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99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指甲,属于一种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
背景技术
人造指甲作为一种自然指甲装饰物,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指形,一个人的十指指形具有不同尺寸大小,人造指甲也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在出厂时,必须要把尺寸大小不同的一片一片人造指甲装在包装盒内,如果这些人造指甲在盒内不能很好的被固定,无论存放、外出携带、或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挤压碰撞,一旦发生包装盒破损,盒内的造指甲就会洒落到处都是。因此现有的人造指甲的存放、携带、运输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放、携带、运输中安全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包括人造指甲本体、人造指甲本体向外伸出的叠放杆,还包括叠放杆上设的第一可叠放部位和第二可叠放部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人造指甲的叠放杆上设置的二个可叠放部位,使得尺寸大小不同的一片一片人造指甲相互之间能叠放定位在一起,解决了目前人造指甲的存放、携带、运输中不安全问题,也可解决人造指甲在制作工艺中的定位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多边形内凹窝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它是是由人造指甲本体、人造指甲本体1向外伸出的叠放杆2、叠放杆2上设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和第二可叠放部位4组成。一人造指甲叠放杆2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与另一人造指甲叠放杆2的第二可叠放部位4扣接配合。所述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是设置在叠放杆2一端的表面或背面,所述的第二可叠放部位4是设置在叠放杆2一端的背面或表面。第一可叠放部位3是向内凹窝,第二可叠放部位4是向外凸起。内凹窝为圆形,凸起为圆柱体如图3所示。内凹窝为多边形如图4所示,凸起为多边形柱体,一人造指甲叠放杆2的内凹窝与另一人造指甲叠放杆2的凸起相匹配,这样扣接配合可以将数个人造指甲相互定位叠置为一体。
实施例2参照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只是所述的叠放杆2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是通孔5,所述的第二可叠放部位4的凸起是中空体,第二可叠放部位4的凸起中空体的内腔6与通孔5是互通的。这样的可叠放结构使得一人造指甲本体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与另一人造指甲本体的第二可叠放部位4相扣接配合的更紧密。
实施例3参照图6,实施例3与实施例2结构相同,只是所述的第二可叠放部位4的凸起设有中心孔7,中心孔7与通孔5是连通的。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它是包括人造指甲本体(1)、人造指甲本体(1)向外伸出的叠放杆(2),其特征是还包括叠放杆(2)上设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和第二可叠放部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是向内凹窝,第二可叠放部位(4)是向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凹窝为是圆形,凸起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凹窝为多边形,凸起为多边形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是通孔(5),所述的凸起为中空体,凸起中空体的内腔(6)与通孔(5)是互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起设有中心孔(7),中心孔(7)与通孔(5)是连通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叠放的人造指甲,它是包括人造指甲本体(1)、人造指甲本体(1)向外伸出的叠放杆(2),其特征是还包括叠放杆(2)上设的第一可叠放部位(3)和第二可叠放部位(4)。本实用新型能使尺寸大小不同的一片一片人造指甲相互之间能叠放定位在一起,解决了目前人造指甲的存放、携带、运输中不安全问题。
文档编号A45D31/00GK2891773SQ20062005771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
发明者李敏祐, 方林哲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亿尼奥工艺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