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24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特别涉及用于装饰配戴在人体上的香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由于生活紧张及工作压力大,因此容易罹患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而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所萃取出来的香精,并通过传送器材将芳香原料的香气释放至空气中,再经由人体的呼吸系统而吸入的精油芳香疗法,已广泛应用在放松身心及预防保健上,且其在减轻患者的症状及增进人体健康等方面,也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因此精油芳香疗法已受到大众所肯定及喜爱。
现有技术的香气装置,其主要包括底座、第一盖体、第二盖体、PCB板及振荡单元等,其中底座内部分别形成有前、后容纳槽,后容纳槽内可容纳精油吸收体,第一、第二盖体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端及后端,该PCB板固定在底座的前容纳槽内,该振荡单元设置在PCB板上,且与PCB板的电路连接;由此构成携带式香气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的香气装置,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由于其造型相当单调、呆板而不具有任何的变化性,因此无法因应不同气味的香精作相应外观造型的更替变换,大幅降低其视觉变化及装饰效果。
于是,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于上述问题及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针对可进行改善的问题,进行了精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可让使用者根据香精的气味差异更换相应的图案或样式的造型板,由此达到不同视觉变化及装饰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用于装饰配戴在人体上,包括有壳体及造型板,其中该壳体的一侧设有接合部,并在其内部成形有容纳空间,香精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另外,在壳体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容纳空间的通气孔,该造型板以可替换的方式连接在壳体上,且具有成形在其背面的连接部及正面的图案,该连接部用以与壳体的接合部对应设置并与其配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造型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造型板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壳体1盒座11 接合部111香精容纳空间112 电池容纳室113风扇容纳槽114 排风通道115通气孔116 固定座117挡墙118 盖板12进风口121 凸出部122香精13 板体131片体132 电池14
风扇15 挂带16控制开关1 7夹臂18造型板2连接部21 图案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定。
图1、图2及图3所示的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造型板立体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及壳体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及造型板2,其中该壳体1可呈矩形状,如图3所示,其包含有盒座11及盖合在盒座11上方的盖板12,在盒座11的底面设有接合部111,本实施例的接合部111为凹孔,并在盒座11的内部分别成形有香精容纳空间112、电池容纳室113及风扇容纳槽114,该香精容纳空间112可供香精13设置,该香精13可为装填在瓶子内的液体香精;电池容纳室113可供多个电池14设置连接,风扇容纳槽114可供风扇15设置;另外,在风扇容纳槽114的一侧形成有排风通道115,此排风通道115对应于香精容纳空间112的一侧设置,并在盒座11的侧面上设有多个连通排风通道115的通气孔116,香精13的瓶口对应凸出在排风通道115内(如图5所示),使香精所散发出的香味从盒座11的通气孔116吹出;其次,在该盒座11的一侧上延伸设有固定座117,该固定座117可供挂带16贯穿连接,由此供人体佩戴在脖子上。另外,该盖板12在对应于风扇容纳槽114的一侧设有栅形进风口121,并在进风口121的板片外表面成形有多个凸出部122。
该造型板2以可替换的方式连接在壳体1的盒座11上,该造型板2具有成形在其背面的连接部21及正面的图案22,本实施例的连接部21为凸柱,用以与盒座11的接合部11对应设置并与其配合,该图案22可根据香精的气味而配设不同的图案或样式的造型,如玫瑰花、郁金香、熏衣草等;另外,该造型板2的周缘所围绕成的面积大于壳体1的周缘所围绕成的面积,使壳体1被造型板2所遮蔽隐藏,更增加整体外观的装饰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香气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开关17,该控制开关17固定在盒座11上并电连接在风扇15,用以控制风扇15的开启/关闭。
图4及图5所示的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横向及纵向剖视图,使用时可将挂带16直接套戴在人体的脖子上,再按压控制开关17以使风扇15产生转动,气流将从盖板12的进风口121被吸入壳体1内部,并通过香精瓶13的瓶口对应凸出在排风通道115内,使香精所散发出的香味从盒座11的通气孔116强制吹出。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香气装置除了上述实施例方式外,也可在盖板12的背面向外凸伸形成夹臂18,该夹臂18用以直接夹在人体的衣物上而成为胸饰,更增加其使用性及多用性。
图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示意图,其在风扇15一侧的盒座11底面直接向上凸伸有「L」形挡墙118,并在挡墙118与盒座11的边板间形成有所述的香精容纳空间112,该容纳空间112可供块状固态香精13设置,该固态香精13包含板体131及从板体131一侧向上延伸的多个平行排列的片体132,以使该香精13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当利用风扇15加以吹送时,可大幅提高香气散逸的效果。
图8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其中该造型板2的连接部21为凹槽,而盒座11的接合部111为框架,且所述的香精容纳空间112形成在框架内部,可将造型板2直接套设在框架的外部周缘上,在不变更壳体1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的条件下,得以获得最大尺寸的香精容纳空间112,通过放置大体积的块状固态香精13,可延长香气装置的香精13使用时间。
上述所示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其一侧设有接合部,并在其内部成形有容纳空间,香精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容纳空间的通气孔;及造型板,以可替换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造型板具有成形在其背面的连接部及正面的图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接合部对应设置,且与其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接合部为凹孔,所述造型板的连接部为凸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盒座及对应盖合在所述盒座的盖板,在所述盒座内成形有电池容纳室及风扇容纳槽,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室内,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容纳槽的一侧形成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对应于香精容纳空间的一侧设置,以使所述香精的一端凸出在所述排风通道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对应于所述风扇容纳槽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并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成形有多个凸出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精容纳空间形成在所述盒座的底板且对应于所述风扇的正面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一侧的所述盒座底面凸伸有挡墙,并在所述挡墙与所述盒座的边板间形成有所述香精容纳空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还包括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在盒座上并与所述风扇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风扇的开启/关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精为液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精为固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香精包括板体及多个从板体一侧向上延伸的片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供挂带贯穿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夹臂,所述香气装置通过所述夹臂夹在衣物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的连接部为凹槽,所述壳体的接合部为框架,所述凹槽套接在所述框架的外部周缘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周缘所围绕的面积大于所述壳体周缘所围绕的面积。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可变化造型的香气装置,用于装饰佩戴在人体上,包括有壳体及造型板,其中该壳体的一侧设有接合部,并在其内部成形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供香精设置,另外,在壳体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容纳空间的通气孔,该造型板以可替换的方式连接在壳体上,且具有成形在其背面的连接部及正面的图案,该连接部与壳体的接合部对应设置,并与其配合,由此,可让使用者根据香精的气味差异更换相应的图案或样式的造型板,从而达到不同视觉变化及装饰的效果。
文档编号A44C25/00GK2882330SQ2006200190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陈世雄 申请人:陈世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