时,由于织带体的缝结方向与弹性鞋面的弹性方向呈垂直,因而不会干涉弹性鞋面的弹性方向,使弹性鞋体仍具原有的弹性功能,因此该织带体能应用于具弹性鞋面的弹性鞋体上,而不需另外制造不同的带体来配合使用,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习式的鞋眼带体车缝于鞋体鞋面的立体分解图;图2习式的平整带体车缝于鞋体鞋背的半组合图;图3习式的鞋眼带体应用于具弹性鞋面的弹性鞋体外观图;图4本实用新型织带体的立体外观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织带体车缝于鞋体鞋面的半组合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织带体车缝于鞋体鞋背的半组合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织带体应用于具弹性鞋面的弹性鞋体外观图。
下面兹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4所示,织带体30是一体织结而成,于底面与顶面分别形成有一母带体31及子带体32,而母带体31的宽度大于子带体32的宽度,并于母带体31的两侧边形成车缝部33,且母带体31与子带体32间等距形成有若干可供鞋带穿绕的穿置孔34。
如图5所示,车缝时,将二织带体30直接横向置于鞋体A两侧的鞋面A1边缘处,再将织带体30分别以母带体31两侧边的车缝部33车缝于鞋体A上,而后另取一织带体30并置于鞋体A的鞋背A2中央处,如图6图所示,而以其母带体31两侧边的车缝部33直接车缝于鞋背A2上,即完成车缝的动作。
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当织带体30欲车缝于鞋体A的鞋面A1边缘及鞋背A2中央处时,因只需作一次车缝的动作,即能将织带体30车缝于鞋体A上,故此车缝的方式极为简易、迅速且省时省工,因而能降低制造及组装的成本,并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且增加批量生产;二、因织带体30的穿置孔34是一体织结成型,不具有任何的缝结线,能具较佳的抗扭性,故能使织带体30于长期使用后,仍坚固耐用,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况;三、当织带体30缝结于具弹性鞋面A1′的弹性鞋体A′上时,如图7所示,由于织带体30的缝结方向与弹性鞋面A1′的弹性方向呈垂直,因而不会干涉弹性鞋面A1′的弹性方向使弹性鞋体A′仍具原有的弹性功能(如图3双箭头实线所示),故此结构的织带体30能应用于具弹性鞋面A1′的弹性鞋体A′上,而不需另外制造不同的带体来配合使用,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织带体系一体织结而成,于底面与顶面分别形成有一母带体及子带体,该母带体的两侧边形成有车缝部,而母带体与子带体间等距形成有若干可供鞋带穿绕的穿置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织带体的母带体宽度较大于子带体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织带体由母带体两侧边的车缝部,缝连于鞋体的鞋面边缘及鞋背中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用途的织带体结构,其织带体是一体织结而成,于底面与顶面分别形成有一母带体及子带体,而母带体的宽度大于子带体的宽度,并于母带体的两侧边形成车缝部,且母带体与子带体间等距形成有若干的穿置孔;由上述的结构,可使车缝动作更为简易、迅速,而且能批量生产,且适用于任何材质的鞋体使用。
文档编号A43C7/00GK2448148SQ002505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陈宏博 申请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