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837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旅行箱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轻便性与方便实用性的旅行箱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旅行箱的制作有硬壳与软壳的分,前述硬质壳体多以塑料材质一体制成,但,该硬壳旅行箱结构强度虽佳却容易造成整体重量增加;而该软质壳体虽具有质轻的优点,但其以布材(如帆布)缝制并包覆一金属骨架的结构,却容易因遭受外力挤压而变形损坏。因此,不论是以硬壳或软壳做为旅行箱的主体,各有其优缺点,难以两全。
另外,就上述一般的旅行箱而言,其内部空间的形成是由枢接的两个半壳对合组成,但是,该型式的旅行箱在使用上,仍存有些许的不便,例如,在狭窄的场合里,对于欲开启箱体以拾取内部物品时,受制于该二半壳展开时耗占空间大,致该二半壳无法完全展开(平躺),故常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与不便。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数十年从事旅行箱体的制作与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箱结构,其具有质轻的特性,利于携行。
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箱结构,其于箱体正面设有可遮设与掀起使用的覆面,对于使用者而言,可方便拾取箱体内部的物品。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旅行箱结构,包含有一中框,为铝材制成两侧透空的方形框体;二侧壳,以塑料原料制成的硬质壳体,该二侧壳分别固接于该中框的两侧缘上,且各侧壳正面设有一开口;二覆面,是以一侧边缘连接于各侧壳的开口周边部位上,使得各覆面可相对各开口做遮设与掀起使用;一拉杆,以可抽拉收纳的方式与该中框结合,该拉杆具有一位于该中框顶面外侧的握持部以供使用者握拿;数滚轮,用以着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重量轻,可降低使用者携行的负担;旅行箱整体具有不易变形与耐撞击的特性;旅行箱具方便实用性;具有便于使用者分类收藏物品及不需翻箱倒柜即可快速选取内部物品的优点。


以下,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式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后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拉杆拉出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旅行箱结构第一实施例,该旅行箱1由一中框10、一拉杆12、一提把14、二侧壳16(16’)、二覆面18(18’)、二拉练20(20’)、二锁扣具22(22’)与四滚轮24组成;其中
该中框10是以具质轻且坚固特性的铝材制成两侧呈透空的方形框体。
该拉杆12以可抽拉收纳的方式与该中框10结合,如图4所示,该拉杆12具有一位于该中框10顶面外侧的握持部121以供使用者握拿,且于该握持部121两端具有向下伸设的支管122以提供拉杆12在拉动过程中稳定上、下移动;该拉杆12供使用者拖行该旅行箱1使用。
该提把14设于该中框10一侧边,是供使用者方便提拿该旅行箱1。
该二侧壳16(16’)是以具有质轻与耐撞击特性的塑料原料制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硬质壳体,在本实施例中,是选用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制成该二侧壳16(16’);又,该二侧壳16(16’)分别在其正面设有一矩形状的开口161(161’),以及,该二侧壳16(16’)分别固接在该中框10的两侧缘上,使得在该二侧壳16(16’)之间形成有一定大小的收纳空间。
该二覆面18(18’)是以柔软且具质感的布料所制成,各该覆面18(18’)的外型轮廓及面积大小与上述开口161(161’)的形状与面积相同,各覆面18(18’)的一侧长边通过由一边条19而与各侧壳16(16’)的开口161(161’)周边部位连接。
该二拉练20(20’)是分别沿着各覆面18(18’)的边缘与各侧壳16(16’)的开口161(161’)周边设置,使得各覆面18(18’)可利用拉练20(20’)的控制作用而相对各开口161(161’)做遮设(参照图1)与掀起(参照图5)使用。
该二锁扣具22(22’)分别装设在各侧壳16(16’)上,各锁扣具22(22’)提供上述拉练20(20’)的拉柄21(21’)可锁结其上,以防范该覆面18(18’)被任意掀起,具有防窃盗功能。
该等滚轮24是以两个为一组而分别装设于各该侧壳16(16’)的底部外侧,各滚轮24是供触地使用以方便该旅行箱1被拖行。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1各构件及其相关联位置的说明,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优点整理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1各部组件是选用具质轻特性的铝材中框10、塑料侧壳16(16’)与布料做成的覆面18(18’)而组成,因此,使得旅行箱1整体获得减轻重量,可降低使用者携行的负担。
2、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1以该铝材中框10做为主要骨架,再将塑料材料制成硬壳属性的侧壳16(16’)装设于该中框10的两侧,因此,使得旅行箱1整体具有不易变形与耐撞击的特性。
3、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1以该二覆面18(18’)的遮设与掀起二种态样,分别做为防范箱内物品掉出与轻易取用箱内物品使用,在狭窄的场合里,并无现有对接箱壳展开不便的缺失,故,本实用新型旅行箱1具方便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拉杆12的固定方式是可选择将其二侧支管122固定在位于旅行箱1内部的一隔板26上(参照图5),或者直接将各支管122一端延伸至该中框10底部并予固结,但是,不论是何种固定方式,皆将旅行箱1内部空间划分成二部份,如此,具有便于使用者分类收藏物品及不需翻箱倒柜即可快速选取内部物品的优点。
另请再参阅图6、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旅行箱结构第二实施例,该旅行箱2的组成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旅行箱1近似,所不同处在于该旅行箱2在其以铝材制成中框30的两侧分别设有以塑料原料制成的前侧壳32与后侧壳34,其中,仅于该前侧壳32上设有一开口321,一布料制成的覆面36利用一拉练38的设置而可相对该开口321进行遮设或掀起使用,一拉杆40则以可抽拉收纳的方式装设在该后侧壳34上,该拉杆40具有一握持部41可供使用者握拿,而四滚轮42被安装于该前侧壳32与后侧壳34的底面上。
以上所述的旅行箱2结构,同样具有减轻重量便于携行及方便使用者拾取箱内物品的优点,而将拉杆40设置于该后侧壳34上,则使得箱内空间增加,有利收纳更多物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同类产品中实具有其进步实用性,且使用上方便,又,本实用新型于申请前并无相同物品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中框,为铝材制成两侧透空的方形框体;二侧壳,以塑料原料制成的硬质壳体,该二侧壳分别固接于该中框的两侧缘上,且各侧壳正面设有一开口;二覆面,是以一侧边缘连接于各侧壳的开口周边部位上;一拉杆,与该中框结合,该拉杆具有一位于该中框顶面外侧的握持部;数滚轮,用以着地使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覆面以布料制成。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二拉练,该二拉练是分别沿着各覆面边缘与各侧壳的开口周边设置。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在于更包括有二锁扣具,该二锁扣具分别装设于各侧壳上,该二拉练的拉柄是锁结于各该锁扣具上。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中该二侧壳是以聚碳酸脂材料制成。
6.一种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中框,为铝材制成两侧透空的方形框体;一前侧壳,以塑料原料制成的硬质壳体,该前侧壳固接于该中框的前侧缘上,且正面设有一开口;一后侧壳,以塑料原料制成的硬质壳体,该后侧壳固接于该中框的后侧缘上;一覆面,是以一侧边缘连接于该前侧壳的开口周边部位;一拉杆,装设于该后侧壳上,该拉杆具有一握持部;数滚轮,用以着地使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覆面以布料制成。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拉练,该拉练沿着该覆面边缘与该前侧壳的开口周边设置。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锁扣具,该锁扣具装设于该前侧壳上,该拉练的拉柄是锁结于该锁扣具上。
10.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侧壳与该后侧壳是以聚碳酸脂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结构,包含有一中框,为铝材制成两侧透空的方形框体;二侧壳,以塑料原料制成的硬质壳体,该二侧壳分别固接于该中框的两侧缘上,且各侧壳正面设有一开口;二覆面,是以一侧边缘连接于各侧壳的开口周边部位上,使得各覆面可相对各开口做遮设与掀起使用;一拉杆,以可抽拉收纳的方式与该中框结合,该拉杆具有一位于该中框顶面外侧的握持部以供使用者握拿;数滚轮,用以着地使用。
文档编号A45C5/00GK2738610SQ200420059158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
发明者江锡鋘 申请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