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开伞扣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99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开伞扣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多折伞具开伞时稳固伞棒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着各式各样的伞具,有一折伞具,也有多折伞具。特别是多折伞具,由于其具有可折叠放置和携带方便的特点,因而当前使用者较多。然而,多折伞具虽能达到缩小伞体,有收藏方便之功效,但因其伞棒呈多折形式,所以组成伞棒的几段棒管中,最外面的棒管管径最大,在最里面的棒管管径最小。当打开伞具时,由于下巢内孔的孔径比最大棒管的管径还大,因而管径最小的内管与下巢内孔配合会产生一较大空隙,使得伞棒在下巢内孔内容易产生晃动偏向,这样一来在伞棒上的开伞扣与下巢之间的支撑面不确定,开伞扣无法确实支撑住下巢,使得下巢容易向下滑脱,从而无法达到开伞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稳固伞棒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包括有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支骨、开伞扣和外主骨,上巢与伞棒的一端固定连接,伞棒穿过下巢的内孔与下巢滑动连接,内主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另一端枢接在支骨的中部;支骨的一端与下巢枢接,另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外主骨支撑伞面;在下巢与支骨连接处设有径向通孔,支骨连接端设有延伸凸杆,延伸凸杆与支骨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铰链等连接,延伸凸杆穿过下巢的径向通孔伸入下巢的内孔中适当的支撑住伞棒,使伞棒在下巢内孔内不会随意晃动偏向,伞棒上的开伞扣即能较好的支撑住下巢;伸凸杆伸入下巢内孔的一端端面为弧面,延伸凸杆可以设有一支或两支或多干支并分别设置在不同支骨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支骨上设置有延伸凸杆并伸入下巢内孔支撑住伞棒,因而伞棒在下巢内孔内不会出现任意晃动的现象,开伞扣能很好的支撑住下巢,利于伞具打开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伞示意图;附图2为附
图1所示的A处放大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形态的开伞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所示之形态沿N-N线剖视图;附图5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铰接式立体分解图;附图6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铰接式立体图;附图7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一体成型式立体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另一多折伞具开伞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8所示的B处放大图;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多折自动伞具开伞示意附
图11为附
图10所示的C处放大图。
见附
图1~7,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巢1、下巢2、伞棒3、内主骨4、支骨5、开伞扣6和外主骨7组成,上巢1与伞棒3的一端固定连接,伞棒3穿过下巢2的内孔21与下巢2滑动连接,在上巢1的周缘枢接有若干内主骨4,内主骨4的另一端枢接在支骨5中部;支骨5的一端与下巢2枢接,另一端与外主骨7枢接,外主骨7支撑伞面;在下巢2与支骨5连接处设有径向通孔22,支骨5连接端设有延伸凸杆51,延伸凸杆51与支骨5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铰链等连接,延伸凸杆51穿过下巢2的径向通孔22伸入下巢2的内孔21中适当的支撑住伞棒3,延伸凸杆51伸入内孔21的一端端面为弧面,延伸凸杆51可以设有一支或两支或多支并分别设置在不同支骨5上。
如附
图1、2所示,当打开伞具时,设置在支骨5一端的延伸凸杆51会顺势经由下巢2的径向通孔22适当的支撑住伞棒3,使得伞棒3在下巢2内孔21内不会随意的晃动。延伸凸杆51是对称布置,则伞棒3会被固定在下巢2内孔21的轴线上,这时开伞扣6与下巢2下端的相互支撑面不会随意改变,确保开伞扣6能顺利的支撑住下巢2,而使连接于下巢2的支骨5撑住内主骨4及外主骨7,内主骨4与外主骨7就撑起伞面,实现开伞的目的。
如附图3、4所示,延伸凸杆51设置在与开伞扣6相对侧的两支支骨5上,打开伞具则伞棒3会在延伸凸杆51的作用下偏靠下巢2内孔21的一侧,使得处于该侧的开伞扣6与下巢2下端的相互支撑面增大,这样开伞扣6能更好的支撑住下巢2,而使连接于下巢2的支骨5撑住内主骨4和外主骨7,内主骨4和外主骨7就撑起伞面,实现开伞的目的;延伸凸杆51也可只设置一支在图4所示的I支骨上,这时延伸凸杆51的端面适当增大。
附图5~7所示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之间的其中两种连接方式;附图5、6所示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其就是在原有支骨5的一端铰接一延伸凸杆51,在使用时该延伸凸杆51穿过下巢2上相应的径向通孔22伸入下巢2的内孔21;附图7所示为延伸凸杆51与支骨5一体成型制作,即延伸凸杆51是由支骨5的一端延长成型而得。
附图8、9所示为本伞具开伞扣合结构用于另一折叠伞具,伞棒3的一端与上巢1固定连接,伞棒3穿过下巢2的内孔21,其中伞棒3内的开伞扣6设置较为上方,在与开伞扣6同侧的下巢2处设有一押片23,且在押片23的上方设置一支撑部24,当打开伞具时,连接于支骨5一端的延伸凸杆51会顺势经由下巢2的径向通孔22适当的支撑住伞棒3,而使开伞扣6与下巢2的支撑部24有较大的相互支撑面,伞棒3不任意偏向,因而开伞扣6能较好的支撑住下巢2,这样连接在下巢2的支骨5撑住内主骨4和外主骨7,内主骨4和外主骨7就撑起伞面,实现开伞的目的;延伸凸杆51也可只设置在与开伞扣6相对侧的支骨5上。
如附
图10、11所示,本伞具开伞扣合结构还适用于各种较小管径内管配接在上巢1下的折叠式自动伞具。伞棒3的一端与上巢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中巢8、下巢2的内孔,中巢8与下巢2之间设有弹簧9,支骨5连接在中巢8上,下巢2上设有连杆25与中巢8上的支骨5连接,令中巢8及下巢2可在伞棒3上滑动,在支骨5与中巢8连接端设有延伸凸杆51,在中巢8与支骨5连接处设有径向通孔81,延伸凸杆51穿过中巢8上的径向通孔81伸入中巢8的内孔82;当打开伞具时,连接在支骨5上的延伸凸杆51会顺势经由中巢8的径向通孔81适当的支撑住伞棒3,而使伞棒3保持在固定位置,利于伞具使用。
权利要求1.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包括有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支骨、开伞扣及外主骨,上巢与伞棒的一端固定连接,伞棒穿过下巢的内孔与下巢滑动连接,内主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另一端枢接在支骨中部,支骨的一端与下巢枢接,另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外主骨支撑伞面,其特征在于在下巢与支骨连接处设有径向通孔,支骨连接端设有延伸凸杆,延伸凸杆穿过下巢的径向通孔伸入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凸杆与支骨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铰链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凸杆可以设有一支或两支或多支并分别设置在不同支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多折伞具开伞时稳固伞棒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技术方案为:在多折伞具的支骨与下巢连接一端设有延伸凸杆,该延伸凸杆穿过下巢上相应位置设有的径向通孔伸入下巢内孔并支撑在伞棒上,使得伞棒相对下巢稳固,确保开伞扣能较好的支撑住下巢,使伞具打开顺利。该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有效。
文档编号A45B25/00GK2493073SQ012426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7日
发明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