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7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性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磁性保健鞋。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生存环境处处充满着“杀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险深表担忧,希望能营造“抗菌、健康、环保、安全”的穿着、居住、就医环境。
众所周知,人体具有生物磁场,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磁微单元,研究发现新生的细胞是圆形的,含磁量多,衰老的细胞是三角形的,含磁量少,而人类也一直生活在0.35~0.7高斯的地磁场中间,因此外界磁场的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这种变化通过神经、体液系统发生电荷、电位、分子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磁性功能产品的开发正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前提背景,人体细胞是具有一定磁性的微型体,人体内有生物磁场,因此,外磁场会影响人体内部的磁场环境从而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可以达到调整人体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磁疗在内科、外科、甚至在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及口腔科等多有应用,据报道磁场有镇静与改善睡眠的作用,还可以镇痛、消炎、消肿、降压、降脂等作用。
磁场除了治疗作用,保健作用也不可忽视。据报道磁性保健枕对失眠、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有效率为78%,对由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头痛、颈部痛、颈部僵硬、手臂酸痛等症状,大部分使用者症状减轻或消失。而应用足底磁疗踩板对偏头痛、神经衰弱、下肢寒冷等,收到了较好效果。磁疗保健寝具对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脑梗塞、神经衰弱、颈椎痛、椎间盘突出症等六中常见病的观察、当表面磁场强度50~80Mt,使用15天以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磁场能够促进健康的原因之一是磁场有利于新陈代谢废物的排除,磁场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清除,缓解或清除身体的疲乏、酸痛等不适。磁场还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使进入人体组织的血液相对增加,组织细胞得到的营养物质及氧气也会相应增加,有利于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而有利于健康。
磁场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血脂,有利于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或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均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人们常穿的鞋子由鞋面和鞋底组成,一般鞋面包括面皮、内里和衬里,鞋底包括上垫底、中垫底和大底。人体足部穴位很多,并能对应于人体的各脏器官,由此加入磁性材料,能起到防治疾病,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90869Y公开了一种保健强身鞋,其主要是在鞋垫的下层设有一远红外布,远红外布下是高磁强的永磁片,永磁片呈大致均匀地设在前脚掌左右各分布一片、脚心处一片、脚后跟处左右各分布一片。其虽然利用了磁场的原理,但没有针对人体足底穴位的设置磁片的位置,其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保健鞋,该保健鞋根据人体足部穴位设置磁性材料,使之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能不断刺激脚部穴位和皮肤,改善脚部的血液微循环,有效促进人体健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磁性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或/和鞋底分别设有若干个磁性材料片。
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根据人体足部穴位的特点和位置来分布磁性材料片,这样可节省材料,更加经济又不影响效果。其中最好,在所述鞋底对应足底的肾功能反射区的A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和/或在所述鞋面的对应胸腔反射区的B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
更优选,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脚后跟中心部位E区域、所述鞋面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内侧部位F区域、所述鞋底C区域和所述鞋底D区域的其中至少一个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
其中,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置于鞋面的衬里外或内里和衬里之间。
其中,所述的磁性材料片鞋底的上垫底外或上垫底和中垫底之间。
其中,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采用磁性膜、磁性无纺布或磁性皮革材料,其平均磁通量不小于0.3mwb。
其中,所述的磁性材料片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鞋面和鞋底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保健鞋,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足与经脉、脏腑、气血的密切关系,足底的A区域为人体的肾上腺和肾脏的反射区,肾、肾上腺为人体的生命之源,在该部位设置磁性材料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机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一步在足背的B区域设磁性材料片,该区域为胸部反射区,其有利于改善胸部的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进一步在人体脚后跟中心部位E区域和/或所述鞋面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内侧部位F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该两个位置是人体的子宫或前列腺等生殖器官的反射区,其能够调节月经,改善性功能。
在所述鞋底C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C区域为脾的反射区域,脾的作用主要是“运化”和“升清”。“运化”即将摄取的饮食进行消化,其中之精华通过脾的“升清”,使其送到心肺而转输到全身,糟粕则排出。在此位置设磁性材料片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其中,鞋底D区域为脚大拇指的位置,其为大脑、小脑以及头部神经的反射区,该处设置磁性材料片,有利于改善脑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
综上,在鞋内设置磁性材料,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不断刺激脚部穴位和皮肤,改善脚部的血液微循环,激发人体经气,以调整脏腑和各部组织、器官的联系,达到扶正祛邪,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图1为实用新型所述磁性保健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保健鞋的俯视鞋面上的磁性材料片的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保健鞋的设有磁性材料片的鞋底的示意图;其中1鞋面 11面皮12内里13衬里 2鞋底 21上垫底22中垫底23大底3磁性材料片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以致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保健鞋由鞋面1和鞋底2组成,鞋面1包括面皮11、内里12和衬里13,鞋底2包括上垫底21、中垫底22和大底23。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所述鞋面1的内里12和衬里13之间对应人体的脚背部分的B区域设磁性材料片3和鞋底A区域部分各粘接一磁性材料片3,鞋底A区域的磁性材料片3可以选择在所述鞋底2的上垫底21和中垫底22之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保健鞋还可以在鞋底A区域、以及鞋底对应人体脚后跟中心部位的E区域、所述鞋面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足内侧部位F区域各设有一磁性材料片3。选择这一组磁性材料片的设置有利于治疗月经不调、强肾健身、提高性功能。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保健鞋还可以在鞋底A区域、以及鞋底C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3。选择这一组磁性材料片的设置有利于强脾健胃、治疗消化不良。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保健鞋还可以在鞋底A区域、以及鞋底D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3。选择这一组磁性材料片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大脑记忆功能、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采用磁性膜、磁性无纺布或磁性皮革材料等,是将永磁性粉加入鞋质材料中,产生较高的磁场强度,其磁通量不小于(平均)0.3mwb。而且,设在鞋面上B区域的磁性材料片3也可以置于面皮11和衬里13之间,设在鞋底A、C、D、E区域的磁性材料片3也可以置于中底22和大底23之间。
当然,还可根据人体足部穴位的位置来调整磁性材料片的位置和数量,以节省材料,经济实用又不影响效果为准。
现已知足部的穴位有20多种,人体五脏六腑对在足部有对应的穴位,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保健鞋设置有磁性材料,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不断刺激脚部穴位和皮肤,对关节炎、肠胃病、痛经、腰痛、头痛、失眠等等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均是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磁性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鞋面或/和鞋底分别设有若干个磁性材料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对应足底的肾功能反射区的A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和/或在所述鞋面的对应胸腔反射区的B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脚后跟中心部位E区域、所述鞋面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内侧部位F区域、所述鞋底C区域和所述鞋底D区域的其中至少一个区域设有磁性材料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置于鞋面的衬里外或内里和衬里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鞋底的上垫底外或上垫底和中垫底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采用磁性膜、磁性无纺布或磁性皮革材料,其平均磁通量不小于0.3mwb。
7.根据权利要求4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采用磁性膜、磁性无纺布或磁性皮革材料,其平均磁通量不小于0.3mwb。
8.根据权利要求5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可采用磁性膜、磁性无纺布或磁性皮革材料,其平均磁通量不小于0.3mwb。
9.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鞋面和鞋底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其中之一所述的磁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片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鞋面和鞋底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性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或/和鞋底分别设有若干个磁性材料片,该磁性保健鞋根据人体足部穴位设置磁性材料,使之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能不断刺激脚部穴位和皮肤,改善脚部的血液微循环,有效促进人体健康。
文档编号A43B7/00GK2914728SQ2005201066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上辉 申请人:李上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