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减震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9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能减震鞋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能减震鞋垫,由垫体、脚掌吸能抗震装置、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弧形凸面组成,该鞋垫根据人脚的形状和动力学需求中的工学而设计,人体运动时,鞋垫上的吸能抗震装置能够分散脚底压力,从而到达减压抗震的目的;鞋垫上孤形凸面能够吸收足弓部的压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足弓部分散压力,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专利说明】吸能减震鞋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吸能减震功能的鞋垫。

【背景技术】
[0002]鞋垫是垫在鞋内,用于增加人体脚底和鞋底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人体足部的舒适程度。但是现有的鞋垫大多都是采用不透气的EVA材料、乳胶材料或者布而制成平板形,不具备减能抗震的功能。长时间使用后,鞋垫变薄、变滑,使脚底和鞋垫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影响脚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能减震鞋垫,根据脚的形状和活动特征,在鞋垫与脚后跟和脚掌心相对应处设置有吸能减震装置,能够起到吸能减压的作用,确保脚更加稳定舒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吸能减震鞋垫,由垫体、脚掌吸能抗震装置、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弧形凸面组成,所述的弧形凸面设置在垫体的正面与足弓部相对应处。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脚掌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正L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反L形。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吸能减震鞋垫根据人脚的形状和动力学需求中的工学而设计,人体运动时,鞋垫上的吸能抗震装置分散脚底压力,从而到达减压抗震的目的;鞋垫上孤形凸面能够吸收足弓部的压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足弓部分散压力,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人脚踩在鞋垫上时的侧面图。
[0011]图中:1 一垫体;2—脚掌吸能抗震装置;3—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4一孤形凸面;5—人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所示的吸能减震鞋垫,由垫体1、脚掌吸能抗震装置2、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3、弧形凸面4组成。所述的弧形凸面4设置在垫体I的正面与足弓部相对应处,弧形凸面4采用中、低两种不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棉组合而成,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足弓部发挥减震功能,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脚掌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正L形,在活动中脚底落地时,脚掌吸能抗震装置能够对脚掌由下而上产生先缓冲、后吸能减震的双重保护效果,使趾骨所受到的冲击力得到减轻,有效地避免趾骨和跖骨遭受运动伤害。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反L形,众所周知,人脚在运动过程中,落地时均为脚后跟及足弓外侧部位先接触地面,承受着人体全部体重的压力,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设计成反向的L形,反向L形长边区与足弓部外侧相接触,反向L形短边区与脚掌接触,能够对脚后跟和足弓外侧由下而上产生先缓冲、后吸能减震的双重保护效果,使关键部位如跟骨、胫骨、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得到减轻,减轻冲击伤害的同时也降低人体重力线上的压力,避免对膝关节造成运动伤害。
【权利要求】
1.一种吸能减震鞋垫,其特征是:由垫体、脚掌吸能抗震装置、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弧形凸面组成,所述的弧形凸面设置在垫体的正面与足弓部相对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减震鞋垫,其特征是:所述的脚掌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正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减震鞋垫,其特征是:所述的脚后跟吸能抗震装置的形状为反L形。
【文档编号】A43B17-02GK204273411SQ201420781230
【发明者】王宏达 [申请人]王宏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