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学防脱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43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工学防脱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具体地说,涉及符合人体工学特点,并根据人体行走时的运动特征,无论其鞋跟的高低都不至于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还能有效减轻人体脚踝关节或相关肌肉疲劳与酸痛,使消费者步行显得轻松、自然,并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种款式的鞋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常言道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然而,目前鞋的生产厂家普遍只注重其形状、款式、造型等外围结构的设计与变化,而忽略了其构造的改进与创新,使当前鞋的功能与传统的相比,并未显示出实质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创新设计与功能、以及人性化结构特点等方面还显得不足,比如为了防止鞋在人们行走时脱落,其跟部鞋面设计都较高,即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而人们穿着行走时与人体脚跟部的接触面易产生摩擦而感觉不理想,再则也不利于透气;若其跟部鞋面设计较低,尽管人们穿着行走时与人体脚跟部的接触面不会产生摩擦,并且也透气,但易脱落。因此,现有市场鞋的结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使人们在步行时符合人体工学特点而不至于脱落,从而使人们步行更舒适、轻松、快捷,其结构设计更具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包括鞋面及其连接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的跟部两侧面上设置有橡筋带并与其呈桥式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防脱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的跟部两侧面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开孔,所述橡筋带的两端分别插入呈缝制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构造新颖,其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特点,使人们行走更轻便、快捷、轻松、自然,还减轻了人体脚踝关节或相关肌肉相应产生的疲劳与酸痛,其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体工学防脱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人体工学防脱鞋,包括鞋面1及其连接的鞋底2,在鞋面1的跟部两侧面上设置有橡筋带3并与其呈桥式连接。在鞋面1的跟部两侧面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开孔,橡筋带3的两端分别插入呈缝制连接。人们穿本实用新型防脱鞋时,脚穿进之后,将橡筋带3向后拉并附在脚跟的踝骨部即可,当人们迈步行走时,橡筋带3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呈恢复原状的弹性状态,与鞋面1及鞋底2呈收缩状态而将人体的脚部定位于橡筋带3的弹性范围内,以至于使脚不会脱离鞋,从而达到防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市场潜力大,实施容易,符合人体工学特点,且使用更具人性化。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包括鞋面(1)及其连接的鞋底(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的跟部两侧面上设置有橡筋带(3)并与其呈桥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防脱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1)的跟部两侧面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开孔,所述橡筋带(3)的两端分别插入呈缝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具体涉及符合人体工学特点,并根据人体行走时的运动特征,人们行走时不至于发生鞋脱落的现象,使消费者步行显得轻松、自然,并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一种人体工学防脱鞋,包括鞋面及其连接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的跟部两侧面上设置有橡筋带并与其呈桥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市场潜力大,实施容易,且使用更具人性化特点。
文档编号A43B3/00GK2790213SQ200520057258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2日
发明者李志刚 申请人:李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