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开式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7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旁开式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旁开式扣具,尤指公扣易于脱离母扣的旁开式扣具,该扣具可以防止弹臂断裂或是形变的情况发生,且亦可有效减少所耗费的材料成本。
背景技术
现今所使用于织带扣大多皆以公、母式扣具为主,例如背包、旅行箱、肩背带、背包前带盖扣或其它需织带固定的物品等,请同时参阅图5以及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扣具的立体分解图以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此种现有技术扣具主要于公扣A1二侧各设有弹臂A11,并于二弹臂A11之间设有一杆体A12,而母扣A2前端则设有一开口A21,且开口A21内设有一导轨A22,使公扣A1的弹臂A11及杆体A12可由母扣A2的开口A21处推入,并使公扣A1的杆体A12对准于母扣A2的导轨A22,待推入后,即可使弹臂A11末端的扣合块A13由母扣A2二侧的侧孔A23处卡入,并使扣合块A13与弹臂A11间的转折面所形成的缺槽A14扣持于侧孔A23边缘壁面A231形成定位。
然而,上述的公、母扣虽可达到扣合的效果,但仍具有以下几点严重缺陷,现分析如下(一)上述现有技术的扣具中,当公扣A1与母扣A2扣合后,则弹臂A11末端所设置的扣合块A13将突出于母扣A2所设置的侧孔A23,且扣合块A13突出于侧孔A23的部分,将很轻易地让使用者于有意或无意的情形下按压到扣合块A13,进而造成公扣A1与母扣A2的分离,致使使用者需耗费大量的精神去确认公扣A1与母扣A2的扣合情形。
(二)上述现有技术的扣具中,当公扣A1推入于母扣A2时,极易因公扣A1的二弹臂A11及中央的杆体A12未能完全对正母扣A2的开口A21内的导轨A22而发生错位状态,进而造成使用者再进行扣合动作时的不便,导致弹臂A11及杆体A12容易撞坏而产生挠曲变形或损坏。
(三)上述现有技术的扣具中,由于弹臂A11与扣合块A13间的转折面所形成的缺槽A14需利用侧孔A23边缘壁面A231进行定位,致使母扣A2需耗费大量的材料来制造侧孔A23,进而造成材料成本额外的增加。
因此,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缺陷,特以其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研发经验,经由不断试作与修改,方设计出旁开式扣具,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结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开式扣具,该扣具弹臂内侧延伸有弹性体,当按压弹臂时,则弹性体于按压弹臂时会产生一作用力,使公扣易于脱离母扣,以防止弹臂因施力不当而产生断裂或是形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的旁开式扣具,该扣具的弹臂外侧设置有卡槽,并于斜面内侧设置有卡掣部,使卡掣部与卡槽于斜面内侧相卡合,藉此内置式倒勾卡点防止不当碰触致使扣具分离的缺陷。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特征如下一种旁开式扣具,包括有母扣以及公扣所组成;其特征是,该母扣于前方设置有开口,而开口两侧边分别延伸有斜面,并于斜面形成有呈镂空的侧孔;该公扣设置有两弹臂,而弹臂可伸入于斜面所形成的侧孔,使弹臂末端抵持于斜面内侧,且弹臂外侧与斜面内侧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卡槽以及卡掣部,并于两弹臂之间设有弹性体。
其中,该弹性体于一侧前端延伸有导引部,并于母扣的开口内侧则具有可供导引部定位的导轨。
其中,该导引部于两侧设置有凸块,并于导轨上设置有可供凸块滑移的导槽。
其中,该弹臂外侧设置有使公扣易于按压的按压部。
其中,该公扣远离卡槽处设置有穿设部,并于穿设部设置有可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孔。
其中,该母扣远离开口处设置有穿设部,并于穿设部设置有可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孔。
其中,该斜面的间距为可呈渐扩状。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旁开式扣具在使用中,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本实用新型于弹臂外侧设置有卡槽,并于斜面内侧设置有卡掣部,使卡掣部与卡槽间于斜面的内侧进行卡合,藉此内置式倒勾卡点可以改善现有技术扣具因扣合部的不当碰触致使扣具分离的缺陷。
(二)本实用新型于组合时,弹臂先伸入至侧孔中,使公扣与母扣进行粗略的定位后,再利用弹性体所设置的导引部滑入至导轨中,使公扣与母扣进行精确的定位,以改善现有技术扣具中公扣与母扣于扣合时发生错位情况,进而造成弹臂产生挠曲变形、损坏的缺陷。
(三)本实用新型的母扣所设置的斜面具有镂空的侧孔,故所需耗费的材料非常少,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扣具的材料成本额外增加的缺陷。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弹臂按压前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弹臂按压中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弹臂按压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扣具立体分解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扣具侧视剖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1、母扣10、开口11、导轨111、导槽12、斜面120、侧孔121、卡掣部13、穿设部130、穿孔2、公扣21、弹臂211、卡槽212、按压部22、弹性体
221、导引部222、凸块23、穿设部230、穿孔A1、公扣A11、弹臂A12、杆体A13、扣合块A14、缺槽A2、母扣A21、开口A22、导轨A23、侧孔A231、壁面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旁开式扣具,包括有母扣1及公扣2所组成,兹将上述结构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所示,该母扣1前方设置有具导轨11的开口10,而开口10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具镂空侧孔120的斜面12,且两斜面12之间距呈渐扩状,并于斜面12内侧设置有卡掣部121,而斜面12远离于侧孔120一侧的内侧设置穿设部13,且穿设部13设有可供织带穿设的穿孔130。
该公扣2设置有两弹臂21,并于弹臂21设置有可与扣合部121相卡合的卡槽211,且弹臂21可伸入于斜面12上所形成的侧孔120,使弹臂21末端抵持于斜面12内侧,并于两弹臂21内侧延伸有弹性体22,而弹性体22设置有可供定位的导引部221,且于远离导引部221的弹臂21另侧连接有穿设部13,并于穿设部13设有可供织带穿设的穿孔130。
在上述的详细说明中,该旁开式扣具所设置的卡掣部121与卡槽211于斜面12内侧相互卡合,以利用此内置式倒勾卡点防止不当碰触使扣具分离的缺陷;再者,该旁开式扣具于弹性体22设置有导引部221,并于开口10设置有导轨11,当母扣1与公扣2组装时,则导引部221将滑入至导轨11中,使公扣2与母扣1进行准确的定位,然而,上述结构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它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同时参阅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弹臂按压前、按压中以及按压后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俾当使用者按压公扣2所设置的弹臂21时,则弹臂21所设置的卡槽211将向内收缩,使卡槽211远离于斜面12内侧所设置的卡掣部121,此时于弹臂21内侧所延伸的弹性体22则产生一向上的作用力,且透过此作用力使公扣2易于自母扣1分离。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旁开式扣具可进一步于弹臂21设置有卡掣部121,且于斜面12内侧设置供卡掣部121卡合的卡槽211,使公扣2能确实与母扣1扣合,而导引部221两侧可进一步设置有凸块222,且于导轨11设有供凸块222滑移的导槽111,使公扣2与母扣1能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再者,可于弹臂21设置有使公扣2可供按压的按压部212,使公扣2于按压时更为容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旁开式扣具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设计,符合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旁开式扣具,包括有母扣以及公扣所组成;其特征是,该母扣于前方设置有开口,而开口两侧边分别延伸有斜面,并于斜面形成有呈镂空的侧孔;该公扣设置有两弹臂,而弹臂可伸入于斜面所形成的侧孔,使弹臂末端抵持于斜面内侧,且弹臂外侧与斜面内侧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卡槽以及卡掣部,并于两弹臂之间设有弹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弹性体于一侧前端延伸有导引部,并于母扣的开口内侧则具有可供导引部定位的导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导引部于两侧设置有凸块,并于导轨上设置有可供凸块滑移的导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弹臂外侧设置有使公扣易于按压的按压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公扣远离卡槽处设置有穿设部,并于穿设部设置有可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母扣远离开口处设置有穿设部,并于穿设部设置有可供预设织带穿设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式扣具,其特征是,该斜面之间距为可呈渐扩状。
专利摘要一种旁开式扣具,母扣以及公扣组合而成,该母扣前方设置有开口,而开口两侧延伸有具扣合部的两斜面,且两斜面间的距离呈渐扩状,并于斜面上设置有呈镂空的侧孔,而公扣则设置有两弹臂,并于弹臂设置有可供斜面内侧所设置的卡掣部相卡合的卡槽,且弹臂可伸入于斜面所形成的侧孔,使弹臂末端抵持于斜面内侧,并于两弹臂的内侧延设有弹性体,当公扣欲从母扣脱离时,则可按压公扣所设置的弹臂,使公扣自母扣分离,又因公扣所设置的弹臂的力臂较长,且弹性体于按压弹臂时亦会产生一作用力,使公扣更易于自母扣分离,以防止弹臂因按压过于用力,而发生弹臂断裂或是型变的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A44B11/25GK2884972SQ20062000323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萧勋名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