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的多元件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32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鞋用的多元件鞋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鞋用的多元件鞋楦。
为了更简单地把鞋帮装在鞋楦上或从鞋楦上拆卸下来,公知的技术是制造多元件鞋楦,其中的后方元件或鞋后跟座与主要元件分开。通常,后方元件是通过能让后方元件处于主要元件的上方的连接杆安装在主要元件上的,以便减小整个鞋楦通道的横断面积,使安装和脱卸高鞋帮更为简单,尤其是对于用于具有狭长通道的长统靴的鞋楦来说。
虽然这种鞋楦具有减少其横断面积,使鞋帮能安装和脱卸的优点,但它却具有操作时间长,而且手工劳动比较辛苦的缺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元件鞋楦,这种鞋楦可从正常使用位置简单且快捷地转换到收缩位置,并且还能在这两种位置之间自动转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鞋楦,它包括一个安装在带有支承装置的支承件上的主要元件,和一个后部元件,这个后部元件安装成能相对于主要元件在下列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在制鞋的操作过程中后部元件与主要元件一起形成鞋楦的位置;一个位置是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朝收缩方向移动到主要元件下方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这种鞋楦的特征在于-后部元件和主要元件沿着位于鞋楦上方和前方的水平轴线的弧形表面接合;-后部元件上装有整体呈U形的夹子,它可以弹性变形,并且其两侧部分还可用于锁定在上述鞋楦的支承件上;-用于从支承件上分离夹子,并使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到收缩位置,以及还能使其向相反方向移动的装置。
在工作位置上,上述夹子把鞋楦的后部元件固定在支承件上。为了使后部元件从操作位置转换到收缩位置,要用操纵器抓住后部元件,并从主要元件的支承件上卸下来,将其送到大致处于主要元件伸长部分上的收缩位置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上述夹子由金属制成。
最好,当夹子处于锁定在支承件上的位置上时,上述夹子的两侧部分上至少都有一个用于与属于支承件的至少一个指状件结合的孔;而当鞋楦的后部元件处于锁定在支承件的位置上时,上述夹子具有用于结合在属于上述支承件的孔中的中心指状件。
这种装置为夹子与支承件之间,因而,也就是为鞋楦的后部元件与支承件之间,提供了优良的连接方式。当后部元件处于安装在支承件上的位置上时,夹子的两侧部分的弹性确保夹子能很快夹住支承件,而在鞋楦的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之前,则夹子两侧部分的分开能让它们脱离固定在支承件上的保持指状件。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上述夹子通过与在上述后部元件上,或在固定在后部元件上的构件上形成的隙缝相啮合,安装在上述鞋楦的后部元件上,能够移动。
这种可更换的夹子的优点在于,夹子磨损之后可以更换。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上述鞋楦的主要元件与后部元件的弧形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导向肋条和导向凹槽,用于为该两元件中某一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最好,夹子的两个侧面部分的末端部分,能分别与这两个侧面部分的平面平行地向外偏移。这两个末端部分离开鞋楦的主要元件的支承件越远,就能使操纵器更容易抓住分这两个侧面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使夹子与支承件脱开啮合,并使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的装置是一台外部的操纵器。也就是说,是一种独立于鞋楦的主要元件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夹住夹子侧面部分的末端,把它们从支承件上拆卸下来,然后,以转动的方式使鞋楦的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
这个例子的优点是,操纵器有两个用于抓住夹子的两个侧面部分的末端的叉子,这两个叉子与致动装置协同工作,而致动装置能使侧面部分分离开来并将其夹住,以便使它们脱离鞋楦支承件,上述叉子本身安装在一个固定在至少一条臂上的支承件上,而这条臂安装成能绕着上述枢轴转动,并且,上述鞋楦的主要元件和后部元件接合的弧形表面的中心就在上述枢轴上。
由于后部元件是沿曲面移动的,而鞋楦底部与弧形接合面形成一个角度,所以,当鞋楦的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绕轴线转动结束时,后部元件离开主要元件的距离比较远。
为使上述组件更加紧凑,在旋转运动终了时,操纵器使鞋楦的后部元件作平移运动,使其牢固地压在主要元件的下面。
有一种可能是,上述臂带着上述操纵器的叉子绕着它转动的枢轴,安装在一条长槽中,借助于一个致动装置,能让上述枢轴,上述叉子和鞋楦的后部元件,在后部元件的旋转运动结束时,向该鞋楦的主要元件的下方移动。
总之,参照附图阅读下文中的说明,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通过非限定性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的鞋楦,以及与它共同使用的操纵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鞋楦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这种鞋楦在分解状态下主要元件和后部元件这两个元件的立体图;图3到图5分别表示在使用状态下,在这种鞋楦的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的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的移动结束时的三个示意侧视图;图6是用于夹住后部元件并使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的操纵器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鞋楦具有装在支承件3上的主要元件2,而支承件3则装在与上述鞋楦相反的一端上,并带有夹持和操纵装置4。
在鞋楦的主要元件后方还有一个后部元件5,主要元件2与后部元件5沿曲面6从前到后、从顶部向下接合在一起,曲面6的中心位置在鞋楦的前端,并位于鞋楦的上方。上述术语“顶部”是对于鞋而言的顶部,而不是图1中所表示的鞋楦的顶部。
鞋楦的主要元件在接合曲面6上有导向肋条7,而在后部元件上有导向凹槽8。在后部元件5上装有构件9,在该构件9前部有用于安装马镫形夹片12的隙缝10。马镫形夹片12由金属制成,从金属薄板或金属带获得,整个形状弯成U形。U形的中央部分13卡在隙缝10中,从而将其固定。U形的两侧部分14相互平行,覆盖着支承件3的两道侧壁。在支承件3的两道侧壁上有向外凸出的两个指状件15,以便与U形的两侧部分14上的两个孔16结合。为将鞋楦的后部元件5定位在支承件3上,鞋楦的后部元件5,或者,更具体的说与其连接的构件9,具有用于与支承件3上的中心孔18结合的中心指状件17。两侧部分14的末端19与两侧部分平行,并向外偏移,以便当夹子装配在支承件上时能使其不与支承件3的侧壁接触。
很容易理解,在图1所示位置上,鞋楦的后部元件5依靠夹子12完全固定在鞋楦的主要元件2上,夹子的分支部分弹性地压在支承件3的侧壁上,而指状件15则结合在接合上述分支部分的孔16中,中心指状件17则结合在属于支承件的中心孔18中。同样很容易理解的是,通过使夹子12发生弹性变形,将两侧部分14分开,就能使两侧部分14脱离支承件的指状件15,就能把鞋楦的后部元件5收缩到鞋楦的主要元件2中。
图3是本发明的鞋楦固定在支承件上的后部元件与主要元件连在一起时,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当鞋楦的后部元件5需要脱离主要元件2时,夹子的夹片12便分开,使得后部元件能从支承件3上移开,然后,如图4所示,后部元件以绕轴线A转动的方式沿着接合曲面6进行位移,并且,要提供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沿着横向的导向。有需要时,可利用主要元件2上的导向肋条7与后部元件5上的导向凹槽8之间的配合。转动一直持续到如图5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已经知道主要元件2的底部形状和后部元件5是沿着一段圆弧移动的,所以,可以看到后部元件与主要元件之间存在一些距离。为使整个组件更加紧凑,要让后部元件5向主要元件2作平移运动,使轴线A移动到位置B上。在这个位置上,后部元件5压在主要元件2的底部,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组件。
利用操纵器使后部元件进行移动的情况如图6所示。
操纵器22上有用于通过夹持和操纵装置4安装鞋楦的托台23的部位。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装有鞋楦的托台23并未处于加工位置上。上述加工位置是托台平移到端部的位置,在这个加工位置上,上述托台通过由致动装置25所驱动的抓具24将鞋楦支承固定装置4锁定而定位。夹子12的两侧部分14的末端19啮合在叉子26中,而各叉子由致动装置27驱动。这两个叉子能让两侧部分14分开和锁定,具体的说,是通过把销子(图中未表示)插入夹子两侧部分14上的长圆孔28中。支承叉子26的组件安装在两条臂28的末端,而这两条臂在两个致动装置30的作用下,能绕着枢轴29转动。应该指出,枢轴29定位在槽32中,并且能在致动装置(未图示)的作用下,在图6所示的位置A和图5所示的位置B之间进行位移。
实际操作中,为使鞋楦从正常位置移动到其后部元件5收缩去的位置,要使托台23移动到紧靠操纵器22的部位,收紧抓具24以锁定夹持和操纵装置4,驱动叉子26使两侧部分14分开,然后,由叉子和臂28组成的组件绕着位置A上的枢轴29转动,直到鞋楦的后部元件移动到图5中所示的点划线位置。然后,臂28上的枢轴29便移动到位置B,结果,通过相应的平移运动,鞋楦的后部元件5就能移动到图5所示的实线位置。然后,就能把鞋帮安装在鞋楦上,或者相反,把鞋帮从鞋楦上拆下来。让后部元件回到固定在支承件上的位置上,由相反的操作来完成。
如前所述,很明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楦和与该鞋楦连接的操纵器,其结构简单,能相对于鞋楦的主要元件地收缩后部元件并自动移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
不言而喻,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鞋楦和操纵器只是举出一个例子,并不是实施本发明唯一的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其所有的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鞋用的多元件鞋楦,它包括一个安装在带有支承装置(4)的支承件(3)上的主要元件(2),和一个后部元件(5),这个后部元件安装成能相对于主要元件(2)在下列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在制鞋的操作过程中后部元件与主要元件一起形成鞋楦的位置;一个位置是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朝收缩方向移动到主要元件下方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后部元件(5)和主要元件(2)沿着位于鞋楦上方和前方的水平轴线的弧形表面(6)接合;-后部元件(5)上装有整体呈U形的夹子,它可以弹性变形,并且其两侧部分(14)还可用于锁定在上述鞋楦的支承件(3)上;-用于从支承件(3)上分离夹子(12),并使后部元件(5)相对于主要元件(2)移动到收缩位置,以及还能使其向相反方向移动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夹子(12)由金属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当夹子(12)处于锁定在支承件(3)上的位置上时,上述夹子(12)的两侧部分(14)上至少都有一个用于与属于支承件(3)的至少一个指状件(15)结合的孔(16)。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当鞋楦的后部元件(14)处于锁定在支承件(3)的位置上时,上述夹子(12)具有用于结合在属于上述支承件(3)的孔(18)中的中心指状件(17)。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12)通过与在上述后部元件上,或在固定在后部元件上的构件(10)上形成的隙缝(10)相啮合,安装在上述鞋楦的后部元件(5)上,能够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鞋楦的主要元件(2)与后部元件(5)的弧形接触面(6)上分别设有导向肋条(7)和导向凹槽(8),用于为该两元件中某一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夹子(12)的两个侧面部分(14)的末端部分(19),能分别与这两个侧面部分的平面平行地向外偏移。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用于使夹子与支承件脱开啮合,并使后部元件相对于主要元件移动的装置是一台外部的操纵器(22),也就是说,是一种独立于鞋楦的主要元件(2)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夹住夹子侧面部分(14)的末端,把它们从支承件上拆卸下来,然后,以转动的方式使鞋楦的后部元件(5)相对于主要元件(2)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操纵器(22)有两个用于抓住夹子(12)的两个侧面部分(14)的末端(19)的叉子(26),这两个叉子与致动装置(27)协同工作,而致动装置能使侧面部分(14)分离开来并将其夹住,以便使它们脱离鞋楦支承件,上述叉子本身安装在一个固定在至少一条臂(28)上的支承件上,而这条臂安装成能绕着上述枢轴(29)转动,并且,上述鞋楦的主要元件和后部元件接合的弧形表面(6)的中心就在上述枢轴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运动终了时,操纵器(22)使鞋楦的后部元件(5)作平移运动,使其牢固地压在主要元件(2)的下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楦,其特征在于上述臂(28)带着上述操纵器(22)的叉子(26)绕着它转动的枢轴(29),安装在一条长槽(23)中,借助于一个致动装置,能让上述枢轴,上述叉子和鞋楦的后部元件,在后部元件(5)的旋转运动结束时,向该鞋楦的主要元件(2)的下方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鞋楦特征在于,后部元件(5)和主要元件(2)沿位于鞋楦前面及上方的水平轴线的弧形表面(6)接合。后部元件(5)上设有整体呈U形的可弹性变形的夹子(12),并且其两侧部分(14)锁定在鞋楦支承件(3)上,从而提供了一种确保夹子(12)能离开支承件(3),并且后部元件(5)能相对于主要元件(2)移动到收缩位置并且能向相反方向移动的装置。
文档编号A43D3/10GK1777373SQ200480010724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5日
发明者罗哲·布朗克 申请人:依泰布里斯门特斯·阿西提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