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除臭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62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潮除臭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特别是一种防潮除臭鞋垫。
技术背景
鞋垫是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鞋子的附属配套品它可增加鞋的穿着舒适度,同 时通过常换洗鞋垫可以替代鞋子内部的清洗,因而为大众广泛使用,但普通鞋 垫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容易吸潮、产生异味,甚至引发霉菌,真菌性脚气病 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有效防潮、抑制霉菌、细菌、真菌滋生,避 免产生异味的防潮除臭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一种防潮除臭鞋垫,由包布、 布壳和填芯材料缝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成形的各构件分层叠垒在一起, 最上层为包布,最底层为布壳,丝瓜络和笋衣壳置于包布与布壳之间,最后将 各层压紧并缝合成一体,包布覆盖鞋垫表面并包到鞋垫底面边缘上。
所述的包布与布壳之间有丝瓜络1 3层,丝瓜络中间夹有1 3层等衣壳。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潮除臭鞋垫,由于采用了包布及笋衣壳、蘑芋浆糊 粘合布壳及吸附有中药浸出液的丝瓜络分层组合缝制而成,因而在其使用过程 中不易吸潮,不会产生异味,不易引发霉菌,真菌性脚气病的缺陷,穿着舒适 富有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鞋垫。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表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潮除臭鞋垫由五层材料缝制而成,采用包
3布l及蘑芋浆糊粘合布壳、丝瓜络、笋衣壳三种填芯材料,分层组合缝制而成。
包布、布壳各一层,丝瓜络、笋衣壳各1 3层。包布l不仅覆盖鞋垫表面,且能 翻转包到鞋垫底面边缘内lcm处,蘑芋浆糊粘合布壳为底面2。丝瓜络3经用青蒿、 苦参、千里光按3: 2: l重量比再加10倍水煮沸浸出液浸泡24小时后晾干对半咅lj, 分两层夹于鞋垫中心,丝瓜络中间夹有一层龙竹笋衣壳4。
其制作工艺为将青蒿、苦参、千里光三种中药按重量比3: 2: 1加10倍于
药物重量的水煮沸弃渣,又把丝瓜络对半剖浸泡在上述中药液中24小时取出晾 干备用;龙竹^衣壳烫平备用;用蘑芋淀粉或鲜蘑芋制成的浆糊将各种碎布、 旧布粘合晒干成布壳备用;把准备好的包布l、笋衣壳4、布壳分别剪裁成形, 丝瓜络3也大体剪削成形,然后将上述成形的各种材料分层叠垒在一起,最上层 为包布,最底层为布壳、1 3层丝瓜络、1 3层勢衣壳置于中间,最后将各层 压紧并缝合成一体,即可获得防潮除臭鞋垫。
由于丝瓜络通过浸泡而将中药青蒿、苦参、千里光所含的能杀虫、抑菌的药 物有效成份吸附在内,所以真菌、霉菌、细菌不易繁殖,加之药物本身的清香 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蘑芋中的甘露醇有很强的吸水功能,^衣壳、丝瓜络也 有一定的吸湿能力,所以鞋垫可起防潮作用;丝瓜络、笋衣壳均可增加鞋垫付 的柔软、弹性,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鞋垫。
权利要求1、一种防潮除臭鞋垫,由包布、布壳和填芯材料缝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成形的各构件分层叠垒在一起,最上层为包布,最底层为布壳,丝瓜络和笋衣壳置于包布与布壳之间,最后将各层压紧并缝合成一体,包布覆盖鞋垫表面并包到鞋垫底面边缘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除臭鞋垫,其特征在于包布与布壳之间有丝瓜络1 3层,丝瓜络中间夹有1 3层笋衣壳。
专利摘要一种防潮除臭鞋垫,能有效防潮、抑制霉菌、细菌、真菌滋生,避免产生异味,由包布、布壳和填芯材料缝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成形的各构件分层叠垒在一起,最上层为包布,最底层为布壳,丝瓜络和笋衣壳置于包布与布壳之间,最后将各层压紧并缝合成一体,包布覆盖鞋垫表面并包到鞋垫底面边缘上;由于采用了包布及笋衣壳、蘑芋浆糊粘合布壳及吸附有中药浸出液的丝瓜络分层组合缝制而成,因而在其使用过程中不易吸潮,不会产生异味,不易引发霉菌,真菌性脚气病的缺陷,穿着舒适富有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鞋垫。
文档编号A43B17/00GK201234612SQ20082008145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4日
发明者张媛媛 申请人:张媛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