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91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作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捆绑于背部而将双手解放出来的工作伞。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于1998年1月28日以授权公告号CN2273127Y公开的实用新型说明书,披露了一种多功能阳雨伞,该多功能阳雨伞能手撑、头戴、身背,由伞面、伞顶连接器、滑动连接器、伞骨、伞杆构成,其特征是伞杆与伞顶连接器活动联接,不用手撑时可取下,在伞顶连接器上连接有四根高强钢线,四根高强钢线分别由细绳固定在支撑伞骨上,细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伞面伞骨上,四根高强钢线的尾端由细绳首尾连接,使四根高强钢线做成可收折的头套架。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多功能阳雨伞,在用作帽伞时,主要是利用四根高强钢线做成可收折的头套架,其与人体头部的接触面极小,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加之绑带向下用力,使帽伞容易向颈部滑动,影响人的视线及活动;如果勒得太紧势必会对头部产生压力,造成头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如长期使用影响身体健康。在作为背伞时,需将四根高强钢线的线脚支撑在背上,把绑带系在身上,由于四根高台钢线所确定的平面与伞杆相垂直,不会使遮阳面即挡雨面恰到好处地罩住人体的需受保护的部位,因此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背伞的使用成为了累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多功能阳雨伞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捆绑于人体背部,使伞面恰在人体上方的工作伞,工作伞在使用时不用手撑,将人的双手解放出来,无论人处于坐位、蹲位、弯腰位等任何姿势的工作状态,都能保证伞的遮阳面即挡雨面恰到好处地保护人体不受日晒雨淋。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作伞,包括晴雨伞主体、可与晴雨伞主体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下端且与撑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支架上设有系紧用束带。
所述的固定支架由相交且互为一体的梁组成,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系紧用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梁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的固定支架由横梁与竖梁组成,梁的总数为三道或三道以上,系紧用束带从横梁的两端伸出,撑杆的下端与竖梁的轴线同线或相平行,撑杆的下端与固定支架的上部固定联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撑杆的相接处设有用于调节撑杆与固定支架竖梁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呈角度的活动铰链,固定支架与撑杆下端通过设于二者上的相应的销孔进行销接,销子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上述工作伞中的撑杆为可拉伸推缩型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由于所述固定支架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下端且与撑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支架上设有系紧用束带,因此该工作伞可捆绑于人体背部,使伞面恰在人体上方,在使用时不用手撑,将人的双手解放出来从事其它活动,无论人体处于坐位、蹲位、弯腰位等任何姿势的工作状态,都能保证伞的遮阳面即挡雨面恰到好处地保护人体不受日晒雨淋。
另外,固定支架由相交且互为一体的梁组成,可减小固定支架的重量及支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加之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也可在保证固定支架在具有一定强度、稳定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固定支架的重量,还可通过透气孔保证人体的舒适性。
如果将固定支架做成由横梁与竖梁组成,梁的总数为三道或三道以上,系紧用束带从横梁的两端伸出,撑杆的下端与竖梁的轴线同线或相平行,撑杆的下端与固定支架的上部固定联接在一起,就可以在保证固定支架的稳固性的同时,使支架结构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小其重量及耗材。
活动铰链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可根据太阳光斜射的角度或雨线的角度,调节撑杆及至伞体在竖直平面内左倾或右倾相应的角度,并通过固定支架与撑杆下端相应处的销孔进行销接固定,销子的数量为两个时就能保证其不左右摆动,两个以上时效果更好。
撑杆设计为拉伸推缩型可用于调节伞体距离人体的高度,在不使用收起时尽量占用较小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撑杆与固定支架的联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撑杆与固定支架的联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作伞,由晴雨伞主体1及可与晴雨伞主体1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2所组成。
固定支架2由两道横梁及一道竖梁构成“土”字型一体式结构,其与人体背部相接触的面为平面。固定支架2的各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4。固定支架2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3下端且与撑杆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每道横梁的两端固定有分别由横梁两端向外延伸的系紧用束带5,使用时束带可分别系于人体的腋下及腰部以便将固定支架捆绑于背部;竖梁可分为上下两截,二者间为活动联接,由此可调节两横梁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需要。
撑杆3为可拉伸推缩型杆。撑杆3的下端与竖梁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撑杆3的下端与固定支架2的顶部为相适配的带有螺纹的套筒状结构,二者通过设于其上的螺纹进行螺纹联接并因此固定联接在一起。
实施例(二)
一种工作伞,其与实施例(一)的根本区别在于撑杆与固定支架相联接处的结构有所不同,使得二者之间的联接关系不同,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1所示,这种工作伞由晴雨伞主体1及可与晴雨伞主体1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2所组成。
固定支架2由两道横梁及一道竖梁构成“士”字型一体式结构,其与人体背部相接触的面为平面。固定支架2的各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4。固定支架2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3下端且与撑杆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每道横梁的两端固定有分别由横梁两端向外延伸的系紧用束带5,使用时束带可分别系于人体的腋下及腰部以便将固定支架捆绑于背部;竖梁可分为上下两截,二者间为活动联接,由此可调节两横梁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需要。
撑杆3为可拉伸推缩型杆,撑杆3的下端与竖梁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撑杆3的下端与固定支架2的顶部为相适配的圆筒状结构,在二者的圆筒壁上相对应处分别设有相应的沿圆筒径向的销孔,二者通过插入销孔内的销子6固定联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撑杆与固定支架相联接处的结构有所不同,使得二者之间的联接关系不同,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相同。
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作伞,由晴雨伞主体1及可与晴雨伞主体1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2所组成。
固定支架2由两道横梁及一道竖梁构成“士”字型一体式结构,其与人体背部相接触的面为平面。固定支架2的各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4。固定支架2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3下端且与撑杆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每道横梁的两端固定有分别由横梁两端向外延伸的系紧用束带5,使用时束带可分别系于人体的腋下及腰部以便将固定支架捆绑于背部;竖梁可分为上下两截,二者间为活动联接,由此可调节两横梁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需要。
撑杆3为可拉伸推缩型杆。如图3、图4所示,固定支架2与撑杆3相接处设有用于调节撑杆3与固定支架2的竖梁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呈角度的活动铰链7,固定支架2与撑杆3下端通过设于二者上的相应的销孔8利用销子91、92进行销接而使二者固定联接在一起。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不局限于以上的三例实施例,如固定支架的具体形状还可以为“米”字型、“×”字型、“人”字型、“Y”字型、“工”字型、“土”字型等;固定支架与撑杆的联接处还可以做成球面副的结构形式以调节撑杆与固定支架的竖梁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呈角度,然后利用销子进行固定;伞面可以做成可收起撑开的活动形式,也可以做为不能收起的固定结构;以上种种,无论其具体方式如何变化,都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等效变换,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作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晴雨伞主体、可与晴雨伞主体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下端且与撑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支架上设有系紧用束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由相交且互为一体的梁组成,梁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系紧用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梁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由横梁与竖梁组成,梁的总数为三道或三道以上,系紧用束带从横梁的两端伸出,撑杆的下端与竖梁的轴线同线或相平行,撑杆的下端与固定支架的上部固定联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撑杆的相接处设有用于调节撑杆与固定支架竖梁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呈角度的活动铰链,固定支架与撑杆下端通过设于二者上的相应的销孔进行销接,销子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为可拉伸推缩型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伞,它包括晴雨伞主体、可与晴雨伞主体固联于一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可固定于晴雨伞撑杆下端且与撑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支架上设有系紧用束带。该工作伞可捆绑于人体背部,使伞面恰在人体上方的工作伞,工作伞在使用时不用手撑,将人的双手解放出来,无论人处于坐位、蹲位、弯腰位等任何姿势的工作状态,都能保证伞的遮阳面即挡雨面恰到好处地保护人体不受日晒雨淋。
文档编号A45B11/00GK2754421SQ20042010731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尹俊峰 申请人:尹俊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