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99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雨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雨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衣是采用不透气的防水材料,以用于雨天或为防止淋湿时所穿着的一种衣物,其主要方式是利用防水材料不透水的特性防止水分穿透过雨衣渗入穿戴者的衣物,然而此种不透水的材质亦具有不透气的特性,故当穿上雨衣后,易使身体闷热进而产生了热湿气,进而导致衣物湿黏;又,若穿戴者部份未覆盖衣物之处若产生了湿气,则易于与雨衣黏附在一起,极不舒适,且由于湿气的依附,会使雨衣重量增加,进而造成使用者的负担。
由上述内容得知,现有雨衣虽具有挡水防风的功用,但由于其不透水及不透气的特性,使穿戴者感到闷热进而产生湿气及黏着的事情发生,造成极大的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利用装设于雨衣本体内侧的透气层,以达通风透气及不黏身的目的的改良型雨衣。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雨衣,包括雨衣本体,所述雨衣本体内侧设有一外围是利用高周波黏合方式于雨衣本体内侧连结的透气层,且透气层与雨衣本体之间留有空间。
所述雨衣本体与透气层的连结为车缝方式加强的连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于雨衣本体内侧设置一透气层,藉由透气层阻隔皮肤与雨衣本体的直接碰触以达到不黏身之目的;同时透气层与雨衣本体之间的间隙可使身体所产生的热气得以流通冷却,故可将热气降低,以达到通风舒适的感觉。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以及为使同一行业的技术人士能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与实施方式加以实施,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其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号说明10......改良型雨衣 11......雨衣本体12......透气层 13......雨水14......穿戴者身体 15......水气16......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雨衣10具有一雨衣本体11及一透气层12,其中透气层12的外围乃利用高周波黏合方式将其叠合黏接于雨衣本体11内侧,以具有透湿气及防水的功用,且可使穿戴者进一步感到舒适感。
如图3所示,雨水13被雨衣本体11阻挡于外,而穿戴者身体14产生的热气穿透过透气层12于雨衣本体11内侧凝结成水气15,藉由透气层12的阻隔,使得穿戴者身体14不会直接接触雨衣本体11内侧,故不会产生湿黏的状况;且除了黏合处外,雨衣本体11与透气层12之间,皆会有一空间16,藉由此空间16内的空气得以冷却穿戴者所散发出的热气,故可完全去除闷热感,达到通风透气的目的。
又,透气层12可使用尼龙、聚脂纤维、特多龙及棉等材质制作,除了可达到透气的目的外,藉由材质的选择搭配,更可达到减轻雨衣重量的功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雨衣,包括雨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本体内侧设有一外围是利用高周波黏合方式于雨衣本体内侧连结的透气层,且透气层与雨衣本体之间留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本体与透气层的连结为车缝方式加强的连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雨衣,其包括雨衣本体,雨衣本体内侧利用高周波黏合技术将透气层与雨衣本体结合,使雨衣本体与穿戴者身体不直接碰触,并于透气层与雨衣本体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空间,以加强雨衣内的通风效果进一步避免因闷热导致穿戴者产生热湿气造成雨衣本体与皮肤黏着的事情发生。
文档编号A41D3/04GK2807821SQ2005201123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李朝源 申请人:葆倪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