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5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雨伞,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调节伞面大小的雨伞。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雨伞一般只能容下两个人,能使用的伞面比较小。遇到大风大雨、或多人使用一把伞的时候,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雨伞的伞面一般都是固定形状,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伞面的大小。如果选用伞面较大的伞,携带起来也不太方便,并且大伞面的雨伞在市场上也不常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可以根据使用时候的实际情况对伞面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人们对可调节伞面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包括雨伞本体,还包括第二伞面,所述第二伞面为圆环形,所述第二伞面的内圆边缘与所述伞面外缘连接。在上述提供的可增大伞面的雨伞中,其中所述伞骨末端设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的一端与伞骨末端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分离的第二伞面外圆边缘连接。在上述提供的可增大伞面的雨伞中,其中所述第二伞面的外圆边缘设有扩展支架,所述扩展支架由三个以上首尾铰链相连的长条状连接件组成。在上述提供的可增大伞面的雨伞中,其中所述延伸支架与所述第二伞面连接的连接方式为粘扣带或者按扣。在上述提供的可增大伞面的雨伞中,其中所述伞面及第二伞面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雨伞在雨伞边缘设置遮挡布,可以增大遮挡面,根本解决了伞面面积固定不变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雨伞,包括雨伞本体和第二伞面,第二伞面为圆环形,其内圆边缘与所述伞面外缘连接。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雨伞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实施例1[0015]如图1所示,在使用雨伞时,将第二伞面2内圆形边缘上设置的粘扣带的勾带对准雨伞本体的伞面外圆边缘处设置的粘扣带的绒带一侧,两者一粘即合,从而将原来雨伞本体的伞面和第二伞面2连成一体,即可增加雨伞的伞面。要将第二伞面取下,只需打开粘扣带,即可将伞面和第二伞面分开。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雨伞本体的伞面1伞骨末端设有延伸支架4。延伸支架4的一端与伞骨末端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分离的第二伞面2外圆边缘通过按扣连接。不使用伞的时候,将延伸支架4向伞骨一侧旋转并与伞骨架固定在一起。 在第二伞面的外圆边缘设有扩展支架3,用于撑开第二伞面。扩展支架3由三个以上首尾铰链相连的长条状连接件组成,具有可折叠式结构,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折叠收起来。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伞面的第二伞面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雨伞,包括雨伞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伞面,所述第二伞面为圆环形,所述第二伞面的内圆边缘与所述伞面外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末端设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的一端与伞骨末端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分离的第二伞面外圆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面的外圆边缘设有扩展支架, 所述扩展支架由三个以上首尾铰链相连的长条状连接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支架与所述第二伞面连接的连接方式为粘扣带或者按扣。
5.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及第二伞面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包括雨伞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伞面,所述第二伞面为圆环形,所述第二伞面的内圆边缘与所述伞面外缘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雨伞在雨伞边缘设置遮挡布,可以增大遮挡面,根本解决了伞面面积固定不变的问题。
文档编号A45B25/18GK202190852SQ2011202851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梅嘉麟 申请人:梅嘉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