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体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4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绳体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绳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体扣具。
背景技术
绳体扣具自面世以来,因其方便性受到了大家特别是不方便双手系绳带人群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绳体扣具大部分有着不容易系紧、系紧后容易松动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1596032A公开了一种快速自由松紧扣,由座体、紧扣和松扣连接而成,紧扣和松扣分别穿在座体的穿孔内,松扣大于紧扣,紧扣为半圆形;松扣为长方形且一端为圆弧状往上有翘角,在松扣的中间有一个横轴,横轴外有一个辊筒;带子的自由端从紧扣下方穿过到松扣的上方绕过辊筒,再从松扣与紧扣的中间穿过。拉紧带子的自由端则将带子系紧。但是该装置的横轴与松扣的配合位置要求很高,如果横轴过于接近座体穿孔,该绳体不容易拉紧,如果横轴过于接近松扣的外侧,则绳体系紧后不容易松开。同时该装置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较高。英国专利文件GB2321666公开了一种带子连接装置,其包括连接主体,与连接主体铰接的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与接近连接主体的铰接座相连,下环与远离中心轴的铰接座相连,由于上环和下环大小相同,当绳子从下环和上环重叠的孔穿入绕过上环自由端从下环穿出时,如果向下拉动绳带,穿出孔逐渐增大,绳带不能系紧,故只能向上拉动才能把带子拉紧。这种拉紧方式不容易系紧绳带,因为当绳带系紧后,该装置在自由状态下两端是向下的,若用上述装置时绳带会很容易松动,起不到系带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系紧的绳带自动松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绳体扣具,其包括,本体,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分别可转动的与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穿带件与所述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不重合, 所述第一穿带件和所述第二穿带件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个杆状松紧部;所述第一穿带件从所述第二穿带件的远离捆绑物的一侧向接近捆绑物的一侧穿过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与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向接近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逐渐接近所述第一穿带件的松紧部,直至能够夹紧绳带的锁紧位置;所述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向远离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穿带件的松紧部,直至能够松开绳带的解锁位置。该绳体扣具还包括拉扯单元,所述拉扯单元与所述第一穿带件相连接,用于拉扯所述第一穿带件,使绳带松开。在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本体分别可转动的连接的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所述第一穿带件的转动轴线远离所述本体靠近绳带拉伸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接近所述本体靠近绳带拉伸方向的端部。
4
所述第一穿带件的转动轴线比所述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远离所述捆绑物。所述第一穿带件相对所述本体转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带件或所述本体之一上的第一铰接孔和设置在两者相对部件上的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接孔中;
所述第二穿带件相对所述本体转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带件或所述本体之一上的第二铰接孔,和设置在两者相对部件上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铰接孔中。所述第一穿带件和所述第二穿带件各自与相应的所述本体上的转动轴线部分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穿带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穿带件的长度。所述本体为一个远离所述捆绑物一侧为短底,靠近捆绑物一侧为长底的梯形支
^K O所述第一穿带件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有向上的限位折弯。所述第一穿带件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缝合孔,用于与所述拉扯单元缝
I=I O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绳带扣具包括本体和至少两个相对本体转动的穿带件,通过一个穿带件从另一个穿带件框体内从远离捆绑物到接近捆绑物方向穿出的连接方式,使得该扣具在系带时,穿出孔会逐渐缩小,直到把绳带系紧为止。同时,该扣具通过向上拉动穿带件就能达到绳带松脱的目的。这种系带方式容易系紧绳带,绳带系紧后没有向上拉动穿带件的拉力时, 该扣具不容易松动。优选的,本发明的两个穿带件都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本体连接,穿带件的转动空间很大,系带时,可以一直转动到将绳带锁定的位置,系紧后,该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是两个穿带件向下的,穿出孔不会变大,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绳体扣具,该系紧的绳带不容易松脱。同时,本发明的绳带扣具结构简单,零件成本以及加工制造成本都很低,可以广泛用于鞋带等绳体的松紧。


图1为实施例1的绳体扣具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绳体扣具的底部结构示意图3为实施例2的绳体扣具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本体11-第一铰接孔12-第二铰接孔21-第一穿带件22-第二穿带件23-穿入孔24-穿出孔212-缝合孔211,221-松紧部3-拉扯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
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绳体扣具,其包括,本体1,本实施例所述的本体1为一个梯形支架,在支架两侧分别成型有第一铰接孔11和第二铰接孔12,所述第一铰接孔11接近所述本体1的对称中心。所述第一铰接孔11和第二铰接孔12分别与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连接。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从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远离捆绑物的一侧向接近捆绑物的一侧框体内穿出,形成了所述穿入孔23和所述穿出孔24。本实施例中第二穿带件 22为一个半圆形的环体,第一穿带件21为一个长方形,外侧为圆弧状的环体。第一穿带件 21的长度大于第二穿带件22。所述第一穿带件21具有一个松紧部211,所述第二穿带件具有一个松紧部221。绳带的两自由端分别从所述穿入孔23穿过绕过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221 从穿出孔M穿出;通过拉动绳带两自由端,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221逐渐接近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211,即所述穿出孔M越来越小,逐渐接近能够夹紧绳带的锁紧位置;通过向上拉动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211,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221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211,即所述穿出孔M越来越大,所述将绳带松开。优选的,该绳体扣具还包括拉扯单元3,,用于拉拽所述第二穿带件2,使绳带松开。所述拉扯单元为一个蝴蝶结式的绳索,所述拉扯单元的一端通过成型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松紧部的缝合孔212与所述第一穿带件21连接,拉动所述拉扯单元3时,所述第一穿带件21被向上拉动,穿出孔M增大,所述绳带更容易解开。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带件21在在远离所述本体1的一侧有向上的限位折弯;所述第一穿带件21穿过所述第二穿带件22后,通过所述限位弯使所述第二穿带件22沿所述第一穿带件21滑动,防止第一穿带件21与第二穿带件22相互脱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还可以为C形的半环状,即铰接端部与所述松紧部之间的支撑部为单根杆。实施例2
图3为本发明的绳体扣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本体1以及与本体1 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可以相对本体1 转动,所述第一穿带件21从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远离捆绑物的一侧向接近捆绑物的一侧的框体内穿出,形成了所述穿入孔23和所述穿出孔M。所述第一穿带件21具有一个松紧部211,所述第二穿带件具有一个松紧部221。绳带的两自由端分别从所述穿入孔23穿过绕过所述第二穿带件22松紧部从穿出孔对穿出;通过拉动绳带两自由端,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逐渐接近所述第一穿带件 21的松紧部211,即所述穿出孔对越来越小,将所述绳带系紧;通过向上拉动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211,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221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211,即所述穿出孔M越来越大,所述将绳带松开。优选的,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与本体连接的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其余部分的厚度,以方便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 相对本体1转动。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 均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绳体扣具,其包括, 本体(1),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分别可转动的与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穿带件 (21)与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转动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所述第二穿带件(22)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个杆状松紧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穿带件(21)从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远离捆绑物的一侧向接近捆绑物的一侧穿过第二穿带件(2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向接近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 (22)的松紧部逐渐接近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直至能够夹紧绳带的锁紧位置;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向远离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松紧部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松紧部,直至能够松开绳带的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扯单元(3),所述拉扯单元与所述第一穿带件(21)相连接,用于拉扯所述第一穿带件(21),使绳带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本体(1)分别可转动的连接的第一穿带件(21)和第二穿带件(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转动轴线远离所述本体(1)靠近绳带拉伸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转动轴线接近所述本体(1)靠近绳带拉伸方向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转动轴线比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转动轴线远离所述捆绑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相对所述本体(1)转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带件(21) 或所述本体(1)之一上的第一铰接孔(11)和设置在两者相对部件上的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接孔(11)中;所述第二穿带件(22)相对所述本体(1)转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带件(22) 或所述本体(1)之一上的第二铰接孔(12),和设置在两者相对部件上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铰接孔(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和所述第二穿带件(22)各自与相应的所述本体(1)上的转动轴线部分构成环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一 7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穿带件(22)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一个远离所述捆绑物一侧为短底,靠近捆绑物一侧为长底的梯形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在远离所述本体(1)的一侧有向上的限位折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绳体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件(21)在远离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缝合孔(212),用于与所述拉扯单元缝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绳体扣具,其包括本体,以及可转动的与本体连接的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第一穿带件与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不重合,第一穿带件和所述第二穿带件在远离本体的一侧具有一个杆状松紧部;所述第一穿带件从所述第二穿带件的远离捆绑物的一侧向接近捆绑物的一侧穿过第二穿带件的转动轴线与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向接近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逐渐接近所述第一穿带件的松紧部,直至夹紧绳带;所述第一穿带件和第二穿带件向远离捆绑物一侧转动时,所述第二穿带件的松紧部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穿带件的松紧部,直至松开绳带。该绳带扣具结构简单,作用可靠,广泛用于鞋带等绳体的松紧。
文档编号A44B11/06GK102224981SQ201110090339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王辰杰 申请人:王辰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