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20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和各种各样的鞋就鞋底来说都是固定不变的,如高 跟鞋底、底跟鞋底、平跟鞋底和坡跟鞋底,这种结构的鞋底存在不足之处一 是性能单一;二是使用不方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旅游或工作,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款式 的鞋子,如舞会、宴会、商务洽谈、朋友聚会等需穿高跟鞋,而走路、爬山则 需穿低跟鞋,为了需要有时往往脚上穿一双鞋,包里还带一双鞋。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鞋底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造价低廉、舒适美观的新型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板、鞋跟, 其特征是所述的鞋底板下表面靠脚跟位置横向设有带通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两侧分别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凹腔;所述的鞋跟为高低两跟呈折角状连成的整体 结构,折角拐弯处设有连杆,连杆置于通孔中,使鞋跟与鞋底板转动连接;所 述的连接件为半圆柱形凸块;所述的鞋跟低跟部位的形状和大小与鞋底板小凹 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的鞋跟高根部位的形状和大小与鞋底板大凹腔的形 状大小相匹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鞋跟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一是结构简单,只需将鞋跟做成高低两跟呈折角状连成的整体结构,
通过连杆和通孔将鞋底板和鞋跟转动连接;二是使用方便,在参加不同的社交 活动、参加旅游活动或上班时,只要根据不同活动性质的需要,很方便地将高 根或底跟部位嵌入相应的大凹腔或小凹腔内,高低跟鞋就可以随时自由转换; 三是造价低廉,鞋底本身制作简单;四是一鞋双用;五是舒适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为高跟鞋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低跟鞋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跟鞋底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鞋底板2、鞋跟3、通孔4、凸块5、大凹腔6、小 凹腔7、高跟8、低跟9、连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板1、鞋跟2,其特征是所述的鞋底板1下表面靠脚跟位置横向设有带通孔3的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两侧分别设有大 小不同的两个凹腔5、 6;所述的鞋跟2为高低两跟7、 8呈折角状连成的整体 结构,折角拐弯处设有连杆9,连杆9置于通孔3中,使鞋跟2与鞋底板1转 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4为半圆柱形凸块;所述的鞋跟2低跟8部位的形状和 大小与鞋底板1小凹腔6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的鞋跟2高根7部位的形状 和大小与鞋底板1大凹腔5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权利要求1、一种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包括鞋底板(1)、鞋跟(2),其特征是所述的鞋底板(1)下表面靠脚跟位置横向固设有带通孔(3)的连接件(4),所述的连接件(4)的两侧分别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凹腔(5、6);所述的鞋跟(2)为高低两跟(7、8)呈折角状连成的整体结构,折角拐弯处设有连杆(9),连杆(9)置于连接件(4)的通孔(3)中,鞋跟(2)通过连杆(9)和连接件(4与鞋底板(1)转动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4) 为半圆柱形凸块。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鞋跟(2) 的低跟(8)部位的形状和大小与鞋底板(1)的小凹腔(6)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鞋跟(2) 的高根(7)部位的形状和大小与鞋底板(1)的大凹腔(5)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跟自由转换鞋底,包括鞋底板、鞋跟,与已有技术不同的是鞋底板下表面横向固设有带通孔的半圆柱形凸块,凸块的两侧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凹腔,鞋跟为高低两跟呈折角状连成的整体结构,折角拐弯处设有连杆,连杆置于通孔中,鞋跟通过连杆和通孔与鞋底板转动连接,高低两根的大小与形状分别与大小两个凹腔的大小与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舒适美观。
文档编号A43B13/00GK201045902SQ200720063300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天 戴 申请人:天 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