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967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杖的技术领域,具体指--种根据不同登山路况与环境条件可 以适当调节手杆着力角度的登山杆、滑雪杆、走路杆或者拐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数登山手杖都不能调节手杆着力角度。然而,在登山时常常因为山 坡的路况、环境以及倾斜度各异,使用登山杆时,不能适应人们的登山着力的需求。 类似问题也存在于各种滑雪杆、走路杆或者拐杖上,所以需要迸一歩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根据不 同路况与环境条件可以适当调节手杆着力角度的杆杖,以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杆杖,包括把手和杆身, 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接一把体,该把体与所述杆身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 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由一半定位支撑柱与一半支撑柱组成的连接所述杆身的套接头;
所述把体的一端部两侧分别带有下接合面与上接合面,该下接合面配置有带内齿形 定位牙的调节定位器,该调节定位器的一侧连接所述半定位支撑柱;所述上接合面配置
一盖体,该盖体的一侧连接所述半支撑柱;
所述的调节定位器内设置有可以左右滑移的齿形轮,该齿形轮又与所述调节定位 器的内齿形定位牙相配合啮合,所述把体的端部设置有内齿圈,左右滑移的齿形轮与该
内齿圈啮合或者脱离;
所述齿形轮侧面与所述内齿圈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中心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调节定 位器的中心孔、所述齿形轮中心孔、所述弹簧、所述把体中心孔、所述盖体中心孔,用 螺帽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把手底面制出凹腔,凹腔内配置有扣件,扣件中间丌有与把体 配合的中心孔,使扣件套置在把体上,扣件两侧的扣边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的扣槽和盖 体的扣槽上,这样大大提高锁紧力量,使调节定位器和盖体不会轻易裂开。进--步改进,所述的把手底面连接有扣件,使扣件套置在把体上,扣件两侧的扣边 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的扣槽和盖体的扣槽上,这样大大提高锁紧力量,使调节定位器和 盖体不会轻易裂开。
作为改进,所述中心螺栓设置有压头部,所述中心螺栓设置有轴端面,该轴端面'3 所述齿形轮端面相接触。这样,可通过按压中心螺栓,可以操纵齿形轮与杆身内齿圈之 间的脱离或接合复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把体与杆身之间的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 比,其优点是可根据不同路况条件与登山坡度可以调节杆杖的杆身角度,头'现登山、走 路、或者滑雪时最佳着力与省力的效果,此外,结构简单实用、牢固、操作方便,外形 美观并使用安全性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立体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把手连接的示意图4为调节定位器与齿形轮的连接示意图5为改进后采用扣件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为改进后采用扣件的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详细描述。 , 图1与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它为一种登山杆,包括带有把手8 的杆身9。
该把手8与把体1固定连接。而该把体1与杆身9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即 可改变把手8与杆身9之间相对角度,从而可改变把手着力状态,使得登山者可以适应 不同路况与环境条件,实现登山时最佳着力与省力的效果。 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
由一半定位支撑柱42与一半支撑柱72组合而成的连接杆身9的套接头。 把体1 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带有下接合面12与上接合面13,该下接合面配置有带内 齿形定位牙41的调节定位器4,该调节定位器4的一侧固定设置所述半定位支撑柱42; 上接合面13配置一盖体7,该盖体的一侧固定设置半支撑柱72;半支撑柱72与半定位 支撑柱42接合形成一完整的连接杆身9的套接头,如图l、 2所示。 在登山时,杆身9的另一端部着地。该盖体7与调节定位器4是上下对称布置;外形美观。
调节定位器4内设置有可以左右滑移的局部的齿形轮5,该齿形轮5又与调节定位 器的内齿形定位牙41相配合啮合,该内齿形定位牙41也是局部的内齿圈结构,对应地, 把体1的端部设置有内齿圈11,左右滑移的齿形轮5与该内齿圈11啮合或者脱离;
这样,把体1与杆身9之间通过齿形轮5与内齿形定位牙41的啮合传动以实现相 对转动,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
半支撑柱72与半定位支撑柱42的轴向平面相互贴合形成一完整的连接杆身9的套 接头。这有利于把手8与把体1之间插接连接实现理想的固定连接状态。
齿形轮5侧面与内齿圈11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3。这使得齿形定位牙41与齿形轮 5可以脱离离合,以便于调节杆身的角度位置。
盖体7与调节定位器4之间通过带螺帽6的中心螺栓2相连接;该中心螺栓设置有 压头部21,用于操纵齿形轮5与杆身内齿圈ll之间的脱离或接合复位。
该中心螺栓依次穿过调节定位器4的中心孔、齿形轮5中心孔、弹簧3、把体l中 心孔、所述盖体7中心孔连接一体。
中心螺栓2设置有轴端面22,该轴端面22与齿形轮5端面相接触。齿形轮5与中 心螺栓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通过按压中心螺栓可以操纵齿形轮5与杆身内齿圈11之间的脱离或接合复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把手8与角度调节装置的锁紧力量,防止裂丌,把手8底面制出弧 形凹腔81,凹腔内配置有扣件10,扣件10中间丌有与把体1配合的中心孔101 ,使扣 件10套置在把体1上,扣件10两侧的弧形扣边102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4的弧形扣槽 43和盖体7的弧形扣槽71上,见图5。
也可以是,把手8底面直接连接有弧形扣件10,使扣件10套置在把体1上,扣件 10两侧的弧形扣边102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的弧形扣槽和盖体7的弧形扣槽71上,见 图6。
按照登山时的不同路况与环境条件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登山杆的着力状态是不同 的;调节登山杆的杆身9的角度,可以适应所述的不同路况与环境条件,实现登山时最 省力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首先,用手指压迫螺栓2的压头部21,并向前推进,使弹簧3压縮;此时,调节 定位器4的齿形定位牙41与齿形轮5脱离,就可以转动调整把体1与杆身9之间的相 对角度至需要状态,并使定位器的齿形定位牙41与齿形轮5相啮合后,然后放开压迫 螺栓压部21的手指,弹簧3复位,处于自由状态;这时,把体1与杆身9之间就不能 转动与调节了。
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装置还适合在滑雪杆、走路杆或者拐杖上使用,原理是-样的。
权利要求1、一种杆杖,包括把手(8)和杆身(9),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连接一把体(1),该把体(1)与所述杆身(9)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由一半定位支撑柱(42)与一半支撑柱(72)组成的连接所述杆身(9)的套接头;所述把体(1)的一端部两侧分别带有下接合面(12)与上接合面(13),该下接合 面(12)配置有带内齿形定位牙(41)的调节定位器(4),该调节定位器(4)的-侧 连接所述半定位支撑柱(42);所述上接合面(13)配置一盖体(7),该盖体(7)的-侧连接所述半支撑柱(72);所述的调节定位器(4)内设置有可以左右滑移的齿形轮(5),该齿形轮(5)又 与所述调节定位器的内齿形定位牙(41)相配合啮合,所述把体(1)的端部设置有内齿 圈(11),左右滑移的齿形轮(5)与该内齿圈(11)啮合或者脱离;所述齿形轮(5)侧面与所述内齿圈(11)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3);中心螺栓(2) 依次穿过所述调节定位器(4)的中心孔、所述齿形轮(5)中心孔、所述弹簧(3)、所 述把体(1)中心孔、所述盖体(7)中心孔,用螺帽(6)连接成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8)底面制出凹腔(81 ), 凹腔内配置有扣件(10),扣件(10)中间开有与把体(1)配合的中心孔(10),使扣 件(10)套置在把体(1)上,扣件(10)两侧的扣边(102)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4) 的扣槽(43)和盖体(7)的扣槽(71)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8)底面连接有扣件(10), 使扣件(10)套置在把体(1)上,扣件(10)两侧的扣边(102)分别扣在调节定位器(4)的扣槽(43)和盖体(7)的扣槽(7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栓(2)设置有压头 部(2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栓(2)设置有轴端面(22), 该轴端面(22)与所述齿形轮(5)端面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杆杖,包括把手和杆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接一把体,该把体与所述杆身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半定位支撑柱与半支撑柱组成的连接杆身的套接插头,把体一端部两侧分别带有下接合面与上接合面,下接合面配置有带内齿形定位牙的调节定位器,它的一侧连接半定位支撑柱,上接合面配置一盖体,它的一侧连接半支撑柱,杆身的端部设置有内齿圈,它啮合一齿形轮,该齿形轮又与调节定位器的内齿形定位牙相啮合,齿形轮侧面与内齿圈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带压头部的中心螺栓依次穿过调节定位器中心孔、齿形轮中心孔、弹簧、杆身中心孔、盖体中心孔并连接一体,中心螺栓设置有轴端面并与齿形轮端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可以调节杆杖角度,实现登山走路时最佳着力与省力的效果。
文档编号A45B9/00GK201291029SQ20082016645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5日
发明者胡金学 申请人:胡金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