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拉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25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包拉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拉杆装置。
拉杆装置能够方便地携带、搬动箱包,特别是对于体积大、沉重的箱包,使用拉杆装置可起到省力、长距离搬运的作用。现有的拉杆装置一般包括有手把、拉杆及托架等部件,如专利号9623709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弹式箱包车架,由手把、上托架、下托架构成,在所述上、下托架的两对对应的套管间设有两根平行的套管,所述手把的两端各设有互相平行的拉杆,所述拉杆插入对应的套管中,在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活塞,在所述活塞的下端端部与所述套管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采用这种车架的拉车式箱包,其车架机构中拉杆的开启与锁闭都会有明显的警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但这种装置为整体式结构,体积较大,收藏不便,且作为商品销售时,运输途中要占用较大的集装箱空间,增加运费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占用体积小,携带、运输、使用方便的的箱包拉杆装置。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箱包拉杆装置,包括手把、平行拉杆、托架,平行拉杆的上端与手把连接,托架包括与平行拉杆的下端连接的后托架体以及与后托架体分开设置的前托架体,后托架体下方设有滑轮。
上述的后托架体通过销轴设于平行拉杆的下端,后托架体可绕销轴翻转折叠。上述的后托架体上可开设沟槽,前托架体设有与沟槽配合的插榫,插榫插接于沟槽中,前托架体通过一固定件定位,将前、后托架体连接成一可拆卸的整体。
该装置设有手把、拉杆、托架和滑轮,可快捷、省力地搬动箱包。前、后托架体分开设置,易于折叠收藏,减小占用的空间,携带、运输方便,节省运费。该装置装卸方便快捷、结构牢固、使用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包拉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箱包拉杆装置中后托架体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包拉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箱包拉杆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箱包拉杆装置的组件分解图。
图6、是
图1、图3所示箱包拉杆装置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7、是
图1所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图3所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仰视图。(托架接合状态)图9、是图3所示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的仰视图。(托架拆卸状态)如
图1所示,该箱包拉杆装置包括手把1、与手把1连接的两平行拉杆2和托架。托架由分开设置的前后两部分组成前托架体3及连接于拉杆2下端的后托架体4。如图7所示,前托架体3和后托架体4均固定于箱包12底部,用于支撑、放置箱包12,后托架体4的下方设有滑轮5,携带者通过手把1、拉杆2和滑轮5方便地搬动箱包12,如图6所示。由于前、后托架体是分立的,因此箱包12可折叠、收藏,减小占用的空间。图2所示,后托架体4通过销轴11设于拉杆2的下端,后托架体4能翻动折叠,进一步减小该拉杆装置和箱包的体积。
如图3、图4、图5所示,托架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后托架体4的前端开设有沟槽6,前托架体3的后端设有插榫7。如图8所示,前、后托架体固定于箱包12底部,当插榫7插入于沟槽6后,将前托架体3的扣孔8与设于箱包12底部的固定条10上的扣钮9扣合或粘合,可使前托架体3定位、不滑脱,前、后托架体连成一完整的托架,增加托架的承载力。如图9所示,插榫7可方便地从沟槽6中拆开,使前、后托架体分开后,将箱包12折叠,方便地收藏、携带。
权利要求1.箱包拉杆装置,包括手把、平行拉杆、托架,平行拉杆的上端与手把连接,其特征在于托架包括与平行拉杆的下端连接的后托架体以及与后托架体分开设置的前托架体,后托架体下方设有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箱包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后托架体通过销轴设于平行拉杆的下端,后托架体可绕销轴翻转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箱包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后托架体上开设沟槽,前托架体设有与沟槽配合的插榫,插榫插接于沟槽中,前托架体通过一固定件定位,前、后托架体连接成一可拆卸的整体。
专利摘要箱包拉杆装置,包括手把、平行拉杆、托架,平行拉杆的上端与手把连接,托架包括与平行拉杆的下端连接的后托架体以及与后托架体分开设置的前托架体,后托架体下方设有滑轮。上述的后托架体上可开设沟槽,前托架体设有与沟槽配合的插榫,插榫插接于沟槽中,前托架体通过一固定件定位,可将前、后托架体连接成一可拆卸的整体。该装置能快捷、省力地搬动箱包,易于折叠收藏,减小占用的空间,携带、运输方便,节省运费。
文档编号A45C13/00GK2472564SQ01205998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魏金国 申请人:魏金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