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65阅读:10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特别是包括人形服的服身、面罩的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对患有烈性传染病的病人进行诊疗和护理,有可能要以接触到他们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出气体。为了防止被感染,医务人员工作时必须穿着能够有效阻隔感染的防护服。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护服,大多以织物或无纺布为底物再加塑料贴膜制成的复合物作为面料,做成外形象整个人的轮廓一样的服装,把穿着者除了面部和双手以外全部罩住。在防护服的面部有一个敞开的松紧口留给穿防护服的人呼吸和视物用;在防护服的前面胸腹部有一个带有拉链的穿脱衣开口。
这些防护服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是防护隔离有漏洞。人的面部有作为呼吸器官的口和鼻,是最容易引起感染的部位,现在普遍使用的防护服在这一部分是敞开的,要由穿防护服的人在现场用口罩和护目镜临时拼装的一个阻隔屏障进行防护。由于所用口罩和护目镜的质量不同、人的面部形状各异、穿戴人员对技术掌握的程度有别,很难保证有效隔离。这些防护服的穿脱衣开口一般设在防护服的前面,采用普通的拉链,不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和液体,拉链拉上以后时常会在穿着人的活动中下滑,使防护服前方的穿脱衣开口局部开放,把人体暴露在危险中,增加感染的机会。
第二是闷热。防护服的面料采用塑料贴膜,虽然其底物为织物或无纺布,在接触人体时尚感舒适,但是不能解决防护服内空气不流通造成的闷热。穿这种防护服工作,在二十多度的环境会使人汗流浃背,在三十度以上的环境中就会损害穿着者的健康,降低正常工作的能力。
第三是穿着者呼吸困难。这些防护服的面部是敞开的松紧口,须与护目镜和口罩配套使用。为了有效的防护,穿着者至少要带两个口罩,且口罩的周边必须与面部完全吻合没有缝隙和漏洞,透过几十层纱布进行呼吸就会感到很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有人采用通气面罩,但是不能解决穿着者的闷热问题;有人采用微孔塑料贴膜,或微孔复合材料贴膜作防护服面料,让防护服内的水和气缓缓溢出,减缓穿着人员闷热的感觉,但是不能解决面部防护不可靠及戴多层口罩所造成的呼吸困难。
根据2003年5月12日所检索的已公告的全部中国专利申请,未查到已经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的医用防护服的有关信息。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有效隔离,消除穿着者闷热感,克服由于戴多层口罩而造成呼吸困难的医用防护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包括人形服的服身、面罩、穿脱衣开口及拉链,可固定在人形服上的送气软管、送风机、空气过滤器、电池。人形服的面罩与服身采用密封一体结构;人形服头部的适当位置设有送气孔;人形服服身上的适当位置设有出气孔;送气软管的出气端口与人形服的送气孔密封连接,送气软管的进气端口与送风机和空气过滤器串联连接的联合体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电池与送风机的电源输入端口连接。
上述医用防护服,可以用高频热合的方法将用透明塑料板做成的面罩与用塑料膜为原料的服身严密粘接完全封闭;可以将送气软管在人形服的外表面上固定,也可将送气软管在人形服的夹层内部或内腔表面固定,此时送气软管的出气端口与人形服的送气孔合为一体,送气软管的进气端口固定于人形服服身的外表面上;送气孔最好固定在面罩上接近口鼻的部位,也可以固定在靠近面罩的服身上或服身的其它部位;送风机的送风量在克服空气过滤器、送风软管、人形服与人体间的空隙和出气孔阻力的情况下最好不少于30升/分钟;最好配有专用腰带或背带,可系在人形服外表面腰间或挎在肩上,用来悬挂送风机、空气过滤器和电池,也可以直接在人形服服身外表面上设置相应的口袋或挂环,放置或吊挂送风机、空气过滤器和电池;穿脱衣开口最好设置在人形服的背后或侧面位置;开口拉链最好采用双层塑料密封拉链;出气孔最好设在人形服远离头面部的四肢躯干、后背等部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由于人形服的面罩与服身采用密封一体结构,把目前常用的防护服在面部敞开的松紧口完全封闭;把穿脱衣开口设置在人形服的背后或侧面位置,避开了经常接近感染物质的前方;采用双层塑料密封拉链,密封效果更好;在穿着医用防护服工作时,通过送风机不断向防护服内输送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清洁空气,防护服内就产生了一个大于防护服外的正气压,通过防护服的出气孔不断向外排出气体,防护服外有感染性的物质不会通过防护服的出气孔进入内部,万一防护服有纰漏或破损,也不易进入防护服内;所以可以有效解决常用的防护服存在的防护隔离的漏洞,能对感染性物质有效全面的阻隔。
在穿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防护服工作时,送风机经过送气软管不断向防护服内输送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洁净空气,再通过防护服的出气孔不断向外排出,保持防护服内部空气流通,随时可以将人体排出的热量随流动的空气排出防护服外,消除闷热感。
在穿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防护服工作时,所呼吸的空气是由送风机经过送气软管不断输送过来的经过过滤的清洁空气,可以不必戴口罩,多层口罩造成的呼吸困难也就不存在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医用防护服由人形服的服身1、面罩2、穿脱衣开口3及拉链4、可固定在人形服上的送气软管5、腰带12、可固定在腰带12上的送风机6、空气过滤器7和电池8组成。人形服的面罩2与服身1采用密封一体结构;送气孔9固定在面罩2上接近口鼻的部位;人形服服身1上的适当位置设有若干个出气孔10;送气软管5在人形服的外表面固定,送气软管5的出气端口与人形服的送气孔9合为一体,送气软管5的进气端口11固定于人形服服身1的外表面上,与送风机6和空气过滤器7串联连接的联合体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电池8与送风机6的电源输入端口通过导线13连接。穿脱衣开口3设置在人形服的背后位置,开口拉链4采用双层塑料密封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所示的医用防护服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时,先拉开人形服背后的双层塑料密封拉链4,将人形服穿在身上,轻松的系上腰带12,将电池8和送风机6悬挂在腰带12上,将送风机6的出气口与人形服上的送气管5的进气端口11密封连接,将空气过滤器7紧密卡接在送风机6进气口的外框上,把送风机6的导线13与电池8接通、此时送风机6启动,当穿着的人感觉到送气管5在面罩上的送气孔9处有空气流出时,即将人形服背后的双层塑料密封拉链4拉上,封闭穿脱衣开口3,此时,人形服除手腕部和出气孔10以外全部都封闭了。双手腕在戴橡胶手套时将其封闭。防护服外的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7,在送风机6的驱动下,经送气管5送到穿着人的头面部,再经人形服与人体问的空隙向下流动。最后从出气孔10排出。
图1所示的医用防护服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电池8采用输出电压和送风机6工作电压相匹配的充电电池,蓄电量能够满足送风机6连续正常工作不少于1小时,装在密封的电池盒内,能耐受反复的蒸熏消毒;送气管5采用内径为15-25mm的软塑料管;送风机6采用低压直流离心风机,其进气口的外框为与空气过滤器7底部紧密连接的卡口,其出气口与人形服上送气管5的进气端口11紧密连接,除进出气口外,其余部分全部封闭;送风机6和电池8中间可以设置一个电源开关进行控制;将空气过滤器7的底座与送风机6进气口外框紧密卡接,过滤层封装在底座上。以上配件均可从市场上方便选购。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人形服的服身(1)、面罩(2)、穿脱衣开口(3)及拉链(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固定在人形服上的送气软管(5)、送风机(6)、空气过滤器(7)、电池(8);人形服的面罩(2)与服身(1)采用密封一体结构;人形服头部的适当位置设有送气孔(9);人形服服身(1)上的适当位置设有出气孔(10);送气软管(5)的出气端口与送气孔(9)密封连接,送气软管(5)的进气端口(11)与送风机(6)和空气过滤器(7)串联连接的联合体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电池(8)与送风机(6)的电源输入端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用高频热合的方法将用透明塑料板做成的面罩(2)与用塑料膜为原料的服身(1)严密粘接完全封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送气软管(5)在人形服的外表面或内腔表面固定,送气软管(5)的出气端口与人形服的送气孔(9)合为一体,送气软管(5)的进气端口(11)固定于人形服服身(1)的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送气孔(9)固定在面罩上接近口鼻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送风机(6)的送风量在克服空气过滤器(7)、送风软管(5)、人形服与人体间的空隙和出气孔(10)阻力的情况下不少于30升/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配有腰带(12)可系在人形服外表面腰间,用来悬挂送风机(6)、空气过滤器(7)和电池(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穿脱衣开口(3)设置在人形服的背后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穿脱衣开口拉链(4)采用双层塑料密封拉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出气孔(10)设在人形服服身远离头面部的四肢躯干、后背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由人形服服身(1)、面罩(2)、穿脱衣开口(3)及拉链(4),可固定在人形服上的送气软管(5)、腰带(12)、可固定在腰带(12)上的送风机(6)、空气过滤器(7)、电池(8)组成。人形服的面罩(2)与服身(1)采用密封一体结构;人形服上设有送气孔(9)和出气孔(10);送气软管(5)的出气端口与送气孔(9)密封连接,送气软管(5)的进气端口(11)与送风机(6)和空气过滤器(7)串联连接的联合体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电池(8)与送风机(6)通过导线(13)连接。穿着本防护服可以保持防护服内空气流通,消除闷热感,解决呼吸困难,实现全面有效隔离防护。
文档编号A41D13/00GK2631246SQ0325688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马伟博 申请人:马伟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广西玉林市电信] 2020年02月08日 23:08
    这个专利号是多少啊?可以转让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